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小聚要分組競賽。我準備好紅線了。可是 Lucien 不來。
R: 之前以消除謠言為最高目的,現在希望與聯繫感情並重,
所以希望可以加入遊戲、有個目標讓大家衝,所以會讓大家分組。分組會抽紅線,兩人一組,第一名可以取得最後一名的啤酒。
闢謠時間會比以往少,留更多時間讓大家交流、聯絡感情。
MrOrz: 短講?
R: 還是有。在之前的會議記錄裡。
MrOrz: 支援報隊嗎?
R: 不要。要認識更多人。
GGM:但我覺得可能會有人不舒服。
Lucien: 對呀。
Bil: 紅線的意象太深了嗎
Lucien:因為要硬跟人配對。
Bil: 那改成程式 shuffle 好嗎
GGM: 用姓名貼分組?
R: 但去抽的話會比較有參與感,有另一層互動在。
GGM: 毛線好了。
Lucien:毛線。
Action items
〖討論點〗
若要能讓參與小聚的人可以在活動前或活動中輕鬆翻閱,那這份 Hackfoldr 還缺了什麼?
TODO:
GGM: 預設可不可以把左邊收起來?
MrOrz:好像不行。
GGM: 這寫得很清楚。但問我可能不太準。
GGM: 下面「關於這份 Hackfoldr」是照左邊的順序嗎?
MrOrz:對。
GGM: 簡報、related work、schema 都不用放。
Action items
沒啦~LGTM
目前分成兩份文件。
〖討論點〗
Billion: case study 越多越好
R: 可是手法不要重複比較好。
Bil:手法重複沒關係,案例不要重複就可以。因為編輯有幾千篇他們不知道怎麼做,越多案例越好。
R: 我會希望 case study 有越多種解答方式越好。
mg: 回去讀 case study 會想要看到,分類按照回應來分。我看到會不知道怎麼分類,所以如果從回應方式來分的話會比較好。裡面可以再用闢謠手法來細分。
Bil: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寫一篇。
R: 那「不在查證範圍」都一個人寫?
Bil: 不在查證範圍可能不用寫,但如果每個人都針對三個主要分類都寫的話,就可以在一個分類下看到不同人的做法。
MrOrz:我的範本分「分析」、「查證過程」、「撰寫回應」三步是因為我覺得這樣比較順,大家不一定要照這個來撰寫。
Action Item
〖討論點〗
Lucien:要不要按照評分
GGM: 用時間好了,跟網站一致。
Action 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