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14年的特選生(113年面試
看到這篇的各位想必是對特選有興趣的or正在準備特選的吧
希望不管什麼科系的都可以看一下這篇!相信多少會對你們有幫助!
這篇文章會線性的帶過特選的每個階段、所要考慮的事項、以及我的個人經驗
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正在迷茫的你們!
我的經歷算是普通的(跟其他頂大錄取的電神比起來),反而我是在準備特選上花了比較多心思才做到這樣的成果,所以分享的也會比較偏向這方面~
首先 先來看看
我很抱歉參加特選。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放榜,我不得不面對現實,我終究只是自欺欺人罷了。本質上,我根本沒有什麼真正的才能。我高中的背景也早已說明了一切,成績平平已經是最好的證明我是多麼平凡,多麼無能。我不該妄想自己有機會進入一所好學校,也不該以為參加比賽能讓我變得更好。事實擺在眼前,無論比賽怎麼努力(笑死我算是努力嗎?我看根本不算努力吧,再認為有努力就是智障了,甚至已經是了),我都拿不到任何值得驕傲的成績。下禮拜五就只剩最後普物了,但說實話我已經不抱希望,我知道會再次被淘汰。被刷下來是事實,我沒有實力也是事實。這一切不過是我試圖掙扎的一場笑話罷了。
特選心得:不要特選
特選心得:千萬不要相信任何鬼話 像OO大學一定要你的 隨便都上
我投11所
2所不符資格
5所進面試
目前7所不要我了
━━━━━┐
114特選群 |
┐┌┐┌┐┃下輩子還想
┘└┘└┘┃跟你們一起特殊選才
┐┌┐┌┐┃\😭/
┘└┘└┘┃ /
┐┌┐┌┐┃ノ)
┘└┘└┘┃
┐┌┐┌┐┃
┘└┘└┘┃
┐┌┐┌┐┃
不是
你看我的經歷
有什麼
根本沒東西啊
早知道全部往下填的
搞到現在要沒學校唸了
不知道是不是自我感覺良好 但我真的覺得我的經歷蠻特殊蠻有料的啊…
再說一次
「每次看到其他人的保底學校是我的夢想志願就覺得好笑」
這些當然是比較情緒化的言論,不過也間接證明了
特選之路十分艱辛
還有幾個我個人想跟各位勸誡的幾項
特選不是有什麼經歷,有什麼競賽成績就能上什麼學校如此簡單
特選真的是玄學,盡人事聽天命就夠了
請各位想把特選作為主要升學管道的三思啊
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那我們開始第一步
剛放暑假,下定決心要特選的你,需要大概根據你自己的能力評估能上什麼學校,再來決定要不要拼特選
這邊大概會有幾個考量事項
特選就是一場客觀審視自己的過程
以我個人經歷來說,我7月時只知道自己全國科展及旺宏科展都進入了決賽,我對自己的專案算很有自信,所以參照上方事項分析的話
總上所述,我認為自己科展結果好的話能上清交不分,不過等成績出來再準備會太趕,而且我也不到有壓倒性優勢
所以暑假的我選擇的是先把能做的備審做一做,同時讀學測,等待全國及旺宏科展的結果再看下一步,投的學校大概是中字輩及頂大,以及練習面試用的臺師大
在成績出來後,由於得到了全國第一以及旺宏金牌,我自信可以上清大不分,於是在9月初開始all in特選
大概知道自己的方向以及下定決心後,接下來就是備審的製作了
這大概是整個特選最耗心力及時間的部分了 先給大家一點預告
我花了三個半月全心栽在這上面(雖然我是算慢的),備審一定會比你想像更花時間(當然除非你是什麼選訓營等級的大佬,獎狀擺上去就會錄取的除外)
每個人製作的心得不一樣,教授也不一定喜歡怎樣的,甚至每間學校的選人標準完全不同
(像是我有人清大都錄取交大都被刷,有人交大都錄取清大都被刷,有人清大正取但中央備很後面,沒有什麼一定的)
所以有一個蠻重要的鐵則
底線是自己要滿意自己的備審,還不滿意的話不要忌諱重做
主要是不滿意的話就算進面試了也很容易沒自信,反之做得很滿意的話面試直接照著備審來就好
我自己重做了6次,大改11次,小修了數百次,才產出自己滿意的備審
每一間簡章都可以在google找到
以這屆來說,搜尋「XX大學XX學系 114特選簡章」就可以找到(注意年份,是以入學年計算所以114的特選是在113面試,115的簡章是在114年面試,以此類推)
應屆簡章大概9月10月簡章才會陸陸續續出來,所以還沒出來的話就先看上一屆的參考吧
以清華不分為例的話,簡章寫這樣
還有要注意註冊、報到、報名、面試、繳費、二階繳費、遞補、複查的日期及方式、建議統計起來~
直接照著簡章做準沒錯!
雖然這樣說,不過每個人經歷不一樣,不能完全參照別人的備審來做
所以我推薦參考跟你同個科系的學長姐的備審,看他怎麼排版,大概看需要放什麼東西進去就好了,不要去模仿他的文筆、段落編排,不然最後只會變的四不像
備審沒有標準答案,只要確定其他人在閱讀時有接收到你想傳達的資訊就好
強調一下,自傳的重點是你的個人,而不是你的比賽、經歷
所以要時不時注意這個重點
自傳應著重於個人成長、探索及未來展望,競賽經歷只是佐證
對我來講,就是
我最主要的科展經歷,也只是在第三點的時候拿出來佐證而已
其實不管怎樣寫,編排架構內文小段大段不管三七二十一,遵守起承轉合總沒錯
對於每一個經歷、活動、段落都有一個守則,就是起承轉合
實際上的做法是
例:
堅持不懈—科展專題開發
學長旺宏科學獎得獎的新聞在校內傳開,我便萌生了想要參與科展的想法,於是我召集隊友,發想題目並開始著手研究。
在開發手語辨識的模型時,可謂困難重重,研究已經進行了半年,卻無任何成果。我們士氣低迷,正將放棄之時,我堅持不懈,開始認真分析手語,才發現了手語是以手型為基本單位組成的,於是我們以訓練手形預訓練模型再進行分類任務,並得到了良好的成效。接著我主導進行應用的研究,發想出利用滑動窗口演算法配合模型判斷句子中單字的做法,成功達成了手語翻譯的功能。收穫—科展競賽及成果
非常幸運的,我們作品備受賞識,不僅得到了資訊組全國第一,保送國際科展決賽,也入選了旺宏科學獎的決賽。為我高中的努力結了一個美好的果實。
科展這條路帶給我了在人工智慧的學習、實作的機會,專案製作的技能。這些能力及收穫想必會成為我追夢路上重要的食糧,使我與夢想更近一步。
(摘錄自我清華學院學士班的備審)
當然你自認文筆好可以有其他寫法,但我個人認為依循這樣的架構可以很有效率的量產備審
總之就是邏輯清晰,看完有印象就及格了
我的初試結果
校系 | 結果 |
---|---|
清華學院學士班 | 通過 |
清華資工 | 通過 |
成大資工 | 通過 |
交大百川 | 未通過 |
交大資工 | 未通過 |
中央資工 | 通過 |
中山資工 | 通過 |
中興資工 | 通過 |
臺師範資工 | 通過 |
現在交大沒過還是覺得很玄,主要是清大備審給我很高分。
老話一句,僅供參考。
還有老話一句
進了複試就是對你專業很大的肯定了,要錄取只能看緣分
面試沒什麼,根據你備審的內容準備30秒、1分鐘、2分鐘、3分鐘、5分鐘的自我介紹版本,靈活運用
就當作濃縮的備審就好
Q:教授有好好讀過你的備審嗎
A:我只感覺到清大不分有,其他沒有,都是現場在讀的,建議以沒有為前提
教授問的問題的種類
個人認為需要直接面對的問題只有專業問題而已,其他可以藉機發揮
比如說我在校數學太爛,我就會扯到我個性和我的志向讓我不太在意學校的成績,而且其實我數學也不差blablabla
建議多看看別人網路的面試心得,教授可能差不多問的方式也差不多
基本上就是你心虛的問題都會被問啦,與其擔憂不如好好準備怎麼回答
如果看得出來他刻意問刁難你的問題,或著上述這種很抽象的問題,不知道在問什麼的問題,其實要考的是你的推理、表達能力,教授自己也沒有正確答案,一步一步闡述自己想法就好
Q:特殊選才會看在校成績嗎
A:會但不太影響,在校成績比較像是證明你在這些學科的基礎能力,如果你的專業夠強or有其他方式證明的話在校成績不好也不是什麼問題
我中央就有被問數學在校不好,最後還是給正取
我自己是當光還要重補修的那種,這樣的我也上頂大了
Q:一次可以投很多學校嗎
A:可以,我報9個校系有人報19個(一間報名費800塊不退費)
Q:我特選爆了可以考學測/統測嗎
A:可以,特選會有一個最後放棄期限,通常是在學測成績公布後一週,可以看著學測成績和現在有的學校做取捨,但是在這期限以後的話就不能放棄了,如果沒放棄再去其他升學管道就是強制重考
Q:我有一些和我的主要專長不太相輔的特殊經歷,可以放嗎
A:特選有一部分是在評價一個人,所以放一些跨域表現不錯的東西可以增強你的人設,證明你的學習能力,讓教授對你有更多印象。當然,重點不能被這些東西帶偏。
Q:備審,面試要找誰幫我看
A:備審和練習面試建議每個版本都要給人看過,可以依照以下優先級
特選同系學長姐>特選學長姐>學校輔導老師>學校老師>同屆特選生>個🈸學長姐>同學>家人(除非家人是老師或文字工作者或有相關經歷的)
可以的話每次都找新的人,可以更客觀的評價
Q:學長你有聯絡方式嗎
A: IG:@ac.night DC:acnight 不開放其他聯絡方式
Q:還有什麼建議可以做的嗎
A:加入特選的社群,比如我們這屆有LINE的特選社群,DC有資工的特選社群,有新一屆的社群歡迎跟我講我再放上來
Q:特選補習班有用嗎
A:像甄X這種的特選補習班我有過經驗可以跟你說
他不能幫助你推高你的上限,也不會讓你經歷更好看。
他做得到的是讓你穩定發揮你該有的實力,讓你備審跟口試跟你漂亮的經歷相輔
有閒錢的話是個好選項
稍微回頭講一下我經歷好了
我有全國科展資訊科第一名、旺宏科學獎金牌、雅思7、日文N2、ytp全國賽、火星任務全國第一、APCS4/4、熱音社副社長的經歷
我最後的的成績如下
校系 | 結果 |
---|---|
清大學院學士班 | 正取 |
中央資工 | 正取 |
臺師資工 | 備取1 |
清華資工 | 備取19 |
沒去面試(除了中央的所有中字輩XD)或沒上榜的的就不放了
原本是因為百川才開始特選的,結果準備到一半才驚覺自己更適合清大不分XD
後來百川也把我刷掉了,只能說世事難料啊
我是放掉學測all in的,建議自我評估的階段好好考慮自己的配重
特選對我是一趟找尋自我的旅程,雖然是我上了第一志願才能這麼說不過
希望各位升學之路順遂!
PS:還好我剛特選完就馬上寫這篇,過一段時間就快沒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