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cxetfHfjCg
逐字稿由 Whisper 轉譯,再以 ChatGPT 整理。目前有重看過確定數字和內容正確性。但名字沒辦法一一確認。歡迎協作補充
黃彥男 部長
好,那各位媒體朋友,
今天早上五點三十分左右,我們發現台馬二號海纜也斷訊。那這個我們數發部負責的,就是關於台灣所有海纜的品質跟通訊的監測。所以我們當發現斷訊之後,我們就緊急做一些應變的處理。至於我們後續怎麼處理,我請闕次長進一步做個說明。
闕河鳴 政務次長說明
各位媒體先生女士,
那我說明一下今天的處理流程跟我們後續的應處。那第一個就是,早上五點多這個海纜出現障礙以後,通報以後,我們就在國家通訊機網路安全中心,今天在這邊十樓的 NCCSC,收到中華電信通報的外海發生海纜斷訊。那我們即刻啟動,請中華電信即刻啟動微波的緊急備援。
那原來涵蓋的,原來針對馬祖地區涵蓋的語音電路網際網路服務不會受到影響。在海象允許的狀況下,我們現在收到的通報,最快會在二月底完成修復。那首先呢,根據這一個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計畫啟動備援措施,我們會提供足夠的微波頻寬。目前台灣跟馬祖的微波頻寬是 12.6Gbps,那這一個數字呢,是高於馬祖地區平日流量的高峰,是 9.5Gbps。當然在海纜斷掉的情況下,我們會把頻寬優先提供給關鍵基礎設施使用。
那這些關鍵基礎設施包含了政府、銀行、醫院。那政府、銀行、醫院這些得到優先使用,可以確保民生相關的服務不中斷,包含了春節期間民眾有到 ATM 領錢的需求,還有在做線上交易的需求,信用卡跟網路線上交易的這些需求都不會中斷。
那當然,除了微波的備援以外呢,本部在馬祖目前總共有 9 個非同步衛星,包含了 8 個低軌衛星跟 1 個中軌衛星。那這些衛星呢,分別在消防署、警政署,還有這一個連江縣政府,還有中華電信的基站。那我們會讓這些衛星作為微波的備援,提供連江縣政府跟救災體系,還有跟指揮體系使用。
那我們在斷纜以後呢,也請這個電信技術中心,就是受補助的單位,確認這些非同步軌衛星都已經啟用,而且正常運作。那這些作為都是希望能夠確保政府指揮體系基本安全的通訊能量。
那事實上呢,馬祖近年已經有多次的障礙,有些是天災,有些是人禍。所以我們在 113 年已經報請行政院核定,將台馬海纜列為關鍵基礎設施的重要資產。那除了督導這些關鍵基礎設施的設施者一一所面臨的全災和風險威脅,去落實安全防護計畫,本次的海纜的障礙,就是依據這個安全防護計畫以及備援的標準作業程序,我們在幾個小時之內就啟動所有備援。
那希望能夠確保春節期間離島通訊是正常,民生不受到影響,並提供異質多元的通訊備援跟應變。
那最後呢,我們要說明,在本部的預算裡面,「普及偏鄉網路接取」及「普及偏鄉寬頻接取環境計畫」中,我們在 113 年就已經補助中華電信擴充微波容量到 12.6Gbps,作為海纜的主要備援。這些都是在數發部的韌性司過去幾年啟動的計畫,讓我們的微波能夠應付馬祖的日常所需。
同時呢,我們也補助中華電信現在正在建置海馬四號海纜,希望透過新設的海纜,增加通訊路由以及分散風險。不過,大家都知道,鋪設一條海纜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預計在 115 年 6 月完工。
這些工程完工後,可以進一步加強台馬之間的網路可靠度和服務品質。以上是簡要說明。
彭博社記者提問
你好,我是彭博社的記者易安。我想請問一下,剛剛有提到二月底會修復完成,這是指台馬兩條海纜都會全部修復完成嗎?因為有一條是之前已經先斷了,對嗎?
(右邊官員是?)
回應
是的,目前根據中華電信的回報,台馬二號和三號海纜預計最快會在二月底完成修復。不過,這需要考量海纜船到位的時間以及海象狀況。如果海象允許,相信中華電信會盡速修復,來維護馬祖地區的通訊品質與服務。以上報告。
中央社記者提問
你好,中央社這邊想提問一下。第一個問題是,剛剛提到微波備援的 12.6Gbps 頻寬,目前因為優先提供關鍵基礎設施使用,那在春節期間,民眾的網路和電話通訊是否足夠?第二個問題是,您提到去年已將台馬兩條海纜列為關鍵基礎設施,這部分是否已由國土辦確認完成?
回應
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目前應該是所有國內海纜都已經列為關鍵基礎設施,台馬兩條海纜的確已列入。因此,這些基礎設施都有應變計畫,我們目前的作為都是按照這些應變計畫依序進行。
至於微波的部分,根據統計資料,馬祖地區平日的高峰頻寬需求約為 9.1Gbps。一開始微波備援容量只有 3Gbps,後來升級到 5Gbps,最後再提升到目前的 12.6Gbps,應該足以滿足日常需求。
不過,由於網路的特性,需求會因返鄉過年人數或觀光客人數增加而改變。我們從過去幾年的經驗得知,春節期間馬祖的頻寬需求會略有降低。但我們不能排除人民返鄉過年的權利,因此必須確保在此期間有足夠的頻寬供應。
根據統計,春節期間的頻寬高峰大約是 8Gbps,因此目前的微波備援容量應該可以應付。至於平常,海纜所提供的頻寬總量約為 550Gbps,是馬祖平日需求的 200 倍以上。所以,即使目前只有微波備援,應該仍能確保馬祖地區的通訊服務不中斷。謝謝。
紐約時報記者提問
你好,我是《紐約時報》的張簡如明。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近年來海纜斷掉的事件頻率大概是多少?可否請數發部說明一下國內海纜和國際海纜相關的數據?另外,近期延續之前在野柳外海發生的國際海纜斷纜事件,加上這個禮拜和今天的事件,數發部是否認為這些海纜受破壞的事件,對台灣的數位韌性有什麼警示和風險?謝謝。
闕河鳴 政務次長 回應
好,那首先我先回答數字的部分。
關於國內海纜的事件,今年(114年)截至目前為止,已經發生 4 次障礙,雖然現在才 1 月。而在去年(113年),總共發生了 3 次障礙,112 年同樣是 3 次。也就是說,今年 1 月的障礙事件數字的確較為密集,且大多數集中於台馬海纜。
至於這些海纜的障礙,有些是逐步累積的結果。例如,有些海纜原本已經斷掉五芯,這代表它在某些地方出現了缺口。這些缺口在冬季海流的影響下,會逐漸受到破壞。因此,障礙次數看似增加,但主要是因為我們密切監測的結果。而從自然衰減的角度來看,災害頻率並沒有顯著變化。然而,因漁船或拖網船勾纜造成的障礙次數,在過去兩年確實呈現增加趨勢。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客觀事實。
黃彥男 部長 回應
您提到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台灣作為一個海島國家,對外通訊長期以來主要依賴海纜。海纜對我們國家的通訊品質和整體架構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們也清楚,海纜斷纜這類事件難以完全避免,因此,我們積極佈建其他通訊備援措施,例如衛星通訊。
過去一年,數發部投入大量資源加強衛星通訊建設,以提高台灣通訊的韌性。不論是面對天災、人禍,還是人為破壞,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對外通訊的穩定與品質。這是數發部的重要任務,我們也將持續努力達成這個目標。
自由時報記者提問
自由時報的指寧,我有兩個問題想請教:
第一,今天這次海纜是怎麼斷掉的?是否與船隻有關?這件事和前幾天中國船隻涉嫌拖撞我們海纜的事件是否相關?
第二,能否請司長說明一下,台灣目前國際和國內的海纜總共有多少條?目前的狀態如何?謝謝。
闕河鳴 政務次長 回應
好,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根據今天早上的情報,我們透過海巡署的岸基雷達回放,以及中華電信運用 AIS(自動識別系統)和 SAWS(海洋態勢感知系統)的檢測結果,並未在斷纜位置發現可疑的船隻。因此,我們研判此次斷纜可能是自然老化所導致的。
第二個問題,關於海纜的數量,目前台灣有 14 條國際海纜,以及 10 條國內海纜。以上是目前的相關數據。
天下雜誌記者提問
你好,我是《天下雜誌》的石淑華,有幾個問題想請教:
第一,剛剛提到海纜斷掉的原因可能是老化或裂孔,請問台灣目前還有多少海纜存在類似的高風險?
第二,剛才提到此次使用了 8 個低軌衛星和 1 個中軌衛星,能否說明是哪家衛星服務商提供的?
第三,從今天凌晨斷纜到備援恢復,確切的處理時間大概是幾個小時?
闕河鳴 政務次長 回應
海纜斷掉的時間應該是早上五點多,六點左右我們接到通報。在接到通報的同時,我們即刻指示中華電信啟動微波備援。根據標準作業程序,整個過程在一個小時內完成。因此,並未造成通訊中斷,且沒有需要資安通報的情況。
關於衛星服務商的問題,目前馬祖的三個島嶼總共有 9 個非同步軌道衛星(8 個低軌衛星和 1 個中軌衛星)。中軌衛星是由 SES 提供,8 個低軌衛星則由 OneWeb 提供,分布在南竿 6 個點、北竿 1 個點、東引 2 個點。
右邊官員 回應
至於海纜老化的部分,國內海纜多由中華電信負責建置,而國際海纜則由多國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台馬二號與三號海纜目前的部分障礙確實與老化有關。例如,台馬一號海纜早已因老化問題無法修復,停止使用。
為了因應這種情況,數發部去年已編列相關預算,補助中華電信進行國內海纜的更替工程。我們會持續協助電信業者加強國內海纜的建設,以減少因老化導致的風險。
至於國際海纜,由於是跨國投資,各國也在密切監控這些狀況。若發生故障,各國會根據既定的合作機制分擔修復費用。因此,國際海纜的處理方式與國內海纜有所不同。
不過,對我們來說,維持國內海纜的穩定是最重要的。國際海纜的狀況則由全球共同監控。以上說明。
林宜敬 政務次長 補充
我這邊補充說明一下,數發部原本在今年「數位韌性之應用強化」的工作項目下,編列了一筆新台幣五億三千多萬元的預算,預計進行的主要工作包含非同步衛星網路通訊的增設、強化海纜登陸站,以及微波網路通訊的提升等等。然而,這筆預算日前遭到立法院刪減新台幣三億元,削減幅度達 56%。
這對我們的工作當然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無論如何,數發部一定會盡力確保,當台灣遭遇天災或緊急危難時,對外以及對內的網路連線能夠保持暢通,這當然也包括台灣本島與馬祖之間的網路連線暢通。以上說明,謝謝。
紐約時報記者提問
你好,我是《紐約時報》的記者出版量。我想確認一下,根據中華電信公佈的訊息,1 月 15 日台馬三號海纜發生了障礙,今天早上又發生障礙。請問每次障礙的情況是完全斷訊嗎?還是僅部分斷線?另外,如何確保在發生斷纜的範圍內沒有可疑船隻?您是通過什麼技術或依據進行判斷的?謝謝。
中華電信技術部門回應
關於海纜故障的情況,向記者說明:
第一,海纜的故障並非每次都完全斷訊,而是有時候部分纜芯發生障礙。例如,某些纜芯可能受到損壞,但並不會導致全線中斷。這主要與海底環境和海流有關,尤其是東北季風期間,海流的影響非常強勁。我們在海纜本身設置了基本的深埋防護,但海底狀況變化仍然可能造成損壞。
我們持續使用監測系統來觀察海纜運作狀況,包括傳輸品質的 DV 值等技術指標。如果有船隻靠近,我們會透過 AIS(自動識別系統)發送簡訊通知,提醒船隻不要在海纜附近拋錨。此外,如果船隻未開啟 AIS,我們會請海巡署調閱雷達進行查驗,確認是否有船隻接近。
一旦確認有可疑船隻,我們會立即通知海巡署,請其進行勸離或其他相關處置。這些措施是我們目前採用的綜合防護方式。以上回應。
經濟日報記者提問
我是經濟日報的玄廟,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剛剛提到今年韌性相關的預算被刪減超過 50%。請問今年非同步軌道衛星的預算是否也會受到影響?整體的韌性通訊部分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可以幫我們說明一下嗎?謝謝。
影片 25:31 處
右邊官員回應
今天因為立法院整個大幅刪除數發部的預算,針對韌性的部分,我跟各位報告一下,這次的影響是非常非常嚴重的。我大概分為三個層面來跟各位報告:
第一個就是,這次大幅刪減的預算,影響到多元異質的通訊網路整備。各位都知道,衛星是台灣對外的生命線,是我們最後的生命線。這件事情非常非常嚴重,因為預算刪除以後,現在我們初步盤點,將來能夠回運的點數就會立刻變少。所以,這個其實是台灣最後的對外生命線,這件事情的影響非常大。
第二個,關於海纜。像這次的斷纜事件,各位都知道,海纜是我們最主要的通訊支撐,台灣大概有 99% 的通訊是靠海纜。我們數發部持續在做海纜登陸站的韌性強化,補助電信業者去提升韌性。但是,因為這次預算被刪除,這部分的工作就無法推動。
第三個部分是,國內的通訊,包括警消在救難時使用的公共安全與救難應變系統,也就是我們英文叫 QEDR 的系統。這個系統因為預算刪減,我們現在只能用非常小額的費用來維持,但已無法進一步提升功能。這對整個救災體系和公共安全應變能力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此外,因為韌性預算的刪除,我們在資安的部分也受到影響。數發部負責政府、民間,以及電信和傳播事業的資安工作,我們原本有相關的補助計畫來協助電信業者強化資安。但現在因為預算刪減,這些補助可能無法再持續,而資安對國家通訊傳播的穩定性是非常關鍵的。
最後一點是偏遠地區的通訊與收視權益。因為這次的預算刪減,我們已經無法再用衛星上鏈方式,提供偏遠地區收視包括原住民頻道、公視頻道、客家頻道,以及其他五家無線電視頻道的轉播。而地方政府的轉播站也因此無法持續運作,這直接影響偏遠地區人民的資訊接收權利。
所以,總的來說,從最後的生命線到海纜,到警消系統,再到資安,最後到偏遠地區的基本通訊與傳播權益,這次預算刪減的影響非常非常大。我們在初步盤點後發現,這樣的刪減對整體韌性工作影響是空前的。雖然如此,我們還是會在有限的資源下,盡力發揮最大的效益。但老實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實在是非常有限,只能盡力去做好我們該做的事情。以上報告。
中央社記者提問
謝謝,我是中央社的記者。想確認一下,這次台馬海纜的兩條線,其中一條是前幾天就已經斷了嗎?兩條線是否都是因為自然劣化導致?另外,目前這兩條海纜的剩餘纜芯情況如何?謝謝。
闕河鳴 政務次長 回應
基本上,要判斷海纜是自然劣化還是意外損壞,並不難。通常,意外損壞的情況比較突然,發生時會一次斷掉整條纜線;而自然劣化則是逐步進行,通常是一芯一芯慢慢斷掉。
因此,像今天早上發生的斷纜事件,我們判斷是自然劣化的可能性較高。中華電信的系統會持續監測,我們也和海巡單位密切合作。每次斷芯後,海巡署都會檢查海域雷達數據,確認當時是否有可疑船隻經過。
冬季因為海流較強,自然劣化的情況會比較常見。如果海纜某個點已經有劣化跡象,通常在幾個月內會進一步劣化並斷掉。因此,我們可以依照既有排程,提前計畫進行復原作業。而像漁船或拖網船勾纜導致的斷纜,則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排程和修復,因為這屬於較突發的狀況。
目前根據資料,這兩條海纜(台馬二號與三號)的斷纜都是自然劣化所導致的。
主持人結語
好的,那就謝謝各位媒體朋友。今天的記者會到此結束,會後我們會提供新聞稿。如果各位媒體朋友有其他問題,請用書面或電話聯繫我們的公關科科長邱潔明。再次感謝各位的參與,我們今天的記者會就到這邊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