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deringslu

@89Hy3L9ZQ4mfU7g-Heb68g

Joined on Sep 5, 2017

  • =主题:斯蒂格勒 《付诸行动-我们如何变成一个哲学家》 授课老师:卢睿洋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4-405 时间:2022年6月15日 —- 开场: 对这篇文章,涟漪式地看 斯老一五一十、一字一句,讲一个神秘的体验
     Like 1 Bookmark
  • 下面我们要来追问技术。这种追问构筑一条道路。因此之故,我们大有必要首先关注一下道路,而不是萦萦于个别的字句和名目。该道路乃是一条思想的道路。所有思想道路都以某种非同寻常的方式贯通于语言中,对此我们多少可觉知一二。我们要来追问技术,并且希望借此来准备一种与技术的自由关系。当这种关系把我们的此在向技术之本质开启出来时,它就是自由的。如果我们应合于技术之本质,我们就能在其界限内来经验技术因素了。 技术不同于技术之本质。如果我们要寻求树的本质,我们一定会发觉,那个贯穿并且支配着每一棵树之为树的东西,本身并不是一棵树,一棵可以在平常的树木中间找到的树。 同样地,技术之本质也完全不是什么技术因素。因此,只要我们仅仅去表象和追逐技术因素,借此找出或者回避这种技术因素,那么,我们就决不能经验到我们的与技术之本质的关系。所到之处,我们都不情愿地受缚于技术,无论我们是痛苦地肯定它还是否定它。可是,如果我们把技术当作某种中性的东西,我们就最恶劣地听任技术摆布了;因为这种观念虽然是现在人们特别愿意采纳的.但它尤其使得我们对技术之本质盲然无知。 (问题1:技术什么时候、怎么成为他要追问的东西了) 按照古老的学说,某物的本质被看作某物所是的那个什么(was) 。当我们问技术是什么时,我们在追问技术。尽人皆知对我们这个问题有两种回答。其一曰:技术是合目的的手段。其二曰:技术是人的行为。这两个关于技术的规定原是一体的。因为设定目的,创造和利用合目的的手段,就是人的行为。技术之所是,包含着对器具、仪器和机械的制作和利用,包含着这种被制作和被利用的东西本身,包含着技术为之效力的各种需要(Bedorlnisse)和目的。这些设置的整体就是技术。技术本身乃是一种设置(Einrichlung),若用拉丁语来讲,就是一种instrumentum[工具]。
     Like 1 Bookmark
  • 第一部分:生前出版著作(1910~1976)(第1~16卷) 第一卷:《早期著作集》(1912~1916)1978 现代哲学中的实在论问题(1912) 逻辑学研究的新成果(1912) 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1914)——博士论文 邓•司各特的范畴和意义学说(1916) 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1916) 书评 (十年时间) 第二卷:《存在与时间》(1927)1977
     Like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