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腦網路與通信系統、行動通信網路系統 ###### tags: `說明` :::danger 筆記內容用於個人學習,大都整理自公開的網路資訊,再加上自己的學習心得 > [name=mohjj][time=2019 ,07 ,01][color=blue] ::: --- [TOC] --- # 資料傳輸方式 ==依**傳輸方向**區分== ## 單工、半雙工、全雙工 ### 單工 資料僅由一端傳送,一端接收 :::info 滑鼠、收音機、電視、印表機... ::: ### 半雙工 資料同一時間只能單向傳送,但不同時間可以雙向傳輸 :::info 無線電、RAM、事務機... ::: ### 全雙工 任何時間都可以雙向傳輸 資料同一時間只能單向傳送,但不同時間可以雙向傳輸 :::info 電話、數據機... ::: --- ==依**傳輸線多寡**區分== ## 串列(序列)傳輸、並列(平行)傳輸 ### 串列 由單一線路傳輸資料,每次1個 bit :::info ==USB== ,SATA, ==RS-232==, IEEE 1394 ::: ### 並列 由數條線路傳輸資料,每次8個 bits以上 :::info LPT ,IDE/==SCSI== ::: 比較 | 比較項目 | 並列 | 串列 | | -------- | -------- | -------- | | 速度 | ==快== | 慢 | | 成本 | 高 | 低 | | 距離 | 短 | 遠 | | 方式 | 同時傳送多個位元 | 一次傳送一個位元 | | 應用 | 匯流排、印表機 | 數據機、滑鼠 | --- ==依**傳輸訊息多寡**區分== ## 基頻傳輸(baseband)、寬頻傳輸(broadband) ![](https://i.imgur.com/Kg73Hux.png) ### 基頻傳輸 1. 數位式的方式傳輸訊號 2. 可雙向傳輸 3. 適用於區域網路,傳輸距離約數公里 4. 多通道時採用 TDM 分時技術,即利用不同時間點將傳輸路徑分成數個通道,每個通道使用不同的時間區段 ### 寬頻傳輸 1. 類比式的方式傳輸訊號 2. 只單向傳輸 3. 適用於廣域網路,傳輸距離約數公里 4. 多通道時採用 FDM 分頻技術,即將傳輸路徑分成數個通道,每個通道使用不同的頻率 --- ==依**傳輸協調方式**區分== ## 同步傳輸、非同步傳輸 | 比較項目 | 非同步傳輸 | 同步傳輸 | | -------- | -------- | -------- | | 傳送方式 | 一次傳送一個字元,資料之前加上起始位元,資料的尾端會加上結束位元與檢查位元。 | ==一次傳送一個字組==而不是一個字元,不含起始位元。| | 偵錯 | 強 | 弱 | | 速度 | 慢 | ==快== | | 應用 | 網路上電腦之通訊 | 電腦內部資料的讀取 | ![](https://i.imgur.com/QEZ6chC.png) --- # FDMA、TDMA、CDMA 何謂FDMA、TDMA、CDMA? 多重接取(Multiple Access)技術,依方式分有 **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三種。多重接取的功能主要是作為控制頻寬資源之用,由於行動電話使用的無線電頻寬十分有限,並不像有線網路只要抽換或加舖線路即可增加頻寬,因此頻寬的使用必須隨機調配,也就是用戶要打電話時,系統才指派頻寬給用戶使用,並於通話結束後取回頻寬,以便指派給稍後要打電話的用戶使用。 一個行動電話系統之容量就像一間會議室的空間,FDMA及TDMA就像是將大會議室分隔成許多小會議室,用戶要用時,就分派給一間小會議室,如此可以給多用戶使用;而CDMA則是不隔間,但不同用戶使用不同的展頻碼(Spreading Code)來調變,接收器可依不同展頻碼來過濾掉其他用戶訊號而取出需要的資訊。 讓我們看看雞尾酒會頻道存取的理論。在一個大房間內,有許多人正在交談,TDM的方式就是所有的人集中在房子中間,但是大家輪流交談,也就是先和某人說完後,再和另一人交談;FDM則是將人群分成好幾團,每一團同時之間都有自己的對話,但團與團之間是獨立開來的。CDMA則是讓大家集中在一起聊天,但每一對所說的語言都不同,說法語的這一對只認定法語,並將其他聲音視為雜訊。因此CDMA主要重點在於能夠萃取出自己想要的訊號,並將任何其他東西視為隨機雜訊。 ### 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EX:寬頻傳輸使用== ![](https://i.imgur.com/TwqA1OG.png) FDMA的方式是在**頻率上直接切割**,將全數頻寬切成每個等寬頻帶的通道,每個通道可供一個用戶使用 ###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EX:基頻傳輸使用== ![](https://i.imgur.com/qbrCxPV.png) TDMA(如GSM)則是先切成幾個略小的頻帶(此一動作不是必須的,視系統而定),然後每個頻帶上再切割成時間等長的時槽(Slot),若干個時槽再結合成訊框(Frame),每個訊框的第一號時槽組成TDMA的第一號通道,其餘依此類推,每一通道供一用戶使用,如此不同用戶的訊號便不至於重疊。 ###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https://i.imgur.com/1iEHPvk.png) CDMA好比在一間房間中,同時有一組人用中文交談而另一組人用英文交談,彼此會有干擾的產生,即在中文聽者耳中英文只是較大的噪音而已,並不會影響到聽中文的辨識能力,因此可以在同一時間、空間,有多組人用不同語言交談。但當數目多到一定程度時,彼此距離必須拉近才能聽見,此時涵蓋率相對降低,容量亦受限制。 CDMA允許 ==**任何工作站在任何時間,可在整個頻譜上傳輸**==。多個同時間傳輸可藉由編碼理論來區隔,CDMA同時也不假設碰撞的框架全然會受干擾。相反的,它假設多個訊號可以線性方式加在一起。 優點: :::info - CDMA可避免時序同步化的問題以及頻道分配的問題,它為完全非集中式以及完全動態方式 - 可以應用在保密和安全傳輸上 - 不需要同步(asynchronous) - 在理想無雜訊的CDMA系統中,容量(也就是工作站的數目)可以任意的大 - 任何工作站在任何時間,可在整個頻譜上傳輸 ::: ___ # 4G、4.5G、5G ## 4G ### LET(Long Term Evolution) 長期演進技術 * 為高速下行封包接入(HSDPA)過渡到4G的版本,俗稱為3.9G * 下載使用==OFDMA==, 上傳使用==SC-FDMA==以節省電力。下行資源包括頻率資源、時間資源和空間資源,即既有分頻多工,又有分時多工,又有空間多工 * 分頻多工: ==FDD== 即分頻雙工(英語:Frequency-division duplex) * 分時多工: ==TDD== 即指分時雙工(英語:Time-division duplex) * 空間多工: * 不同的國家在 4G 使用頻率上是不同的 :::success 截至2018年,全台灣 4G LTE 使用的頻段一共有六種頻段,分別為: FDD-LTE Band 1:2100MHz FDD-LTE Band 3:1800MHz FDD-LTE Band 7:2600MHz FDD-LTE Band 8:900MHz FDD-LTE Band 28:700MHz TDD-LTE Band 38:2600MHz ::: ### LTE-A(LTE-Advanced) 進階長期演進技術 * 是長期演進技術(LTE)的提升版本,理論上網速度 **==比 3G 快十倍==** 以上,也是4G規格的國際高速無線通訊標準 :::info 關鍵技術 ==**載波聚合**==: 達到頻寬擴展,提升傳輸速率 ==**利用MIMO(多重天線)**== 傳輸數量:大幅提升頻譜的效率。 ==**利用CoMP(多基地台協同運作)**==: 改用戶(UE)所受到的同頻干擾 以提升用戶(UE)的通訊品質和傳輸速率 提升訊號覆蓋率 ==**使用中繼站(Relay)**==: 加強傳輸訊號 ::: ## 4.5G ### LTE Advance Pro 其概念由NOKIA 於 2014 年底首次提出,並於 2015 年 10 月被 3GPP 確認成為LTE的新標準。正如名字所示意般,4.5G 是 LTE、LTE Advance 的進一步技術演進,亦是各大網路商進入 5G 前的重要一站。 ## 5G ### 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簡稱5G)是最新一代蜂窩行動通訊技術,是4G(LTE-A、 WiMAX-A)系統後的延伸。 * 5G網路的主要優勢在於,資料傳輸速率遠遠高於以前的蜂巢式網路,最高可達 ==10 Gbit/s==,比目前的有線網際網路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巢式網路快100倍。 * ITU IMT-2020規範要求速度高達 ==20 Gbit/s== --- # 802.1X 網路標準重點 | 802.11 實體層協定| 頻率(GHz) |實際速度 | | -------- | -------- |-------- | | a | 5 |54 Mbit/s | | ac | 5 | 867Mbit/s, 1.73 Gbit/s, 3.47 Gbit/s, 6.93 Gbit/s| | ax | 2.4/5 |10.53Gbps | | n | 2.4/5 | 600 Mbit/s | | b | 2.4 |11 Mbit/s | | g | 2.4 |54 Mbit/s | 802.11 - 使用 **ISM** 頻道傳送訊息 - 802.11a 使用 OFDM - 802.11b 使用 DSSS - 允許**多重存取** 802.15 - ZigBee,也稱紫蜂[1],是一種低速短距離傳輸的無線網路協定,底層是採用IEEE 802.15.4標準規範的媒體存取層與實體層 802.16 - WIMAX 802.3 - 乙太網路 --- --- # NFC vs Bluetooth ## NFC (近距離無線通訊) RFID 跟 NFC 是很相似的 * RFID 是一種長距離的射頻識別技術 * NFC 是短距離的無線通訊技術,有效距離只有20公分的通訊模式 * NFC 就是把一個 RFID 的晶片跟讀卡機放在手機裡面,就是 NFC 了 * NFC 不需電源,為被動式 RFID | 比較| NFC | Bluetooth | | -------- | -------- |-------- | | 耗電量 | ==低== |高 | | 傳輸速率 | 慢 |==低== | | 安全性 | ==高== |低 | | 傳輸距離 | 短 |遠 | :::info ==NFC 優點== 1. NFC 不需電源,對於行動電話或是行動消費性電子產品來說,NFC的使用比較方便。 2. NFC 的短距離通訊特性正是其優點,由於耗電量低、一次只和一台機器連結,擁有較高的保密性與安全性 3. NFC 有利於信用卡交易時避免被盜用。NFC的目標並非是取代藍芽等其他無線技術,而是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領域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 ::: :::info ==藍芽傳輸距離== ![](https://i.imgur.com/9FqEz5k.png) ::: --- #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 ## 虛擬私人網路 是一種常用於連接中、大型企業或團體與團體間的私人網路的通訊方法。它利用隧道協定(Tunneling Protocol)來達到保密、傳送端認證、訊息準確性等私人訊息安全效果,這種技術可以用不安全的網路(例如:網際網路)來傳送可靠、安全的訊息。需要注意的是,加密訊息與否是可以控制的,如果是沒有加密的虛擬私人網路訊息依然有被竊取的危險。 ## PPTP(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 點對點隧道協定 是實現虛擬私人網路(VPN)的方式之一。PPTP使用傳輸控制協定(TCP)建立控制通道來傳送控制命令,以及利用通用路由封裝(GRE)通道來封裝對等協定(PPP)封包以傳送資料。這個協定最早由微軟等廠商主導開發,但因為它的加密方式容易被破解,微軟已經不再建議使用這個協定。 ## L2TP 第二層隧道協定 是一種虛擬隧道協定,通常用於虛擬私人網路。L2TP協定自身不提供加密與可靠性驗證的功能,可以和安全協定搭配使用,從而實現資料的加密傳輸。經常與L2TP協定搭配的加密協定是IPsec,當這兩個協定搭配使用時,通常合稱L2TP/IPsec。 ##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網際網路安全協定 是一個協定套件,透過對IP協定的封包進行==加密和認證==來保護 IP 協定的網路傳輸協定族(一些相互關聯的協定的集合)。 IPsec 由兩大部封包成: - (1)建立安全封包流的金鑰交換協定(**IKE協定**) - (2)保護封包流的協定(**ESP協定** 或 **AH協定**)。 網際網路金鑰交換(IKE協定)。 加密封包流的封裝安全載荷協定(ESP協定) 認證頭協定(AH協定) 用於保證資料的機密性、來源可靠性、無連線的完整性並提供抗重播服務。 --- # IPv4 跟 IPv6 比較 ## IPv4 跟 IPv6 比較重點比較如下 [詳細比較請參考這邊](https://www.ibm.com/support/knowledgecenter/zh-tw/ssw_ibm_i_71/rzai2/rzai2compipv4ipv6.htm) :::info | 說明 |IPv4 |IPv6| | :--------: | :-------- |:-------- | |Address(位址)| ==**32**== 位元長(4 個位元組)形式如 192 ==**.**== 168 ==**.**== 1 ==**.**== 0 |==**128**== 位元長(16 個位元組)形式如 xxxx ==**:**== xxxx ==**:**== xxxx ==**:**== xxxx ==**:**== xxxx ==**:**== xxxx ==**:**== xxxx ==**:**== xxxx| |IP header(IP 標頭)| ==**20-60**== 個位元組的可變長度,取決於呈現的 IP 選項。| ==**40**== 個位元組的固定長度。 沒有 IP 標頭選項。 通常,IPv6 標頭比 IPv4 標頭簡單。| 傳送|單點傳送(unicast)<br>群組傳送(multicast)<br>廣播傳送 (broadcast)|單播(unicast)<br>多播(multicast)<br>任播(anycast)|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