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逃避自由》第五章 tags: 讀書會, 逃避自由 date: 2021-02-11 author: Tree Zi description: image: --- ```graphviz graph G { label="第五章:逃避機制" fontname ="serif" fontsize="10" node [shape="cube" color="pink" fontname="bold"] edge [dir="forward" style="dashed" color="blue" fontsize="10"] rankdir=LR subgraph cluster_authority { label="權威性格" m [label="受虐性格"] s [label="施虐性格"] give_up [label="藉由壓抑自我\n參與大整體\n來放棄自我"] add [label="藉由宰制他人\n來擴大自我"] safety [label="藉由遺忘自我\n來獲得安全感"] m -- give_up [dir="forward"] s -- add [dir="forward"] {give_up, add} -- safety [dir="forward"] symbiosis [label="共生現象"] symbiosis -- {m, s} [dir="both"] symbiosis -- negative positive [label="實現某事的\n能力"] negative [label="對他人有\n支配的能力"] negative -- positive [dir="both" label="兩者互為排斥\n支配他人的渴望\n來自於無法自我實現"] auth_person [label="權威人格"] hate_and_love [label="一方面憎惡無權力者\n另一方面喜愛權威"] obey [label="服從命運\n努力去「承受」苦難"] superstar [label="超級救星"] auth_person -- hate_and_love hate_and_love -- obey hate_and_love -- superstar [label="溫和版本的權威性格\n尋求救星來拯救自己"] destroy [label="毀滅性格\n渴望破壞"] s -- destroy [dir="both" label="兩者有異"] {rank="same"; s, destroy, negative, auth_person} {rank="same"; obey, safety,superstar} {rank="same"; }} subgraph cluster_destroy { label="毀滅性格" } } ``` # 逃避機制 [TOC] - 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個體研究,能否推論出集體的心理狀態? - 許多讀者都會質疑,對「個人」的觀察結果能否用於理解「群體」的心理?……任何群體都由個人所組成,因此,運作於一個群體中的心理機制, **就是運作於個人之間的機制** 。 (頁163-4) - ……我們還是會被質疑: **關於那些被社會視為神經質者的觀察,對社會心理問題的闡述是否有意義** 。……原則上,我們在神經質者身上所觀察到現象,其實與 **正常人身上所觀察到的內容並無二致,只是更加顯著** ;而且,這些人更頻繁地意識到這些現象,正常人反而不太會意識到有什麼異樣。(頁164) - 正常與異常 - ……我們應該簡短談一下 **神經質** (neurotic)與 **正常人** (normal)或 **健康** (healthy),可以用兩種方式來定義。第一,從社會功能的觀點來看,一個人可以被視為正常或健康, **表示他有能力去滿足社會賦予他的既定角色** ,……代表他能以 **社會普遍認同的方式完成工作,而且參與社會的繁衍,亦即維持正常的家庭運作** 。第二種方式是從個人觀點來看,所謂的健康或正常, **代表個人能有所成長,並獲得幸福的理想狀態** 。(ibid.) - ……「讓社會順利運轉」與「個人圓滿發展」的目標並非是一直的。這個事實使我們亟需區分兩種「健康」概念的差異, **其一是由社會需要所決定,另一種擇由個人生存目標的價值與規範所決定** 。(頁165) - ……絕大多數的精神病學家都將他們所身處的社會結構視為理所當然,在他們眼中,適應不良的人被冠上「較沒有價值」的污名,反之,適應良好者在人的價值等級就越高。……(對人們來說)**唯有以「社會效率」作為神經質與否的判準**,才會被認為是合理的。(頁165-6) - 初始連結斷裂後的人們,要不選擇發展自己的積極自由(這點受到現代資本主義的影響,而愈發不可行);要不選擇放棄自己的自由,將自己的意志委託於外在權威(例如政府、領袖) - 給予個人安全感的初始連結一旦斷裂,個人就以完全分離的個體去面對外在的世界,他必須克服難以承受的孤獨與無力感,此時有兩種途徑可以選擇。第一,他可以發展「積極自由」。他可以 **自發性地愛人,藉由真誠表達情感、感官與智性能力來跟世界連結,從而再次與人類、世界及自己合而為一** ……;另一種選項是「退卻」, **也就是放棄他所擁有的自由,藉由消除自我與世界的鴻溝來克服孤獨的感受** 。……第二種方式只是讓個人暫時逃離一個無法忍受的痛苦處境,這種逃避……,它的特徵是多多少少得放棄個性及自我的完整性……,而代價是只能過著 **一種呆板和強迫性活動的生活** 。(頁166-7) ## 權威性格 * 第一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是, **個人放棄自我,並將自我與外在的某人或某事熔接在一起,以獲取自身所欠缺的力量** 。(頁167) #### 施虐與受虐傾向 - 受虐傾向者表現出折磨自我的行為,自卑、且認為自己根本不重要。他們依賴外在事物,渴望被強大的權力給宰制 - 在受虐傾向中,最常見的表現形式是 **自卑感、無力感與微不足道感** 。……他們內心的 **負面感遠大於對自己缺點或弱點的真實認知(雖然他們通常會找理由自圓其說)。他們傾向於貶損自己,使自己軟弱,而且不願意掌控任何事情,習慣高度依賴外在如別人或大自然的力量** 。(頁168) - **他們無法肯定自己,也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反而屈從於各種真正或被聲稱的命令** 。他們往往無法體驗「我要」或「我是」的感覺。對他們來說,人生是具有壓倒性強大力量的東西,是他們無法控制或主宰的。(ibid.) - 在更極端的例子中……人還出現傷害自己、折磨自己的傾向。……有些人沉迷於自我指責與自我批判,……還有人會透過強迫性的儀式與想法來折磨自己。……上述這些針對自己的受虐傾向,往往以不甚明顯的方式展現出來。(頁168-9) - ……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中,這類行為往往 **經過適度的合理化** 。受虐式的依賴會被認為是 **對對方所展現的愛或忠貞** ,自卑感被視為式對自己缺點的充分認知,而讓自己受折磨的苦難,則被視為來自無法改變的環境因素。(頁169) - 施虐傾向者則傾向表現出折磨他人的行為,他們自大、並將自己的控制慾望包裝在「愛」的名義之下。 - 施虐傾向……通常也存在於這類性格中。這些施虐傾向程度不一,而且多少發生在 **有意識的情況下** 。有三種施虐傾向會緊密交織在一起。一是 **意圖使他人依賴自己,並推他人享有絕對且無限制的權力** 。……另一種傾向是, **不只絕對掌控別人的衝動,還要剝削、利用、偷取他們的一切** ,這種慾望的對象可以是有形的東西,也可以是無形的東西(如情感或知識等)。第三種施虐傾向是 **使他人受苦,或想看到他人受苦(包括身體和心靈上)** ,這種行為往往意欲積極的傷害、羞辱他人、使他人羞愧,或使他人處於尷尬與屈辱的情境中。(頁169) - 施虐者 **通常更少自覺,也更常被合理化** 。往往…偽裝成 **對他人過度的善意或關懷** 。(頁170) - ……分析施虐者與受虐者的關係,會發現施虐者對受虐者的依賴感的確存在。**施虐者即為需要他所宰制的對象,因為他的力量感完全來自於他所能掌控某個對象** 。(ibid.) - 類似上述的循環發生在許多婚姻關係與人際關係中……。當有施虐傾向的男子宣稱非常愛妻子時,就「愛情面」來說,當他 **宣稱失去她就活不下去時,他所說的都是真的** ……。這裡所謂的「失去」,是指 **失去一個可以任他擺佈的無助工具** ,因此,所謂的「愛」 **似乎只是在關係可能瀕臨瓦解時才會出現** 。(頁171) - 施虐傾向者明確地「愛」著 **那些他自覺可以支配的對象,不論對象是妻小、助手、服務生,甚至是路邊的乞丐,他都存在著「愛」的感受,甚至感激知情** 。他或許會覺得是因為他實在太愛對方,所以才會想控制對方。然而真實的情況是, <u>**他愛著他們是因為支配了他們**</u> 。(頁171-2) #### 毀滅/虐待自己來逃避自我 - 受虐式性變態(masochistic)的行為所表現出來的「渴望受苦」 - ……在這種人身上,我們會見到他希望以某種方式受苦,並且樂在其中。當受虐式性變態者感到他人加諸在自己身上的疼痛時,會感到性興奮……,他們追求的通常不是真正的疼痛, **而是透過身體受到束縛,讓自己成為無助且虛弱的個體,從而產生興奮與滿足** 。(頁173) - Freud早期認為,受虐行為與「死亡」有關,而「性」只是「死亡」在體現時的變體之一[^1]。 - ……在Freud早期的理論中,他認為施虐與受虐傾向在本質上都是與「性」有關的現象。他觀察幼童的習慣,認為施虐與受虐傾向式一種 **固定發生於性本能發展中的「局部驅力」** 。他相信成人的施虐與受虐傾向,乃導因於個人的 **性心理(psychosexual)** 早期發展過程所遺留下來的異常偏好,或是性心理的晚期退化。(頁174) - Freud越來越重視他稱之為 **道德受虐(moral masochism)** 的現象,在這類現象中,,人類並非傾向於在肉體上受苦,而是 **在心理上** 。(ibid.) - 然而,Freud改變了他對受虐傾向理論的說明。他認為人類 **在生物性中存在著天生的毀滅/破壞傾向,該傾向可以針對他人,也可以針對自身** ,因此他主張受虐心理在本質上就是所謂「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的產物。……他認為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的 **死亡本能會與性本能混同** ,若針對自身而發則為 **受虐傾向** ,若針對他人而發, **就成為施虐傾向** 。(ibid.) - ……Freud主張,死亡本能與性本能混合, **將能保護個人免於受到單純的死亡本能所帶來的危險和影響** 。簡言之,人如果無法將「毀滅」與「性」混合在一起,那麼他只有 **毀滅他人或毀滅自己** 兩種選擇。(ibid.) - Freud後期的理論與早期對施虐與受虐傾向的假設是不同的。……施虐傾向與受虐傾向在本質上,……**從「「性」現象轉變成與「性」無關的現象** ,而其中的「性」成分, **只是來自於死亡本能與性本能的合併而已** 。(頁174-5) - 透過承受痛苦來 **遺忘自己** - 受虐式性變態與受虐人格特質結構的根源為何?再來受虐傾向與施虐傾向的共同來源是什麼?(頁176) - 受虐與施虐傾向都是為了幫助個體逃避無法承受的孤獨感與無力感。……這類人內心充斥著孤獨與覺得自己不重要的恐懼感,但這些感受往往是不自覺的, **被必須出人頭地、力求完美等補償性感受給掩蓋住了** ……。受虐傾向者會在消極意義上覺得他是「自由」的, **意即他是孤伶伶的存在,獨自面對疏離而且帶有敵意的世界** 。(ibid.) - 受虐行為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方法之一。不同形式的受虐傾向都有著同樣的目的: **為了擺脫個人的自我,為了去除自我** ;換句話說:**為了消除自由所帶來的重擔** 。(頁177) - ……這個目的很明顯存在於追求依順某個超強的人或力量的那些受虐傾向之中,……有些受虐傾向者的渺小意識還包含了一種強加了 **原先微不足道感的傾向** 。(這意謂著)**人藉由加深原本的恐懼感,以試圖去除掉那種(孤伶伶的)感受** 。……只要我還掙扎於「想變得獨立又強大」與「感到自身不重要又無力」兩者之中,就會深陷於痛苦的矛盾處境。 **如果我成功地將自己縮小到什麼都不是,不去意識到自己已經與外界分離成獨立的個體,或許就能讓自己脫離這種折磨人的衝突** 。(ibid.) -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受虐行為相對來說是成功的。個人若能找到滿足其受虐傾向的文化模式(例如屈從於法西斯意識型態下的「領袖」),那麼,**他會發現自己與數百萬心有同感的人團結在一起,從而獲得安全感**。但,即便是這種受虐式的「解決途徑」……,讓個人 **消除了明顯的苦難,卻未緩解存在於其中的衝突和無法言說的哀傷** 。……受虐傾向來自於 **個人無法承受的處境,雖然能輕易加以壓制,最後卻使人受困於新的苦難之中** 。(頁178) - 情緒與心理障礙的相關研究使我們得知: **焦慮,或隨著某些無法承受的精神狀態而產生的欲求,足以成為人類行為的驅動力** ,這些行為為往往會克服負面的心理狀態, **但也僅限於掩蓋住最明顯的部分** 。……(類似於精神官能症患者的特徵及其非理性行為),受虐傾向導因於 **個人想擺脫自我及其矛缺陷矛盾、風險、疑惑和孤獨** ,但受虐行為 **頂多只能消除明顯的痛苦,最後反而造成更大的折磨** 。(頁178-9) - ……在神經官能症的欲求中,驅動行為的衝動在本質上 **具有消極、負面的特徵** :為了 **逃避** 難以承受的處境。神經官能症的欲求朝向能解決問題的途徑,但這些行為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 **他們想逃離痛苦感受的心理太過強烈,導致他們無法選擇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能選擇假設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 。(頁179) - 這類 **受虐式性變態** 的行為,能證明有人會想尋求痛苦的經驗(如同道德受虐狂[^2])。**受苦未曾是行為的目的,……受虐行為只是作為一種為了成功放棄自我的工具** 。性拜太擺脫自我的趨向是以肉體為媒介來表現,它 **與性感受** 連結在一起,而道德受虐狂的受虐傾向則 **掌控了整個個人,並且會破壞個人所意欲達成的一切目標** 。(頁180) #### 從屬權威來逃避自我 - ……個人會希望成為某種存在於自身之外整體的一部分,藉由參與一切深入其中。……藉由成為該力量的一環,感受它 **無可動搖的強大、永恆與魅力,並分享這股力量與榮光** 。個人交付出獨立的自我,他失去作為獨立個體的完整性,但也藉由參與這股力量,從而得到新的安全感與新的尊嚴,並免於受到疑惑的折磨。對受虐傾向者來說, **無論他的主宰者是外界的某項權威,或他已將權威內化為良知或心靈上壓力,他都可以不必再做決定,也無須承擔命運的責任,從而避免了該做什麼決定的困擾** 。他也不再疑惑 生命的意義為何,或者陷於「他」到底是誰的困惑, **因為這些問題已因為他與權威建立關係而得到解答** 。(頁180-1) - ……由受虐而產生的連結(不論是藉由 **毀滅自我** 還是 **從屬權威** )代表某種「逃避」,因為此時 **個人的自我已然浮現,卻無法體現自由,因此受到焦慮、疑惑與無力感的壓迫** 。(頁181) - 雖然個人試著透過這種「次等連結」(或者說「受虐式連結」)來尋求安全感,但這樣的嘗試並不會成功。…… **自我的發展是一種不可逆的過程** ,蘇然個人因為受虐式連結而感到安全,但實質上仍舊只是個無助的微小份子,…… **他和他所依附的力量永遠無法合而為一** ,因此對外界基本的敵意[^3]仍在。(頁181-2) #### 施虐與受虐者的「共生」現象 - 施虐行為導因於某些衝動,亦即完全掌控另一個人,使對方成為聽憑操控的無助對象,而 **自己則扮演他的上帝** 。……最基進的目的,就是使他人受苦。……施虐行為驅力的本質,正是對他人(或對其他有生命的物體)進行完全的宰制。(頁182) - ……儘管施虐傾向與受虐傾向看似完全相反,……但就心理學來說,這兩種行為傾向都來自相同的原因, **亦即無法忍受自身的孤獨與軟弱** 。Fromm將施虐與受虐性格中的基礎目的稱為 **「共生」(symbiosis)** 。所謂的「共生」指得是 **一個獨特的自我與另一個自我(或任何外在力量)結合在一起,各自失去自身的完整性,因此必須全然依賴彼此** 。(ibid.) - ……在施虐者與受虐者的情境中,個人的完整性都喪失了, **一種是在外力中消融了自己,另一種則是把另一個他變成自我的一部分,從而擴充了自己** 。……無論哪一種心態,都是因為個人無法承受獨立自我所產生的孤獨,才導致與他人進入共生關係。(頁182-3) - 施虐─受虐性格中經常與真正的「愛」產生混言,尤其是受虐傾向最成被視為是「愛的表現」。 **為了他人而表現出完全的自我否定,將權力與權利交付到他人手中** 。愛的最佳證明,似乎莫過於心甘情願為 **所愛的人犧牲或放棄自我** 。但上述所謂的「愛」**必然是某種受虐式的渴望** ,並起來自當事人性格中的 **共生需求** 。……如果有一方完全屈就對方,或是喪失整體性,那麼無論這種關係如何被合理化或自圓其說,**都只是受虐式的依賴關係**。施虐傾向者也如此,……其本質仍是透支配他人,讓自己獲得快樂。(頁185) #### 施虐欲、權力欲與權威性格 - 權力慾是施虐傾向中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儘管兩者並不相同),……從心理學意義來說,權力欲是個人無法 **孤獨生存的展現,是當個人欠缺真正的力量時,孤注一擲試圖尋求次級力量的表現** 。(頁185-6) - ……在德國與許多歐洲國家中,對絕大多數的低階中產階級而言,施虐─受虐性格頗為典型,而納粹式意識型態最能吸引的對象,正是具有這種性格結構。……而為與神經官能症的概念做出區分──亦即,並非是神經官能患者,而是所謂的「正常人──Fromm將採用「 **<u>權威型性格</u>** 」(authoritarian acharacter)來指稱這樣的現象。(頁188) - ……權威並非某人所擁有的特質……,權威是指在 **人際關係中,一個人將他人視為優於自己的存在** 。其中,「理性型權威」與「抑制型權威」存在差異。……對前者來說,關係中的優勢是為了可以「 **幫助** 」服從者的條件;而後者,優勢則是「 **剝削** 」服從者的條件(前者例如學生跟老師,老師讓學生成功從而得到滿足;後者例如主人跟奴隸,主人透過剝削奴隸而得到滿足)。(頁188-9) - 在這兩種權威情境中,當事人的心理處境也不同。第一種情況中普遍存在愛、讚美與感激等成分, **權威本身也成為其對象某部分或完全認同的楷模** 。但是第二種情況中,被剝削者會對權威者產生怨恨與敵意,順從權威者將有違自身的利益。但對順從者來說, **這份厭惡感只會導致衝突,讓自己受到更多的折磨** ;因此他可能會傾向壓抑不滿,甚至將之轉化為對權威者的盲目崇拜。(頁189-90) - 匿名權威:輿論[^4] - 權威不見得是以命令形式的個人或組織制度,也包括以良心、責任或超我等形式出現的內在權威。當代思潮從基督新教教義到康德哲學的發展,可以說是以 **內在權威取代了外在權威** 。隨著新興中產階級在政治上的獲勝,外在權威喪失了威望,而已 **人類自己的良心取代了外在權威原本的地位** 。(頁190-1) - ……但近數十年來,「良知」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喪失重要的地位。權威並非真的消失了,而是隱形了。「 **匿名權威** 」取代公開權威而盛極一時,它化身 **常識、科學、精神健康、常規與輿論等面目,沒有任何判斷的標準,只求不證自明的道理** 。……意明權威所命令的內容與下令的人 **隱形了** ,沒有人或物可以作為還擊的對象。(頁191-2) - 權威性格存在兩種類別:一種是權勢者,另一種是無權者。權威性格者所具有的愛、崇拜及願意順從他人等心情,會自動地被權力挑起,……權力之所以會使這些人神魂顛倒,單純是因為它是權力本身。 **就好像權力會自動在他腦中引發「愛」的感受** ,同樣的,無權勢的人或組織,也會自動在他心中引發輕蔑感。(頁192) - 權威性格有一項特質往往誤導了別人對這類性格的觀察:他們傾向於公然反抗權威,並且對任何來自「更優越/更上層」的影響力都感到相當憤慨。……這種人會不斷反抗任何權威,即使是對他有利且毫無壓迫成分的權威也不例外。或者,這種人會退抗某些權威(尤其這些權威已經缺乏威力而讓人失望時),但同時(或稍後)又順服於其他威力較大、更有指望、似乎滿足了他們的受虐式渴望的權威。最後還有一種權威性格者,他們的反抗傾向完全受到壓制,只在ˇ自覺性的控制有所軟化時才會展現……,意即當該權威的力量便若或開始搖搖欲墜時,這類人才會表現出反抗的行為。(頁192-3) - 對始終在反抗的人來說,**反抗態度佔據了行為的核心** ,他們看上去很像是基於內在力量與完整性來對抗阻礙自由與獨立發展的各種勢力。然而,權威性格者對於權威所展示出來的對抗事實上只是一種造反, **目的在企圖肯定自己,克服自身的無力感** 。(頁193) - 權威性格的人喜歡限制人類自由的情境,喜歡順從於命運。而命運對他所代表的意義,則取決於他所具有的社會地位。……而對於那些最極端的權威性格者來說,權威對象的身分為何都無所謂,差別只在於必須順從的力量是大是小、或是有多少普遍性,而不是依賴的感覺。(頁193-4) - 對權威性格者來說,命運永遠是存在於個人身外更高的力量, **個人對它除了順從,沒有別的辦法** 。權威性格崇拜過去,因為過往發生過的一切將永恆如此。「創造」的奇蹟,完全在權威性格者的情感經驗之外。(頁194) - 所有權威主義思考的共同模式是, **相信人生由人類自我、利益與願望之外的其他力量所決定** ,人類幸福的唯一途徑,即在於完全歸順這些力量。(頁195) - 權威性格並不缺乏進取心,對權威性格者來說, **人類活動乃根植於可能會克服的個人無力感,此時的活動是以高於自身力量之名行動──可能是為了上帝、歷史經驗、自然法則或責任,但絕不是為了未來、未出生者、無權力者或生命等** 。權威性格者的行動力來自於對優越權力的依賴,對這類人來說,「缺乏權力」永遠正確無誤地象徵著罪孽與劣等,而如果 **他所信仰的權威出現軟弱的跡象,那麼他的愛與尊敬將立刻化為輕蔑與憎惡** 。(頁195-6) - 權威性格者的勇氣實際上只是有 **勇氣去接受所謂的「命運」,或接受代表命運的「領導者」賦予他命中註定的苦難,而非試圖終結苦難** 。(頁196) - 對於施虐-受虐傾向以及權威性格的描述,都指涉到更極端的無助感,以及隨之而來的更極端的逃避形式──以跟自己崇拜或支配對象的共生關係來逃避。(頁197) #### 較為溫和的施虐-受虐傾向 - 有些人會有意無意地在生活中尋找模糊的「神奇救星」(magic helper),它最重要的特質在於代表著某種功能,也就是保護與幫助個人、促進個人發展、陪伴在個人身邊,永遠不讓他孤單等等。當實際存在的人扮演了神奇救星的角色時,就被賦予神妙的特質,以及身為人格化神奇救星所具備的重要性。 **神奇救星的人格化過程往往可以在所謂「陷入熱戀」的時刻觀察得到** 。當某人與神奇救星產生這種連結時,他會試圖尋找它的血肉之軀。並基於某些原因(如性本能),它會使那個人 **成為他整個人生所連結與依賴的對象**。另一個人通常也跟頭一個人做同樣的事,但這並不會影響基本的局面,只是有助於確認這樣的關係為「真愛」。(頁198) - 人們 **依戀** 神奇救星的原因,大致與共生驅力的成因相同:因為個人無法忍受孤單,無法完全展現潛能。這種無能會導致個人想藉由 **依賴神奇救星而擺脫孤立的自我,在這個情況下,會想要別人的指引與保護** 。(頁199) - 如果神奇救星被具體化為實際存在的人物,當他無法達到個人期待他所具備的功能時,個人的失望感便會隨之而生(因為 **對這個人所抱有的期待本來就是非常不切實際的,因此無論哪個實際存在的人被賦予這種角色,最後都會令人感到失望** ),再加上個人因受其奴役而產生的怨恨,就會導致不斷的衝突,這種情況最終往往 **讓個人結束這份關係,並挑選另一個實際存在的對象,以滿足對神奇救星的期待** 。(頁200) - 我們觀察神經官能症和正常發展個體的例子,發現其中不同的癥結點,就在於 **人為自由與獨立所作出的掙扎** 。對許多正常人來說,這種掙扎 **完全以放棄自我收場,因此他們就此適應於外在世界,並被視為正常人** 。反觀所謂的神經官能患者,他們並未放棄對完全順從的抵抗,同時又與神奇救星的形影相連……這類神經官能方面的病徵應該被理解為, **試圖解決「個人基本依賴」與「對自由的追求」之間所存在的矛盾和衝突** 。而且這些嘗試都是 **不成功的** 。(頁202) ## 毀滅性格 - 毀滅式性格的目的並非為了與其對象積極或消極的共生, **而是意欲摧毀對象本身** ;毀滅式性格同樣也導因於個人無法承受自身的孤獨感與無力感。 **我可以藉由摧毀外在世界,以逃避因為與外在世界相比而造成的自身無力感** 。如果我成功除掉外在對象,我仍然是孤立與孤獨的,但我所擁有的將會是值得驕傲的孤立感,因為我不再被外在具有壓倒性力量的對象所擊倒。(頁202-3) - 大多數的毀滅性行為通常是不自覺得,而且被以各種方式加以合理化,例如透過愛、責任、良心、愛國主義等等,用來進行偽裝。(頁203) - 在此Fromm要討論的毀滅式性格是一種在 **個人內心持續地留存、一旦遇到機會就暴發出來的行為傾向** 。(頁204) - 既然毀滅性傾向的用意在於去除個人必須相比的一切對象,我們假設毀滅性是為了 **逃避無法承受的無力感而產生的** 。……毀滅性還有另外兩個來源──焦慮和人生的挫折感──這可以歸咎於 **孤獨和無力的處境** 。焦慮的來源源自於 **任何威脅到生命利益(物質的或生理層面的)的東西** 都會引發焦慮,毀滅傾向是這類焦慮感最普遍的回應方式。(頁204-5) - 當個人嚴重感覺孤立與無力時會導致另一項嚴重的後果:對人生的挫敗感。**孤立和無力感使人難以實現感官、情感與知性上的潛能** 。(頁205) - 人們身上毀滅性傾向的程度, **會與他在發展所受到的限制程度成正比** 。個人發展的傾向如果受阻,會轉變成毀滅性行為的能量。 **針對生存與針對毀滅的驅動力是成反比地相互依存,毀滅性是無法自我實踐生命的後果** 。若某些人或某些社會情況壓抑了個人生命的發展,將導致 **個人傾向於展現毀滅性行為,進而滋養了對別人或對自己的特殊敵對傾向** 。(頁207) ## 機械化的順從 - 還有一種逃避機制是將自我從外界完全縮回,使世界不再具威脅性。這項獨特的機制是現代社會大多數正常人所依賴的解決方式。簡單來說, **個人不再當他自己,他完全採取了文化模式所提供給他的人格類型,因此變得跟其他人一模一樣,也變得完全符合他人的期待** 。(頁208-9) - 個人讓「自我」與外界的差異消失,從而讓困擾自己的孤獨感與無力感消失,但人放棄獨特的自我,變成沒有自主性的「機器人」,需要付出的代價很大(也就是喪失「自我」)。(頁209) - (但,上述關於放棄自我的討論)很顯然地,這樣的方法「非常違反直覺」,也就是違背了「人」的概念。對大部分的現代人來說,人們可以 **自由思考、感受與行為** ,因此,每個人都相信「他就是他自己」, **他的思考、感受與願望也都是「自己的」** 。但m在 **大多數的情況下,這個信念只是錯覺,而且還會對個人造成危害,因為它會阻礙人們去消除導致此種事態的情境** 。(ibid.) - 催眠實驗,尤其是催眠吼的實驗,可以證明 **我們些自以為是的想法、感受、欲求甚至感官知覺,儘管我們的確親身體驗了這些東西,但它們卻是外界灌輸進我們腦袋的,基本上是外來的,並非我們自己的所思所感** 。……被催眠者雖然擁有意志、想法與感受這三種心理現象,但所謂的「擁有」 **並非指涉來自於他真實的心理活動** ,而是從他自身之外的某處被放進他的心中,讓他主觀地以為這些東西是他自己所真實擁有的。亦即,被催眠者會「 **為此提出解釋,編造出合理化的說詞** 」。但這些合理化的說詞並不具被真正的解釋力量,而僅是在 **事後才出現於受催眠者的意識之中** 。(頁212-3) - 此外,思考中的擬似性質與上述相同。當我們考察這些擬似思考時,會發現,這些思考中的理由與過程都是「擬似的理由」,功能是讓他所提出的判斷看起來 **真的來自於自己的思考** 。……如果我們研究人們對某些特定事物──例如政治──所抱持的想法,就會發現一種現象。隨便問問一般報紙讀者對某個政治議題的看法,他 **多多少少會精確敘述他在報上讀到的內容,並當作是「他自己的」意見** 。而更重要的,是他會相信他自己所說的,**就是來自於自己的思考** 。(頁215) - 對擬似思考的關鍵點在於 **某想法是否真的是自己思考的結果,是否來自行為人本身的心理活動,而非該想法的內容是否正確** 。擬似思考無關於該思考「是否有邏輯」,從探究所謂的「合理化說詞」,有些行動或感覺雖然實際上由非理性且主觀的因素所決定,卻往往看似有著理性和現實的理由。 **合理化說法往往看起來合乎邏輯又很有道理**,其不合理之處僅在於,那類說詞雖然 **被個人認定為造成了某項行為的發生,但事實上,那並非個人行為的真正動機** 。(頁217) - 換言之,我們 **無法只憑一個人的陳述是否符合邏輯,來判斷這是否為合理化說詞** 。我們必須檢視一個人行為背後的 **心理動機** ,探究那個人 **究竟是「如何」思考的** 。(頁218) - 合理化說詞在本質上欠缺發現和揭露,它的作用只是為了 **鞏固個人心中存在的情緒性偏見,只能在事後試圖調和個人願望與既存事實之間的落差** 。(ibid.) - 最後,個人的「意志」也如圖上述的討論。大多數人認為自己的決定就是 **自己做的決定** 。然而,許多我們的決定其實並不屬於我們自己,而是來自外界的提示。 **我們說服自己:做決定的是我們自己,事實上我們只是害怕孤獨,或是因為生活、自由與舒適方面受到直接的威脅,而努力符合別人的期望罷了** 。(頁222-3) - 這些「虛擬的行為/感受/思考/意志」等等,取代了個人的「原始行為/感受/思考/意志」,甚至導致 **原始自我完全被虛擬自我所取代**。原始自我是個人心理行為的發源地,而虛擬的自我充其量只是某種代理人,它只能呈現出個人所被期待扮演的角色。(頁228) - 自我的喪失以及被虛擬自我所取代的狀況,都使個人陷入強烈的不安全感之中。個人會感到疑惑,因為他的自我在本質上 **只是反映出他人的期待,他幾乎失去了自我認同** 。為了克服因喪失自我認同而產生的焦慮,個人不得不順服,藉由持續尋求他人的認可與贊同來重建對自我的認同。 **雖然他不知道自己是誰,但是至少別人會知道他是誰。那麼只要他完全依照他人的期待行事,只要聽他們的,他也就能知道自己是誰** 。(頁228-9) [^1]: 文章中還有引用Adler的段落,但與脈絡無關,故放在註腳。「…… *Alfred Adler ……將施虐與受虐傾向視為「自卑感」與「權力欲」。Adler只看到這些現象的理性層面,因此他將自卑感視為是對 **實際劣勢──如身體機能的缺陷或幼童普遍具有的無助感等──的適當反應** 。而權力欲……則是具有 **保護個人抵禦不安全感與自卑感威學的功能** 。Adler 對個人行為的複雜動機做出許多有價值的見解,但都只停留在問題的表面,並未如Frued那樣深入人心中非理性衝動的深淵*……。(頁175)」 [^2]: 我這樣算嗎?XDD [^3]: 參考第二章。 [^4]: 從最近的民俗療法、自然醫學等等,輿論所帶來的匿名權威有進一步可以探討的意義,亦即「意見領袖」在當代所扮演的角色。[喝橄欖油排膽結石?「肝膽排石法」騙局破解! | 蒼藍鴿評評理EP35](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2Ss724vC0)、[對不起|愛莉莎莎Alisasa](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brTRDmwWs4)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