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HackMD

長榮中學GPT資料庫

魏子迪

  1. 長榮中學於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由英國基督長老教會創辦臺灣第一所中學,當時校名『長老教中學』。
  2. 民國108年(西元2019年)十月,戴志勳主任接任第十任校長。

鍾承勳 謝喣茂

創校歷史:
長榮中學創立於1885年,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設立,是台灣歷史悠久的學校之一,致力於提供基督教精神的全人教育。這所學校的創校宗旨是結合基督教信仰與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教育理念:
長榮中學秉持「誠、正、勤、樸」的校訓,強調品德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創新思維及合作精神。這些核心價值觀不僅引導學生的學術追求,也塑造他們的品格。
校園環境:
校園綠意盎然,充滿學術氣息,擁有圖書館、實驗室、運動場等完善設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活動空間。學校環境設計注重生態與學習氛圍的和諧,讓學生能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
課程與活動:
長榮中學提供多元化的課程設計,從科學、人文到藝術應有盡有。學校也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團和競賽,如音樂會、運動會及科展等,讓學生能夠發展專長,展現才能,並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
校友成就:
長榮中學的畢業生遍佈各行各業,不少人成為各領域的佼佼者,為社會作出貢獻。學校引以為傲的是,這些校友持續與母校保持聯繫,不斷回饋支持,形成良好的校友網絡,激勵在校學生。
未來發展:
長榮中學秉持傳統與創新並重的精神,持續在教育質量和校園環境上進行提升,追求卓越,不斷與時俱進。學校將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技術,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

長榮中學,位於臺南市東區,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中學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19世紀末。

楊佑鍠

校址變遷:創校初期,校址位於二老口街(今萬鍾社區衛民街口)。1895年,因應時代變遷,學校遷至現址,並逐步發展成為今日的長榮中學。
教育發展:學校教育內容涵蓋聖經故事、漢文、羅馬字,以及天文、地理、數學等科目,強調知識與品德的培養。
1895年,學校更名為「長榮中學」,並逐步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學校。名稱「長榮」象徵學校的持久與榮耀,寓意著學校的教育理念和追求。
在日治時期,學校發展受到一定的挑戰,隨著時代變遷,長榮中學逐步增強其學術與文化影響力。

戰後,學校經歷了不同時期的發展,並在校舍、設備等方面進行了多次擴建與升級。
創校初期:最初為長老教會設立的基督教學校,側重於道德與文化教育。

日治時期:學校在當時接受了日本的教育體系影響,並逐漸融入現代教育的理念。

戰後發展:戰後,長榮中學進一步現代化,並擴大學校規模,增設更多科目與學科,逐步成為當地具有代表性的中學。

莊九承

  1. 西元1901年(光緒27年),費仁純先生被英國教會任命為第二任校長,採用漢文、日文、英文教學,使本校的教育方式更趨向多元化。
  2. 西元1945年(民國34年)台灣光復後,第五任校長趙天慈先生和1951年(民國40年)第六任校長戴明福先生,均致力維護宗教活動和提高升學率。先後克服經濟困難、強化校友會功能、增建平房教室、廣收學生、推行體育運動、舉辦升學輔導等,奠定校務良好的根基。

楊文霖

1.2005年長榮中學邁入創校的第120年,從年初至年底舉行一連串的活動,並啟用紀念鐘塔。
2.2022年九月長榮中學校史館文物獲選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世界記憶國家名錄」。

江博文

1.創校140週年紀念:
長榮中學創校於1885年,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中學。
在創校140週年之際,學校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特別是在全中運的表現。
2.全中運表現:
長榮中學在「114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中取得卓越成績,總計獲得 5金、3銀、2銅。
這些獎項涵蓋了十項賽事,展示出學校的多元實力。
3.健兒精神:
長榮健兒們在賽場上展現了無懼挑戰的精神與堅毅態度。
他們的成功源自日常的辛苦訓練與良好的團隊合作。
4.長榮校訓的詮釋:
選手們的表現再次詮釋了長榮中學的校訓:「虔誠、勤奮、榮譽、服務」。
5.感謝支持與團隊合作:
特別感謝教練團的專業指導、行政團隊的支持,以及家長會、校友會和全體教職員工的努力。
這些支持使選手們能夠在賽場上表現出色。
6.卓越選手故事:
郭冠宏(桌球): 兩度奪得國中男子單打金牌後,再次奪得高中男子單打金牌與團體銀牌。
彭靖恩與陳忞昕(桌球混雙): 首度搭檔便勇奪金牌,並表示要持續努力與追求卓越。
李宜臻(桌球): 首次參賽便突破自己,奪得冠軍,並表示這只是新開始。
黃安婕(柔道): 雖未奪金,但表示柔道教會她跌倒後依然要站起來,並將挑戰大專盃。
鐘芮芃(體操): 在主場奪得銀牌,並表示感謝支持她的人,期許未來能持續進步。
鄭頎豫(滑輪溜冰): 與隊友合作摘金,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陳冠守(網球): 奪得金牌,並感謝教練與家人支持,期待來年再創佳績。
曾秉聰(公路賽): 雖與金牌擦肩而過,但在頒獎台上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並視銀牌為新的目標起點。
7.長榮中學的「十全十美」:
十項賽事遍地開花,學校的表現被形容為「十全十美」,不僅是成績的描述,也是學校團結、堅持、追求卓越的具體體現。
8.榮耀與啟發:
長榮中學的這份榮耀將成為激勵未來學子的火炬。
每一面獎牌背後都是無數汗水與努力的結晶,每一次登上頒獎台的榮光,都是對長榮精神最美的詮釋。

楊佳融

1.西元1973年(民國62年),蘇進安博士接任本校第七任校長。在董事會、校友會與家長會的支持下,竭盡全力,整頓校舍、美化校園。依照歐洲羅馬式拱形建築之特殊風格,再積極興建現代的教學大樓。先後完成各科教學大樓、實習大樓、教職員公寓和幼教大樓。
2.西元2000年(民國89年8月),蔡忠雄先生接任本校第八任校長。本著既有教育基礎繼續發揚優良的校風,致力加強學校美化、充實軟硬體設施、倡導外語與資訊教育,奠定本校更長更久的根基。

徐嘉宏

1.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簡稱長榮中學)創校於1885年,由英國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師余饒理牧師在台南創辦,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中學之一。最初設立於台南二老口街(今衛民街萬鍾社區附近),並於1926年完成募款,取得財團法人資格,定名為「長老教中學」。1939年,校名正式改為「長榮中學校」,並於戰後改為「私立長榮中學」,持續發展至今。
2.學校秉持「虔誠、勤奮、榮譽、服務」的校訓,致力於培養德智體群美兼備的學生。近年來,長榮中學積極轉型精緻化教育,提升升學率,並在技藝競賽中屢獲佳績。截至2022年,近20年來高中部錄取醫牙科系的畢業生已達168人,進入頂大就讀者更高達985人;高職部進入國立科大就讀者已高達五百多人。此外,學校也積極舉辦各類活動,拓展學生視野,提升教學品質。

賴亭宇

1.地址 : 台南市東區林森路二段79號
2.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高鐵:
(1).下台南高鐵站後,轉搭台鐵「沙崙支線」至台南火車站再搭公車至長榮中學。
(2).搭高鐵接駁車「奇美醫院」線,至「富強市場站」下車,步行東門路至林森路右轉,第二個紅綠燈左轉即可抵達長榮中學大門口(約10至15分鐘)。
公車:
(1).從台南火車站前的市公車南站搭乘往農工新村的6路公車,在「東門國宅站」下車,長榮中學大門口就在旁邊。
(2).從台南火車站前的市公車南站搭乘往竹篙厝的3路公車,在「衛生局站」下車,然後右轉步行下車站旁的林森路約三至五分鐘,就可抵達長榮中學。
(3).從台南火車站前的市公車南站搭乘往火車站的0右公車,在「長榮女中站」下車,然後再往前走可從長榮中學的後門(長榮路)進入校園。
【自行開車】
中山高下仁德交流道後往台南市區方向行駛,至林森路右轉,第二個紅綠燈左轉即可抵達長榮中學大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