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HackMD

20171122 會議記錄

盍各言爾志

From 上次會議

【想一想】

  1. 今年我們做了什麼事情(3 件)
  2. 明年我們想做什麼事情(3 件)(盍各言爾志)

Rosalind:今年花了很多時間在編輯身上
小聚社群有建立起來
編輯經驗變好,也有使用者了

明年想要好好研究我的使用者與編輯behavier
好好跟工程師許願

Bil:
今年花了很多時間減少累積的謠言
多多認識不同的編輯
希望明年能增加其他活躍的編輯朋友

GGM:我覺得我們PR做得很好
有分成幾塊,一個是國際上的組織,政府的機構,LINE也知道我們也開始談合作,社群也是。

明年想要好好寫程式

Gore:試著把SEO調整了
追加了評論的回覆功能投票與回饋

明年想做TAG的機制

蝴蝶:
做了一些打雜的事情,處理網域,弄一些使用者分佈。
想快點把開放資料做好

Lucien:

今年

  • 一點設計(流程、視覺、UI)
  • 一點開發(小工具)
  • 一點闢謠

// Logo, 文章, UI, chatbot flow

明年

  • 一點設計(Visual Design Guildline, Press kit ,chatbot flow)
  • 一點開發 (Landing Page, Website )
  • 一點社群 ()

Johnson

今年

  • 資料庫 web 版,達成編輯協作能力
  • LINE bot 從 google search 到 collaborative directed
  • Hackfoldr 重整、影片與投影片等等的資訊整理

明年

不同聲音的連結平台。
讓不同的聲音被看見,讓討論基於客觀事實。

最終目的:
養成台灣人民

  1. 主動尋找不同意見來自行判讀
  2. 與他人討論公共事務前,先找出共同覺得有效的數據

使台灣公眾事務討論乃至於民主發展,不被外來勢力給輕易影響。

明年目標

  1. 開放資料庫資料,讓統計人工智慧得以投入:
    (a) 分析訊息組成,讓有興趣之人尋找「台灣人會對什麼產生疑惑」「有多少訊息來自境外、來自哪些地方」等問題的答案,或者是透過social network graphical model 來理解帳號與關係的關聯性。
    (b) 自動輔助分類與分領域。
  1. 編輯社群:希望以 quora, stack overflow 為藍本 (其實目前更接近 urban dictionary) 創造編輯社群。Stack overflow 提供讀者認為有價值的資訊,也讓編輯產生成就感。希望能轉化查詢者為貢獻者,如:協助標記文章領域、協助按是否有用,以及鼓勵主動發送新回應、改善現有回應。

Quora 是專業領域的查詢網站,
有點像是打廣告的感覺,所以有意願上來

QUora可以看到這個人回的醫學相關,可以了解他有醫學背景。
像是專業領域的廣告牆,我們可以朝Quora方向走,尤其醫學相關會有需要很多醫學專家。

像是 mygopen 與蘭姆酒吐司就會上來像是廣告。

我們可以架一個 stackexchange for 事實查證,因為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用用他們的 framework 應該可以。只是不知道他要不要 license。

  1. 完備 line 使用者 on boarding 體驗:針對
    (a) 直接從 line 搜尋並加入好友 - digital immigrants 友善,植入「轉傳整篇訊息」的觀念,被當 siri 時明確告知「這不是這樣用的」。
    (b) search on Google - 給 digital natives 比較硬的專案簡介、針對專案名與業務項目的 SEO,導向成為編輯…etc

GGM: 可以在推播訊息之前,勾選放到主頁,讓後進來的人知道我們每兩個月會辦這樣的活動。

MrOrz: 但是我們沒有人力去回應留言。我覺得要 po 主頁就要有人回。

GGM: 可以另外發一篇主頁文章,說我們暫時沒有人力回應。

用一句話支援明年度的獎助金

獎助金執行團隊目前正在規劃明年的獎助金,因為期程有點趕,關於宣傳的部分要請大家幫忙「 一句話支援 g0v grant」這件事:

請給我們推薦獎助金的一句話(可能的思考方向:g0v grant給你的啟發、帶來的改變、計畫有什麼成長、團隊有什麼成長,或者你以後會對獲獎的這件事下什麼註解?),還需要照片3-5張,詳細說明與上傳請至:https://hackmd.io/MwMwnAJgDAjGIForCmBAWAHGAbAswARgKwIDsxMZApgMa0CGUDATMUA=?view

希望大家可以在11/27(一)前上傳,我會努力地提醒大家~
Bess

「自從加入g0v grant之後,考試都考100分,朋友也變多了。」

「grant 對我們的曝光很有幫助,讓我們接觸到很多相關的資源。」

「有錢好辦事」

「有明確的目標一起前進,比較能凝聚團隊的向心力。」

「與其他單位談合作的時候,對方會知道你是受過專家審查肯定的專案。」

「每個月都會被盯進度、每四個月就要上台」

照片:


https://photos.app.goo.gl/yQfGaMGix9fOX85v1

2017/11/19 小聚檢討

1119 小聚記錄:https://hackmd.io/s/Hy27w6CJM

  • 大家不知道要查多深,沒有一開始就跟大家說我們有很高的編輯裁量權
    • 把規則放在投影機上:有很高的編輯裁量權
    • 可以不放 instant
    • 每次可以先講 case study,就能順便解釋裁量權,也比較有編輯 sense
    • 要不要分享新知就看這個月的狀況
    • 確實需要上手包
  • 問卷裡有寫,英凱的分享內容沒有太大幫助,因為闢謠需要的比較淺
    • 不針對任何人
  • 小聚沒有太多的聊天機會
    • 上次大家活動結束沒有直接走
    • 撥出時間自由交流即可
  • 第一次小聚比較多討論與笑聲,最近比較少
    • 第一次大家好像都認識
    • 最近一次比較是在競爭,所以專注在闢謠。只是大家都有獎,所以競爭也還好
    • 事後有 connection event 就好
  • 師徒制是成功的,新手比較知道在幹麻
  • 想要跟各個黨部說各個黨的謠言自己闢
    • 搜尋好傳給他們?
    • 做好 tag 就可以做分類
    • rank 「謠言最多都是有關於 XX 黨」
  • tagging
    • 不知道是沒有 tag
    • 沒辦法說大家都只做專業,然後謠言就非常非常多

常用查證來源,可以被送進資料庫嗎

Bil:
那要擋掉蘭姆酒吐司與 mygopen 進入謠言資料庫,說他們的 已經查證過的嗎?

GGM:
但這樣會變成是我們幫 mygopen 與蘭姆酒吐司背書。這跟擋 porn site 不太一樣。

BIL:
可是他們傳 mygopen 與蘭姆酒吐司進來,像是要跟我們分享。
他們傳進來我還是用 mygopen 與蘭姆酒吐司回應。

GGM:
他們傳進來,可能是讀完了蘭姆酒吐司,然後想要知道真的假的。

MrOrz:
我們可以提供一些統計,例如說這個網域出現在回應多少次,讓使用者在傳進來之前可以有更多的資訊來決定還要不要傳進來。

Bil:
我覺得要分出傳進來的動機,如果是分享的話我們就不應該要處理,像是秘書。我個人不是很想看大家分享的文章,我的人生還很美好,希望可以用來幫助更多人。

像是這篇:https://cofacts.g0v.tw/article/AVyuKyEpyCdS-nWhuag8

GGM:
應該要改 wording 讓使用者知道傳進來是要查證。
或者是我們要說,如果不照規定的話我們就會有些限制之類的。

Bil:
如果我們去查證謠言查證網站,那如果其他人覺得我們的查證有問題,那又傳進來,那我們要查證嗎?套套邏輯嗎?

比如說主流媒體,
我覺得主流媒體查證是我的底線。
主流媒體自己應該要會查證,但現在可能沒有查證,所以我還是會做查證。只是我也只是拿別的主流媒體來回應這個主流媒體。

GGM: 那你會想要黨主流媒體嗎?

Bil:
那就像是分享新聞而已,大家或許不是會想要懷疑主流媒體有錯。

R:
主流媒體放進來應該都是有懷疑啦⋯⋯

Lucien:
有些雜誌性的文章會查


查證單一需求的效益

GGM:
可以做說,哪些人會一直傳廢物進來。擋掉是其次,但可以做一些因應策略

R:
就是讓使用者有 credit,如果傳進來的太糟,就要跟使用者說你會有一些限制。

Bil:
我們現在在找協作者,所以我需要很多謠言來源,我們才會需要這麼多留言。我覺得現在已經夠多了

GGM:
但我們還是會需要新的文章

Bil:
那我就會希望至少兩次以上進來,我才要回。例如說,氣象台的文章,我回了之後就再也沒有人回了。我希望回了一次之後,機器人可以幫忙解決其他人的問題。如果只有一個人找,我回了之後他也沒辦法找到回應,那沒有解決到問題。

GGM:
那就是坐在編輯那裡,只列出回報兩次以上的文章。可以先做這件事情。

在 LINE bot 不用改東西,他就照傳。

只列出兩個回應以上。
只是這樣就沒有達到通知的效果。

MrOrz:
只是從「無法通知一人」變成「無法通知兩人」而已啦。

這個可以跟 LINE bot 搜尋 analytics 平行做。

「個人意見」與「不在查證範圍」

Lucien:
我覺得個人意見很難達成,
有時候很難找到反面意見,有些人的編輯裁量權下,會在 refernce 那裡直接打字而不放連結。
在程式要考慮以後要不要擋沒有連結的。

個人意見丟反面意見這件事情很難

R:可以放不同意見就好啊

Lucien:說公眾人物的發言,會引起群眾效仿,所以公眾人物不應該作出狂妄或是無知的,他用的是演講,講川普。

(找了一下,發現有時候會被標成不在查證範圍)

Bil: 我覺得要有公眾性的才會是個人意見,例如說會影響第三人權利。

R: 第三人有點難界定。假設說現在馬英九還在執政,然後假設他外遇,然後人就說他不是個好總統。但其實這是私領域的事情,不影響第三人,也不影響他工作。

Bil: 雖然我們都說是私領域,但醜聞對公眾人物還是會影響。

Lucien:個人意見要找反面 case 不好找。

MrOrz: 當初 release note 裡面是描述成,如果編輯很想反對,但找不到客觀的錯誤的話,那就可以使用不同意見。

當初是因為一些同性婚姻的訊息,很想要讓使用者看看不同意見,所以才設計了「含有個人意見」。

但如果是心靈雞湯或笑話,編輯覺得不太需要給人看不同意見,那就標成不在查證範圍就好。

Lucien:
例如這個就很難找
https://cofacts.g0v.tw/reply/AV_TbvbXyCdS-nWhujdh

MrOrz:
我覺得不在查證範圍就好。

12 月小聚籌備

From 上次會議

  • 須決定日期
  • 決定主題(世界人權日?)
  • 日期:2017/12/10(SUN)
  • 主題:表達不同意見也是一種人權
  • R 會發電子報

@lucien lee
你們喜歡的東西會不會離LINE的User太遙遠
可以放一些行銷的

LINE 合作 update

Deck 已交

程式更新方向

Release note

By MrOrz. 希望可在大松前寫完,讓大松的人看。

Anything else we should mention?

Gore:
你會想要一個「已讀」的 mark 嗎?用 localstorage 就好

我感覺有一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