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高中學生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與成癮之研究--以新竹市完全中學為例(2017)
nomophobia(無手機恐懼症):擔心自己沒帶或弄丟手機所產生的症狀,症狀輕微的人會焦慮不安,嚴重的人則會呼吸急促、頭暈、胸痛、心跳加快。(Chen, 2015)(p.131)
Goldberg(1996)將網路成癮失調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解讀為過度使用網路,造成某些表現或功能的下降,並且列出診斷的 準則。(p.132)
Kwon 等人(2013) 認為智慧型手機成癮的指標有日常生活障礙、正向期待、戒斷、網路世界之人際關係、過度的使用及耐受性。(p.132)
(1)成癮耐受性(tolera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當事者必須透過更多的手機上網內容或更長時間來滿足使用手機的程度。(2)強迫性(compulsive internet use):一種難以自拔、渴望與衝動使用手機的現象;使用時,其精神較振奮,渴望使用時間的增加。(3)成癮戒斷反應(withdrawal syndrome from internet addiction):若突然被迫離開手機,容易出現受挫的情緒反應,或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寧、坐立不安這些手機成癮產生的相關問題。(4)人際與健康問題:人際方面,手機成癮造成家居與社交生活的損害,與家人朋友變得疏遠、耽誤工作及學業,以及掩飾上網行為等;健康方面,手機成癮會造成身體不適反應。(5)時間管理問題:手機成癮者花費太多時間在網路上,影響正常睡眠品質、學習與工作。(p.132)
高中生手機使用行為主要分為娛樂、社交及教育功能。(p.136)
手機成癮可能確實造成問題,但當事人卻未感受到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p.146)
11/1高中職學生手機成癮與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