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仁閎

@Hankyu

Joined on Oct 3, 2021

  • 陳淑惠等人將網路遊戲成癮者分為四種特徵,其中一項為:「因為沉迷於網路的遊戲世界裡,所以開始荒廢學業,或已經以玩遊戲為中心,無心再繼續於本身的課業,而進一步影響到生活。」(p.279) 凃嘉玟將網路遊戲成癮症狀區分成了三個學派,分別為行為學派、精神分析學派、人本學派。以下簡述: 行為學派:認為網路遊戲成癮是一種制約的反應,網路遊戲會帶給成癮者成就感、歸屬感,而成癮者多數未必能從現實生活中得之。故強烈追求。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玩網路遊戲已成為成癮者逃避現實生活的一種機制。 人本學派:認為之所以成癮是因為人在閒時生活中需求不被滿足,故在網路遊戲中找尋能滿足的機會。(p.29)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網路遊戲成癮病理化(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的「精神疾病」當中),並有相關之判斷標準與病程。 成癮研究發現,成癮之心理因素可能包括人際焦慮、抑鬱症狀、自尊和情緒低落等負面心理狀態(p.783)
     Like  Bookmark
  • Ha, J. H., Chin, B., Park, D. H., Ryu, S. H., & Yu, J. (2008). Characteristics of excessive cellular phone use in Korean adolescents.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11(6), 783-784. summarize:成癮研究發現,成癮之心理因素可能包括人際焦慮、抑鬱症狀、自尊和情緒低落等負面心理狀態 assess:從人格特質層面去分析哪些心理狀況較容易成癮,可以從這些特質中知道成癮能帶來甚麼「誘因」,從而去了解成癮之成因 reflect:是了解成癮成因很好的依據。 Bianchi, A., & Phillips, J. G. (2005).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8(1), 39-51.
     Like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