失去的泰迪熊

@DebateTeddyBear

小時候買不起,但等到長大以後,卻再也找不到比自己還大的泰迪熊了。

Private team

Joined on Dec 16, 2024

  • WHAT:何謂辯論? <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22em;">WHY</span>:為何辯論? <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19em;">HOW</span>:如何辯論? 歷史課 「希臘羅馬之民,即以觀聽雄辯為公眾娛樂之一。學者及政治家欲有所表現,不能不以此為利器。故該撒、昔西羅之辭令,至今猶頌之。彼土之政治學藝,所以波瀾壯闊而一歸於民眾化,皆此之由也。耗矣哀哉!吾國之文化,他事或不後人,而獨於此合寂寂也?孔門雖有言語一顆,其學與術皆不傳於後;以當時學風測之,度一部過應對酬酢之用耳。戰國有所謂縱橫家者流,其操術雖頗經簡練揣摩,然乃以對一人,菲以對大眾,故諛詞詖說易行焉,不復為世所重。」(梁啟超,1921) 1. 何謂辯論 諸承明,縱橫辯論,桂冠圖書。
     Like  Bookmark
  • 1. 教科書 (1) 政策 Freeley, A. J., & Steinberg, D. L. (2009). Argumentation and debate : critical thinking for reasoned decision making (12th ed). Wadsworth/Cengage Learning. Edwards, R. E. (2008). Competitive debate : the official guide. Alpha Books. Snider, A. (2008). The code of the debater : introduction to policy debating. International Debate Education Association. Meany, J., & Shuster, K. (2002). Art, argument, and advocacy : mastering parliamentary debate. International Debate Education Association. (2) 價值 罗伯特·崔普(2016),思辩精英:英语辩论——构建全球视角,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约翰逊(2010),赢在辩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Like  Bookmark
  • 張子龍(2019年11月30日),辯論絮語:論點的分類、排序,還有打平[文章],知乎。https://hackmd.io/@DebateTeddyBear/Skk2xCkr1x 0. 前言 前幾天,小呂院隊的小朋友打比賽,題目是:解甲歸田對英雄而言是可喜的/可悲的? 她把小朋友的稿子發了給我看,很常規的先定義後標準: 「解甲歸田」基於題解是「戰爭尚未結束,而且個人還有餘力」 「英雄」因為論點需要,所以特別強調英雄不只指涉特定的個人,更泛指某個群體。 「可喜/可悲」就看能不能實現個人的理想抱負。
     Like  Bookmark
  • 「你好啊,旅行者,你想學辯論嗎?」 日期:2024年12月16日 整理:張子龍(lunglung0815) [!NOTE] 本站所有內容,若非公開資訊,即經作者授權^1; 如需轉載,文章開頭,皆附有引用資訊可供參考。 洪惇旻      丁啓翔
     Like 1 Bookmark
  • 張子龍(2022年10月04日),辯論,講廢話的藝術。[文章],知乎。https://hackmd.io/@DebateTeddyBear/r1RE9DxH1e 1. 廢話 「凡是有意義的話,都有可能錯,而不可能錯的話,都沒有意義[^1]。」 但辯論,其實從來就是「講廢話」的藝術。 因為辯論比賽的勝負,從來就「有,也只有」兩種可能:一、大家都知道你在講廢話,但你成功說服大家,對方也是而且更廢;二、你知道你在講廢話,但你成功說服大家,你講的其實不是廢話。
     Like  Bookmark
  • 張子龍(2024年08月20日),這兩天在思考「表達的最小單元」這回事。[貼文],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unglung0815/posts/9365410493478605 1. 不是「表達意義」的最小單元,因為那肯定是單詞或者語素,而漢語可以單字成詞,所以漢語表意的最小單元就是字,這沒有任何問題。 但,這不是我要說的。我要說的,不是從接收者角度來看,可以分析和理解意義的最小單元是什麼?而是從表達者的角度來說,在進行口語表達時,我們所能顧及的最小單元是什麼? 舉例來說,從剛剛到目前為止,對我來說有意義的內容只有兩個:表達的最小單元和解釋。這是因為之前說過我最近在嘗試真正的我手寫我口:不只考慮文字的口語與否,還要限制自己不能邊寫邊想,只能寫已經想清楚的內容^1。
     Like  Bookmark
  • 張子龍(2025年02月04日),論辯的視界:Perspectives on Argumentation[貼文],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unglung0815/posts/9575336989152620 1. Argumentation,在中文世界,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概念。 Argue 是爭論,Argument 是論證,但是 Argumentation 呢?有的人翻成論辯,有的人翻成論證,甚至有人就把它翻成辯論。以至於在 1996 年,河北大學的幾位教授,在翻譯美國政策辯論經典教材《Argumentation and Debate》時,甚至翻出了不知所云的:辯論與論辯。 儘管任何人都知道,不管 Argumentation 是什麼,Debate 肯定才是辯論,而不會是反過來。
     Like  Bookmark
  • 黃執中(2012年03月25日)辯士的思索:凌晨,一座小小的華山(上),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jonas_hwang/blog/static/204803230201222565445470/ 黃執中(2012年03月26日)辯士的思索:凌晨,一座小小的華山(下),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jonas_hwang/blog/static/204803230201222604619815/ 凌晨,一座小小的華山(上) 受羅太之託,赴中大交流,其中有場表演賽,題目是「順境/逆境更有利於人的成長」。 出發前,羅太夜半獨思有得,不吐不快,適逢少爺在線,驕然現寶——得意處,雙方搶話連連。 與羅太論劍,一樂也。如今比賽打完,對話記錄終可公開。
     Like 1 Bookmark
  • 張子龍(2019年03月04日),如何反駁——反駁的三種方法?[知乎文章],知乎。https://hackmd.io/@DebateTeddyBear/B1A0sexryl 我們都知道,詠春有三板斧,辯論也有三種反駁。 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也有許多前輩後進的推廣,例如黃執中的這篇網誌^1、庞颖的知乎LIVE、還有郭航初的這篇回答和這篇文章[^2],或是我自己的這篇回答都有提到[^3](如果有其他漏掉的,還請幫忙補充),我以前總覺得啊,大家的說法大同小異,所以也沒特別在意。但是最近有些新的際遇,讓我覺得,也許有必要做個粗略的梳理——當然,這個工作肯定有人可以做得更好,所以也只是拋磚引玉,把話題丟出來而已。 [^2]: 郭航初(2018年01月07日),辩论赛中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反驳,以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反驳视频?,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5222675/answer/291060587 郭航初(2018年12月14日),辩论小视频:反驳的三种思路,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52344902 [^3]: 張子龍(2016年08月08日),如何可以给辩手一个较为完善的训练体系?,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320795/answer/115725744 首先嘛,我們先來看看大家都是怎麼說的。
     Like  Bookmark
  • 黃執中(2012年04月24日),辯士的講義:價值辯論中的比較之一,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jonas_hwang/blog/static/2048032302012324265405/ 黃執中(2012年04月25日),辯士的講義:價值辯論中的比較之二,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jonas_hwang/blog/static/20480323020123250333366/ 黃執中(2012年04月28日),辯士的講義:價值辯論中的比較之三,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jonas_hwang/blog/static/20480323020123287331321/ 黃執中(2012年04月29日),辯士的講義:價值辯論中的比較之四,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jonas_hwang/blog/static/2048032302012329104355779/ 黃執中(2012年05月25日),辯士的講義:價值辯論中的比較之五,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jonas_hwang/blog/static/20480323020124251313524/ 價值辯論中的比較之一 早想寫一系列關於價值性辯論的講義。 但性子浮,雜事多,乘興寫幾行,興盡停幾天……何日終篇,且看緣分吧。
     Like 1 Bookmark
  • 張子龍(2025年02月27日),辯論絮語:「你說的對,但不重要。」[文章],知乎。https://hackmd.io/@DebateTeddyBear/SkV1NCTcJl 其實是我用來「訓練AI出論」的提詞草稿。 ▌學辯論,其實就是在學說一句話: 「你說的對,但不重要。」 為什麼? 因為「你說的不對」只有兩種可能:
     Like  Bookmark
  • 張子龍(2023年02月26日),立論設計&戰局策略[投影片],第一屆維洛納實戰辯訓營。https://hackmd.io/@DebateTeddyBear/Sy1DapkI1e 緒論 在開始上課之前,我想問一下大家,為什麼在台灣會想要來參加一個價值辯論的營隊?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一個的問題,實際上它應該要在一開始就做市場調查,然後做完市場調查之後,我再來設計這個課程內容。但很可惜,我沒有先做這件事。所以我還是要調查一下,蛋是你們的回答不會影響我講的內容,但我就是想調查一下。所以,有沒有任何人(中略)。 好那,嗯,跟我的想象差不多,就是不太有人是:我想要去台灣以外,打國際賽拿下一些,沒有,大家主要是關心在台灣會碰到的。那所以我想先講一件事情,就是對我個人來說,我覺得「價值性命題」跟「價值辯論」是兩件事情。就是在台灣我們打的是,我們叫打政策辯論或者我們叫打奧瑞岡制辯論,然後別人他們打的是新坡制辯論是價值辯論它在賽制上是不一樣的,新加坡制跟奧瑞岡是不一樣的。 那價值辯論跟政策辯論,它們在思維的邏輯上面也會有所不同,但是這也就是這個尷尬的地方了,在奧瑞岡制我們可以打價值性命題,那事實上你也可以用新加坡制打政策性命題,只是會很智障,但你也可以這麼做。所以在準備講課的時候,我沒有太想要去針對說,一定是新加坡制的價值辯論,或者是奧瑞岡制打價值性命題,甚至是我沒有太做一個區分,就是因為它你細緻去分的話,如果大家去看一些例如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去看一些新加坡制價值辯論,會發現有一些東西其實是拿不回來用的,所以在這裡我會講的是比較廣泛一點的概念。 1. 立論:這場比賽我要怎麼贏?
     Like  Bookmark
  • 張子龍(2025年02月06日),他山之石:英辯與地板論。[貼文],臉書。https://hackmd.io/@DebateTeddyBear/HkUIrrGtyx Q:英辯怎麼打定義戰? A:他們不打定義戰…。 ▌NPDA 前主席 Steven Johnson 說: 根據我參加英語辯論的經驗:始於 1992 年參加世界錦標賽(他說這話是 2009 年)我從未見過定義挑戰被成功執行。簡言之,絕大多數正方開場團隊都傾向以最忠於辯題的方式定義所涉及的概念,而絕大多數反方開場團隊也傾向於接受這種方法。這是英辯文化的一部分。 Certainly in my experience with BP debating—which began with a trip to the World Championships in 1992—I have not seen a definitional challenge that was executed successfully. In short, Open-ing Proposition teams overwhelmingly tend to define the terms of the debate with a great deal of fidelity to the motion provided and Opening Opposition teams overwhelmingly tend to accept that approach. It’s part of the culture of competitive BP debating.
     Like  Bookmark
  • 張子龍(2023年09月06日),有哪些辯論的元問題?[回答],知乎。https://hackmd.io/@DebateTeddyBear/SyYGypWrJg 在回答「有哪些辯論元問題」之前,更重要的也許是:為什麼這是個問題?我為什麼要關心這個問題?知道了問題的答案,又能怎麼樣?“WHO CARES?SO WHAT?” 『在我中學打辯論的時候啊,我不懂這一點。我每一個辯題,我們討論的時候都很辛苦,每次打比賽都要重新準備。到了大學的時候,就是差不多跟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我才慢慢懂了這一點,我才慢慢懂了這一點。那個時候我在打比賽的時候,常常被其他同學調侃,有的說我有一個口頭禪(現在我已經改掉這個口頭禪了,我現在已經換了另一個口頭禪了,不是什麼好事)當時我有個口頭禪叫做什麼?與其說,倒不如說。什麼叫做「與其說,倒不如說」就是:這個辯題,與其說是在討論美是主觀客觀,倒不如說它是在討論(!@#$%^&*()_+)一個東西[^1]。 這段話出自執中學長,2015年,四川農業大學的講座。表面上看,他講的就是,對「元問題」的直觀理解和運用:根源和還原,找到所有辯題的根源,然後還原這個問題(所以,正確的用字,其實是「源/原」問題,而不是「元」問題——後者是「後設」的意思,就像元倫理學,不是「所有倫理問題」的根源,而是針對倫理學本身,探討「什麼是倫理(道德)」的學問。因此,如果真要討論「辯論」元問題,那應該是針對辯論本身,進行探討的問題,而不是問題描述的「很多辩题的最终讨论可以回归到这一些基本辩题上」的問題。) 但是「根源和還原」其實是不一樣的,首先是,作用的時間,就不一樣:根源,解決的是「每次打比賽都要重新準備」的問題;還原,導致的是「在打比賽的時候有個口頭禪」的結果。前者,讓你準備比賽起來更輕鬆;後者,讓你在打比賽的時候,可以說出:與其說,倒不如說。
     Like  Bookmark
  • 張子龍(2025年01月12日),2025新國辯大師賽有感。[臉書貼文],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unglung0815/posts/pfbid028Z6tKZcxJ9J3NFSamAG37b2jECobtdnT1QKbXHkBoX2fD1Fq29m3sMQhDKL1xFZ8l 張子龍(2025年01月17日),風格解答:黑天鵝、反脆弱、切膚之痛。[臉書貼文],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unglung0815/posts/pfbid02ZpbLBAQg5wLGpAuaG5zReF3gs59UUK5ruudM9CH4y5wPNAWkpdqjtbqimQGg6sGwl 張子龍(2025年01月19日),2025新國辯全明星週末有感。[臉書貼文],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unglung0815/posts/pfbid02eUZTuPkerheEx3ULGgaUcJwf91jXFJtNiA2u4F3oKSLxXb45EzET1ex8Ycoe1CKQl 張子龍(2025年01月20日),辯論真的很有意思。[臉書貼文],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unglung0815/posts/pfbid02ojKxxGdqxFrMXfdSRk3wdmjGTgmGfUgBG3p5awLL5N6aEcjPA74XH2ZAZZQSLQ2El 張子龍(2025年01月21日),這兩年,哲理辯,執中學長是越來越辯論了。[臉書貼文],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unglung0815/posts/9499298540089799 張子龍(2025年01月21日),第12屆新國辯:俱樂部大師賽和哲理辯論,失去的泰迪熊。https://hackmd.io/@DebateTeddyBear/rk0QrR2vJg 01 初賽 時間:2024年01月11-12日
     Like  Bookmark
  • 黃執中(2012年11月17日),洛陽集:定義的操作,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jonas_hwang/blog/static/2048032302012101711326757/ 洛陽集:定義的操作 留言:胡澤峰 時間:2011-05-11 黃少爺,打攪! 我是大陸的一名辯論愛好者,是合肥工業大學的一位辯手。看了您關於立論和定義的文章,有幾點不解之處,想請教少爺。
     Like  Bookmark
  • 梁靧(2007年04月28日),奇襲,也是有學問低![講義],第二屆狄貝特爾辯訓營。https://hackmd.io/@DebateTeddyBear/rkSIEWaHJe ----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政策決策時代到策略時代的轉型 約莫九0年代,對於當時台灣的奧瑞崗政策性辯論而言,普遍的辯士們在辯論場上有個共同的強烈使命感。他們皆認為當辯士站在台上時,即是肩負台灣前途的「政策決策者」,所以在台上所處理的論點都份外來得謹慎。理想的決策者不可口說無憑、空口說白話,即便是論點有完整的推論,也要凡推論必舉證。所以當時的辯士在資料和學理的準備,達到前所未有的扎實;然而政策之制定到宣導,決策者說服的對象,是一般的人民。所以還要把詰屈聱牙的學術名詞與資料,換化成簡潔易懂又富有情感與說信力的用語。於是當時辨士的口傳能力,也與之資料學理的準備,同樣璀璨。 這樣子「劍氣雙全」的功力是為了支撐「政策決策者」信念最完美的一面,使得當時的辯士在場上呈現的論點處理都相當細緻與華麗。長達五分半的申論,辯士們最多也才只處理兩、三個論點而已。並且在此氛圍之下,有部分辯士倡議應像美國賽制將申論時間延長更多。畢竟要推論嚴謹又要有所資料有所佐證最後還要情感渲染,這樣子完整的論點處理,勢必要花上較多的時間。 直至九0年代後期,許多因素的組成,致使「政策決策者」的信念開始慢慢被揚棄。其中較為關鍵的因素有兩個:
     Like  Bookmark
  • 張子龍(2024年12月22日),11椰風:辯論,豈是如此不便之物?[臉書貼文],臉書。https://hackmd.io/@DebateTeddyBear/H14yz50Vye 我國電子煙應合法化 時間:2024年12月21日 隊伍:曉明女中 vs 和平高中 隊伍:美和高中 vs 台南女中A 隊伍:溪湖高中 vs 高雄女中 Photo Credit: 陳胤彤 這題其實不是「自由」與「安全」的對立。
     Like  Bookmark
  • 李承哲(2021年01月24-27日),損益比較觀念建構[投影片&講義],第三屆南蠻辯訓營。https://hackmd.io/@DebateTeddyBear/B1ZzWY0Hke 壹、基本觀念 一、何謂論點? (一)論點的意義 論點,即是「支持該命題成立的理由」,只要是企圖拉攏第三方選擇特定持方的論述,都可視為廣義的論點。你可以把論點理解為辯論的原子,客觀資訊本身是中性的,在賦予其評價與脈絡過後即擁有扭轉心證的動能。 (二)論點與攻防:原命題與子命題 在比賽中,雙方選手對論點的交鋒皆能形成獨立的子命題,例如:《我國普通刑法應廢除死刑》,正方說明廢除死刑能解決誤判問題,在反方發起挑戰後,即在場上生成「誤判是否會發生?」、「誤判有多嚴重?」等疑惑,這些皆是隸屬於「誤判」論點旗下的子命題。
     Like  Bookmark
  • 張子龍(2021年06月11日),價值性命題的立論[投影片],黑島辯論公開課。https://hackmd.io/@DebateTeddyBear/H1XMOzlryx 張子龍(2021年06月10日),政策辯論的價值辯論[文章],方格子。 補充:政策辯論的價值辯論 前幾天,我受黑島辯論隊之邀,以「價值性命題的立論」為題,進行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聽眾設定是「有政策辯論基礎,但是較少接觸國際賽事」的臺灣辯論選手。 然而這裡面有幾個「概念落差」必須釐清,首先,為什麼題目是「價值性命題」的立論呢?政策辯論沒有價值性命題啊嗎?其次,為什麼強調「較少接觸國際賽事」的臺灣辯論選手呢?國際賽事和臺灣的賽事有何不同?為什麼臺灣等於政策辯論,國際賽事等於價值辯論呢?更重要的是,「價值辯論」和「價值性命題」是同一回事嗎? 這些都是在講座開始前,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Like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