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材]第四週筆記 {%youtube SBOVkptjJhE %} :::info 此為105-1的修改版 ::: [105-1 第四週筆記(Part 2)](https://hackmd.io/s/Syd93g0xl) [105-1 第五週筆記](https://hackmd.io/s/Bk0xJ-Axg) ## 機械加工 ![image alt](https://imgur.com/Huh9Ln6.jpg =400x600) 1. 鑄造 Casting 2. 切割 Cutting 3. 焊接 Welding 4. 塑性加工 Plastic deformation 塑性加工又可分為: - 鍛造 Forging - 軋延 Rolling - 拉製 Drawing - 壓製 Pressing - 擠壓 Extrusion ![image alt](https://imgur.com/yMIBqJP.jpg =300x400) ## Slip and Twin ### Slip 滑動 金屬受到剪力,晶格會彈性移動,若剪力加大到一定程度之後消失,最後會形成晶格的永久移動。 ![](https://i.imgur.com/oyuV5Vm.png) * 滑動面(slip plane):原子密度最大的面。 > Less force is required to move atoms * 滑動方向(slip direction):原子密度最大的方向。 > FCC是{111}。 > HCP除{0001}可能會因為整個晶格太「矮」而有不同滑動面。 > BCC是{110},但因為不是最密堆積,所以密度較小的面,如次小的{321}也可能發生滑動。 * 滑線(slip line)、滑動帶(slip band):顯現於材料表面者 ![image alt](https://www.nde-ed.org/EducationResources/CommunityCollege/Materials/Graphics/SlipBands.jpg) * 滑動系(slip system):{滑動面} x <滑動方向>之組合。 > 滑動系多不多會決定一個材料好不好加工。滑動系越多,越好加工。一般來說,滑動系大於5個,加工性會比較好,所以HCP類(滑動系只有3個)的Cd, Zn, Mg,比較難加工。 >> $FCC:4*3=12$ >> $BCC:6*2+12*1+24*1=48$ >> $HCP:1*3=3$ >>> BCC 滑動系太多,造成互相妨礙滑動。因此雖然滑動系比FCC多,但是比它還難滑動。[color=red] ### 雙晶(Twin) ![](https://i.imgur.com/EvCKHnE.png) 結晶方向不一樣的區域,可看出兩者顏色差異(有雙晶帶) * twin plane, twin direction :::info 一個雙晶只有一個twin plane, twin direction ::: ### 雙晶與滑動之比較 ![](https://i.imgur.com/9msakK9.jpg) * 對雙晶而言,雙晶面間有轉向發生;單晶則無。 * 雙晶帶比較大,滑線比較小,而且滑線比雙晶帶淺一磨就掉。 * 雙晶發生的難度(因為要剛好拗過去在拗回來)比較高。 * 雙晶變形的尺度大約只有0.707a左右(a是晶格常數),slip一次可以滑幾百幾千埃。 * 雙晶發生在處於低溫受重負荷的BCC和HCP的金屬,而這些情況slip通常不會發生(比較少可用的滑動系) * 雙晶可使滑動較易產生。 ## Dislocation Theory * strength of a single crystal ![](https://i.imgur.com/9K0u1eA.jpg) > 這是在假設「原子是完美的排列」的狀況下,理論預測的值。但實際上發現,實驗做出來遠比理論值小了數千至數萬倍。後來發現理由是「假設錯誤」,金屬間的原子排列會有「缺陷」。 ![](https://i.imgur.com/4P3VE7C.jpg) 一次滑動整層原子,因為原子間吸引力總合很大,所以很困難。但如果原子間有像「泡泡」一般的洞存在,那麼只要破壞附近幾個原子,就可以用類似「毛毛蟲蠕動」的方式逐動移動,這時需要滑動的力量就會大幅。而這種「泡泡」就叫做「插排」。 ## Dislocation * 形成的原因 1. 空孔:高溫急冷的金屬常有。 2. 結晶方向不同的金屬成長後接觸 * Density:插排的密度超級超級多,以annealing metals為例子,(退火過,已經讓內部應力少很多的金屬了)約$10^6cm/cm^{3}$。所以金屬間的插排非常、非常、非常多(重度塑性加工過的高達$10^{10}cm/cm^{3}$)。 * Burges Vector, b: 當$\tau>\tau_c$,取在slip direction上之兩個最接近的原子距離。做法是往右走n格、上走n格、左走n格、下左n格,然後看最後走到的點跟原點形成的向量,就是Burges Vector。 > 插排須在滑動面上才可滑動。 ### Edge dislocation ![](https://i.imgur.com/jiSNEfk.png) 插排記號的突端是指向多出來的那排原子。 ### Screw dislocation ![image alt](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orenzo_Morresi/publication/256143230/figure/fig14/AS:360592671035402@1462983400732/Figure-18-Pure-edge-and-pure-screw-dislocations-arising-from-the-missing-half-of-the.ppm =600x400) ### Mixed dislocation ![image alt](http://images.slideplayer.com/31/9738175/slides/slide_35.jpg) ### 插排增值理論Frank Read Source ![](https://i.imgur.com/dcEZfcB.jpg) - (g)圖中的環叫做插排環(dilocation loop) - (g)圖中的環,上下是螺旋插排,左右是刃狀插排。 ## Work Hardening(加工硬化) * 與Dislocation的pile up有關 * 多晶體之晶粒對變形影響 * Hole-Petch Equation 可以想想材料力學影片那邊,拉伸試驗的曲線。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進入塑性變形,材質就會變得比較脆。金屬的加工不外乎拉、擠、壓,所以加工的過程中,<b>變形越多,金屬越脆</b>,這就是所謂的「加工硬化」。 ### Dislocation Pileup 在「插排理論」的解釋之中,成因為因為**不同方向的插排在滑動時,如果接觸到方向不同的插排,就會「卡在一起」**,然後彼此動彈不得,只好堆在撞車的地方...就像連環車禍一樣。 金屬的滑動通常會在晶界卡住(一般的用語是「晶界能量比較高」,因為需要比較多能量去穿越他)。卡住還不說,晶界彼此之間的滑動方向也可能不同,如果相鄰的晶粒滑動方向不同,那也沒辦法順利滑過去,插排也會堆積。 一般來說,造成硬化的原因從大到小為:多晶體(不同滑動方向)>晶界>插排互相堆積。 ### Hall-Petch Equation 所以說,如果要讓<b>金屬變硬,也就是要減少滑動的順暢程度,也就是要讓晶粒盡可能小</b>,這樣一來原子面的滑動就很容易受到阻礙,而很難形變。因此有了Hall-Petch Equation: $$σ_{y}=σ_{0}+kd^{−\frac{1}{2}}$$ 其中$σ_{y}$是降伏強度,d是晶粒大小。也就是經驗上來說,晶粒越小,材料強度就越高。 不過沒圖沒真相,所以下面就附個圖。單晶與多晶的強度比較: 單晶如下: ![](https://i.imgur.com/Slopyhh.png) 多晶如下: ![](https://i.imgur.com/JVHfc89.png) 可以發現多晶的應力,最低也有10左右,但是單晶拉到最大的硬度連5都不到。這就是晶粒大小對強度的影響。 回到正題,加工硬化的微觀過程大致上是像下面這樣: ![](https://i.imgur.com/MCVhTSs.png) 拉到一定程的的時後,開始出現滑動和滑線(b),接著連比較不容易滑動的滑動面也因為受力開始滑動(c),晶粒開始變型(或說「轉向」),最後全部成為纖維化組織。一般加工到(c)就好了。 > (a)(e)兩者的格子常數不變。 ## 退火(Anneal)及再結晶 加工之後,晶格形狀被扭曲的很嚴重,所以除非整個破壞,不然很難再移動原子,巨觀來說就是材料在加工過程容易變脆。這時突然想到一件事:那可不可以把它加熱,讓原子間稍微可以自由活動,然後他們就會自動往應力比較小的地方跑,最後金屬內部的應力就可以消除了? 答案是肯定的,這個過程就叫「退火」 退火的意思是,把加工硬化的金屬加熱,讓金屬原子可以自由移動,本來內很緊繃的原子,可以自由活動後,就不會那麼緊繃了。退火大概分成兩個階段: ![](https://i.imgur.com/COu81wW.png) 1. Recovery 這時候溫度高到使原子可以往鄰近的地方排好,因此插排與空洞就有機會消失,位置很奇怪的原子也可以順離回到該去的地方。 另外,插排的行為其實很像泡泡,所以一旦讓金屬變得稍微鬆軟,泡泡就容易聚在一起,也就是插排會有再排列的現象。 > 插排的再排列:會讓原本因加工硬化產生的次晶粒(sub-grain)經過多角化(polygonization)形成多角形。 > ![](http://www.scielo.br/img/revistas/mr/v8n3/26030f5.gif) <br> 因為這時原子只是移動到鄰近處,所以位能釋放幅度較小。由上上圖可以觀察得到。 2. Recrystalizatopn 當能量繼續變高,原子就可以做更大幅度的擴散。既然都可以跑這麼遠了去擴散,那幹嘛不直接形成新的結晶呢?嗯...然後他就乖乖聽妳的話跑去結晶了。 再結晶顧名思義,就是原子重新結晶。因為溫度夠高,可以讓原子更自由地移動,因此重新形成結晶也不是什麼問題了,通常發生在多角形中無差排的地方。這時候是工程師很重要的一環,還記得「晶粒越小,材料越強」嗎? 這時候就是控制晶粒大小、材料強度的好時機。 再結晶開始發生的溫度叫再結晶溫度。再結晶溫度會受到一些變數影響,比如說: 1. 加工量:加工量越大,需要的再結晶溫度越低,產生再結晶的晶粒越小(因新生成的結晶核數目不少)。這其實很好懂,想像一下你把一個彈簧拉越緊,那他應該越容易彈回去。 ![](https://i.imgur.com/wPRcO64.png) 所以其實加工量也不能太小。因為加工量太小,就沒辦法形成小的再結晶,材料性質就變弱了;太大就會纖維化。 2. 時間、溫度 有一個經驗法則是:再結晶溫度大約是熔點的0.3 ~ 0.6: $$T_r=0.3T_m-0.6T_m$$ 以鐵為例,綜合來說,可以用下圖表示: ![](https://i.imgur.com/RCRoXMU.png) 觀察可知: 1. 隨著加工量越大,再結晶溫度越低。 2. 同樣溫度下,加工量越大,晶粒大小越小。 - ==因為生成的晶粒越多。== 3. 同樣加工量,溫度越高,晶粒大小越大。 - ==因為要減少晶界數量以降低能量,造成小晶格聚成大晶格== 註:再結晶速率大致上依照某種擴散定律。作業有相關的練習。不過大致來說: $$ln(t)=C+B/T$$ 其中t是時間,T是溫度(K),C,B是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