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課程政策
課程須知
- 本課程每週三上午10:10~12:00上課。視疫情狀況採實體或線上彈性進行,修課學生若無特別事故皆需準時參與。
- 各週課程按照學習指引進行,其中有七次課堂口頭報告。口頭報告製作規範將在前一週次的課堂說明。
- 七次報告之後皆要完成書面報告。除最後一次評估報告,各次書面報告截止日期為下一次上課時間。書面報告製作規範及格式見報告製作說明。
- 每次上課有開放google doc線上筆記文件留言,修課同學以學校GMS登入,即可在任何段落選擇文字留言。留言紀錄亦做為課堂簽到及簽退機制。
- 修課同學如遇突發事故無法準時上課,不必請假。
- 本課程線上筆記為協作式教科書,課程進行期間內容隨時更新。修課同學對於線上筆記內容提出的建議與疑問,有價值者在單元最後註記貢獻,參與教材編輯是平時成績的評分依據。
報告製作說明
修習本課程的學生將完成七件四大項報告,每件都有口頭與書面報告。每件報告製作要點如下:
一、文獻摘要
- 說明四篇目標論文之發現與限制。
- 每篇摘要長度限制在一頁A4之內。參考這份範例的研究摘要。
二、整合式評論
- 挑選至少兩篇目標論文,先在線上文件與同學協作評論草稿。
- 兩份評論必須簡述研究的假設與實驗方法。
- 嘗試說明如何從論文裡的引用文獻,形成假設與決定實驗方法。
- 每份評論長度限制在二頁A4之內。
三、案例論文細部評析
- 每份目標論文的細部評析先做課堂報告及討論,根據學生決定各部目標論文之後,交互指定課堂報告與書面報告負責主題。
各有線上協作文件,修課同學必須隨課程進行,在各份文件進行討論及紀錄。
- 每部個人書面報告可由課堂討論
協作文件擷取改寫,若非自己的評論文字,必須註明文字出處。
- 每部評析的目標論文不得重覆。
- 每部評析長度不限。
第一部:實驗研究的測量方法
- 描述目標論文的測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 評論測量方法的使用條件及限制,特別是可能會影響實驗結果的部分。
- 如果要使用你能接觸的參與者重製研究,能不能直接取用?或有替代方案?
第二部:操作/控制實驗變項的方法
- 描述目標論文的獨變項操作或控制方式。
- 評論操作或控制方式的使用條件及限制,特別是可能會影響實驗結果的部分。
- 如果要使用你能接觸的參與者重製研究,能不能直接取用?或有替代方案?
第三部:實驗程序的執行度評估
- 描述目標論文如何準備及執行實驗程序
- 解析研究計畫及論文提到的程序細節,計畫中的實驗程序被確實執行的狀況
第四部:實驗資料的分析方法
- 描述目標論文如何整頓及分析實驗資料
- 說明可以重現實驗分析的工具,以及你要如何學習使用該工具
四、評析報告
- 以一篇預先註冊/註冊報告的已出版論文,撰寫完整的評析報告,可選擇任何一篇已發表,符合預先註冊的論文。
- 本學期評析報告主題應在12/21前提出。
- 評析報告必須涵蓋四項細部評析,以及目標研究的重要發現及限制。
- 最後一次上課口頭分享評析報告初稿,正式書面報告繳交期限與評分原則於課程結束前公佈。
參與教材編輯
- 編輯說明請見電子書協作式編輯指引一節說明。
- 各項撰寫及校對任務的截止日期,皆為期末考週結束後的星期三晚上12:00。
- 每個指定任務的編輯完成後,校對任務自動開始。
- 教材撰寫任務與各次報告有連動關係,請務必了解主要編輯(老師)的說明,並確認了解撰寫要點。
評分項目
- 準時簽到簽退(10%)。統計各週留言紀錄。
- 平時成績(20%~50%)。統計各單元完成撰寫任務與校對的紀錄。
- 口頭報告(10%~40%)。包括目標論文線上討論文件紀錄。
- 書面報告(10%~40%)。除期末評析報告,各項報告準時繳交並符合書寫規範,可得最高評分。
- 平時成績、口頭報告、書面報告在可自訂比例範圍內,於繳交書面評析報告時說明,總和必須是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