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銀行,可以約朋友吃飯、打球、看電影;可以向他人學習;也可以指導別人
所以平台會有用戶與朋友聚會的地點、空閒的時段、有興趣的領域、和擅長的能力等資料
因此:當用戶發布任務時,能在收到任務訊息的人數為最少的情形下,解決任務的需求
在技能交換的功能裡,用戶可以花費交易幣向他人請教;同理,如果名人加入平台,粉絲就可以花費交易幣,如願向偶像交流
因此: 專家/名人有許多交易幣,他們可以將這些交易幣根據企業的委託發布任務,以賺取報酬
FB流量紅利已過,Line@也進入2.0的新收費模式,所以企業在找尋更好的網路行銷管道,人際銀行的任務發布功能就能作為很好的行銷方式
因此: 當企業有行銷需求,像是讓用戶看廣告,收到活動的消息,填寫市場調查的問卷等,就可以透過人際銀行任務媒合平台,委託專家/名人發布任務
根據銀行法的點數對價相關規範,禁止用戶花錢購買交易幣再把交易幣換成錢,以免用來洗錢
另外成立一個類似外包網站的人際銀行任務委託平台
在人際銀行任務委託平台,假如某A公司發了一個1000人的填寫問卷任務,出價10000元,等人報價,期限3天;當3天時間截止,某B名人出60000點交易幣為最高值得標,每一位填寫問卷的人會得到60000/1000=60點
得標後,B會簽署一份定型化契約,載明該問卷的數據屬於A公司,不可外洩,實際收到的報酬會根據任務完成情形來提供;另一方面,A公司需支付10000元+10%的手續費給人際銀行
B會在得標案子的詳細資訊中在看到發布任務按鈕,點選後會登入到該用戶人際銀行帳號,並自動發布任務
A公司隨時可以在人際銀行委託平台觀察到任務完成的情形,並隨時結束任務
假設任務設定是十五天,當時間一到,任務自動結束,有900人填寫問卷,任務完成度是90%,剩餘的100人x60點的交易幣會退還給B,然後B會收到10000x90%=9000元
扣掉服務費後的金額也會退還給A公司
一開始技能交換是從學校出發
價值假設是學習不一定要找高大上的人,找程度相近的人,一方面便宜,一方面年齡相仿,還有可能成為朋友
平台上的人不一定真的是很厲害的專家,只要喜歡教人或跟人交流都可以,ex:數學系請教日文系,日文系請教財管系,認識外系的同學,教學相長
當使用者逐漸累積,用戶會尋求更厲害的人,粉專可以舉辦活動,吸引專家名人加入,粉專會發文通知有哪些厲害的人加入平台,有源源不絕的素材可以發文
就像FB廣告投放的方式,人際銀行也能精準的鎖定受眾
差別在於企業在FB花的廣告費是進FB的口袋,在人際銀行花的廣告費是進消費者的口袋,且行銷成果更容易預估
人際銀行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ibco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