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回答一般教師對課務常有的疑問,如果您想瞭解的是課務組幫老師做了哪些事,請參考課務組業務。
因為課表發下去後還會有調整,到了第 3 週才能確定課表,之後才能開始統計每位教師的兼代課並編製兼代課一覽表、上簽呈經由總務處、會計室審核,並經校長核定後才能發放兼代課費。
我們學校每週有 3411 節課,祇要有 1 節出錯就要找到問題點修正,如此反覆檢核到完全正確時差不多已到 10 月中,所以 9 月的兼代課費會與 11 月的薪水同一週入帳。
11 月才發兼代課費用會給來學校幫忙的短代教師增加經濟壓力,但受限於 9 月中才能確定課表的因素,很難在 10 月初就發放 9 月的兼代課費用 (至少我今年失敗了)。
先講結論,因為
所以每個月領到的兼課鐘點費會不一樣。底下解釋原因:
每次統計的兼課週數不同:
兼課數是以『週』做單位進行計算的,所以發放兼課鐘點費時不是依照月份發放,而是依『週』為單位發放。發放時並沒有固定 5 週發一次或 4 週發一次,會依當時情況稍做調整。
比方說 110 學年度上學期第一次兼代課費發放的是 1~5 週(9/1 ~ 10/1) 的兼課鐘點費,第二次發放的是 6~9 週(10/4 ~ 10/29) 兼代課費。
年底 12 月會計要關帳,為了在關帳前核撥部份兼代課費,所以先統計 12 月前 2 個星期的兼代課數量並核撥兼代課費,12 月後半的兼代課等明年再核發,造成每次核撥的週數都不一樣。
為了方便總務處出納組核撥薪水與兼課費,會配合薪水發放日一併發放兼代課費,如 1~5 週的兼代課費是跟 11 月薪水同時間發放,6~9 週的兼代課費與 12 月薪水共同發放。
雖然發放時間相近,但兼代課費是以『週』為單位,與薪水的計算單位並不相同。
每週的兼課數可能會有變動:
如果您有兼課,而且是一、二年級的導師,而且沒有兼社團課,3 個條件都成立的情況下,您的每週兼課數會因為該週是否有上社團課而有變動。
社團週沒有上『班級自治』(高中部是『班週會』),所以該週兼課數會減 1 節;非社團週時兼課會多 1 節 (因為該週班級自治、班週會變 2 節),使得每週的兼課費用會有變動。
順帶一提,學校每學期有 8 次社團課,等於有 12~13 週的星期四下午要由導師看著學生,所以祇要有兼課,都會優先把這個兼課蓋在『班級自治課』上,保障老師的權益。
因為兼代課的費用來源多樣,所以要分開給。我們兼代課費的來源有下列幾項:
底下針對比較多教師會接觸到但又不太瞭解的教育部補助 & 國教輔導團經費進行說明:
教育部補助:
國中小教師從 101 年開始繳稅並減授 2 節課,教師減授 2 節後的遺留課務就由教師納稅金額支應,以達成當時跟教師們說『課多少、補多少』的承諾。
但近幾年教師員額祇有因應少子化而將國中教師員額從每班 2 位教師調整為每班 2.2 位,減授 2 節所遺課務並沒有增加員額,而是以校內教師兼代課吸收處理,所以教師開始繳稅後,每位教師自動長了 2 節兼課出來,這部份的費用由教育部撥款支應。
教育部核撥到學校的兼課費用:
教師數 x 2 節 x 學期週數 x 每節鐘點費 x 80% = 教育部核撥款
是的,你沒看錯,教育部祇核撥 80%--而且還是分次給,不是一次給足-- 其他還是要由學校本預算支應。
學校發放兼代課費用時,會優先將教育部核撥款項發放出去,不足的部份再以學校本預算支應,所以有些老師就會拿到兩筆不同來源的費用。雖然來源不同,但是祇要兼代課跟您自行記錄的數量相同就沒問題。
國教輔導團:
學校內教師擔任國教輔導團團員會減課 4 節,輔導團員減授時數要由其他教師吸收 (通常設定由同科教師吸收),兼課費用由國教輔導團支應。
但是國教輔導團的費用一直到學期末才會核撥到學校,因此有些教師的兼課費要學期末才領得到。
以上兩個問題是相關的,所以一併回答。
因為代導師會有上述兼代課爆表的情況出現,所以代導師的兼代課有特別的計算方式。
代導師的兼代課會有三個來源:
這三個來源的費用個別獨立計算,所謂的『兼 6 代 5 不超過 9』是針對教師原本兼代課的限制,不會把後二種兼代課情況列入,因此上述情境中的老師可以完整領到 6 + 6 + 1 共 13 節的兼代課費用,請不用擔心。
但是代導可能祇代 1、2 天,如果祇代 1、2 天就領到一整個星期『從專任教師轉變為代導師身份時基本鐘點減少所造成兼課』的全部費用也不合理,所以給代導兼代課費用時會依照實際代導天數按比例給鐘點費。
有些科目的專任老師基本鐘點是 17 節,擔任代導時基本鐘點是 11 節,等於每個星期會多兼 6 節課,如果祇擔任 2 天代導,依照比例計算:
6 節 x 2/5 (一週 5 天祇代 2 天) * 鐘點費 = 實領鐘點費
您的兼代課鐘點費會有小數點就是這麼來的。
多數情況下,老師您要去打疫苗可以用『公假或事假』處理。
第二劑:可以請半日公假
第三劑:可以請半日公假 (2022/01/22 最新規定)
先解釋疫苗接種假與病假有什麼不同。
防疫假: 不支薪,課務由課務組幫忙排代
病假: 支薪,課務自理。
多數老師都是選擇沒有課務的時段去打疫苗,沒有讓課務組幫忙排代的需求,這樣的情形下請防疫假反而損害了您的權益。
沒有課務排代需求時,打第二劑請『公假』即可,保障您路程上的安全;第三劑因為尚未收到公文核准公假,故以事假 (或休假、補休) 處理。
如果您課務較多,又實在不好意思麻煩同仁幫忙代課,需要課務組幫忙排代,這時候才請不支薪的疫苗接種假。
最後,打疫苗的時候並沒有生病,所以請事假 (或休假、補休) 會比病假來的合適。
因為欣河調代課系統沒辦法處理不同班級之間的調課,為了順利發出調代課單讓兩個班的學藝股長知道監考的老師是哪位,所以用了個取巧的偏門方法,將兩位老師都設定為請事假再彼此代課。
但請不用擔心,欣河調代課系統與人事請假系統是完全獨立的,在調代課系統裡用取巧的方式處理調代課事宜不會影響請假記錄,當然也不會影響考績。
不過這個取巧的方法也有其極限,如果兩位教師是同一節 (同一時段) 的兩個班課程要互調就處理不來了。當我填入代課教師,系統會跟我說:『本教師此時段已請假,無法代課』。
如果是這種情況,因為無法發調代課單,所以請老師一定要記得在教室日誌上簽名,否則該班的學藝股長可能不知道要去哪邊找老師補簽名。
(收集問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