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玉泉
    • Create new note
    • Create a note from template
      • Sharing URL Link copied
      • /edit
      • View mode
        • Edit mode
        • View mode
        • Book mode
        • Slide mode
        Edit mode View mode Book mode Slide mode
      • Customize slides
      • Note Permission
      • Read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 Write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 Engagement control Commenting, Suggest edit, Emoji Reply
      • Invitee
    • Publish Note

      Share your work with the world Congratulations! 🎉 Your note is out in the world Publish Note

      Your note will be visible on your profile and discoverable by anyone.
      Your note is now live.
      This note is visible on your profile and discoverable online.
      Everyone on the web can find and read all notes of this public team.
      See published notes
      Unpublish note
      Please check the box to agree to the Community Guidelines.
      View profile
    • Commenting
      Permission
      Disabled Forbidden Owners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 Enable
    • Permission
      • Forbidden
      • Owners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 Suggest edit
      Permission
      Disabled Forbidden Owners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 Enable
    • Permission
      • Forbidden
      • Owners
      • Signed-in users
    • Emoji Reply
    • Enable
    • Versions and GitHub Sync
    • Note settings
    • Engagement control
    • Transfer ownership
    • Delete this note
    • Save as template
    • Insert from template
    • Import from
      • Dropbox
      • Google Drive
      • Gist
      • Clipboard
    • Export to
      • Dropbox
      • Google Drive
      • Gist
    • Download
      • Markdown
      • HTML
      • Raw HTML
Menu Note settings Sharing URL Create Help
Create Create new note Create a note from template
Menu
Options
Versions and GitHub Sync Engagement control Transfer ownership Delete this note
Import from
Dropbox Google Drive Gist Clipboard
Export to
Dropbox Google Drive Gist
Download
Markdown HTML Raw HTML
Back
Sharing URL Link copied
/edit
View mode
  • Edit mode
  • View mode
  • Book mode
  • Slide mode
Edit mode View mode Book mode Slide mode
Customize slides
Note Permission
Read
Only me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Write
Only me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Engagement control Commenting, Suggest edit, Emoji Reply
Invitee
Publish Note

Share your work with the world Congratulations! 🎉 Your note is out in the world Publish Note

Your note will be visible on your profile and discoverable by anyone.
Your note is now live.
This note is visible on your profile and discoverable online.
Everyone on the web can find and read all notes of this public team.
See published notes
Unpublish note
Please check the box to agree to the Community Guidelines.
View profile
Engagement control
Commenting
Permission
Disabled Forbidden Owners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Enable
Permission
  • Forbidden
  • Owners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Suggest edit
Permission
Disabled Forbidden Owners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Enable
Permission
  • Forbidden
  • Owners
  • Signed-in users
Emoji Reply
Enable
Import from Dropbox Google Drive Gist Clipboard
   owned this note    owned this note      
Published Linked with GitHub
6
Subscribed
  • Any changes
    Be notified of any changes
  • Mention me
    Be notified of mention me
  • Unsubscribe
Subscribe
--- image: https://i.imgur.com/wGaJ281.jpg --- # CDC 記者會直播即時筆記 分享本頁可貼下面這行 > 有人要一起寫即時筆記嗎 https://hackmd.io/772RPhHXT2SODvxUZ6nVkg ## 規範與說明 此筆記為民眾自行建立,非屬 CDC 或任何政府單位。主要用於 CDC 疫情記者會直播中即時訊息更新,便利閱讀與統整訊息。**最終訊息將以 CDC 正式發布為準。** 本即時筆記開放紀錄、編修,請勿惡意修改或散佈假訊息。 ## 相關資訊 * [衛福部疾管署(CDC)](https://www.cdc.gov.tw/) * [臺灣社交距離 APP(iPhone)](https://apps.apple.com/tw/app/%E8%87%BA%E7%81%A3%E7%A4%BE%E4%BA%A4%E8%B7%9D%E9%9B%A2/id1554431836) * [臺灣社交距離 APP(Android)](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w.gov.cdc.exposurenotifications) ## 常見問題 * 為什麼記者會上有些官員沒戴口罩? * 座位有隔板且都有施打疫苗,基於規範可不必配戴 * 為什麼比手語的人沒有戴口罩 * 臉部表情也是手語的一部分,若戴口罩會較難表達 <!-- ## 即時資訊(/) :::danger * 今日 ** 境外** + ** 本土** + ** 死亡** ::: - [Youtube]() - [Youtube AI-即時字幕]() - [疾管署新聞稿:]() --> ## 即時資訊(6/30) :::danger * 今日 **1 境外** + **55 本土** + **5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0OsS0fZCnyg)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kC7XGcWUFFQ) - [疾管署新聞稿:新增5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5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2Hz613) 新北23 台北22 桃園5 高雄、苗栗各2 屏東1 - [Moderna第三批採購疫苗41萬劑將於今(30)日下午抵臺](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pYQ-ddE0kOM_t_QJfc8xjw?typeid=9) [鳳山某大樓社區篩檢情形](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pcb.10159182736363407/10159182734713407) 高雄兩例是跟仁武群聚有關,其中一例住鳳山某大樓,這位的家人也有兩位陽性尚未領案號。該棟樓5人確診分屬2戶不同樓。 屏東Delta印度變異株群聚及相關個案關聯性 ![](https://i.imgur.com/FUSfgFX.jpg) 屏東縣 #14905 也是delta群聚之一 #14298 之前陰性,居家隔離發病後採檢陽性 [社區篩檢站執行情形](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pcb.10159182736363407/10159182734908407) 6/59 新增東海國小、建興國小採檢站 昨天驗2344,2224陰性,120採檢中 6/24-6/29 累計篩檢人數6041,PCR陰性5921 檢驗中120 一圈圈都陰性,社區威脅變小 [枋寮確診個案 醫院追查情形](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pcb.10159182736363407/10159182734968407) 個案#14734 接觸者都在集中檢疫所,尚有143檢驗中 指揮中心授權縣市政府公布足跡之相關紀錄 ![](https://i.imgur.com/BBYfsiV.jpg) [指揮中心與農委會制定「批發市場防疫管理措施建議指引」 協助批發市場防疫](http://at.cdc.tw/04a14Q) ![](https://i.imgur.com/c11clIo.png) ![](https://i.imgur.com/1jb5ddq.png) ## 即時資訊(6/29) :::danger * 今日 **0 境外** + **54 本土** + **8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LSzb3EB-g3M)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RkiYh41-WJU) - [疾管署新聞稿:新增54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http://at.cdc.tw/WW5i0x) 其中17例為居家隔離 新北市22例(其中居隔陽性10)、臺北市20例(其中居隔陽性3)、桃園市及新竹縣各4例、彰化縣2例、基隆市及屏東縣各1例 - [疾管署新聞稿:針對媒體報導「COVID-19疫苗接種外展服務,無法選擇疫苗廠牌,係為國產疫苗鋪路」 指揮中心澄清並非事實](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LpD4TCQApQ9vv1V6scwESw?typeid=9) - [疾管署新聞稿:簡訊實聯制數據係以合法性、正當性、必要性進行使用,絕無違法情事](http://at.cdc.tw/938i3J) - 屏東 ![](https://i.imgur.com/GSLH5GU.jpg) 案14734病毒定序是delta,太太也確診(案14816) [枋寮確診個案(案14734、案14816)調查追蹤情形](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pcb.10159180768943407/10159180768283407) 台南群聚病毒定序是英國變異株 [屏東社區篩檢站執行情形](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pcb.10159180768943407/10159180768223407) 總計篩檢3697人,PCR陰性2916,檢驗中781 - 第一批moderna疫苗分配原則 ## 即時資訊(6/28) :::danger * 今日 **0 境外** + **60 本土** + **3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jnQZfu8dza0)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hJcbNPAUWGI) - [疾管署新聞稿:新增60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http://at.cdc.tw/69t94N) 新北+33 台北+22 桃園+2 基隆、南投、彰化各1 - 屏東相關 ![](https://i.imgur.com/kVLcqVy.jpg) [社區篩檢站](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pcb.10159178759928407/10159178759428407) 6/24起,枋山國中設置篩檢站 6/27 新增加祿社區篩檢站 6/28 新增枋寮社區篩檢站 累計篩檢1500人,目前PCR皆陰性 - [枋寮確診個案(案14734)調查追蹤情形](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pcb.10159178759928407/10159178904068407) * 案14734為70多歲男性 6/20 個案2位親戚自台北南下探視 6/24 案14734因外傷至枋寮醫院門診就醫 6/26 案14734進行入院前PCR檢驗陽性 6/27 案14734確診,個案2位親戚框列為密切接觸者並採檢,檢驗結果皆為陰性 * 枋寮醫院防治作為 1. 6/28暫停門診及急診,進行環境清消。 2. 醫院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採檢,67人PCR皆為陰性。 3. 匡列相關門診就醫及陪病家屬名冊,交由衛生單位追蹤及採檢。 * 個案接觸者匡列人數及檢驗情形 醫療人員及民眾199人,待採199人 非醫院場域接觸者15人,已採6人(陰性5、檢驗中1),待採9人 214人均列入居隔並安排入住集中檢疫所 - 因應delta變異株,6/27 0時起入境者指揮中心三大加強措施 1. 自國外入境,一律集中隔離 - 七國→集中檢疫所 - 其他地區→防疫旅館,取消居家檢疫 2. 無論是否從七國入境,隔離期滿一律PCR篩檢 3. 七國入境者,進入隔離前加做一次PCR篩檢 重點高風險國家目前為巴西、印度、英國、秘魯、以色列、印尼、孟加拉(含轉機)等七國 - 英國變異株(Alpha)與印度變異株(Delta)比較 這次報告的是新加坡學者針對他們看到的個案實際蒐集資料 ![](https://i.imgur.com/MvRto1I.jpg) - 苗栗前進指揮所解編 - 疫苗新聞相關 ## 即時資訊(6/27) :::danger * 今日 **1 境外** + **88 本土** + **9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NkJikty1Q3Y)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D63J-NTC76Y) - [疾管署新聞稿:新增8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8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 ](http://at.cdc.tw/yX5oi3) 居隔居檢被驗出來的是27名 新北市41 台北市33 台南8 桃園1 屏東、南投、竹市各1 - [澄清mRNA錯誤傳言](http://at.cdc.tw/6K2g6g) - 屏東目前定序有驗出來的是Delta病毒株,居家隔離列了173位持續擴大中 ![](https://i.imgur.com/einKCtj.jpg) ![](https://i.imgur.com/AltrQwi.jpg) - 市場六大管理措施建議 - 桃園國軍804醫院停診,過14天後再決定要不要恢復 - 雙北市場 會要求可傳染期內共同在那個環境裡的都列入居家隔離 留學生要求接種的疫苗批號可至旅遊醫學門診申請 ## 即時資訊(6/26) :::danger * 今日 **2 境外** + **78 本土** + **13 死亡** :::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ZHMvPZCv70)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G8EFNwOHc) - [疾管署新聞稿:新增78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有2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15t5ii) 新北市36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0例、桃園市、基隆市及屏東縣各3例,苗栗縣、彰化縣及新竹縣各1例 - [因應屏東Delta印度變異株群聚及相關感染事件,指揮中心已採取相關應變措施,避免感染擴大](http://at.cdc.tw/W16P7S) ![](https://i.imgur.com/Bf9Qa6I.png) ![](https://i.imgur.com/GWazvVW.png) - [6/26起開放自費入住集中檢疫所](http://at.cdc.tw/7Vx7Pe) - 部立醫院PCT自費採檢費用 6/7 0時起降為3500 急件降為4500 - 疫苗配送數量表 - [第二劑AZ COVID-19疫苗接種說明](http://at.cdc.tw/7F43SA) ## 即時資訊(6/25) :::danger * 今日 **0 境外** + **76 本土** + **5 死亡** :::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gEzTMt_m40)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CQyX0ZSw) - [疾管署新聞稿:新增76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http://at.cdc.tw/10wjcj) - [疾管署新聞稿:因應全球Delta變異株流行,自6月27日零時起,全面提升入境人員檢疫措施](http://at.cdc.tw/H2qzB3) - 加強執行台北市市場專案相關措施 ![](https://i.imgur.com/aPwiY9m.jpg) 農委會:雙北果菜市場精進作為 因為承銷人會在兩處往來,需要雙邊共同防疫 ![](https://i.imgur.com/zL4Yreg.jpg) ![確診分布地圖](https://i.imgur.com/HRA61wA.jpg) 藍點是有確診案例,紅點出入口 - [疾管署新聞稿:為有效利用COVID-19疫苗 當日最後一瓶開瓶剩餘劑量將開放候補接種](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a_nNEk7-jcJcUMqE3M-Xeg?typeid=9) - 原住民文化健康站社工跟照服員列在第五類 - 感謝日本捐贈疫苗 - 莊副講解致死率偏高 ![主要國家COVID-19累積發生率,死亡率與致死率](https://i.imgur.com/HbW2QEA.png) ![表二 重點國家致死率比較](https://i.imgur.com/XOyJ2v3.png) ![表三 重點國家檢驗陽性率](https://i.imgur.com/q5EHmMe.png) - 疫苗不良事件通報 - 說明今日確診死亡案例 ## 即時資訊(6/24) :::danger * 今日 **1 境外** + **129 本土** + **6 死亡** ::: - [Youtube](ttps://youtu.be/FDzw3NLU7wU) - [Youtube-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RECFjApzCCI) - [新增13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9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P6UIc1) 個案分佈以新北市54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5例、基隆市9例、桃園市7例、屏東縣及高雄市各6例、苗栗縣及新竹縣各5例、南投縣2例 - [指揮中心與相關單位持續精進「市場專案」相關措施,達到社區清零目的](http://at.cdc.tw/He7m2x) - 醫院因應院內發生COVID-19確定病例處置建議摘錄 - [民眾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流程與注意事項](http://at.cdc.tw/L737c3) ![](https://i.imgur.com/GY0AfgV.jpg) - 疫苗不良事件 - 說明今日確診死亡案例 ## 即時資訊(6/23) :::danger * 今日 **0 境外** + **104 本土** + **24 死亡** :::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zw3NLU7wU)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9JsPEPYSPw) - [新聞稿:新增104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http://at.cdc.tw/WI479k) 以新北市45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2例,高雄市及新竹縣各9例,桃園市7例,苗栗縣4例,基隆市3例,宜蘭縣2例,彰化縣、南投縣及屏東縣各1例 今天病例數比前兩天多一點,但整體趨勢還是往比較好的方面走 - [三級警戒維持到7/12](http://at.cdc.tw/3249IX) 三級警戒應落實事項 1. 針對確診個案精準疫調(工作環境、生活圈等切斷傳播鏈) 2. 完成居家檢疫/隔離期滿採檢作業 3. 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 4. 社區廣篩 5. 強化重症照顧 6. 民生供需產業健康監測專案 - [新聞稿:因應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群聚感染事件,指揮中心啟動「市場專案」強化相關防疫作為](http://at.cdc.tw/m4542u) - 國家關鍵基礎建設及高風險接種人員等專案對象皆須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並造冊 ## 即時資訊(6/22) :::danger * 今日 **1 境外** + **78 本土** + **6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tOJ72DJTuSE)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i2UCkyKv-5M) - [疾管署新聞稿:新增78例COVID-19本土病例,另有1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H2260y) 新北市43例,臺北市25例 南投縣3例,基隆市2例,苗栗縣、彰化縣、桃園市、臺中市及新竹縣各1例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說明「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及現階段開放接種實施對象](http://at.cdc.tw/7245vj) ![7/1起國內COVID-19疫苗(不限廠牌)接種對象擴增如下](https://i.imgur.com/94EFIyn.jpg) 第七類今天各部會有公布相關資格 ![第七類造冊施打](https://i.imgur.com/cwZeaoM.jpg) 會後補充批發市場第一線人員: 屠宰場第一線、傳統市場合法攤商、賣場收銀人員 - 第一批Moderna疫苗110萬劑分配原則 1. 第五類「居家式和社區式長照機構及身障服務照服員及服務對象」與「其他機構(含矯正機關工作人員)」尚未接種人數 2. 莫德納疫苗第一劑已分配數 3. 65-74歲長者30%人數 - 防範印度變種病毒,即日起無論有無症狀,只要是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和國外入境者,不管是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期滿前一天,要進行公費PCR檢測 - 莊副講疫苗不良事件 +35件(16女19男) 75歲以上25人 3例50歲以下 9例機構 9例洗腎 22例慢性病史 已解剖16例,15例慢性病相關,1例吸入性食物窒息 - 羅副講確診的死亡案件 ## 即時資訊(6/21) :::danger * 今日 **75 本土** + **20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M3U4j4AiDxk)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7GbUcPehX8g) - [疾管署新聞稿:新增75例COVID-19本土病例,均為本土個案 ](http://at.cdc.tw/g4HT2k) 新北市38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2例,桃園市5例,苗栗縣3例,基隆市及臺中市各2例,高雄市、雲林縣及彰化縣各1例。 - [疾管署FB圖卡](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163674903407) - [疾管署新聞稿:修正雇主聘僱移工防疫指引,明定雇主應落實防疫措施](http://at.cdc.tw/N4DE11) - [疾管署FB圖卡:修正移工防疫指引、苗栗電子廠](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163677923407) ## 即時資訊(6/20) :::danger * 今日 **2 境外** + **107 本土** + **11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rMYXx8kKMh4) | [Youtube-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YKrLO2nqf_w) - [疾管署新聞稿:新增109例COVID-19病例,為107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G1a0pK) 新北市44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1例,桃園市16例,臺中市6例,新竹縣4例,苗栗縣3例,彰化縣、宜蘭縣及基隆市各1例 - [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http://at.cdc.tw/wsV983) - [美國政府捐贈250萬劑Moderna COVID-19疫苗將於今(20)日傍晚抵臺](http://at.cdc.tw/mF740l) ## 即時資訊(6/19) :::danger * 今日 **1 境外** + **127 本土** + **20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Vi4_pJwa0mM)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5aMGrz5XZlk) - [疾管署新聞稿:新增128例COVID-19病例,為127例本土、1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4MGU2T) 個案分佈以新北市81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0例,桃園市8例,新竹縣3例,新竹市、基隆市各2例,臺中市1例。 - [疾管署新聞稿:已接種一劑AZ COVID-19疫苗之民眾,可陸續完成第二劑接種](http://at.cdc.tw/117h0R) 截至6月18日止,已有2.7萬名民眾完成兩劑AZ COVID-19疫苗接種 5/9以前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民眾開放接種第二劑AZ ## 即時資訊(6/18) :::danger * 今日 **1 境外** + **187 本土** + **21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Ykrtq5P7Vcg)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lAk18A4ftkI) - [疾管署新聞稿:新增188例COVID-19病例,為187例本土、1例境外移入](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TAeqHS3g8G3Qbp3EGZkXSQ?typeid=9) 新北市76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71例,苗栗縣26例(之前被隔離的移工居多),桃園市6例,基隆市4例,臺中市2例,花蓮縣及新竹縣各1例。 自**2020年**起累計51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51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55例、臺北市206例、基隆市17例、桃園市14例、彰化縣8例、臺中市4例、宜蘭縣及新竹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7例為境外移入。 - [指揮中心持續監測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並提醒高齡年長者接種疫苗之注意事項](http://at.cdc.tw/33y2V4) - COVID-19疫苗施打死亡情形一覽表 - 各國75歲以上施打疫苗死亡情形 死亡案例/接種人次 南韓1.42 台灣0.87 - [下週一開始每天晚上都會有重症病例諮詢會議(由各地治療團隊提出案例)](http://at.cdc.tw/5829Lc) 經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及俯臥通氣治療,納入COVID-19確診個案公費給付項目,並回溯自5月1日起適用。 - [Moderna疫苗24萬劑將於今(18)日下午抵臺](http://at.cdc.tw/6R0a84) ## 即時資訊(6/17) :::danger * 今日 **175 本土** + **19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RCzrDbERBzY)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3A2PFNfuhRo)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75例COVID-19本土病例](http://at.cdc.tw/1Z80L5) 新北市87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4例,苗栗縣31例(30是之前匡列的移工),新竹縣10例(長照群聚),桃園市7例,花蓮縣、基隆市及臺中市各2例 - [疾管署新聞稿:接種COVID-19疫苗是預防感染、避免重症與死亡最有效的方式 指揮中心持續監測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http://at.cdc.tw/vE20KW) 指揮官在立法院改由副指揮官主持記者會 ## 即時資訊(6/16) :::danger * 今日 **3 境外** + **167 本土** + **18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1fKlrRa4BCc)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RTwRJNftnuU)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67例COVID-19本土病例,另有3例境外移入](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bdXbaKzQLCvX8s69vQWQA?typeid=9) 個案分佈以新北市65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50例,苗栗縣21例,桃園市14例,花蓮縣8例,新竹縣5例,基隆市2例,高雄市及臺中市各1例。 - 6/17會配送AZ第二批 [6/18會配送莫德納第二批(一二三類)](http://at.cdc.tw/41ix32) 保留一萬劑給交通部邊境人員施打 - [國產疫苗審查](http://at.cdc.tw/Wt25mE) QA 會跟各縣市談造冊名單有漏的問題 長者抓53%是因為以前流感疫苗施打率52.5% 疫苗地圖 汙水監測自以前小兒麻痺計畫就有,除小兒麻痺外還有驗腸病毒,去年1月加入監測COVID-19病毒,一直都陰性直至今年6月11處檢體有2處是陽性。 ## 即時資訊(6/15) :::danger * 今日 **3 境外** + **132 本土** + **8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RP1aswDmFRk)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h63dALBZeg4)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32例本土病例,另有3例境外移入](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DRnT39ZhmbVd21bWvHIEng?typeid=9) ![](https://i.imgur.com/aHwiK8U.jpg) - 苗栗電子廠前進指揮所 - 勞動部查核結果 - [第二批疫苗發送](https://at.cdc.tw/32j23R) 雙北+10% 高風險區+5% 離島加配 加上前次疫苗撥配量,預估可讓全臺75歲以上長者接種率至少達53% - [廣篩策略](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84kDjSBTHU75sIoWKAdKcg?typeid=9) - 高流量氧氣鼻導管HFNC配送 46家重度急救責任醫院+4離島醫院 ## 即時資訊(6/14) :::danger * 今日 **0 境外** + **185 本土** ::: - [Youtube](https://youtu.be/w7Gz_-SjTKE)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33LJ3QEOu-4)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85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 ](http://at.cdc.tw/7BYq3P) ## 即時資訊(6/13) :::danger * 今日 **1 境外** + **174 本土** + **26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DzyiVQXwTWI)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bfy8YCulJNc)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74例COVID-19本土個案及1例境外移入 ](http://at.cdc.tw/fu9R58) * 新北市81例 * 臺北市62例 * 桃園市16例 * 基隆市7例 * 彰化縣4例 * 新竹縣2例 * 臺中市及花蓮縣各1例 - 75歲以上長者,避免移動,不限居住地或戶籍地均可就近接種COVID-19疫苗 高風險區增配10% (雙北) 中高增配5%(基、桃、苗、中、彰) 連江縣疫苗加配2000劑 - 指揮中心已採購高流量氧氣鼻管系統500台 另感謝民間捐贈醫療器材 - 疫苗Q&A - 交通部說明端午疏運運作狀況 等下16:00開始調整成以往連假的匝道儀控 ## 即時資訊(6/12) :::danger * 今日 **1 境外** + **250 本土** +**26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z9gAVbaDPIk)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x63AvAo4kkQ)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50例本土個案,另有1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Pq324t) * 新北市133例 * 臺北市65例 * 基隆市16例 * 桃園市13例 * 苗栗縣9例 * 花蓮縣3例 * 宜蘭縣、新竹市、彰化縣及臺中市各2例 * 高雄市、雲林縣、新竹縣各1例 病例變少還是要謹慎以對,放假請減少外出 - [疾管署新聞稿:自6月12日起,首批莫德納疫苗開放尚未接種第一劑COVID-19疫苗的第一類醫事及非醫事人員接種](http://at.cdc.tw/4CTG73) - 124萬AZ疫苗同時開放(表格) * 1-3類 * 住宿式長照工作人員&住民(醫護人員到機構施打) * 洗腎患者(由洗腎醫療院所執行) * 75歲以上長者/原住民身分65歲以上 * 已公費接種第一劑且已間隔10-12週需接種第二劑者 - 124萬AZ疫苗如何接種 1. 請地方依目標族群施打並訂分流計畫 2. 請地方政府於網站公布接種計畫,並報指揮中心知悉 3. 請提供民眾諮詢專線   請民政、衛政完成疫苗接種任務 - 苗栗電子廠相關 ## 即時資訊(6/11) :::danger * 今日 **1 境外** + **286 本土** + **24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vDB7_AsPbbM)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G-q7OL7HSes) - [疾管署新聞稿: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期間,持續執行「邊境嚴管」措施](http://at.cdc.tw/l6h8BU)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86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及1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9Ne2YJ) - 新北市120例 - 苗栗縣56例 - 臺北市49例 - 桃園市19例 - 新竹縣12例 - 基隆市8例 - 彰化縣7例 - 臺中市4例 - 宜蘭縣及新竹市各3例 - 雲林縣及花蓮縣各2例 - 臺南市1例 * [單株抗體藥物規劃](http://at.cdc.tw/t65a11) 6月中旬到貨一千人份,輕度到中度病患 * 感謝企業及民間單位共同捐贈日製負壓隔離艙80座 第一批用在重症急救醫院、預計放急診室外 * 交通部:端午交通疏運、[醫護人員防疫住宿專區](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covhotel/cov_medical/) 澄清高速公路警察攔查事情 ## 即時資訊(6/10) :::danger * 今日 **3 境外** + **263 本土** + **28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iAcElJ8m0f8)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iMy2EKR3LEY)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63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另有3例境外移入 ](http://at.cdc.tw/ke9U73) - 新北市112例 - 臺北市58例 - 苗栗縣43例 - 桃園市14例 - 基隆市12例 - 彰化縣10例 - 花蓮縣7例 - 南投縣及新竹縣各2例 - 宜蘭縣、臺東縣及臺南市各1例 - ![](https://i.imgur.com/sTYGvVa.jpg) - 社區廣篩四大策略 1. 廣設社區採檢站 2. 協助企業自主快篩 3. 導入診所自費快篩 4. 鼓勵廠商引進在家快篩 在家快篩目前有兩家廠商申請,會盡速審查 - 澄清台北記者會配發那個公文 - 端午交通疏運措施 * 加強匝道儀控管制延長紅燈秒數 * 控管車流量在以往連假交通量1/2以下 * 連假期間服務區賣場停止營業,僅保留部分廁所跟加油站 QA補充: 這次的124萬是用原有流感的系統,地方衛生局利用鄰里催種、社區設站 75歲以上直接對身分證或健保卡 ## 即時資訊(6/9) :::danger * 今日 **1 境外** + **274 本土** + **25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HuintRs4VBg)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D8qf23_XdJc) - [疾管署新聞稿:COVID-19疫苗須依循指揮中心所訂之接種順序依序施打](http://at.cdc.tw/5sL1u6)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7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另有1例境外移入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WF6xlOaJgMr0POPnUwWvsw?typeid=9) - 新北市162例 - 臺北市63例 - 桃園市15例 - 苗栗縣12例 - 基隆市10例 - 彰化縣及南投縣各3例 - 宜蘭縣2例 - 臺南市、嘉義市、臺中市及新竹縣各1例 * [接種順序調整](http://at.cdc.tw/bR1fa2) ![](https://i.imgur.com/yNQO30t.jpeg) * 6/9 AZ開放打二三類對象 * 瑞德西韋用藥說明 住院2542人,中央集檢所1486人,地方加強版防疫旅館1786人 解隔離有2492人,滿10天轉居家隔離1260人 現在雙北新確診全送加強型防疫旅館,不會有新確診者居家隔離情況 PCR 166家,平日量能48000件,全開8萬 ## 即時資訊(6/8) :::danger * 今日 **0 境外** + **219 本土** + **22 死亡** :::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T697qpkTRw)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6XrT8ZY6fk)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19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http://at.cdc.tw/H137dW) ## 即時資訊(6/7) :::danger * 今日 **3 境外** + **211 本土** + **26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x4ugcYyiAPE)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E7oqnA61qhE) / [Youtube 客語口譯](https://youtu.be/u1F-DGaX68k)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11例本土COVID-19個案、3例境外移入](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R1FSxs02pQ9SbzB6uQQ8TA?typeid=9) 今日確診數較少不排除與假日篩檢數較低有關,勿輕忽 * [三級警戒延長至6/28](http://at.cdc.tw/55TB71) * [教育部: 停止到校上課至7/2](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210015AEE5D67F5E) [教育部FB](https://www.facebook.com/www.edu.tw/posts/1890355051139107) 指考延期至7/28-7/30 * [經濟部: 超市超商賣場加強三大管制 ](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94687) * [勞動部: 移工管理措施](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49721/) [Line@移點通](https://fw.wda.gov.tw/wda-employer/home/activity/2c95efb379799a7e01797a4316950085) ## 即時資訊(6/6) :::danger * 今日 **0 境外** + **335 本土** + **8 校正回歸** + **36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tDiHYjDh0AY)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FBQQcdBGlpg)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35例本土COVID-19個案,另有8例校正回歸個案]( http://at.cdc.tw/1Pm437) - 新北市160例 - 苗栗縣75例 - 臺北市64例 - 桃園市16例 - 宜蘭縣9例 - 雲林縣、高雄市、彰化縣及新竹縣各3例 - 基隆市、臺中市及臺南市各2例 - 嘉義市1例 明天起不再公布校正回歸個案 * [苗栗電子場群聚防疫措施](http://at.cdc.tw/o086i6) * 感謝美國提供臺灣疫苗 * 經濟部報告:傳統市集、夜市加強人流管制措施 * 端午雙鐵退票免手續費 * 下週開始配發莫德納疫苗 ## 即時資訊(6/5) :::danger * 今日 **0 境外** + **476 本土** + **35 校正回歸** + **37 死亡** ::: - [Youtube](https://youtu.be/wYfMMpAZUUw)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c7Z40dyMQZs)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476例本土,另有35例校正回歸個案 ](http://at.cdc.tw/T8JM24) - [疾管署新聞稿:近期各地皆有豪大雨,請民眾落實孳生源清除及防蚊措施,防範登革熱](http://at.cdc.tw/aug8q8) - [疾管署新聞稿:苗栗縣2家電子廠發生群聚感染案件,前進指揮所已立即啟動相關防疫措施,避免感染擴大](http://at.cdc.tw/9f871s) - [疾管署新聞稿:自即日起,暫停移工轉換雇主等作業以減少人員流動 防杜疫情擴散 ](http://at.cdc.tw/sO728R)[勞動部版](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49691/) * 企業快篩抗原快篩原則 ![](https://i.imgur.com/DqgfIAe.jpeg) ## 即時資訊(6/4) :::danger * 今日 **2 境外** + **339 本土** + **133 校正回歸** ::: - [Youtube](https://youtu.be/9cvN_92orKc)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b1aN500fhIU) - [疾管署新聞稿::6月4日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報告](http://at.cdc.tw/6m671W)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39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COVID-19個案,另有133例校正回歸個案 ](http://at.cdc.tw/E7cP5l) ## 即時資訊(6/3) :::danger * 今日 **2 境外** + **364 本土** + **219 校正回歸** :::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zMKi6nqlk)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_1dfWx_RQ)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64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COVID-19個案,另有219例校正回歸個案](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OUnnUS1b3dI3KifFOW9YDQ?typeid=9) ## 即時資訊(6/2) :::danger * 今日 **0 境外** + **372 本土** + **177 校正回歸** :::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cmHJj-scwA)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T6gjxR_uCs)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72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有177例校正回歸個案](http://at.cdc.tw/dn006d) * 經濟部講夜市、傳統市場人流管制等 * 對醫護暴力行為決不寬貸 * 李秉穎醫師講我國首例因接種AZ疫苗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後群 [疾管署新聞稿:專家會議決議持續推行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並確實執行疫苗接種不良事件監測作業](http://at.cdc.tw/13P57v) * 莊副講疫苗施打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規劃推動COVID-19疫苗大規模接種作業,加速民眾獲得免疫保護力 ](http://at.cdc.tw/12SK9m) ![](https://i.imgur.com/45Ts52P.jpg) ![](https://i.imgur.com/4arqtFE.jpg) ## 即時資訊(6/1) :::danger * 今日 **5 境外** + **262 本土** + **65 校正回歸** :::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irPN5S9t4)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5j1XzfUno) - [疾管署新聞稿:6月1日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報告](http://at.cdc.tw/239fqI) ## 即時資訊(5/31) :::danger * 今日 **4 境外** + **274 本土** + **73 校正回歸** :::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nH945hH-_A)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nuQJ_3CUCY)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74例本土、4例境外移入COVID-19個案,另有73例校正回歸個案](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3NTCX4wK-auPibRdNy4oNw?typeid=9) 目前的 Rt 值推估是 1.02,最高的時間在五月十四前後,Rt 值大約是 15,經過五月十五雙北三級,五月十九全國三級警戒,目前可以說往可控的範圍前進,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情況,我們要感謝全國人民還有地方政府一起非常積極的實施三級警戒、應有的作為,所以看到這樣三級警戒的效果,未來兩個禮拜還是要把這樣的作為維持住,我們要告訴全國人民,這樣的犧牲和努力是有效果的,要再持續,希望把 Rt 值降到 1 以下。 接下來的戰略首先還是會滾動式的調整三級警戒相關的措施、其次是整體來說要縮短發病到隔離的時間、第三是購置抗病毒的藥物給符合要求的輕重症,以減少重症人數,也降低醫療體系的負擔、病人被遺漏或是最後死亡的個案 ## 即時資訊(5/30) :::danger * 今日 **0 境外** + **266 本土** + **89 校正回歸** :::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1lYVd26J3M)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qGOSb_yIc)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66例本土COVID-19個案,另有89例校正回歸個案](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CXDf3UoUsTjxO6_cwsqm3A?typeid=9) ## 即時資訊(5/29) :::danger * 今日 **7 境外** + **320 本土** + **166 校正回歸** :::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XxmLnd12M8&t=837s)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20例本土、7例境外移入COVID-19個案,另有166例校正回歸個案](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MLPZkT6cSIuk_hg_iRimNg?typeid=9) ## 即時資訊(5/28) :::danger * 今日 **2 境外** + **297 本土** + **258 校正回歸** :::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00MUewLQKQ&t=634s) - [疾管署新聞稿:5月28日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報告](http://at.cdc.tw/5T85P3)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97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COVID-19個案,另有258例校正回歸個案](http://at.cdc.tw/8L386n) - [疾管署FB圖卡](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109571038407) * 新增個案報告 校正回歸案子維持在250例以上,整體上速度案子要加快清,措施有漸漸看到效果但速度不夠快 校正回歸後柱狀圖整體趨向平坦,並不是太好情況。疫情問在這波上面沒有看到有往下的趨勢。 從發病日情況來看稍微是往下,還需要研判。 * 疫苗分配 ![疫苗分配](https://i.imgur.com/LaHooo1.jpg) * 地方政府企業申請疫苗流程 * 羅副:快篩相關(畫面時間14:15左右) ![](https://i.imgur.com/pWNTv1f.jpg) * 石次長: 醫院收治狀況(畫面時間14:22左右) 37%收住在醫院,33%集中檢疫所,15%加強版檢疫旅館 專責病房 縣市|醫院數|床數|空床數| --|--|--|--|-- 基隆|4|254|163 台北|21|1159|682 新北|16|1661|1183 桃園|11|590|445 全國|180|9015|7380 負壓隔離病房(現在保留給需要呼吸器跟插管病人用) 縣市|醫院數|床數|空床數| --|--|--|--|-- 基隆|2|22|1 台北|16|149|25 新北|13|82|14 桃園|8|170|108 全國|119|919|366 ## 即時資訊(5/27) :::danger * 今日 **4 境外** + **401 本土** + **266 校正回歸** ::: ### 2021/5/27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 [Youtube](https://youtu.be/4bq5a2zoZsY) - [Youtube -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COFPz9at458)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401例本土、4例境外移入COVID-19個案,另有266例校正回歸個案](http://at.cdc.tw/3If19q) - [疾管署FB圖卡](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107473923407) ### 20210527行政院會後記者會(第3753次會議)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2BntXpwKNQ&t=2952s) [【報告一】衛生福利部:「COVID-19疫情現況及應處作為」](https://reurl.cc/noVR1e) ![](https://i.imgur.com/EThlL4Z.jpeg) ### 2021/5/27 09:3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 - [Youtube](https://youtu.be/Ctv4khm7tFI?t=539) - [Youtube - AI即時字幕](https://youtu.be/XTOHTv_c564?t=547) - [疾管署新聞稿:5月27日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報告](http://at.cdc.tw/QY5242) [記者提問健保卡萬華註記](https://youtu.be/Ctv4khm7tFI?t=1455) ## 即時資訊(5/26) :::danger * 今日 **2 境外** + **302 本土** + **331 校正回歸** ::: ### 2021/5/26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tERtaxOlQ&t=480s) - [Youtube - AI即時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JngMUiwNDA&t=480s)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02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COVID-19個案,另有331例校正回歸個案](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UGe-M0H22tYXGqziLPHLGQ?typeid=9) #### 新增個案報告 - 今日新增之302例本土個案: - 性別: 158例男性、144例女性 - 年齡:未滿 5 歲 至 90 多歲 - 發病日/採檢日:5 月 8 日 至 5 月 25 日 - 分布縣市: - 新北市 152 例 - 臺北市 87 例 - 桃園市 21 例 - 基隆市 13 例 - 臺中市 9 例 - 新竹縣 4 例 - 屏東縣、雲林縣、臺南市、宜蘭縣、高雄市及彰化縣各 2 例 - 花蓮縣、嘉義市、臺東縣及連江縣各 1 例 - 今日新增之331例校正回歸個案 - 性別: 160例男性、 171例女性 - 年齡:未滿 5 歲 至 90 多歲 - 發病日/採檢日:5 月 13 日 至 5 月 25 日 - 分布縣市: - 臺北市 221 例 - 新北市 102 例 - 桃園市 3 例 - 基隆市、臺中市各 2 例 - 苗栗縣 1 例 - 上述案例關聯性: - 茶藝館相關 35 例 - 萬華區活動史 209 例 - 某社團相關 3 例 - 其他已知感染源 170 例 - 群聚關聯不明 122 例、疫調中 94 例 - 今日新增之11例死亡個案: - 案號:2865、2877、3305、3213、3980、4273、4373、4666、4984、5098、5869 - 性別: 9 男 2 女 - 年齡: 50 多歲 至 70多歲 - 發病日/採檢日: 5 月 7 日 至 5 月 25 日 - 確診日: 5 月 21 日 至 5 月 26 日 - 死亡日: 5 月 23 日 至 5 月 25 日 - 詳細情形:死亡個案中7人有慢性病史,9人有萬華或其他確診個案活動接觸史,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 今日新增之2例境外移入: - 案5646,中國籍 20 多歲男性,5月1日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於防疫旅館居家檢疫,在臺期間並無症狀,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於5月24日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 - 案5891,本國籍 50 多歲男性,5月5日於印度出現症狀並檢驗陽性,5月14日以緊急醫療包機自印度返臺,入境時PCR採檢陰性、抗體陽性,入境後入院治療,期間再次採檢,於今日確診。 ![5/1-5/25 校正回歸情況](https://i.imgur.com/lcQIZnM.jpg) ![校正回歸各縣市分布情形](https://i.imgur.com/Vz91pRl.jpg) #### 風險國家/地區調整 - **香港**調整為低風險 - **以色列**列為中低風險 - **越南**自中低風險國家移除 #### 延長三級警戒相關措施及裁罰說明 - 強化三級警戒,落實5大措施 - 外出未配戴口罩,**不再勸導逕予開罰** - 例外對象:**失智者**(盡量妥善照顧、避免外出)、**全日在外工作者**(需於公共場所用餐者,嚴格遵守社交距離、於空曠場所用餐) - 嚴查不得營業之場所,違者嚴格法辦 - 處分對象:**業者**、**現場執業人員**、**消費及聚會者** - **餐飲一律外帶**,賣場、超市加強人流管制,少去多買、一次購足 - 結婚不宴客、喪禮不公祭 - **宗教集會活動全面暫停**辦理,宗教場所暫不開放 #### 其他報告 - 已依警消申請,於5/20先行撥付1000個面罩及2000個護目鏡,後續再依需求撥補。 - 為減少不必要移動,全國各級學校應**強化住宿生管理**、**不得強制要求返家**。 [衛生福利部Facebook文宣](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891101644389578) [疾病管制署Facebook文宣](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105091503407) #### 記者提問:疫苗混打問題(14:18:56) - 羅一鈞:所謂的混打是因為之前有出現過接種疫苗後過敏反應的人,當他第二劑也沒辦法接種AZ的時候,我們經過專家小組的討論,與其沒有第二劑的AZ,那如果有其他廠牌的話,可以讓他接種不同廠牌的疫苗,所以不是所謂的混打,而是為了讓他能完成疫苗的完整的接種。那混打究竟更有效或沒效還要等歐美的臨床實驗才會有近一步的結果。 - 張上淳教授:國外有發表初步的混打的狀況,副作用雖然可能會稍微大一點,可是基本上還是安全的,混打不會造成更大的安全上的考量。 - 陳時中:沒有要全面混打,只是對在打第一劑覺得不適合的可以打其他的廠牌,如果要全面的做要等有更多的證據或專家研判才會定論。 ### 2021/5/26 09:3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 - [Youtube](https://youtu.be/ZWqtt9XYRVM?t=526) * 確診解隔離 距離發病或採檢日達10天以上,且Ct值大於等於30,可進行解隔離程序,並自主健康管理7天;如Ct值小於30則入住集中檢疫場所。 * 集中檢疫場所後送醫院的綠色通道前日皆有說明,且集中檢疫場所附近的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的配合辦理的模式、六區區域應變中心因傳染病防治網指揮官進行重症病床的調度事宜,而針對雙北確診病患收轉到外縣市收治的綠色通道的合理時間,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今日會請雙北市提供自設的集中檢疫場所,及加強版的防疫旅館的位置,以利量能盤點。 * 疫苗進口我國要有正式代理商提出疫苗相關資訊跟藥證申請經過食藥署核可後,方可進行進口作業。 * 疫苗撥補&施打順位 專責醫院醫護人員為第一順位施打,另外雙北鑑於地區高風險疫情地區,將開放一到三順位的人接種,其他地方政府考量疫苗的量,原則以地方所提順位一到三撥補施打。 - **內政部民政司:宗教場所禁入等相關規範、暫停公祭延長到6/14** ## 即時資訊(5/25) :::danger * 今日 **2 境外** + **281 本土** + **261 校正回歸** ::: ### 2021/5/25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rT8_IefoWY&t=330s) - [Youtube - AI即時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6PvGETt3o&t=345s) -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81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COVID-19個案,另有261例校正回歸個案](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KJs1FiAR_wExG5FEWfJe3w?typeid=9) #### 新增個案報告 - 今日新增之281例本土個案: - 性別: 144例男性、137例女性 - 年齡:未滿 5 歲 至 90 多歲 - 發病日/採檢日:5 月 7 日 至 5 月 24 日 - 分布縣市: - 新北市 154 例 - 臺北市 49 例 - 桃園市 16 例 - 臺南市、基隆市及彰化縣各 10 例 - 臺中市 9 例 - 屏東縣及新竹市各 4 例 - 高雄市、宜蘭縣各 3 例 - 臺東縣、南投縣及苗栗縣各 2 例 - 新竹縣、雲林縣及花蓮縣各 1 例 - 今日新增之261例校正回歸個案 - 性別: 162例男性、 99例女性 - 年齡:未滿 10 歲 至 90 多歲 - 發病日/採檢日:5 月 2 日 至 5 月 22 日 - 分布縣市: - 臺北市 155 例 - 新北市 89 例 - 宜蘭縣、桃園市各 5 例 - 基隆市、彰化縣各 3 例 - 臺中市 1 例 - 上述案例關聯性: - 臺北茶藝館 28 例 - 萬華區活動史 186 例 - 某水果商 7 例 - 某社團相關 2 例 - 其他已知感染源 122 例 - 群聚關聯不明 111 例、疫調中 86 例 - 今日新增之6例死亡個案: - 案1341,70 多歲男性,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5月8日始有症狀,15日確診,20日死亡。 - 案2558,60多歲男性,具萬華區活動史,5月15日始有症狀,20日確診,同日死亡。 - 案2719,90 多歲男性,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史,5月14日始有症狀,20日確診,同日死亡。 - 案3031,60 多歲男性,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5月15日始有症狀,21日確診,23日死亡。 - 案3242,60 多歲女性,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5月20日始有症狀,22日確診,24日死亡。 - 案4648,70 多歲男性,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史,5月22日始有症狀,**23日死亡,24日確診**。 - 今日新增之2例境外移入: - 案5085,40 多歲男性,5月2日自菲律賓入境,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入住防疫旅館,在臺期間無症狀,17日隔離期滿採檢結果為陰性,24日完成自主健康管理後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2) - 案5470,20 多歲男性,5月11日自菲律賓入境,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入住防疫旅館,在臺期間無症狀,24日隔離期滿採檢,於今日確診。 ![5/1-5/25 校正回歸情況](https://i.imgur.com/aFD7VvF.jpg) ![校正回歸各縣市分布情形](https://i.imgur.com/COF2fu3.jpg) -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14(一) - 教育部:全國各級學校&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延長至6/14(一) [教育部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www.edu.tw/posts/1880399675467978) - 行政院在準備新的紓困方案 - COVID-19 疫苗分批到貨,六月將到貨200萬劑,至8月底可達1000萬劑 - [快篩站指引撰寫中,抗原快篩站流程](https://youtu.be/_rT8_IefoWY?t=1729) ![](https://i.imgur.com/n4eokwd.jpeg) ### 2021/5/25 09:3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bVCqcx4w4&t=295s) [疾管署新聞稿:5月25日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報告](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o27RvXK2iFalOiryjIgglw?typeid=9) - 考量各項防疫措施生效至落實推動需要時間,請各地方政府持續加強監測、防疫及整備工作,並增加社區採檢站及提升採檢量能,強化檢驗及醫療調度應變量能,避免造成急診壅塞及增加院內感染風險。 - 為評估全國疫情風險狀況,指揮中心明(26)日起開始實施「COVID-19傳染病通報作業新流程」,由各地方政府每日通報社區採檢站篩檢量及陽性數等資訊,產製報表、面板分享共用,以利進行指標監測;另為防止高風險地區之社區篩檢站檢驗壅塞,指揮中心訂有「社區快篩站快篩處置流程」,協助地方提升篩檢工作執行效率。 - 醫療資源整備工作推動: - 有關雙北市專責病房一人一室收治病患之規範,如確有困難,將由「傳染病防治醫療網」網區指揮官視病人住院必要性、急迫性,及醫院收治量能、病房硬體條件,彈性調整。 - 長期需要血液透析之確診病患,請集中收治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及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不限一人一室,並請地方衛生局督導上述醫院儘快制定相關作業流程。 - 為利病患收治,請各地方政府督導轄內醫院加速專責病床清空速度,500床以上醫院須於本週五(28日)完成1/10病床數開設為專責病床;專責ICU部分,以醫學中心及準醫學中心至少20床,其他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至少10床為原則,並以區域為單位規劃設置。 - 地方指定應變醫院且同時肩負該縣市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者,為避免排擠其他重症患者就醫診治,請新竹縣、雲林縣及嘉義縣即刻執行備援應變醫院指定工作。 - 集中檢疫場所設置請以50間以上為原則,以提升運用效率。 - 為提升病床週轉率,針對確診住院者,距離發病或採檢日達10天以上且PCR採檢Ct值大於30者,可以出院並自主健康管理7日;若Ct值小於30則入住集中檢疫所。 ## 即時資訊(5/24) :::danger * 今日 **5 境外** + **334 本土** + **256 校正回歸** ::: <!--今日9:30場沒重點,跳過--> 今日新增之334例本土病例,為157例男性、17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5月10日至5月23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77例最多(以板橋區43例為多),其次為臺北市99例(以萬華區38例為多),桃園市19例、彰化縣12例、基隆市及臺中市各7例、高雄市5例、屏東縣及臺南市各3例、南投縣及新竹縣各1例。校正回歸個案256例中,為157例男性、9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5月22日;個案分布以臺北市148例最多(以萬華區76例為多),其次為新北市99例(以板橋區34例為多),桃園市6例、苗栗縣2例、臺中市1例。綜上所有個案,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200例、茶藝館相關34例、某社團相關6例、某水果商相關6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38例、關聯不明101例、疫調中105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新增6例死亡個案中,案1860為70多歲女性,有胃癌等慢性病史,5月14日採檢,17日確診,19日死亡。案2476為70多歲男性,有扁桃腺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並就醫,19日確診,21日死亡。案2720為60多歲男性,5月15日出現咳嗽症狀,16日自行就醫採檢,20日確診,22日死亡。案2825為6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肝硬化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20日確診,22日死亡。案4162為6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慢性B型肝炎等慢性病史,5月21日有肌肉痠痛、呼吸困難、肺炎等症狀,21日採檢,22日死亡,23日確診。案4284為60多歲男性,有萬華區活動史,5月22日死亡並通報採檢,23日確診。 新增5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菲律賓(案4466)、尼泊爾(案4613)、印度(案4773、案4902、案4914)移入,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案4466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5月9日來臺工作,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23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案4613為30多歲本國籍男性,5月22日返臺,因入境時有症狀,於機場採檢送驗,於今日確診。案4773、案4902、案4914分別為本國籍40多歲、20多歲及50多歲男性,案4773、案4914皆於5月22日返臺,入境時並無症狀,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並採檢,於今日確診;案4902於5月10日返臺,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期間並無症狀,5月23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 ## 即時資訊(5/23) :::danger * 今日 **3 境外** + **287 本土** + **170 校正回歸** ::: ### 2021/5/23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 [Youtube](https://youtu.be/lJUvNkiGNYc) - [Youtube AI-即時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tZxzPLA5SU)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87例本土、3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170例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zpyeez9DR02hYPPArtt0jg?typeid=9) ![](https://i.imgur.com/0Erkpbf.jpg) ![校正回歸各縣市分布](https://i.imgur.com/V0xhzIi.jpg) ![5/1-5/22 校正回歸情況](https://i.imgur.com/65yWtm7.jpeg) ![從採檢日看陽性率](https://i.imgur.com/OeYg3uQ.jpg) 原來最高點5/15沒變,最高點校正後變成5.8%,陽性率微幅上揚(2.9%→3.4%)。 ![各縣市快篩站每日量能及結果](https://i.imgur.com/BGQ0EvV.jpg) [通報系統問題與改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JUvNkiGNYc&t=1147s) [健康存摺現在可以看篩檢結果](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JUvNkiGNYc&t=1495s),無使用健康存摺者採檢時主動留電話 - [健保署粉絲專頁圖卡教學](https://www.facebook.com/nhi.gov.tw/posts/2036392673179204) [加強集中檢疫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JUvNkiGNYc&t=1864s) 收治確診病患到今天中午1093位(新北市721位 台北市340位 其他縣市32位) 目前還可以收的977間,未來三天可以收的828間,繼續場勘加建置的約1000間 #### 記者提問 - (14:43:57)想請教張上淳教授,英國變異株的輕中重症比例,會不會有什麼症狀,請幫我們更新數據,還有重症呼吸器與葉克膜的人數。過去我們都是看國外的變種病毒有什麼症狀,台灣現在多了兩千多例,我們自己的數據是否有顯示出與過去不一樣的症狀嗎?第二個想問,前台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有提出一個隱形缺氧的名詞,他擔心未來會有像國外輕症確診者待在家過世的事件發生,有呼籲增加集中檢疫所或方艙旅館的量能。我們剛才有提到量能,但我們想確定的事,目前的量能夠的話,那目前還有多少確診者是待在家裡的呢? - 張上淳:英國變種病毒株其實臨床表現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在目前我們看到的,大概都還是差不多,跟我們先前看得差不多。那主要當然是這一次的群聚很多是在中高年齡層,那是因為年齡的關係,再加上他們有一些慢性疾病,疾病的比例非常的高,所以造成這一個疾病嚴重度是有一點,跟我們先前看到是不太一樣。到目前為止,如果我們只看最近的 4/15 以後的個案,到昨天為止 2,795 個個案裡面,年齡在 60 歲以上還是維持 37%,跟昨天跟大家報告的一樣。裡面的疾病嚴重度,270(9.7%) 嚴重肺炎或到更厲害的呼吸衰竭的程度。如果單單只看 60 歲以上的話,有 18% 是屬於這樣的重症狀況,這是最近的英國變種病毒株所造成的大規模的感染個案狀況是這樣。如果要看出全部到目前為止、到昨天為止 3,860 幾個個案裡面,嚴重肺炎的是,確實還是再增加啦,6.2% 的病人是屬於嚴重肺炎,另外有 2.6% 是接近呼吸衰屆或已經呼吸衰竭的程度,其中 66 例是正在使用呼吸器當中,使用葉克膜的,其實有 1 例是脫離使用葉克膜,剩下 2 例是使用葉克膜當中。 - 陳時中:這都是一個滾動的數字,大家可以看到,昨天跟大家報告的新北市,昨天我們放在集中檢疫所的有 300 多,經過一天又有 300 多人進到我們集中檢疫所,換句話說所以現在新發生的安置速度變快了,我們在全力協助這個事情,只要有通知,我們現在手上已經⋯⋯今天我們準備了 977 間,都可以即時的來進駐。台北市就進到集中檢疫所比較少,大家也知道說這兩天也佈建了相關的加強版防疫旅社。我們這邊也跟大家報告過,我們在人力上也請國軍來協助,漸次的在台北市這邊,漸漸都可以收在他們的加強版防疫旅社,由市聯醫、OO的醫療資源可以來協助,那新北市一時在建置上沒有那麼的快,我們會盡全力的來幫忙。現在每天病人一直在送,這些數值就已經是滾動式,大家看收治的情況就知道了。 ### 2021/5/23 09:3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72h5yUXFKg&t=111s) [疾管署新聞稿:5月23日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報告](http://at.cdc.tw/T7O656) - 為加快疫調速度,指揮中心已完成疫調輔助系統,一經地方政府通報確診者相關資訊後,儘速完備足跡資料,供地方衛政單位完成疫調,提升疫調效率與效能。 - 各地方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如匡列為接觸者,且需進行隔離時,請地方政府協助安排入住防疫旅館相關事宜。 - 為保全醫療院所醫事人力量能,地方設立社區篩檢站所需人力,請動員診所基層醫事人力,或洽請醫師公會全聯會、耳鼻喉科醫學會等公協會協助採檢。 - 各地方政府若發生疑似確診者失聯,請立即啟動警政協尋作業,以防範疫情擴散。 - 有關醫療資源整備,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與各區管制中心及責任醫院,均確實掌握病床數及相關醫療資源分配,以協助地方因應疫情。 - 通報及檢驗流程部分,已規劃機制減少醫療院所端通報及送驗資料登打負擔,快速傳遞檢驗結果,以利採取防治工作,加速民眾溝通,讓民眾安心丶放心。 ## 即時資訊(5/22) :::danger * 今日 **2 境外** + **321 本土** + **400 校正回歸** ::: ### 2021/5/22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oqunnTeh3Q&t=422s) - [Youtube 即時AI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ZwHYJSdko4&t=403s) [疾管署新聞稿: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21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400例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http://at.cdc.tw/g11t9x) ![](https://i.imgur.com/YhabOcb.jpg) ![校正回歸後各日病例數](https://i.imgur.com/B8UFCPy.png) ![5/1起採檢陽性趨勢](https://i.imgur.com/FAQAEmR.png) (14:04:13)陳時中: 各位記者女士先生,大家中午好。 今天要跟大家報告,我們在昨天的,正式的案例來講我們增加了 323 例,前兩天大家也注意到,其實我們整個的採檢,最主要是在報告這一端,其實產生了塞車的情況,所以從那天開始,我們也積極的研究怎麼樣簡化,相關的通報程序,希望他能夠速度能夠加快,讓我們對整個疫情的研判能夠更即時。 經過這幾天的改善,通報的速度大為提升。昨天因為效率提升,所以昨天我們也清了一萬多件的舊案,然後裡面有 400 個案例,有 400 個案例。整體這些案例,新增的有 321 例本土案例、162例男性,15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 5/10 ~ 5/21。校正回歸的這 400 案例,為 185 例男性、215 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90多歲,發病日到採檢日介於5/7~5/20。 總共的個案裡面,新北市384例最多,板橋103例。台北市 269 例,萬華區174例,桃園20例,台中11例、基隆9例、屏東5例,彰化縣及高雄市各4例、宜蘭縣、新竹市、花蓮縣各3例,新竹縣2例,台南市、苗栗縣、南投縣、雲林縣各1例。 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的有258例、茶藝館相關100例,還是以這邊為最大宗。某社團相關4例、水果商相關3例,其他已知感染源的有 80 例,關聯不明的有121例,疫調中的有155例。 ![](https://i.imgur.com/dmOn8pj.jpg) 大家可以看到,大家的左手邊,在我們正常採檢通報裡面,應該顯露的案例。 另外在大家的右手邊,是我們昨天整體速度加快通報,清查出來在前一段時間,塞車的案子。那因為他是塞車的案子,要讓這樣的疫情看得更清楚,所以我們就把它校正回歸到,原來他應該要被通報出來、如果沒有塞車的情況下,會從 5/16、17、18、19、20、21 都做了校正。整體看這樣的圖表來看,整體上還是在 5/17 這時候的病例數最多。那相關的持續在塞車,即時的清倉,就會陸續的來做。這樣做得越快,讓他時間差越少,整體我們在疫情的掌握就會更好。 境外移入的案例,有2例。1例是 3462本國籍30多歲男性,今年1月在菲律賓有相關流水症狀,當地檢驗是陽性,沒有接受治療,後續於2~4月取得4次陰性證明,4/8自菲律賓入境,持有搭機前三日內陰性報告,在台內無症狀,4/3 採集結果亦為陰性。因為工作需求,於5/19自費採檢, 於近日確診,CT值34。第二次 PCR 採檢結果為陰性,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案子發生了這麼久,到最後還是有一些排毒沒有完全,所以會有陰陰陽陽的情況。案3867為英國籍30多歲男性,4/28自英國來台工作, 有3日的陰性報告,沒有症狀。5/21因為自主健康管理結束,因為工作所需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 昨天整個情況,除了境外的,有新增兩名死亡個案。一案是 3097 為 80 多歲男性,5/19 因為咳嗽發燒、呼吸困難、全身倦怠等症狀送醫,5/20 死亡,經採檢於今日確診。家屬表示個案沒有萬華區的活動史,亦無接觸確診個案。案3553為70多歲男性,曾接觸過確診者,5/18 由衛生單位匡列為居家隔離,5/19到醫院採檢,衛生單位電訪時自述沒有症狀,5/21家人發現個案無呼吸心跳,當日宣告死亡,經採檢今日確診,CT值14。 ![](https://i.imgur.com/aINLonc.jpg) (14:10:27)陳時中:整體因為這樣的個案在通報時的相關時間差,跟整個時序案例的混亂,昨天晚上本中心為了要釐清案情的情況,漏夜做了相關個案的清查,跟採檢日來做陽性比較。 大家都知道,通報有時間差,再加上這段時間的塞車,時間差情況更嚴重,當然我們把它回歸校正之後,看起來還算是平穩,但是更重要就是,採檢日時候比較能看得出那時候疫情的情況,所以我們就用每日採檢日來看,從 5/1 來看到 5/21,整體來看還是到 5/15 的陽性率最高,陽性率最高到達 6.3,從 5/13 的 2.5%~4.4% 到 6.3 到逐步往下4.7, 2.8,這幾天都維持 2.2~2.9,這樣的一個範圍。看起來疫情裡面,整個來看並沒有爆發的情況。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大家的報告裡面,其實縣市的範圍在每一天都有一些個別案件,雖然都是零星案例,也必須要提高警覺。尤其從整個來看,還是以萬華及新北市周邊、萬華相關有交通要道出入頻繁的地方,相對是一個相對熱區。這段時間新北市政府也好、北市政府也好、也都很迅速的在上面設置採檢站。從熱區的快篩採檢,從快篩的結果來看,也沒有在提升、前一段時間降得比較多,這兩天就維持比較平穩。整體來看,對於相關熱區的監測跟即時檢測,即時的匡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那這些病人在今天早上相關已經確診的病人,除了前段時間陸陸續續,不管是在快篩已經被收到安置的場所之外,今天我們也準備了相當多的集檢所,請地方政府,新北市跟北市,他們要準備相關的交通,趕快把這些病人即時的送到我們的安置處所,那現在都在進行中。 那相關的在昨天有跟大家講,盡量少移動,大家不要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另外在人事總處,因應這樣的情況,對我們的公務機關有一些要求,我們請施人事長。 (人事長、經濟部長報告) #### 記者提問 ![](https://i.imgur.com/1QBAR0f.jpg) > 記者提問前的 time code 為影片左下角黑底之直播當下時間。 - (14:23:55)部長不好意思想請教一下,到底什麼是校正回歸。例如說,我們到底是改變了什麼樣的通報方式?如果說今天稍微有延誤的話,為什麼不是隔天公布,而是一口氣積到禮拜六?就有人質疑說是不是因為六日沒有股市,不想影響股市,才一口氣在禮拜六的時候公布? - 陳時中:那是思考很精密,我們倒沒想到這樣的情況。一向指揮中心有多少的狀況就說多少的事情。從前兩天,大家有注意到羅副有跟大家回答,那時候我們就注意到這些通報、在上傳裡面,事實上是有塞車的情形。那為了因應這些情形,我們就積極的把相關,本來把必要的欄位從 20 幾項簡化到 8 項來,那這樣整個申報在人力上或時間上就會增快。然後第二個在,雙北區域大家都知道在前一段時間,不管是在資源的整備,或採檢站的成立,或一些快篩、安置、到醫院,我們現在在相關的清空,這些都耗費很多很多相關人力,這些都上軌道之後,加上申報的程序簡化,那就速度加快,就把這些相關累積的案件就把它報出來。跟這個股市完全無關。 - (14:25:35)想請教一下部長,有一些基層醫師跟孕婦都非常憂心,現在入院要做快篩,但量能好像不太夠,像部長剛才有說有塞車的問題。有醫師就呼籲說,是不是要鬆綁快篩的法規,配備工具讓基層自行採檢,想問指揮中心怎麼看。 - 相關快篩在使用的原則,專家也都認為在這樣的疫情是有他的必要,只是相關檢查的精確度到怎麼樣以上的,要怎麼樣來使用的指引上面,現在在做最後的確認,馬上也會來做開放。 - (14:26:29)指揮官好,報導者提問。關於回歸校正想請教,可不可以說今天公布的回歸校正的,就是屬於當天確診的人數?我可不可以回推,當天確診的前兩三天就是檢驗日?譬如說今天公布確診的,是兩三天前檢驗的數字,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想請教王美花部長,今天有呼籲企業要跟人事總處一樣,希望有 1/2 可以做居家辦公,請問經濟部除了呼籲之外,是否還有其他鼓勵,或動用強制規範這樣的行為,來確實讓企業確實做到1/2分流?再來跟勞動權益有關的部分,如果企業不願意的話,那勞工是不是有辦法取得他應該有的薪資或是維持他的生活所需? - 陳時中:對第一個問題來講,你這樣的判斷,這是我們判斷的基礎之一,也是我們最重要的判斷。就是在採檢日的時候,如果他沒有在這樣的行政塞車的時候,其實我們的檢驗量能目前是夠。那是行政上面過於繁瑣,加上這段時間大家又非常的忙,就會造成這樣的塞車情況。所以如果用採檢日來推,那根據還有相關的發病日等等,做一些判斷,那就是我們在校正回歸的方式。 - 王美花:關於企業的部分,製造業我要特別說明,我們是鼓勵可以在家上班的員工盡量1/2在家上班,所以他的核心業務,譬如說他要赴產線的員工的部分,就不是用這樣的原則,這是第一個說明。第二個對於企業跟勞工怎麼樣來作業,坦白講這個時候沒有辦法強制,因為每一家公司的狀態不一樣,另外譬如小的企業,他對於員工在家上班,他有沒有準備好相關的設備,那更不要講資安如果有疑慮,要把資安的情形做好,那這樣的話員工在家上班,才有辦法落實。所以確實在這段時間,應該是鼓勵企業盡快做好在家上班的相關措施。 - 陳時中:我還是要回來,到底真正的疫情是怎樣,當然是要正確,所以數字上要回歸正確來。另外這兩天我們發覺,一併跟大家說明,大概兩個問題,就是因為申報的本來需要的欄位過於繁瑣,所以速度整個就慢下來,只要有錯一項,那整批都不被認可,要重來key過,所以那時間耗費非常多。那現在把它簡化為8項必要欄位之後,那速度就會加快。我相信這問題會漸次影響越來越小,但是我們會持續的注意。第二個就是,我們再上去以後,病人要得到他檢驗的結果,相對也慢。這樣的時候會增加病人的焦慮感,或者是他沒有得到訊息,他自己的警覺性也就不夠高,所以我們現在也正在研究,大概五日內就會來公告,怎麼運用健保的健康存摺,在流程上面怎麼樣病人能夠及時知道他檢驗的結果。這個我們我們積極現在在開會討論中,讓健保的資料庫也能夠進來幫這個忙。 - (14:30:59)昨天一直提到說不會升級嘛,不過我們現在看的狀況是,因為疫苗很多人打不到,篩檢也比較慢,今天也提到申報的問題,有沒有之後還有第四級升級的打算嗎?還是說有沒有哪一些類別,例如說工商之類的,會需要先做四級的準備嗎?另外還有問到醫療系統,現在體系是不是量能還夠?有聽說 N95 口罩已經不夠用,是不是只剩下工業級的部分?那還有一個關於說,過去我們有口罩國家隊嘛,那楊泮池就提到,台灣是不是要自己研發精準的 PCR 檢測儀器,跟上現在的量能速度等等,那現在 PCR 檢測速度跟得上嗎,會不會有難以負荷的狀況?謝謝 - 陳時中:現在在檢驗的量能是夠的。第二個,現在的數據是案例是相對多,可是跟我們整個要求到升級的這樣的狀況是沒有。我現在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定下心來,怎麼樣積極備戰,能夠在三級的警戒,把疫情控制住。至於 N95 口罩一定夠,不管現在的儲備量也好、或者是生產量、生產能力都一定夠。那發展這些新穎的設備,前進的設備讓簡易速度能變快,這也是我們都現在積極在做。不過要研發可能要稍微晚點,我們積極在購買。 - (14:32:46)部長想請教一下,有三總醫護跟我們表示說,他們非常不滿,驗出患者陽性的科室,一開始要他們自己判斷誰自主管理、誰居家隔離,甚至希望自主管理者可以幫忙顧原本房內,和他們一樣才一採陰的患者。他們認為說,像是聯醫還有北醫,他們都是等到二採,可是三總卻要他們先上陣。另外他還有提到說,前段時間三總還有請各科室的人自己去採檢患者,而不是先在急診進行,變成各科的護理人員必須要自己規劃動線,那我們想問,如果這不是必要開刀情況,是不是也不符合指揮中心的規範?另外還有提到向衛生局也有跟他們說,病房不進不出,那這樣是不是形同於封院?可以幫我們說明一下謝謝。 - 陳時中:我們也在三令五申,不必要的看診、手術,目前是暫停。剛才的有一些,其實張教授比較了解。 - 張上淳:其實您講的很多,我都不知道是怎麼來的消息。第一個是,如果任何醫院有狀況,那院內疫調都是感控人員會去進行疫調,疫調以後一定會區別接觸者、或是所謂的風險人員,有不一樣的處置模式。如果病房裡面有狀況,這些病人要怎麼樣後續安置,也都有一定的SOP,跟著SOP在進行。至於你說科室自行進行該單位的病人的採檢,這一定是某些醫院,就是已經是入院的,我們當初希望院區保全,希望住院的病人有機會的話,由風險病人開始篩,其他的病人也都進行一輪的篩檢,確定說住院當中的病人沒有被我們漏掉的狀況。但這個通常各醫院也都是由各單位該病房單位的人員進行採檢。進行採檢並不是那麼困難,只要有足夠的防護裝備就可以進行。所以有關這幾個問題,所謂的病房不進不出,一定是說這個病房有狀況,暫時停止不要讓新病人進來,也暫時不要讓已經住院的病人隨便離開,把事情釐清以後,再決定這些病人要怎麼樣後續處置。那這個病房不進不出,都是在短時間內暫時的作為。 - (14:35:40)指揮官好,報導者第二次提問。第一個問題是說,數據的部分,可不可以提供到今天為止,各縣市包含今天公布的,校正回歸的各縣市累積的確診數。第二個數據是說,今天有每日採檢陽性率的趨勢,可不可以提供5/1~12的原始數字。 - 陳時中:就是說分母跟分子。趨勢在這裡,你要分子跟分母嘛。 - 記者:對 - 第二個問題是說,校正回歸剛才講說主要原因是塞車,所以今天才會一口氣公布過去這幾天校正回歸的數字。想請問就是說,那塞車的情況到今天為止就結束了,明天還會繼續塞車嗎?那明天之後還會有這種公佈幾天前校正回歸的數字嗎?以上謝謝。 - 陳時中:第一個,地區的分佈,可能就只有新北市跟北市,其他都非常的零星。我們可以把這個數字也跟你說,沒有問題,等一下我們就提供。但是先跟你,主要都還是北市跟新北市,比較真的最多。第二個分子分母,我們跟你再討論,沒有問題。第三個塞車完全解決了沒有,還沒有還沒解決,只是大量地被解決了。我相信這幾天持續的效率變高,那這些塞車情形陸續會解決,那也希望大家在行政上面簡化之後,能夠儘速的知道真正的情況,對於疫情的判斷才會有幫助。 - 陳時中:大概跟我講,我先講一個數字好了,塞車裡面,昨天那個數字是大概 14,000 多件所產生出來的。 - (14:38:10)指揮官好,想問一下有確診者接觸者說,他在家裡出現胸悶等等狀況,通報1922之後,1922人員跟他說你這個狀況不嚴重,從5/19到現在已經三天多都沒有安排他採檢或就醫,讓民眾滿擔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對於這種有症狀的接觸者,我們處理的SOP應該是怎樣,只能讓他在家裡等嗎?另外有一個問題想問,雙北因為目前個案比較多,醫院的病床數還夠嗎,還有多少床可以運用?未來如果不夠用的話,有可能把相關個案送到鄰近縣市的醫院做安置嗎?謝謝。 - 陳時中:5/19已經確診的還是? - 記者:已經確診的個案他的接觸者,他的家人自己出現症狀,跟1922反應。 - 陳時中:如果他是一個確認的接觸者,那有出現症狀,那應該是要儘速安排採檢。第二個,醫療量能,會不會到別的縣市?會。當然是整體在嚴峻的情況,醫療的資源大家都是共同使用,為了社會的安全都是共同來使用。 - 羅一鈞:大家知道雙北病患最多,病房的調度相當吃緊。我們今天中午統計,雙北這邊專責病房數目255個空床,負壓隔離病房38間。這個都是隨時會在變動,有需要的病人會進去,如果已經可以解除隔離的病人也可以解隔離,這個數字會變動。我們現在其實是,無症狀跟輕症跟快篩陽性的輕微病患,會盡量收治在集中檢疫所,還有加強版防疫旅館裡面,來把病房留給真正比較高危險因子或者是有中重度症狀的病人。這些空床有時候做為調度或保留之用,以免塞滿的時候會連比較嚴重的病人都沒有病床可以收。 - 陳時中:至於在禮拜一,醫療量能應該是上次規定,禮拜一是我們的截止日期,照規定要開出來的專責病房都應該要開出來。這兩天醫院也都是非常忙的要來清空相關的病房。 - (14:41:11)部長好,兩個事情要提問。第一個是,今天我們增加回歸的這400例,大家還是滿疑惑為什麼我們都不直接說新增700,是擔心今天大家聽到這個數字會嚇到嗎?另外是,這回歸校正400例,今天才驗出他們是確診,請問他們的相關的接觸者都匡列完畢隔離了嗎?第二個部分是,中華郵政目前傳出,窗口服務人員有確診的情況,未來他們會把這些第一線人員作為施打公費疫苗的對象嗎?謝謝。 - 陳時中:病例為什麼要回歸,這個數字不是大家這樣看看今天高高低低,這數字有他代表的曲線的意義。如果你把行政上面的案例歸在這上面,你會造成很大的誤解,對於疫情的判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還特別就是說,再去把回歸之後我們去看每日採檢的陽性率,這些都不是只是說為了來跟大家做報告,是在疫情的研判,他的趨勢上面,對於我們整體要採取的措施的強度,都是有非常大的影響,這是一定要把它回歸回去,那整體的疾病的發展的情況才能夠看得清楚。 - 莊人祥:(中華郵政)這是會納入 ACID 專家在討論。 - (14:43:05)不好意思三題請教。剛才提到回歸校正一次校正 400 例。那因為有媒體直接寫說今天單日新增700例,那請問我們是不是可以統一這樣寫,還是不可以寫單日新增700例。第二題想問,今天對民眾來說是一次增加700例這麼多,聽起來滿恐慌的,但因為之前指揮中心有講過說如果CT值大於30,是可以視為安全回到社區的部分,那不知道指揮中心有沒有統計,目前為止以來,確診個案大約有多少比例是CT>30 可以視為比較安全,有多少比例是CT值真的很低,可以認為說感覺社區真的比較危險、還有傳播力在傳染,可不可以說明 CT 值分布的情況。最後想問張教授,張教授昨天有說重症個案數慢慢再增加,但沒有詳細說出重症個案數到底有多少,那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統計住院人數、重症人數、使用呼吸器人數,謝謝。 - 陳時中:第一個,社區當然是有風險。要不然為什麼要叫社區感染,就是社區有風險。為什麼要請大家避免移動,那我們的社交聚會、相關聚會要減到最低,都是有風險。當然這個風險不是只有恐慌,風險就會過去。只有恐慌而沒有相對的自我保護、大家的合作,只會讓他變得更嚴重,不會變得更好。所以在三級的相關警戒跟要求,大家務必要來遵守。 - 陳時中:第二個,直接把這個數目這樣子寫,其實是相對不太正確的報導,因為我剛才講過,這數字不是只有看數字,他要傳達一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那這個數字才有意義。那很清楚的就是,今天的若照著正常的程序裡面,大概就321件,那有400例是我們在塞車清倉之後,所產生的結果,那他應該要回歸到後面去。若要把它寫得更清楚,那可以看到說 5/16 我們這個表,5/16~5/21原來已經公布的病例數校正後的病例數,那這樣才會讓我們的閱聽眾能夠對整體的社會情況更了解,那否則以這樣單獨的一天、這樣沒有校正過的數字來,那可能就傳達了錯誤的訊息。 - 張上淳:有關於CT值的部分,最近的確診如果進到醫院裡的個案,大部分都是CT值偏低,大概都是27以下為主。那過去境外移入個案幾乎都是CT30以上。這兩群是非常不一樣的。那因為個案數每天增加得多,其實我們也沒有特別去統計這個有多少是大於30、有多少是小於30。可以跟大家報告的是,有些住院病人進去以後,CT值後來就大於30了,而且也發病超過10天,那就下轉。解隔,如果沒有 CT 值、發病超過十天,那就下轉到集中檢疫場所,而且他是沒有症狀、沒有發燒等等的。全國目前,大家關心的這一波裡面,4/15 以後的本土個案為主的這一波疫情的狀況,從 4/15 到昨天為止,統計的 2072 例個案裡面,超過 60 歲以上佔了 37%,這 60 歲以上的,這些 37% 的個案裡面,重症的比例是 15%。此外目前住院的病人當中,有 46 例正在使用呼吸器當中,比昨天跟大家說明 41 例又稍微增加,有 3 例在使用葉克膜,狀況沒有改變。 - (14:47:51)指揮官好,年代壹電視提問。請教今天新增的兩名死亡個案,其中一例是宣告死亡之後才確診,想請問他現在家人是不是有傳染的可能,目前情況如何,有釐清他是屬於哪一個傳播練感染的嗎?另外是今天在林口醫學中心疑似有院內確診,請問目前有掌握到匡列人數、以及最新檢驗結果嗎? - 莊人祥:死亡的個案部分,他是在先前有一個旅遊團的成員,旅遊團有,要確認一下有一些個案都有確診,目前這台遊覽車目前有確診人數有 13 人。那再來就是說,他的家人部分,目前都沒有症狀,已列入居家隔離。 - 陳時中:那是進香團? - 莊人祥:不是。 - 陳時中:不是進香團,另外旅遊團,OK好。關於林口的個案? - 羅一鈞:林口長庚醫院他們是有兩個曾經來醫院照顧病患的院外看護,也都有萬華的活動史,在5月中旬前,所以後來經過檢驗是陽性,院方就緊急匡列相關接觸者,目前檢驗都是陰性。所以目前會持續追蹤相關接觸者,希望在繼續做採集。之前在幾個院內感染事件可以發現,不一定在一採陰之後就保證後面不會轉陽,也有跟長庚這裡做提醒,後續這些人員匡列隔離追蹤都還是要特別當心。 - (14:50:02)指揮官好,中視提問。想請問副長提及下禮拜是重要觀察期,請問這個觀察期策略是不是有生效,那這個指標的意義是什麼,觀察的重點會是什麼,現在是最糟的情況嗎?第二個問題是想請指揮中心提供第一線人員、消防警消人員是否已經打完疫苗,有沒有盤點過、有沒有需要補施打。第三個問題是,有個旅遊團有民眾在網路上po文中,5/7 一家人去武陵農場,40 人只有一人戴口罩,然後有很多人都確診,但指揮中心沒有公布足跡跟疫調,他們有點恐慌,因為裡面有很多中永和民眾都有參與。那這邊想請指揮中心幫我們解答,謝謝。 - 陳時中:目前打的疫苗比例最高是第三類的,大概 35000 人打了 38000 人,打得最高。第一類是第二高,軍警沒有特別高。下禮拜我們就是要把數字弄正確來,避免在上面做誤判,所以這數字的正確性、落點都是非常重要參考數據。那當然整個判斷,要考慮的點很多,個案數、分佈、陽性率、熱點區域,那我們的醫療量能的整備、集中檢疫所的整備完全,都是在考慮之內,這些資料都會讓專家來評估。 - 莊人祥:有關這個旅遊團,這位死亡個案應該也是 5/7~8 有去參加這個旅遊團的,這一團的遊覽車有 42 人,這一位個案就是在 5/18 衛生局有匡列遊覽車的確診病患,衛生局有針對這個個案做接觸者匡列,所以他才會被要求去採檢。所以他 19 號因為這個接觸者採檢而去採檢,那到 21 號死亡。所以有關這個接觸者部分,我們會在跟衛生局詢問,其他接觸者是不是都有列入居家隔離,不過由這個個案他的確是已經做了居家隔離部分。 - (14:52:55)不好意思,部長我還要再請教,這一次今天公布的新增例,有哪些是醫院內的確診嗎,有沒有這個數字,或者是有沒有院內感染的部分?另外之前說全國防疫升三級是為了要救新北,因為新北沒有辦法有效控制疫情,要從外縣市圍堵,是這樣子的嗎?還有疫苗目前打了剩多少,因為現在要打很難打,有沒有一個時間點疫苗可以比較充裕一點,謝謝。 - 陳時中:沒有說要特別救什麼,就是要就全國疫情的考量。第一個時間我們把雙北升為三級,主要是因為跟其他區域要做區隔,避免不同級別的移動,希望讓這個移動能夠變少。接下來我們發覺相關案例,雖然沒有在其他地方有很大的爆發,但畢竟也看做散落的到各個縣市裡面越來越多,所以我們才把全國升做三級,作為一個全國一起來抗疫。 - 莊人祥:疫苗現在已經打了 299,844 人,因為每一瓶 10 劑,實打超過 10 劑,所以現在其實還剩下 35,700 劑,這個部分我們在 26 號以後,41 萬劑會配給下去,所以新的這批 41 萬劑之後,就可以銜接上。 - (15:54:42)指揮官好,Heho 健康兩個問題請教。這一週疫情爆發以來,已經累積有5名死亡個案。之前張教授有提到這些都是年紀偏大的患者,也有專家說可能跟變異病毒株以及醫療量能有相關,想請教教授怎麼看這個觀點。第二個問題想請教,現在疫情緊繃,第一線醫師對於現況滿憂心的,對於醫療資源上,他們希望能超前部署。剛才羅富有講到,雙北隔離病房只剩38間,如果未來幾週中秤患者持續真多,加護病房如果不夠或呼吸器不夠,最糟的情況下我們有什麼因應措施,係戲謝 - 張上淳:關於這波年紀偏大的,確實比例比較高,他們又有一些潛在的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的比例非常高,所以變成比較重症的狀況,看到數字也確實是比較偏高。這樣的狀況也當然有可能進到呼吸衰竭、增加死亡的機率,當然個案數會增加的。這個裡面最近還有幾個個案是,確實年紀大、發病沒多久就突然過世了,這樣的狀況在國外的經驗裡面,這樣的情形也是會有的,有時候就會出現。所以我們當然是看到個術士增加,如果除以我們所有的個案數,我們的死亡數到目前為止還好,可是因為現在很多最近才發病,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整治,看最後的狀況如何,才能真正的知道。簡單的說,是會件確實看到、年紀大然後有淺浮期病人會出現死亡的狀況。 - 陳時中:整體醫療量能上,本來大家都知道台灣的醫療效率很高,各醫院都在滿載的情況之下,我們也不可能在平常的時候就建立一些沒有病人的醫院,在這裡面是在既有的量能裡做調配,在調配裡面,我們在下禮拜就會要求現在在計畫裡面,應開設的專責病房都要開設,積極把這個醫院也建立起來,所以在病房數會做這樣的準備。然後再運用我們的集中檢疫所在家強的集中檢疫所,也有我們的醫療人力,作為一個健康監測,不管是沒有症狀的、或者是沒有積極治療之必要的,用集中檢疫所作為病房數的調節,讓他能夠住院的天數縮短。第三個就是人力。醫院的人力需要保存,讓他們有這樣的餘裕去做這件事情。可是我們外面開設有一些,相當也需要醫療量能的及檢索,或在外面的採檢站,這些也都需要一些醫療相關的人力,所以也特別呼籲,其實那天耳鼻喉科醫學會也站出來,呼籲這段時間耳鼻喉科可能相對的就比較,尤其是開業的,可能因為病患真的關係,所以量能會降,把這些多出來的時間來幫助社會。昨天我們也在護理平台,未來要打疫苗的時候,或者是集中檢疫所都需要護理人員來幫忙,今天早上一該大概就有 700 多人響應,這些都是要把社會有的、但是沒有在崗位上的,希望他們可以進來多幫忙。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天新北市醫師公會也跳出來幫忙新北市,看到柯市長這邊、台北市這邊也著急了退休或不在崗位的,也進來幫忙,換句話說全體醫護人員都正在動員中,希望把醫療量能把它補足。所以要特別在這樣的緊急的時候,需要再病人端也要配合,不是有緊急的疾病或長期需要積極治療的、或積極的手術,那這段時間就施維忍一忍。有長期需要看慢性病的,可以運用遠距或在外面領藥,這些可以讓醫療量能維持他最大的力量,幫助社會把這個抗疫做好。 - (15:00:14)部長有兩個問題想要請教,就是我們有個受訪者說,他的兒子在頻東服役,同梯次役男在6月退伍,但不對在 5/27~31 先讓他們返家,之後再回不對等退伍,家長擔心這樣會造成防疫破口,想請問指揮中心有這方面的措施嗎?另一個問題是,今天回歸的400多例,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母親節聚餐的原因,這400例的回歸是不是全世界台灣首創的名詞,謝謝。 - 陳宗彥:國防部在這段全國升級的狀況底下,他們對國軍的防疫措施相對提升,對官兵休假返家,雖然都還是維持正常,不過對於所有官兵返回部隊之後,他們都有做相對的防疫措施,所以他們還是維持正常休假,但是回到部隊去之後,他們都會非常謹慎的去面對。 - 陳時中:第二個,在做這樣的,不管是流行病學還是公共衛生或者政策也好,我要強調這數字是要代表實情,真正的情況。比如說 5/17 我們是 333 例嗎?不是,5/17 我們是 406 例。這是發生的,在那天所發生的數目,重要是這個正確性,不在於原來因為塞車所影響的數目,這樣對我們對整體疫情的掌握跟判斷是沒有意義的。任何在上面調查也好,有這些數目上的排序的錯誤,是一定要把它校正的。 - (15:02:13)指揮官好,中時提問。想請問指揮中心是不是可以公佈這波英國變種病毒為主的流行病學資訊,包含重症輕症無症狀的相關比例。還有就是剛剛公佈的今天校正回歸,網路上就有網友說,是不是有蓋牌的疑慮,想請問指揮中心怎麼看,謝謝。 - 陳時中:應該是掀牌吧,怎麼會是蓋牌。把事實顯露出來就是掀牌呀。沒有顯露出來才是蓋牌嘛,這用詞有點不是很正確。把正確的數目揭露出來,讓大家可以看得出來,每一個時期發生的病例是多少。那重症的比例,現在有就先給。 - 張上淳:整體到昨天為止,3,139 例的確診個案裡面,有輕到中度肺炎的有 161 例(5.1%),嚴重肺炎的有 161 例(5.1%),有到嚴重肺炎、呼吸衰竭的有 72 例(2.3%)。 - (15:03:37)指揮官想請教,台灣與美國各界政治人物都積極向美方爭取疫苗,不過路透社卻透露說美國疫苗將優先送給美洲國家,想問是否會影響台灣疫苗取得。另外還有前天有傳出府院志工染疫,是否連帶讓他其他家人也感染到,目前傳染的機率好像很高,大概是有多少?有沒有分配到其他檢疫所,所有家人是各自分配到其他檢疫所嗎?謝謝。 - 陳時中:每個國家都有他的政策,不管美處也好、或者我們跟 AIT都積極跟美國讓他了解台灣現在目前的情況,也讓他了解我們有簽過相關的MOU,有相關的這些項目合作存在。所以早上,昨天早上跟美國衛生部長作出了表達,我相信他會把台灣現在的處境考慮進去。至於剛才說疫所的事情,家人有染疫嗎,總統府個志工跟疫所的?目前我沒有這樣的訊息。網路上有傳出說總統染疫,鄭重地駁斥絕無此事。 - (15:05:14)指揮官好。雖然記者會過程當中不斷強調校正回歸對疫情研判的重要,也讓大家民眾有些解惑,可是剛才國民黨委員陳玉珍覺得校正回歸看起來像是在做帳,想問指揮中心對委員的指教怎麼看,謝謝。 - 陳時中:這帳我們也不好做,有病人就是有病人,沒病人就是沒病人。我還是強調,對我們而言,每一個數目字都代表每一個病人,每一個病人就代表醫療資源該怎麼使用,該怎麼樣來救治這些病人,不是一個數目字啦,這不是新台幣,這是人哪。 - (15:06:14)部長想請教一下,今天校正回歸是有400例,這一個疫情目前這樣看起來,算是我們控制的範圍、是意料當中之內的嗎,因為畢竟現在才說我們又校正回歸多出了400例這樣的部分。另外就是,今天321例當中,不明感染有 121,比例高達 1/3,這樣疫情算是在控制當中嗎,謝謝。 - 陳時中:關聯不明的,持續會件次的會關聯起來。這並不是用 300 多做母數,而是用大的母數取的,所以大概是 1/6 啦。我們現在正在努力,還是要呼籲全民,大家要來團結合作。大家都非常的忙,醫護人員很辛苦,人民也很辛苦。但是大家一定要能夠站在一起,才能夠克服這難關。那你問我這 400 例,我會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就跟大家講,所以今天晚上發的,我們也積極的去看,是不是疫情有了變化,那還是相關位置,申報的問題,也是昨晚CDC同仁漏夜去把數字做相關的校正,為了是要傳達一個正確的疫情情況。 - 陳時中:那我們今天記者會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 2021/5/22 09:3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BlPvXU9hQ&t=466s) [疾管署新聞稿:5月22日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報告](http://at.cdc.tw/z34f50) ## 即時資訊(5/21) :::danger * 今日 **3 境外** + **312 本土** ::: ### 2021/5/21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rvpPUcFack) - [Youtube即時AI](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yeQuMJIT4) [疾管署新聞稿:新增315例COVID-19確診,312例本土、3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0izO8s) ![](https://i.imgur.com/JT2ckY7.jpeg) ### [2021/5/21 09:3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fZGmW7IY8&t=750s) [疾管署新聞稿:5月21日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報告](http://at.cdc.tw/c651FD) 今天共同決議 1. 中央地方各縣市間步調、做法、說法一致 2. 各縣市確診者足跡發布前須確認後再發布 3. 熱區地點分析,相關資訊在會議後給各縣市分析 4. [物資分配](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fZGmW7IY8&t=1188s) <!--已提撥的部分省略--> 針對這兩天地方提出的部分,物資組決定依各縣市風險狀況直接撥。500例以上先撥20萬片、50-100例 9萬片、10-50例 5萬片、10例以下 3萬片。若不足,地方政府再提報。 5. 確診者後送醫療院所、集中檢疫所,醫福會每天8:00會讓現在最嚴重的雙北知道,讓雙北副首長協助調度,兩市相關局處需協助確診快速後送。 6. 民眾外出配戴口罩的部分,全程要戴口罩 針對自行開車部分,2人以上同車須戴口罩,自己1人可不戴 工地工程人員戶外飲食喝水請保持社交距離 7. 提高集中檢疫場所設置 地方政府協助盤點場所提供給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會評估是否適合設置。 [篩檢站設立狀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fZGmW7IY8&t=1092s) * 台北:5 * 新北:4+3(中和、新店、輔大) * 宜蘭:2 * 桃園:1 (未來會+2) * 彰化:1 (評估熱區加設) * 苗栗:1 * 高雄:2 (小港、鼓山) * 連江:1 (縣立醫院) * 會公告給民眾就近採檢,請優先給有症狀跟去過高風險去的人採檢 [假訊息澄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fZGmW7IY8&t=1338s) [網傳「每人補助疫情援助金1萬元」為假訊息](https://www.mohw.gov.tw/cp-17-60856-1.html) [網傳「政府購買某廠牌COVID-19疫苗有10餘美元價差」為錯誤不實訊息](https://www.mohw.gov.tw/cp-17-60857-1.html) [網傳「溪湖確診個案的足跡」為不實訊息](https://www.mohw.gov.tw/cp-17-60855-1.html) <!-- 提問部份太小聲,副指揮官會直接點媒體名XD ---> ## 即時資訊(5/20) :::danger * 今日 **9 境外** + **286 本土** ::: 2021/5/20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Youtube直播因未知原因中斷) - [Facebook](https://fb.watch/5BJgo1R8WY/)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PXsnoMTfCQ&t=8m) - [Youtube 即時 AI 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YUfwSNIIyY)(未知原因無字幕) - [Youtube-2次直播](https://youtu.be/m0NZtOicd90) [衛福部 0520 新聞稿:新增295例COVID-19確診,286例本土、9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o0edX6) ### 指揮官說明工作情形 - 今日新增之286例本土個案: - 性別: 155例男性、131例女性 - 年齡:未滿 5 歲 至 90 多歲 - 發病日/採檢日:5月 1 日 至 5 月19 日 - 居住縣市: - 新北市 157 例(中和區 40 例最多) - 臺北市 87 例(萬華區 40 例最多) - 桃園市 17 例、宜蘭縣 8 例、彰化縣 6 例、基隆市 5 例、高雄市、台中市各 2 例、雲林縣、新竹市各1 例。 - 關聯性: - 臺北茶藝館 60 例 - 萬華區活動史 84 例 - 萬華葡萄酒商 4 例 - 某社團相關群聚 7 例 - 遊樂場相關2例 - 群聚關聯不明 63例、已知38 疫調中 28 例 - 新增一死亡個案(案2683)。 - 為70多歲女性,於萬華工作,個案平時獨居,有心血管疾病,5月15日出現虛弱無力及倦怠情形,但**拒絕就醫** - 5月16日被匡列為須採檢之接觸者,但因個案持續失聯,衛生單位轉請警政單位協尋。 - 5月17日家屬前往探視,發現個案已無生命跡象,經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25。 - 5月18日警政單位回復尋獲個案,但個案已於5月17日死亡。 - 個案家屬目前無症狀,列居家隔離;我國至今累計15例死亡個案。 - 今日新增之 9例境外移入:菲律賓(6例)、美國、南非及印尼移入。 - 案2610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5月9日自美國入境,5月15日於檢疫期間出現症狀,5月17日採檢,於今日確診。 - 案2611至案2614、案2826、案2828為菲律賓籍移工4男2女,年齡介於20多至30多歲,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分別5月5日、5月6日入境,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於5月19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 - 案2615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5月11日自南非入境後於檢疫所進行採檢,於今日確診。 - 案2827為印尼男性30多歲移工,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於5月6日自印尼入境,在臺期間無症狀,於5月19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 檢驗異常,請聯絡當地衛生局採檢 疾管家實聯制掃碼示範: 電信與政府單為合作掃碼建置。(示範掃碼)簡訊會送到1922,電信業者就會收到這個資料,資料放在五大電信公司,有疫情政府可以找電信公司拿資料。 ### 羅副說明院內感染事件 昨天說 3 起,近日新增 2 起院內感染事件。 昨天說的進度更新: - 亞東醫院:新增 3 例,都還在防火牆以內,其他接觸者 171 名繼續隔離採檢 - 仁惠醫院:維持 2 例,其他接觸者 93 名繼續隔離採檢 - 台北某血液透析診所:1 確診 4 陽性,接觸者 71+11 名繼續隔離採檢,明天更新 今天新的: - 和平醫院:初期 2 位萬華活動史民眾住院,新增 2 名病患 1 名看護確診。和平醫院停診至 5/28。醫院普篩出 3 名確診員工,具有萬華地緣但不與院內感染相關。 - 三總松山分院:1 名護理師進香團活動史,導致 1 名醫師與 1 名護理師在匡列密切接觸者隔離後確診。 其他被記者討論的院內非感染,確診事件: - 榮總醫院:手術房清潔工(案2269)目前研判沒有傳播鏈 - 鳳榮醫院:經過實驗室確認,一採陰性二採陽性,造成傳染的可能性不高,等三採進一步判斷。 ### [指揮官說明記者採訪注意事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0NZtOicd90&t=220s) 有記者在採檢站做近距離的訪問。 - 以代表型態接受採訪,不要擠在一起。 - 沒必要就不要近距離採訪染疫高風險區域。 - 發現自己與染疫採訪對象近距離接觸15分鐘以上要在家自我隔離,等候衛生單位通知或自己去通報。 - 禁止進入、靠近醫療院所、集中檢疫所、篩檢地區或以確認公布確診個案可感染期內公開場所檢疫區採訪,減少感染風險。 - 自己有症狀要停止採訪工作。 - 採訪時要徹底落實自己的防疫,室內室外要保持社交距離並全程配戴口罩、配合單位的防疫措施。 - 要求受訪者戴口罩 - 麥克風等採訪工具應全程清消。 - 麥克風不要太近 - 要消毒 ### 指揮官再度重申防疫新生活 & 雙北疫情總體觀 總之就是勤洗手戴口罩不要出門 從案件數來看,認為趨勢並沒有急遽轉壞。台北陽性率從 10% 下降到 4%,篩檢量穩定;新北陽性率也從 5.5% 下降到 2.9%,篩檢量原本不足逐漸增加。 ### [莊副說明有關近期新增 7 號空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0NZtOicd90&t=682s) 新聞稿:8例(案530、案1589、1676、1591、1886、2067、2068、2528)移除為空號。 一採陽性便會列號,進行隔離;24 小時後二採、48 小時後三採皆陰性便會移除該例。 ### [提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0NZtOicd90&t=771s) 待補 ### 2021/5/20 09:3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wgICwXbGU&t=457s) - [Youtube 即時AI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gQSFnoiUSo) [新聞稿:5月20日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報告](http://at.cdc.tw/rCi91S) ### 副指揮官說明會議共識 * 早上八點副指揮官、衛福部石次長、幾個組的組長,和 22 個縣市地方政府的副首長或是首長指定的防疫負責人與地方衛生局長一起開會。 * 請 22 縣市盤點熱區,設置採檢站。採檢站的設置要提報給指揮中心,指揮會評估與協助。 * 採檢、後送就醫、醫療程序跟集中檢疫場所的設置標準,會請指揮中心相關單位會後將現有的流程訂好,提供給地方政府依循 * 上上週物資組已經通知地方政府,請地方政府盤點醫療用所、防疫工作人員(例如消防局救護人員、環保局清消人員、防疫旅館的從業人員)所需的防疫物資(包含檢驗室所需的 PCR 試劑)。防疫物資提報給指揮中心後,即時撥物資,相關行政流程後續再補。 * 衛福部石次長會統籌全國的盤點結果,有效利用跨縣市資源。 * 5/16 已授權地方政府公布確診足跡,指揮中心會再提供跨縣市足跡讓地方政府依循,避免部分地方政府公布足跡、部分地方政府沒有公布足跡。 * 各醫療院所、可以在第一線使用的疫苗,優先給醫療人員接種。後續疫苗按供貨狀況,再安排給第一線防疫人員施打。 * 邀集地方政府每日召開全國防疫會議 1. 指揮中心**邀集地方政府每日上午召開全國防疫會議**,由陳宗彥副指揮官、石崇良次長主持 2. 會議三大功效:**整合防疫資源、檢視執行進度、駁斥錯誤不實資訊** 3. 指揮中心將於**每日上午會議後,增加一場記者會**,由陳宗彥副指揮官**澄清錯誤不實資訊** * 最近指揮中心接獲民眾反應,發現不少冒用疾管署或是疾管家名義成立的社群,在此澄清只有一個疾管家,正版疾管家有個非常明確的盾牌標誌。 * 詐騙行為有可能違法刑法 339 條之 4 的「加重詐欺」,為一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可以併科 100 萬元以下罰金。 * 再次澄清有傳出政府不願購買3000萬劑的疫苗為假消息,提醒民眾不要再轉傳與散布,以免處法。不明訊息一定要查證,否則會觸犯《社會維護法》第63條第一項第五款的規定,最重可處300萬元罰鍰,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不確定訊息真實性時,一定要「多疑、多查、不亂傳」,絕對要多疑、先查證,不要看到訊息就轉傳。查證管道包含 1. 第三方訊息查證工具,如My Go Pen、美玉姨、事實查核中心、LINE訊息查證,這些都是公私部門共同合作的管道 2. 撥打防疫專線1922是最好的方式,但部分訊息會在官網上澄清,建議民眾可以先到官網了解;或加入疾管家,會推播相關訊息給民眾 3. 向衛福部疾管署、地方衛生單位查證。 * 目前為了防疫,有特別請刑事警察局成立專責隊伍,每天會與地方政府合作,蒐整錯誤訊息與假訊息。若有需要特別讓社會大眾知道的消息,也會利用這段時間宣布。 ### 提問部分 1. 請問有多少醫護人員需要打疫苗,目前有多少人還沒有打?已經打的醫護有多少人?另外關於全國廣設篩檢站,各縣市現在的數量、與最快何時可以投入服務? - 醫護施打疫苗狀況下午一併說明 - 廣設篩檢站為「針對熱區」來設,對象為曾經去過高風險地區的民眾,而非所有人都去,否則對採檢、防疫的效果不大。呼籲民眾,地方政府會在當地熱區設立採檢站,並提報給指揮中心,已讓社會知道。另外採檢的對象為身體有症狀、疑似去過高風險地區的民眾為主要對象。 2. 據說北捷員工確診已導致許多人發燒,想請問目前所掌握到的狀況為何?另外想請問審計部員工感染與和平醫院第二波院內感染的情況為何? - 部針對個案說明。這幾天陸續有許多機關、公司傳出確診,提醒各單位面對快篩確診的員工,針對其在公司內部所接觸的對象,採取適當的居家辦公,並提醒員工要自主健康管理。請各機關單位務必要注意。 3.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提到,疫情高峰可能會落在下周三或周四,若這兩周確診人數降低,即代表圍堵成功,反之則為失敗。請問指揮中心如何看待此說法?萬華有很多群聚,部分媒體爆出長照機構的住民發燒,請問此為假訊息嗎? - 接到相關訊息,大家要先確認,不要隨意轉發。請民眾務必查證。現在對指揮中心監測組持續對全國各地進行監視,現階段我們不能大意,也要持續觀察。 4. 請問是否能定義「熱區」?若有確診者足跡算是熱區嗎? - 比較多確診者前往的地方、或是病例數在某些地區達到一定的規模,會請地方加速設置採檢站。 5. 請問目前各縣市盤點下來,可能會設置採檢區的數量?另外目前有八家醫院疑似傳出醫護確診,是否會影響醫療量能? - 指揮中心一直有掌握醫療量能,尤其是每家醫院的病床數、醫護人員的調度等,也會做協助。 - 熱區的採檢站會請地方政府要盤點,與回報給指揮中心。因此今天會做全國性的盤點,以確認目前設置在哪些熱區,與有多少採檢站。 6. 請問目前不會每個縣市都有採檢站嗎?另外想請問什麼時候之前要盤點完畢?以及多少熱區會有一個篩檢站? - 要各縣市看熱區狀況做設置,沒有一定的定數。指揮中心會掌握各縣市熱區的位置,也會與地方政府合作,所以才會請地方政府盤點。 7. 請問關於篩檢站的設置,會不會由指揮中心公布篩檢站的位置與數量,方便民眾查詢使用?另外,這兩天有多起院內感染,中央是否已經協調地方政府,制定出統一應對的策略,或統一的做法? - 會與地方政府共同商量是否公布採檢站,因要尊重地方政府對於疫情的評估,以確認是否公布。 - 中央一直有提供相關資訊與作業方法給地方政府處理院內感染相關事項,包含如何做病房管理、疫調等,也會持續協助各醫院。今天上午也與各縣市確認流程,包含採檢、採檢後等結果民眾要先到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等候、確診後送到集中檢疫所或醫院,指揮中心會訂定標準並提供給地方政府。未來會請地方政府注意,當確診者接到通知後,六小時之內要送要集中場所或醫院。 8. 想請教採檢站。 現在部分地區使用快篩試劑、部分使用PCR,是否有盤點哪些縣市使用快篩試劑,要如何看快篩試劑與PCR標準的施用呢? - 快篩試劑以台北市為主,僅是前期的處理,因此一定會搭配PCR檢測,並以PCR檢測為主。 9. 想請問今天的記者會為第一次召開,也是早上與下午各有一場。下午是針對國內疫情公布、醫藥上的進步。早上除了澄清假訊息,公布與地方政府的開會結果外,早上記者會有什麼是比較急於公布,而非等到下午呢? - 下午記者會為主,上午主要為與地方政府開完會後的共識,讓社會知道,另外是對錯誤訊息與假訊息的釐清,會以這兩項為主。若有些急迫性的事項,也會利用這段時間說明。 10. 臺大醫院院內初步的篩檢結果,傳出三名員工為陽性,想請問是否能證實此事?另外萬華傳出長照機構住民快篩陽性,指揮中心掌握的狀況如何? - 留待下午說明。 ### [20210520行政院會後記者會(第3752次會議)](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LHXr22b_tI&t=3120s) [三級期間實施網路銀行(含行動銀行)及實體ATM跨行轉帳免收或減收手續費措施](https://www.fsc.gov.tw/ch/home.jsp?id=2&parentpath=0&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2105200001&dtable=News) 僅記錄周署長報告部分(t=1h4m59s),陳次長部分的跟早上記者會重複 [衛生福利部:「COVID-19疫情現況及應處作為」](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5EnQ5bEk--yqoQ0ZuHqevLae-46J0VPj/view) ## 即時資訊(5/19) :::danger * 今日 **8 境外** + **267 本土** ::: 2021/5/19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atch/live/?v=302899534641841&ref=notif&notif_id=1621403869032294&notif_t=live_video)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SidGkTZ9O8&t=8m23s) - [Youtube 即時 AI 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39eU1XR-wI&t=8m45s) [衛福部 0519 新聞稿:新增275例COVID-19確診,267例本土、8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0wv7IW) ### 指揮官說明工作情形 - 今日新增之267例本土個案: - 性別: 127 例男性、140 例女性 - 年齡:未滿 5 歲 至 80 多歲 - 發病日/採檢日:4 月 30 日 至 5 月 18 日 - 居住縣市: - 新北市 129 例(中和區 26 例最多) - 臺北市 70 例(萬華區 31 例最多) - 彰化縣 28 例、桃園市 16 例、高雄市 8 例、台中市5例、基隆市 4 例、宜蘭縣 3 例、台南市、新竹市各 2 例。(新增台南市) - 關聯性: - 臺北茶藝館 73 例 - 萬華區活動史 87 例 - 萬華葡萄酒商 28 例 - 某社團相關群聚 2 例 - 進香團 1 例 - 群聚關聯不明 49 例、疫調中 27 例 - 今日新增之8例境外移入個案 - 案 2358 為本國籍 20 多歲男性,於 4 月 25 日自日本入境,持有搭機前 3 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檢疫期滿後 5 月 17 日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 - 案 2359、2538 為菲律賓籍 20 多歲男性、 40 多歲女性移工,持有搭機前 3 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檢疫期滿後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 - 案 2533 至案 2537 皆為本國籍 3 男 2 女,未滿 5 歲至 40 多歲,分別於 5 月 17 、 18 日自印度入境,皆持有搭機前 3 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於檢疫所篩檢,於今日確診。 ### [全國三級警戒](http://at.cdc.tw/EM381M) - 運用相關資訊系統,整合確診者足跡,畫出熱點區域。有可能是感染源,也有可能因確診帶來風險,在熱點區域增設篩檢站。 - 每天早上副指揮官、石次長召集各縣市副市長以上層級開會,會後會有記者會澄清假訊息等。 - 三大功能: 1. 整合資源 2. 檢視進度 3. 假訊息 - 依傳染病防治法,各縣市政府在執行措施而不配合者,依據67條做出相當處分 - 醫療降載:延後不必要手術,清出專責病房。 - 不必要入境避免,必要者採取嚴格審查。 ### 篩檢必要性 [疾管署FB圖卡](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088730783407) - 社區篩檢站為快速找出社區中的感染者,以有接觸史、活動史且有症狀者為優先。 - 無接觸活動史、無症狀者,勿前往篩檢。 - 有接觸活動史,但無症狀者,自主隔離14天,有症狀即戴口罩前往篩檢。 - 有接觸活動史,且有症狀者,務必前往篩檢並正確配戴口罩。 ### [王執行長報告集中檢疫所以及加強版集中檢疫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SidGkTZ9O8&t=4281s) - 防疫旅館 & 集中檢疫所 - 防疫旅館使用率達59%,還有7000多間 - 集中檢疫所共4500間,尚有2000間,會再增加2000間 ### [近期民眾進線1922常問問題](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088772013407) 1. 我最近曾至確診者去過的地點,該注意甚麼? - 若無症狀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務必落實配戴口罩。 - 若出現疑似症狀,請配戴醫用口罩前往社區採檢點,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並告知接觸史、暴露史。 2. 我已經完成採檢,檢驗結果何時會出來?等候檢驗結果期間該注意甚麼? - 若結果為陽性,將由地方衛生單位主動安排就醫,若3天後未接獲通知,則結果為陰性。 - 3天內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並全程配戴醫用口罩。 3. 我有朋友/家人被通知確診,至今我還沒收到衛生單位通知,該怎麼辦? - 若與確診個案發病前3天至隔離前有過密切接觸,請先留在家中自我隔離。 - 若出現疑似症狀,請聯繫衛生局或撥打1922,依指示就醫或前往篩檢,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 疫苗進度 - COVAX獲配40萬400劑AZ疫苗,下午3:44到達台灣。 - 分配時控管一部分疫苗,供給第一線防疫人員與醫療人員使用。 - 國產疫苗 - 預計七月底可開始施打。 ### 提問部分 t=25m40s 1. 分配控管疫苗,如何分配?效期多久? - 從韓國原液,要求食藥署封簽檢疫,有效期到8/31,一個禮拜後可以使用,不是改變原有次序,而是控管一部份疫苗給高風險的防疫人員使用。 2. 社區篩檢站狀況?醫師可以幫民眾快篩,企業購買?台大醫師看法?台灣公衛需求? - 未來提供一部分快篩試劑給醫療院所做使用,企業部分會盡快擬訂指引,以確保能正確解讀。企業使用快篩是求心安,但對於防疫效果有待考察。 - 這幾天實施二級三級管制以來,民眾配合度相當高,禁止開放的地方警政執行很徹底。重懲重罰,現在時期做這個生意害人害己,目前做這個成效還不錯。控制下來可以期待。 3. 各大公民營行業、機關陸續傳出疫情,機關內部如何確保分流執行? - 有企業繼續營業的指引,要求各主管機關去要求所轄部門或處所。 4. 目前共有一千多名患者,目前有無重症情況?醫療院所降載措施說明,入院前須篩檢造成急診室負荷量過大。 - 使用呼吸器26位、使用葉克膜3位,呼吸器使用較昨日增加7位,多為高齡病患 - 前日發布入院前篩檢規定,避免入院後確診以保全醫療體系,執行面上要求醫院設置緩衝區、緩衝病房,醫療降載停止非必要手術或醫療後會空出病房或檢查區,可用以設置緩衝區,讓未入院的病患在緩衝區等待採檢報告,未要求病患留置急診室等待,醫院不應以急重症處所作為留置等候區域,若有該現象會請當地衛生局前往了解及輔導 5. 自5/11疫情升溫後指揮中心要求外出時戴口罩,手語翻譯老師未戴口罩?是否將手語翻譯列公費施打對象?疫苗施打狀況及不良反應? - 必要工作上有可能增加染疫風險者,應及時提供疫苗。如因生活或環境風險可能染疫者,應做好生活管理及新生活運動。 - 若為唇語使用者,可使用透明口罩,現已有生產。 - 昨日接種21212劑,公費20483劑,自費729劑,累計接種24萬5008劑。 6. 全國進入三級警戒持續至何時?收治後確診、醫護確診、院內感染醫院名單? - 全國包含雙北地區三級警戒統一持續至5/28,視疫情發展滾動式調整。 - 若有醫護人員於社區確診,會到該院匡列職場接觸人員。 - 除新北亞東醫院及高雄仁惠醫院外,新增一起台北市血液透析中心群聚案例,一名洗腎病患5/12開始有虛弱症狀、5/13發燒,就醫採檢後確認為陽性,該診所自購快篩檢驗員工及病患,共驗出4名陽性個案,指揮中心獲報後偕同衛生局到場匡列調查,11名工作人員及67名病患列為居家隔離對象並進行採檢。 7. 台大醫院10例是否有列入今日案例?是否為院內感染? - 該院工務室同仁有症狀前往篩檢,確認陽性後前往匡列接觸人員,到今天上午共有10例陽性個案,皆為工務單位同仁,疫調仍在進行中,是否為院內感染尚未釐清,並未列為今日案例。 8. 萬華快篩陽性比例是否有下降?板橋亞東醫院確診者身分及狀況? - 快篩部分以台北市稍後的記者會公布為準,目前掌握昨日快篩數共1213人,62人為陽性,陽性率為5.1%,5/17日陽性率7.9%,自5/14的11%降到昨日的5.1%,正持續下降中。 - 中午前未掌握亞東醫院新增個案,今日將進行第三輪採檢,若有新增個案應是居家隔離中,不會對醫院或社區造成影響。 9. 對於疫情擴散是否有失控的感覺?進入第四級會分區升級,或全國統一升級? - 今日全國提升至第三級後,防疫程度腳步一致,第四級標準為平均每日100例以上,傳播鏈不明者須佔50%以上,目前確診數雖超過100例,但多數有其關聯性,不須實施過度強硬的政策。 10. 呼吸治療師是否列入公費施打對象? - 有,呼吸治療師目前已是公費施打對象。 11. 街友口罩來源?針對街友的健康監測及關懷、收容及治理方式? - 社會局對於街友有生活上的照顧或急難救助,口罩也會由社會局社工提供。 12. 醫學系實習學生是否暫停至醫院見習,改為線上教學? - 教育部已有在研議醫事人員臨床實習的部分,多數應可同意替代實習方式,12家醫學院長及系主任有討論過,實習醫院有疫情顧慮的話可以改變臨床實習方式,若實習醫院已做好保全措施,希望能藉由教學讓準醫師了解從醫理念,並要求給予適當指導及妥善的防護設備,使其安心學習。 13. 北市是否有就病床不足向中央請求協助?新北是否因篩檢量能增加而陸續驗出陽性個案?台北市除萬華外有無其他熱區?下批疫苗是否為莫德納? - 5/16時台北市長柯文哲召開醫療應變防疫會議,其中決議擴充專責病房,過去約有21家醫院設有專責病房,雙北地區500床以上醫院共有14家,病床合計超過13000床,在醫療資源方面雙北一定足夠,擴充專責病房時,原有病人需要時間轉移消化,今天上午台北市專責病房開設共376床、新北市283床,後續醫療降載後會持續擴充。 - 除專責病房外,要求專責醫院開始清空,和平醫院已順利完成,要求所有醫院在疫情期間內按照原來應變計畫積極進行。 14. 天母日僑學校確診案例是否有列為今日案例?輕症患者是否收治於集中檢疫所?未來17000間空防疫旅館是否收治輕症患者? - 未收到日僑學校確診消息。 - 集中檢疫所有配備醫護人員及遠距醫療設備,輕症患者基本上是收治於集中檢疫所。在雙北地區有加強版的防疫旅館,在有足夠醫護量能前提下可收治輕症及無症狀案例,若有病情變化會轉至醫院。 15.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確診案例是否有掌握?多家醫院出現群聚或院內感染,是否代表社區病毒量已爆發? -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有疑似陽性個案,具相關活動史,尚未列入今日案例,若確診會再去調查匡列接觸者。 - 近期有數例病人進入醫院後才確診,或院內同仁染疫,社區確實已有相當的個案數,因此實施對醫院的保全措施,需住院病人須經過篩檢後才能正常住院。 16. 台大醫院欲退出專責醫院應變計畫,指揮中心回應?台大醫院10例個案院內外足跡? - 目前台大醫院正積極進行疫調及篩檢,因此宣布暫時停止部分醫療服務,亦不適合收治COVID-19病患,須先處理好院內狀況,短時間內確實無法承擔其他責任。 17. 醫護人員疫苗施打狀況?下一批疫苗抵台後何時可以恢復公費對象皆能接種? - 下午抵台的疫苗約需一週時間封簽檢驗,這波開放施打後仍會控管一部分給特別高風險的人員施打。 18. 目前有哪些醫院有院內感染狀況?北榮員工染疫情況指揮中心是否有掌握? - 院內感染是在院內有互相傳播鏈,目前有相關情形的有亞東醫院、仁惠醫院及某血液透析中心,其他醫院陸續有員工傳出檢驗陽性個案,若有確診會進行調查是否有院內傳播鏈及匡列接觸人。 19. 醫護人員接種人數? - 11萬1692人。 20. 傳出國軍確診,是否有此狀況?Ct值是否放寬大於30即可解除隔離?下一批疫苗是否為莫德納? - 下一批疫苗是AZ的,之後還是會有莫德納,莫德納共採購505萬劑。 - 原訂解除隔離條件為大於等於34,是非常保守的訂定,一般Ct值大於28時即無法培養病毒,經專家小組討論後認為Ct值>30即為安全,因目前病房需求較大,不希望將沒什麼傳染力的病人持續留在院內,經審慎考慮後,Ct值30以上即可回到社區自主健康管理一週即可。 - 解除隔離標準由原來的二採陰、三採陰,又回到二採陰,後來變成以Ct值為標準,是因為初期數據不明確、沒把握,經過一年多已可確立病毒的活躍條件。 21. 前天北部區域醫院4位護理確診,Ct值很高,是否有在今日案例中? - 此4例尚在醫院隔離中,抗體檢驗結果會後確認,共同暴露時間大約在5月初,具萬華活動史,初步研判應不是近期感染案例,已列在昨日確診案例中。 ## 即時資訊(5/18) :::danger * 今日 **5 境外** + **240 本土** ::: 2021/5/18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WCDC/videos/136719581821974)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pByZWWBXk&t=7m14s) - [Youtube 即時 AI 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l3ikm05s0) ### 指揮官說明工作情形 t=7m14s [衛福部 0518 新聞稿:新增245例COVID-19確診,240例本土、5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LB32H8) [衛福部 0518 臉書快訊 附網宣圖](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a.187029023406/10159086469633407/) - 今日新增之240例本土個案: - 性別:112 例男性、128 例女性 - 年齡:未滿 5 歲 至 90 多歲 - 發病日/採檢日:5 月 5 日 至 5 月 17 日 - 居住縣市: - 新北市 106 例(中和區 33 例最多) - 臺北市 102 例(萬華區 48 例最多) - 桃園市 12 例、彰化縣 10 例、基隆市及高雄市各 3 例、新竹縣 2 例、新竹市及雲林縣各 1 例。 - 關聯性: - 臺北茶藝館 88 例 - 萬華區活動史 67 例 - 某社團相關群聚 2 例 - 進香團 2 例 - 宜蘭遊藝場 1 例。 - 群聚關聯不明 5 1例、疫調中 29 例。 - 今日新增兩名死亡個案,分別為案 1522 與案 2095,我國至今累計十四例死亡個案。 - 案 1522 為 60 多歲女性,**在萬華工作**,5 月 10 日出現發燒,5 月 14 日就醫採檢,於 5 月 16 日確診,個案 17 日倒臥家中,同日送醫急救無效不幸死亡。 - 案 2095 為 80 多歲男性住院病人,有慢性病史,於 5 月 16 日進行接觸者檢驗檢出陽性,Ct 值約25。5 月 17 日因病情惡化,經急救後仍不幸死亡。 - 今日新增之5例境外移入個案 - 案 2071、案 2072 皆為印尼籍 20 多歲男性漁工,於 5 月 3 日自印尼入境,皆持有搭機前 3 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來臺期間無症狀,於 5 月 16 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 - 案 2151 為本國籍 30 多歲男性,5 月 16 日自吉爾吉斯入境,持有搭機前 3 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篩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 - 案 2152、案 2263 皆為菲律賓籍 30 多歲女性移工,於 5 月 4 日自菲律賓入境,皆持有搭機前 3 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來臺期間並無症狀,5 月 17 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驗,於今日確診。 - 學生校園確診案例:總共 37 名 - 大專 16 名 - 高中 4 名 - 國中 6 名 - 國小 7 名 - 幼兒園 4 名 ### 陳穆寬理事長、周慶明理事長鼓勵醫界一起響應,共同抗疫。 [衛福部 0518 新聞稿:感謝醫界相挺,320位耳鼻喉科醫師投入社區篩檢工作,共同抗疫](http://at.cdc.tw/O763rj) [衛福部 0518 臉書快訊 附網宣圖](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pcb.10159086482063407/10159086481568407/) -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號召全臺會員,投入政府成立的社區篩檢站,貢獻專業,共同抗疫,目前已有320位醫師願意參與。 - 耳鼻喉科醫師平時就專門照顧呼吸道疾病患者,這方面的專業能力非常出色,若積極投入,必定能提高篩檢準確度。 - 可支援業務 - 社區篩檢站採檢 - Covid-19疫苗注射 - 集中檢疫所、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通訊診療及照護工作。 ### [潘部長跟大家說明學生相關防疫措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pByZWWBXk&t=1576s) [教育部新聞稿:全國各級學校因應疫情停課居家線上學習](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8BF1696CC31F4FE9) [教育部fb]( https://www.facebook.com/www.edu.tw/posts/1874498292724783 ) - 全國各級學校、公私幼兒園5/19 ~ 5/28 停止到校上課 - 改採居家線上上課 - 兒童課照中心及補習班請學生停止前往 - 大專校園及高中以下學校,改採線上教學 - 線上教學為正式課程,暑假期間不另行補課為原則。 - 家有12歲以下學童或身心障按子女照顧者可請「防疫照顧假」 - 高中以下學生 - 學生家中若無數位學習設備,可向學校借用; - 高中以下學生(含幼兒園)之家長因故無法在家照顧或學生無法進行居家學習者,學校(含幼兒園)仍應安排人力,提供學生到校學習、照顧及用餐。 - 弱勢學生關懷機制 - 居家線上學習期間,請各縣市政府啟動關懷機制,提供高中以下弱勢學生用餐協助。 - 居家遠端學習弱勢生,學校可依規範印製餐券發放,讓學生就近領取餐食。 - 線上教學為正式課程 - 課程、教學與評量方式,由學校以彈性多元方式處理,原則從寬認定。 - 彙整提供多樣學習資源管道與平台選擇。 - [線上教學便利包](https://learning.cloud.edu.tw/onlinelearning/):提供師生線上教學方式、數位學習工具及影片資源 - 各縣市政府及學校於居家線上學習期間建置諮詢專線,提供家長及教師諮詢及協助,並確實掌握學生健康狀況及學習情形。 - 高等教育司:(02)7736-5880 - 技術及職業教育司:(02)7736-5406 - 終身教育司:(02)7736-5669 -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02)7736-7431(學前)、(02)7736-7416、(02)7736-7439(中小學) - 資訊及科技教育司:(02)7712-9038 ### 家裡有確診個案的注意事項 t=36m29s [CDC粉絲頁圖卡](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086490808407) #### 照顧病患 * 多休息、多喝水 * 若有發燒,可以吃退燒藥 * 因為大部分都是輕症,休息幾天就可以恢復。 * 在等待衛生單位的時候,要注意有沒有症狀惡化的狀況,立即連絡119、1922: * 呼吸喘 * 呼吸困難 * 持續胸痛胸悶 * 意識不清 * 皮膚、嘴唇指甲有發青的現象 #### 保護自己 * 症狀高風險族群:65歲以上、免疫低下,或有潛在疾病的。請不要直接照顧病患。 * 如非高風險族群,照顧過程應避免與病患直接接觸,盡量讓個案可以有一人一室,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如需共用衛浴設備,須注意通風,浴廁要準備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每次使用後進行消毒。也要禁止訪客,避免與確診者共餐、共用物品。 * 確診者試用過的餐具,需使用洗潔劑戴手套清洗。 #### 注意手部衛生、戴手套 * 如照顧者須進入個案房間,雙方皆須配戴口罩。 * 照顧者離開房間後,若身旁有其他家人,雙方接續配戴口罩。 * 如接觸到可能被確診者血液或體液所污染的物品或表面,須配戴手套 * 需用漂白水或酒精常觸摸的物品表面。 * 執行照顧確診者的前後都需要執行手部的衛生,還有佩戴手套。也要洗手,避免碰觸眼、鼻、口等。 #### 密切接觸者應注意 * 不得外出 * 照顧者在照顧期間,須注意自己健康狀況。了解是否發生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 * 照顧結束後,自最後一次與確診者接觸日期起必須居家隔離14日。 ### 快篩陰性不代表沒有染病 t=42m36s - 所有檢測的工具都有**偽陰性、偽陽性**的可能,潛伏期也有可能造成檢驗不出來。 - 仍應落實相關防疫原則: - 症狀觀察,通報公衛單位 - 禁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 主動通報活動史 ### 印度返臺班機採檢情形更新 t=47m5s ![](https://i.imgur.com/hwkYa67.png) Pattern 觀察:跟社區採檢的相關性 - 第一波高峰是症狀比較嚴重的人,所以陽性率高 ### 提問部份 t=48m27s 1. 萬華一名婦人確診,昨天突然失聯,結果家屬破門發現,將他送醫後搶救不治。傳出他曾經到臺安醫院快篩陽性之後,被拒絕入院,請問這是真的嗎?因為現在採檢送醫流程,如果醫院拒收確診病患的話,那麼會有罰則嗎?或者是有什麼應對方式? - 台安部分我沒有得知相關情形,而婦人是快篩陽性,目前我們的作業方式是快篩陽性者可能就先安置或在住家等候PCR的結果,所以我們才會特別在剛剛準備說明在家裡等候的理念,但我們講的比較嚴重這是已經確診者,那其實快篩陽性也是同樣的處理方式。所以如果是快篩陽性的人,應該也沒有所謂的拒絕病人的問題。 2. 台大院長吳明憲發出公開信,呼籲院內要共同抗疫,卻傳出有院內醫師不具名表示,會發這封信主要是在臺大院內經過篩檢已經發現許多確診患者,而且都是住院前未篩檢引爆院內感染的隱憂,那現在呢是更有醫護人員因為接觸到確診者被居家隔離,那這部份臺大的部份,指揮中心可不可以證實 - (張副)台大現在是因為有網路傳言說有院內群聚的現象,其實是沒有的,所以吳院長就我所知就希望可以澄清這個傳言,希望能讓院內同仁安心。那台大從一開始就配合中央進行醫療服務的降載,已經就院內住院的病人進行篩檢,篩檢了一千多名病人皆沒有陽性個案,那院長強調台大收治非常多確診個案,這些確診個案都是在急診就診或要求篩檢,篩檢陽性後就收治,目前台大收治有超過一百位以上的個案,那當然增加很多醫護人員工作上的負擔,也因此用降載的方式讓科部病房清出來,那一部分醫護同仁若不想回家,台大也有讓他們在適當的地方留下來,所以並沒有院內感染的發生,所以特別在這邊再次澄清。 - (陳)那我也要在這邊再講一下,盡量輕症的人不要到醫學中心來看,那若到醫學中心來看當然確診陽性會被收治,但我們會要求確定是輕症的病人移出,醫學中心的量能很珍貴,要保留給針對跟性命相關的,以降低致死率。那如果把量能都用在輕症上,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 3. 今天的確診病例其實比昨天少,有專家認為這七天是關鍵期,如果數字持續下降代表防疫是有成效嗎?那其他地區對比萬華的部分,快篩陽性的比例是不是有不一樣? - 一天的上下不足以代表疫情的控制,這裡面有一些時間差的問題,那當然就要看接下來的發展趨勢,我們當然希望這是一個那當然就要看接下來的發展趨勢,我們當然希望這是一個sign,代表正在往下走,但我們不會這麼樂觀的看待這樣的事情。這是一天的間隔數字。 - 稍微有一點有意思的就是,在萬華的幾個熱區,稍微有一點有意思的就是,在萬華的幾個熱區,我們從開始做快篩的第二天,量比較大的時候,第一天的陽性率是11%,第二天是9.7%,第三天是10%,然後昨天是7.9%,那篩檢的人也沒有往下降,絕對數也從前天的245到昨天的95位,這倒是有帶來一點點,稍微就是可能陽性的量有慢慢在縮,但好像沒有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簡單的幾個數據就能說我們的疫情是在往下降。 4. 亞東醫院今天證實有一例死亡個案,案2095,不過家屬投訴說陪病的看護到現在都還沒有被匡列,想請問現在匡列的標準是什麼?以及這名看護有照顧到其他的病人嗎?另外想問一下這名案2095其實入院時就已經有肺纖維化的狀況了,目前有研判他的感染途徑是什麼嗎?再來想請教亞東醫院內的護理師透露,現有一名患者是在萬華賣鵝肉,住院治療後傳出死亡的消息,想請問這件事是否屬實? t=55m31s 5. 想請問因為郵局也傳出有確診的個案,而這名個案好像有參加大型活動,且交通部長也有在場,請問部長有去做篩檢嗎?以及他的足跡有掌握嗎? ## 即時資訊(5/17) :::danger * 今日 **2 境外** + **333 本土** ::: 2021/5/17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WCDC/videos/484774579470712) - [Youtube(07:35 處開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BMrcrL7bU) [【停課不斷更新】最新!雙北宣布明日起 高中職、國中小、幼兒園、安親班停課至5/28]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517/47COCUHQYZHNDK7IEA34VZKI4E/ ### 指揮官說明工作情形 t=8m [衛福部 0517 新聞稿:新增335例COVID-19確診,333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5sig0N) [衛福部 0517 臉書快訊 附網宣圖](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a.187029023406/10159084272938407/) - 189例女性、144例男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5月5日至5月16日 - 居住縣市分別為臺北市158例(萬華區89例最多)、新北市148例(板橋區41例最多)、桃園市10例,基隆市6例、彰化縣5例、臺中市及宜蘭縣各2例、新竹縣及苗栗縣各1例。 - 2例境外移入個案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本國籍20多歲女性,分別自菲律賓、海地入境,入境日為4月30日與5月16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 指揮官宣導 健保雲端系統新增「自主健康管理提示」 [衛福部 0517 新聞稿: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增列「通報個案經檢驗陰性」及「經疫調列為自主健康管理者」14天自主健康管理提示](http://at.cdc.tw/0xR66o) [衛福部 0517 臉書快訊 附網宣圖](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pcb.10159084279643407/10159084279283407/) - 協助醫師快速辨識,以明亮的淺黃為底色,除加大提示文字外,並於左上角標示接觸日期,以便閱覽及區辨。 - 14天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自第15天起至第30天止,則以淺綠底色提示畫面顯示「曾為自主健康管理個案,但已期滿(延長提示第15至第30天)」。 ### 指揮官重申假訊息法則 t=11m45s - 假訊息物轉傳,散播有關流行疫情之謠言或不實訊,最高可罰**300萬**,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 先多方查證,勿急著分享轉傳,以免觸法。 ### 莊報告疫苗接種資訊 t=12m48s - 5/15-5/16 接種人數 7,485 人,其中公費 6,997 人,自費 488 人。累計接種人數 194,678 人 ### 指揮官宣布暫緩入境 t=39m50s [衛福部 0517 新聞稿:5月19日零時起暫停未持有我國居留證之非本國籍人士入境,及暫停旅客來臺轉機](http://at.cdc.tw/h422Tt) [衛福部 0517 臉書快訊 附網宣圖](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a.187029023406/10159084346453407/) - 5/19 0時起,暫緩未持有我國居留證及非本國籍人士入境,及暫停旅客來台轉機。 - 此為因應本國的防疫量能的一個準備,雖然這一兩天境外移入的個案比較少,但是檢疫的量能仍然是有壓力的,所以我們就會做這樣的決定。 - 如未持有本國有效居留證,含居留簽證之非本國籍人士站換入境,緊急或人道考量等專安許可除外。 - 目前預定到6/18止。視疫情與執行狀況持續滾動調整。 ### 提問部份 <!--這部份要不要大家用認領的,一人負責一個問題寫好(反正直播也可以往回拉)--> 1. 想請教一下,因為剛剛有講到公費疫苗的部份,今天有些醫院取消了公費疫苗的施打,那其中有許多是醫護人員。那這些醫護就是說他們早在這些群聚事件前就預約施打,現在臨時被取消。那所以是想要請教一下現在是不是因為疫苗不夠,而有公費疫苗被取消的問題,那這部份就是有沒有相關的建議,譬如說他們能否繼續看診,或是有什麼樣的防護措施? - 明天還會再配4萬劑到各衛生所。 - 明天會再補下去就對惹。 2. 昨天有公布企業營運指引,那有些公司怕影響營運或股價,而隱瞞不報也不分流上班。指揮中心事後會對這些公司有一些罰則。 - 這是指引的性質,會根據公司染疫的情況,或提高警覺的情況,根據指來做,希望對公司及員工提供最好的保護力。 3. 集中檢疫所及防疫旅館的準備狀況,擴充了多少間 - 積極擴充中。 - 檢疫旅館各地方政府去擴充,做一些安全流程的檢查。 - 集中檢疫所也在積極擴充中,目前大概2-300間。 4. 有醫護反映他們屬於高風險族群,很想要知道自己有沒有足夠的防疫旅館可以住,來跟家人做區隔,他們也有打電話去關傳局作詢問,可是得到的回應是,去住一般旅館跟醫院核銷就可以。雖然目前還沒有接獲醫院的同意,但是醫護也有疑慮這樣樣真的是可以的嗎?讓醫護去住一般旅館是不是會成為另外一個破口? - 因為醫護沒有染疫,也不列在需要檢疫的人,所以跟一般的人一樣去住一般的旅館即可。 - 但如果有染疫的風險,那就不同了,會根據染疫風險的程度的不同,會做不一樣的安排。 5. 馬偕醫院開了第一槍,民眾如果是來自萬華、板橋就禁止入院,引導到戶外的門診看診。加上北部陸陸續續有傳出院內感染,指揮中心是否有要將馬偕這樣的措施讓北部的醫院或全台的醫院執行? - 其實馬偕不是不讓入院,其實他這個做法很像是發燒篩檢站設在戶外那樣。那在戶外通風良好的地方做好評估,必要的話可以做篩檢,也確保院內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 - 在這緊急的情況下,希望醫院可以降載,篩檢的提高,對醫院可以做最好的保全,可以兼顧醫療的量能。 <!--阿為什麼我剛好認領到中天記者的發問 二二--> 6. 目前昨天說的「輕症送集中檢疫所」,目前我們大概送了多少人進去?那因為這兩天陸續傳出有不少間醫院有發生院內感染的情況,那想問說大概現在掌握有多少家醫院,還有醫護染疫的數字?那如果說院內發生這樣的狀況的話,我們現在的醫療量能是足夠的嗎?包含說負壓隔離病房,目前擴充的量是怎麼樣? - 集中檢疫所就是一人一室 - 裡面是有相關的護理人員,進行健康的監測,那在這裏面,如果有緊急大量病人的時候,如果這個醫院沒有事先做好安排的話,那可能又會引發一波院內感染,那可能會讓問題更加的加重。但是長期放在家裡的話,又可能會早成家人間的感染,那這樣兩邊都不好,所以有集中檢疫所這樣中間的緩衝的設計。對社會、對醫療活室病患自己和家屬都是比較好的安排。 - 集中檢疫所:現在室加強版的集中檢疫,也就是會有24小時的護理人員進駐,所以隨時可以評估要用電話、還是要用視訊的方式來評估入住的病患。因為目前現在只是算是臨時去安置這些無症狀或室症狀非常輕微的確診病患,這樣平常就算住醫院也沒有太多需要照顧的,那如果有需要服藥,因為檢疫所有有負責的醫院會來做這些開藥與醫囑等等,也會有相關的醫事人員來提供藥物的治療。 - 目前總共有133位確診的病患安置在加強版的集中檢疫所,其中包刮128位是新確診還沒有住到醫院去的無症狀或者是症狀非常輕微的病患。那另外有5位是屬於從醫院符合一定標準(發病日超過10天以上,經評估病毒的狀況已經改善,評估不具傳染力或是具有非場輕微的傳染力),所以下轉來的。 - 目前總共有235間加強版的集中檢疫所,可以收治類似的病患,如果說室安置在集中檢疫所無症狀或室症狀非常輕微的病患,之後有病房可以來轉過去,也是會轉到醫院去,現在來講就是如果它們在集檢所裏頭確實有症狀,有改變的狀況也會有負責的醫師過去或者是用視訊的方式來做遠距的診療來評估之後,評估是否需要轉送到醫院,所以這樣子的系統事實上還是在我們的醫療體系當中,那在法規面我們也會公告為在我們目前第5類法定傳染病的指定隔離的一個場所。 7. 昨天有提到說「輕症送集中檢疫所」,但是有醫師認為說,因為集中檢疫所不是醫療機構,其實送的話會違反醫療法?那另外包含說前疾管局長蘇益仁還有醫師張OO等,其實都有建議說如果集中檢疫所不夠用的話,其實台灣有很多蚊子館、軍營、廢棄學校,可以來建立類似中國大陸的方艙醫院,來臨時收治比較輕症的病患,我們會有這樣子的做法嗎? - (建方艙醫院)目前沒有這樣子的考慮,我們還是以能互相的區隔,為重要的指導原則。那整體這裡面的思考還是說,把有可能有感染的,跟沒有感染的區隔開來。 - 在集中檢疫所的相關的醫療,或者他有症狀,或者有任何的情況,那都會轉送到醫院去,用這樣做一個緩衝區,可能對醫療的量能與病人跟社會的保護,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做法。 8. 那最後一個問題想要請問說,在購買一些國際疫苗的進度,還有一些國產疫苗,因為現在好像沒有看到確切抵台的日期,那如果說目前大陸疫苗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技術資料足夠的話,我們會不會來研議引進? - 疫苗上目前沒有新的進度,如果有還是跟大家來做報告。 9. 指揮中心跟醫院都呼籲民眾說要減少非緊急的醫療,那這慢性病的連續處方籤的病患他每三個月要回診一次,那病況穩定的人如果說他回診只是為了用藥不中斷的話,有一些病患就因為這樣不敢回醫院去看診,那所以就會有斷藥的問題。那有沒有辦法在不用回診的情況下讓病患多領一個月的藥? - 這些情況在去年的時候都已經處理過了:我們可以用遠距、或者直接開一個窗口在換,如果症狀沒有特別變化的話,可以直接換長期處方籤。那我會覺得說長期處方籤換了,到醫院去拿了以後,那能夠儘量少出入醫院,是比較安全的一個做法。 10. 已經連續三天已經快速增加這樣確診本土案例,那指揮中心有考慮提早進入第四集警戒嗎?因為現在如果是進入到第四級,有些業者是屬於必要性的維生產業,就是能夠開放封鎖線會設置在哪些區域,會不會設置在那種崗哨類的,有沒有在做這種第四級警戒的規劃?<!--聽這個記者講話真的會生氣--> <!--XD --> - 相關的討論很早就開始進行了,(中間聽不清楚),指引這邊要做相關的修訂,我們會研議。不過現在看起來持續監測疫情、控制疫情,可能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 - 前兩天個案的活動史,很多的縣市長提出說他們可以來進行相關的公佈,那我們昨天也頒訂了一個辦法,來授權地方政府可以來頒布。那我們今天在講說,應該還有在執行上面有一些困難的地方,我們已經發文了,那我們現在的做法是,每天上午 10 點前請各地方政府,將「已公佈的個案足跡」的群組來回報,那我們 11 點前,每日公佈一次,將地方政府蒐集回報的資料,上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 COVID 專區,供各界來查詢。至於在地方政府公佈前,至少半個鐘頭,將有涉及其他縣市的足跡的時候,能儘早通知其他的縣市來做相關的準備。 11. 之前做早發病的是4/6發病,但他就是真的最早的確診者嗎?那現在有外傳是不是3條平行的傳染鏈,指揮中心現在已經掌握到了嗎? - 最早確診: - 這個發病是很攏統的,沒辦法確認該次發病是因為Covid-19所引起的,他也許是其他的一些病毒所引起的,那以它的發病日跟4/6來比較,相對的這可能性,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相對的低。 - 那看起來他的足跡還是在4/30以後還是有相關的足跡在,研判這兩個那個時間點是他的傳然期,那他的時間在後面的可能性是相關的高。不過這還需要後面的PCR相關的檢驗。那整個病程的情況才比較容易做判斷和相關的疫調。 - 3條平行線: - 目前的資訊,看起來都是同一個病毒序列,其實合理的推測當然還是一條傳播鏈,只是這些個案在我們偵測到的時候,在不同地點。不能單單用說偵測在3個地點就認為是3個平行傳播鏈,更往源頭看,我們其實看到的彼此之間確診人員來的來往都有相關的,可能不能這樣就說是3個平行傳播練。 12. 欣欣客運也有兩名駕駛在今天的部份,也是確診的,那這部份的話,有匡列到他所載運的乘客嗎? - 周:我倒是沒有聽到說司機感染到啦,那這部份我們會再了解一下。 13. 想問今天新增的330例本土個案,有幾起是發生在院內感染,有多少的醫院感染人數? - 到昨天為止,雙北這邊總共是有 6 個醫院有出現院內有確診的情形。那但是屬於院內感染,就是說有多起院內感染,比如說病患在院內當中確診,甚至可能到互相傳播的情況,事實上只有大家今天看到的亞東醫院的這一件 - 總共有 9 個病例都是院內的病患,而且跟當中最早發病的指標個案「案 1375」都有??關聯,比如說住在病房的同一間、住在他的隔壁床,或是住在同一個病房裡頭其他鄰近的病房間。因為這個病患在住院時是可以在走廊上活動的,我們認為可能在活動中有接觸其他的病患。所以在院內感染還沒有出現前,其實就是說第一位確診的時候,就已經匡列了同病房的所有的病患、陪病家屬跟醫護人員來進行篩檢跟隔離,所以在後續找出其他這一些同病房中有確診的病患。 - 醫護人員事實上在這個隔離當中,經採檢一次都是陰性,那今天還會針對醫護人員進行二採。 14. 今天公布有關聯不明者有40例,大概是什麼樣的樣態? - 不明者就是現在還不明喇,阿不明者就是還不清楚。 - 清楚的這一部分大部分還是以萬華區茶室站了一個非常大宗的情況。那XX社團裡面的傳播的看起來就沒有像茶室或是萬華區來的那麼的快速,看起來是社團裡面傳染染疫的變得比較少。 15. 我們今天雙北的高中職以下都已經停課,不知道這一次新增的有多少名是學生?那雙北不知道有沒中小學以下的學生確診?那雙北的大學生的話,教育部這邊有沒有決定他們大專院校要停課的計劃與準備? - 教育部掌握的資料比我們多,我們會問過教育部再跟您答覆,或者您可以直接問教育部。 - 我們這邊只有年齡別。 16. 今天早上指揮中心有跟醫師公會、學會等討論「醫護人力」還有「廣設社區篩檢站」的部份,想要請交一下討論的結果?另外延續一下剛剛提到說現在有醫院暫停自費公費疫苗的接種,想請教這是個醫院自己的措施嗎,還是現在中央對與疫苗接種的政策有所改變? ## 即時資訊(5/16) :::danger * 今日 **1 境外** + **206 本土** ::: 2021/5/16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 [Facebook(10:00 處開始)](https://www.facebook.com/154929428406/videos/1002994347109530) - [Youtube(10:35 處開始)](https://youtu.be/C3CPe0-ImCY?t=635s) ### 指揮官說明工作情形 [衛福部 0516 新聞稿:新增207例COVID-19確診,206例本土、1例境外移入](http://at.cdc.tw/pRH3U8) [衛福部 0516 臉書快訊 附網宣圖](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a.10152009242508407/10159081858548407/) * 境外1例為印度移入20多歲女性,5月8日入境,有三日前的陰性報告。 * 本土新增 90 男、116 女,未滿 5 歲至 80 多歲,發病至採檢日介於 4/6 至 5/15 日。 * 新北市 97 例(板橋區最多 32 例)、台北市 89 例(萬華區最多 58 例)、彰化縣 9 例、宜蘭縣 3 例、新竹縣 3 例、桃園市 2 例、基隆市 2 例、台中市 1 例。 > For 看直播回放的朋友:這邊指揮官將臺北與新北的數字講反了。應該是前一個版本的新聞稿上有 Typo。指揮官於 Youtube 直播 25:35 處澄清,以板子上為準。 * 茶藝館相關 14 例、宜蘭遊藝場相關 1 例、某社團相關 2 例、萬華活動史相關 19 例、南部進香團有 1 例。 * 最新疫調數據(指揮官回答問題時更新): > 「我看這邊有新的資料吼,臺北茶藝館相關的吼,105 例,那萬華活動史相關的 44 例,那某社團相關的有 5 例,那宜蘭遊藝場群聚的有 3 例,南部進香團有 1 例,那剩下還有 48 例在疫調中,那這大概是最新的一個資料吼。」 | 年齡 | 男性 | 女性 | 總計 | | -------- | :--: | :--: | :--: | | 0 ~ 9 | 4 | 2 | 6 | | 10 ~ 19 | 4 | 2 | 6 | | 20 ~ 39 | 17 | 14 | 31 | | 40 ~ 59 | 30 | 69 | 99 | | 60+ | 35 | 29 | 64 | | **總計** | **90** | **116** | **206** | > Source:直播中指揮官的看板(Youtube 直播 13:25 處) ### 與地方政府協調資訊流通([Youtube 直播 14:25 處](https://youtu.be/C3CPe0-ImCY?t=865)) [衛福部 0516 新聞稿](http://at.cdc.tw/mm5A68):「為有效防治疫情 指揮中心授權縣市政府公布足跡」 [衛福部 0516 臉書快訊 附網宣圖](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a.10152009242508407/10159081859808407/) > 陳指揮官:另外在前段時間,因為現在的個案比較多,各地方政府有做相關的反映,認為這樣的時間差對地方政府會造成一些困擾;那對整個公眾來講,他訊息的得到也會有落差。昨天下午院長有來到指揮中心,與各地方政府來開會,各地方政府的首長也有提出這樣的看法。 - 授權各直轄市、縣(市)政府以「指揮中心記者會確診個案資料發布原則」(如 [附件](https://www.cdc.gov.tw/File/Get/dkPpeV93rWF1Ihp6n5nfwg)),發布確診個案公共場所活動史。 - 籲請民眾切勿散布及轉傳未經證實的相關資訊,避免觸法及影響防治工作。 ### 張教授報告四大醫療應變策略([Youtube 直播 16:30 處](https://youtu.be/C3CPe0-ImCY?t=990)) [衛福部 0516 新聞稿](http://at.cdc.tw/z6oW51):「因應國內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 保全醫療量能 指揮中心宣布四大醫療應變策略」 [衛福部 0516 臉書快訊 附網宣圖](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a.10152009242508407/10159081859808407/) * 醫療營運降載 * 加強社區監測通報採檢 * 加強員工健康監測 * 國際醫療暫停 ### 石次長報告企業持續營運指引([Youtube 直播 21:33 處](https://youtu.be/C3CPe0-ImCY?t=1293)) [衛福部 0516 新聞稿](http://at.cdc.tw/7x06P0):「落實「持續營運指引」,降低疫情對企業之衝擊」 [衛福部 0516 臉書快訊 附網宣圖](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a.10152009242508407/10159081866213407/) [衛福部 持續營運指引(2020.03.30 修訂)](https://www.cdc.gov.tw/File/Get/aPaBIpvgn-yjfuf1xLMZvg) 指揮中心藉這個機會必須強調的兩點: 1. 所有企業對於個人及工作場所加強衛生管理。 * 有關落實**個人**及**工作場所衛生管理**部分的重要提醒事項: 1. 執行員工健康監測計畫及異常追蹤處理機制; 2. 落實生病在家休息; 3. 彈性調整人力,啟動異地辦公或在家上班機制; 4. 進行空間調整,讓人員保持適當間距,將員工間及與客戶或其他合作夥伴間進行空間區隔。若無法維持社交距離,須配戴口罩; 5. 員工餐廳須保持桌與桌距離 1.5 公尺以上或設有隔屏,餐桌設有隔板。若無法落實,以外帶為之; 6. 取消或延後與工作相關的集會或活動或改其他替代方案(如視訊)。請員工勿參加集會活動; 7. 部份幼兒托育和學校可能會暫停上課,提供彈性請假照顧兒童 2. 有確診個案的處置: * 加強全面性環境清潔 * 內部分艙分流,盡可能的區分出接觸者,給予適當的的休息與健康管理的要求 * 社交距離與辦公區域的調整。 ### 陳醫師報告確診者或其接觸者注意事項 ([Youtube 直播 26:33 處](https://youtu.be/C3CPe0-ImCY?t=1593)) #### 一、確診者重點提要:<!--編號參照FB快訊--> [衛福部 0516 臉書快訊 附網宣圖](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pcb.10159081931818407/10159081931083407/):「我是COVID-19確診個案,應該要注意什麼?」 1. 大部份感染症狀相對輕微,休養後期可以自行康復。為了讓醫療資源留給重症患者,**請確診個案在接到通知之前待在家中,等待公衛人員的通知**。 2. 當你還留在家裡時記得要「**一人一室**」,和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 3. 不要和其他的同住者接觸,特別是**老人與小孩或免疫低下的病人**。 4. 在家裡依然要**戴口罩與勤洗手**。 5. 如果出現發燒症狀**可以使用退燒藥**,多休息多喝水。 6. 如出現**呼吸困難、胸痛胸悶、意識不清、嘴唇發紫**等症狀,請聯繫 119、衛生單位或撥打 1922。 7. 就醫請按照指示,**禁止使用大眾交通工具**。 8. 請家人準備食物飲水,不要和家人共餐或共用物品。 9. 請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所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 10. 主動**通知密切接觸者**:「症狀開始發生前三天至隔離結束之間,曾有**共同用餐、共同居住或者未配戴口罩接觸 15 分鐘以上**」,請他們自我隔離並且健康監測。 #### 二、接觸者重點提要:<!--編號參照FB快訊--> [衛福部 0516 臉書快訊 附網宣圖](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pcb.10159081931818407/10159081931193407):「我有**接觸**到COVID-19確診個案,應該要注意什麼?」 1. 自我隔離,等待通知;除非有迫切就醫需求,否則不出門。 2. 當你還留在家裡時記得要「**一人一室**」,和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 3. 不要和其他的同住者接觸,特別是**老人與小孩或免疫低下的病人**。 4. 在家裡依然要**戴口罩與勤洗手**。 5. 症狀觀察: - [ ] 發燒 - [ ] 流鼻水 - [ ] 咳嗽、喉嚨痛 - [ ] 倦怠 - [ ] 肌肉痠痛 - [ ] 頭痛 - [ ] 腹瀉 - [ ] 嗅覺或味覺異常 - [ ] 呼吸急促 6. 如出現**呼吸困難、胸痛胸悶、意識不清、嘴唇發紫**等症狀,請聯繫 119、衛生單位或撥打 1922。 7. 就醫請按照指示,**禁止使用大眾交通工具**。 8. 請家人準備食物飲水,不要和家人共餐或共用物品。 9. 請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所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 10. 如不是密切接觸者,不須隔離,僅需作自我健康健測14天;如出現相關症狀,請配戴口罩就醫評估,並告知可能接觸史。 指揮官總結: - 送醫前、採檢後都是空窗期,這兩類的人要自我注意,進行高規格的自我隔離,才能避免病毒的擴散。 - 呼籲確診患者誠實告知活動史:「症狀開始發生前三天至隔離結束之間,曾有**共同用餐、共同居住或者未配戴口罩接觸 15 分鐘以上**」 - 落實各種該做的防疫措施、通報 ### 部長宣導 - 宣導公司放鬆請假規定 - 個人力行**防疫新生活**、避免外出聚會 - 如沒有必要,就不要再聚會了啦:經過國外研究十分有效,違反規定會有處分。 - 避免傳播假訊息 - 縣市政府實行實聯制,使疫調更方便 ### 陳副宣導:實聯制與電子票證 ([Youtube 直播 36:45](https://youtu.be/C3CPe0-ImCY?t=2205)) [衛福部 0516 臉書快訊 附網宣圖](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hotos/a.10152009242508407/10159081960113407/):「搭乘大眾公共運輸請多使用**已記名**之悠遊卡、一卡通、iCash」 - 搭乘大眾公共運輸請多使用以記名之悠遊卡、一卡通、iCash。 - 目前記名比例大概只有30%,請大家多多使用記名的卡片 - 未來如有需要做疫調,就可以知道進出站。 - 記名方法 - [一卡通](https://www.i-pass.com.tw/miss) - [悠遊卡](https://ezweb.easycard.com.tw/eccl2/apply.action) - [iCash 2.0](https://www.icash.com.tw/Register/RegisterIndex) - 交通部持續研議在大眾運輸系統上,其他可行、簡便的實聯制。<!--Any idea g0vers?--> ### 部長宣導 ([直播 40:17](https://youtu.be/C3CPe0-ImCY?t=2417)) - 連續兩天 200 左右,確實讓大家很擔心,現在積極圈列接觸者、適當隔離、確診者適當照顧。 - 各級政府積極展開實聯制、清消、篩檢站。請讓有症狀的人先篩檢,有症狀的人停留太久的話,對沒有症狀的人也是威脅。排隊的時候社交距離要拉開來,現場人員也會清消。 印度返台班機採檢情形 - 應採:122 - 已採:122 - 陰性:90 - 陽性:14(案1192、1193、1204、1205、1206、1215、1239-1244、1382、1592) - 檢驗中:18 ### 提問部分 > 請大家幫忙聽QQ > 量真的很大(接近一個小時 1. [41:38](https://youtu.be/C3CPe0-ImCY?t=2498) 過去我們指揮中心好像沒有提到針對確診者先待在家裡面等候通知的注意事項。是不是代表說雙北的疫情的負壓隔離病房或專責病房的量,是處於緊迫的狀態?可以跟我們講說目前大概的使用量?以及現在各醫院做降載的規劃,準備清空,做專責隔離病房,我們預計清出多少的病房量能? * 病人多,聯絡時間拉長,指揮中心會讓大家知道自己該注意什麼,避免誤解、不了解產生的後續效應 * 確診者主動通知自己的密切接觸者,比透過疫調再來聯絡,效率更高 * 醫療量能有限,呼籲優先讓有症狀者就醫,沒有症狀的請大家循序不要太著急。 * 醫療資源盤點: 1. 全國負壓隔離病床數:核定數 658 床,目前空床 297 床,不過在北區的空床數 51 床的確比較吃緊。 2. 專責醫院:核定數 172 家醫院,2400 床,目前完成開設是 1625 床,空床數 1165 床;雙北地區空床數 209 床同樣吃緊。 3. 近日展開快速分流措施:沒有積極治療需要者分流到集中檢疫所、輕微症狀者分流收治 2. 現在有許多民眾恐慌前往採檢,那聯醫公會已經發表 [聲明](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city.union/photos/a.1139059356112910/4374767772542036/) 人手已經嚴重不夠,還有雙北各醫院的急診已經被想要採檢的民眾擠爆,現在還有醫師發文說現在已經在戶外進行插管的狀況。想詢問指揮中心,是認為這樣爆滿的情況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嗎?還是說有更積極可以排解醫護的處境? * 人力上面我們當然會儘量,如果有跟我們提出了需求我們當然會來協調。 * 明天上午會找各個相關的工、學會來討論就是說,怎麼樣來做一個人力的支援。 * 不過這些人力的也都只能儘量(這部份講的不是很清楚) * 戶外插管有聽說但沒有證實,我們會再去做了解。 3. 今天新增的病例有萬華、某社團還有遊藝場相關的病例只有 36 例,是不是可以說,過半數的感染源都不明,還是說這些病例仍然是有跡可循的? * 那是大部份都還沒有查完全,因為這個量很多,疫調上相對的困難。 * (遞資料)我看這邊有新的資料吼,臺北茶藝館相關的吼,105 例,那萬華活動史相關的 44 例,那某社團相關的有 5 例,那宜蘭遊藝場群聚的有 3 例,南部進香團有 1 例,那剩下還有 48 例在疫調中,那這大概是最新的一個資料吼。 > 下面的還沒整理&補齊 0.0 > 求有空的人幫忙 3. 有醫生反映採減量已經爆滿了,會不會廣設社區篩檢站?或是不用插管,而是用唾液採檢,減少接觸。 * 廣設採檢站,我們還在進行,除了輸北,其他縣市正在討論準備中。 4. 外送、貨運、郵差、送貨員仍然會有進入醫療區域,會不會統一要求設置臨時收發站? * 醫院還是盡量讓外人進去越少越好 5. 今天新增的個案,是否有醫院相關的外包人員? * 我們了解後再回報 6. 以目前台灣的狀況而言,台灣的疫調人力是否足夠,是否有需要增加。 * 會努力來做增加,但是還是需要專業的訓練,所以會再努力。 7. 今天公布 4/6 發病的病例,是來自萬華嗎 * 他是 4/6 開始**有症狀**,4/30 和 5/? 有去萬華遊玩,後來 5/13 收到細胞簡訊於是求診,並不是住在萬華。 8. 坊間全身SPA、做臉相關的行業有說要停業,但坊間還是有登記瘦身美容業卻繼續營業spa,這個標準有特別細項嗎?還是說地方要全面停業相關服務? * 警察局強力查察中。(預約制)個人工作室的類型,正在和地方政府討論(處置方法?) * 「不代表說沒有禁止的行為**做越多越好**」(陳部長) * 類型還是有差異,會與地方政府積極溝通討論。 9. 今天有多少案例,是經過萬華的快篩站抓出來的。昨天說 10%(什麼數字?陽性率嗎),今天有增加嗎? * 台北市政府的數據比較準,這邊的數據是昨天sync的。 * 現在有的數據是 119 位從 4 個採檢站出來的。 * 就算採檢陽性,還要做 [PCR](https://zh.wikipedia.org/wiki/聚合酶链式反应) 的採檢才會算是確診。 10. 有確診個案等12個小時都等不到救護車,造成病人都不敢移動,這樣是不是代表救護車的數量不夠? * 雙北的確診數的確比較多,醫院病床的數量也比較吃緊,都會等調度好才會去載病人。 11. 周玉蔻都會在記者會前事先公布人數,這樣是否會開罰? * 會確認他的消息來源是誰。要看他是怎麼知道數量的。 * 還是要請法治組那邊去處哩,如果數目差不多的話,可能還是有一些嫌疑的部分。 * 如果數字差太多可能就有造謠的嫌疑。 * [補連結,11:46的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yuhkow.chou/posts/10224007452507867) * [圖](https://i.imgur.com/GyV9Wxc.png) 12. 郵局有確診者,民眾擔心有擴散風險,會部會建議物流業者比照郵局要求配送人員不上樓,讓民眾自備簽收用筆? * 檔案室人員是在前一天做快篩,但尚未確診。通報後還會再做採檢,目前只是疑似病患。 13. 有醫療業者指出,若兩週內沒有升到四級,八週內解除三級的話就是世界奇蹟,那是否代表兩週內會升到四級,三級也有可能延長至八週後? * 疫情下我們做的就是將相關準備做好。儘量減少人群接觸,儘量不要用共通紙筆,若有也做好清潔消毒。做到最少接觸。 14. 明天是升三級警戒後第一個上班日,民眾會有大量移動及交通工具使用,是否有些提醒民眾。 * 彈性上班,做好分流上班機制。 * 減輕巔峰時期人流。若有搭乘交通耕句帶好口罩,勤洗手,進出場域後也可以消毒手部 15. 目前每日都還是有百例上升,是否會有最壞打算?(最高峰確診人數) * 有提到不追源頭,但社區上有很多傳播鍊,現在只能靠基因定序,是否代表未來沒有其他辦法找到原圖? 16. 另外有傳說現在的病毒是英國基因變種傳來,是否台灣目前的確診案例有印度變種病毒出現? * 變種病毒過去有說明,防疫本來就會有突變或存活的病毒,時間越長,越多確診後也會逐漸變異。過去有變種案例,都是疫情非常嚴重的國家,在大量人群下變種。有些變種沒有太大傷害,大家也不會再去關切。有些變種特利病毒可能會傳播較強,這些可以持續關注。 * 過去英國、印度、巴西等病毒變種國家,都是疫情非常嚴重的狀況。台灣的疫情狀況嚴重程度與確診數與這些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以機率上,還很遙遠。** * 目前也有商榷了印度返台班機採檢情形(如圖)![](https://i.imgur.com/IL1HOwa.png) 17. 企業持續營運指引的狀況提到,疫情已進入社區傳播,這樣字的意義是甚麼意思,是不是已經出現太多找不到源頭的狀況,這樣未來會不會有提升防疫等級。 * 這樣的指引是去年3月發布的,那時候只有兩種,零星社區感染、嚴重的社區感染,兩種階段而已,與防疫等級不同。所以現在是提升到嚴重的社區感染的那個階段。 18. 有家長詢問中小學是否停課。專家也推估這一波確診數有400多人,想問檢疫中心相關看法。 * 還是會有相關停班課標準,專家考慮也會有納入評估。 19. 雙北地區出門必須戴口罩,有辦法升級全台執行嗎? * 目前只有特殊規定行業必須強制戴 20. 實聯制的規則,是要用身分證,還是甚麼方法 * 已連絡方式為主,所以還是以手機為主 * 詳細的方法,還在討論中。 21. 大陸的手機無法使用APP,怎麼辦,有多少的手機是有這樣的狀況 * 中國製的手機,很難追溯數量啦 * 主要是看系統,全球通用的 Android 和 iOS 有追溯機制,中國製的手機很多是自製系統,所以可能就無法執行。 ## 即時資訊(5/15) :::danger * 今日 **5 境外** + **180 本土** ::: * 本土疫情單日增180例 陳時中:雙北升為3級警戒至5/28【直播】 -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5155004.aspx ## 即時資訊(5/14) :::danger * 今日 **5 境外** + **29 本土** * 16 例萬華茶藝館相關 * 5 例與 1203 相關 * 1 例與宜蘭遊藝場相關 * 7 例調查中 ::: * 疾管署置頂留言 > 大家午安,今日新增5例境外、29例本土(16例與臺北市萬華區茶藝館及周邊相關;5例與案1203及其相關個案有關;1例與宜蘭遊藝場個案相關;7例尚查無相關性),我國目前1,290例確診,分別為1,073例境外移入,16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12人死亡、1,107例解除隔離、171人住院隔離中。 * 境外移入的個案 1258 是印尼籍 40 多歲男性, 4 月 27 日來台就學,有 3 日內的陰性報告,在防疫旅社進行居家檢疫。五月十二日進行檢疫期滿採檢,今日確診, CT 值 36 ,沒有症狀,接觸者 3 人均有適當防護,列為自我健康監測 * 1259 是印尼籍 20 多歲男性漁工,於 4 月 9 日來台工作,有 3 日內陰性檢疫報告,在集中檢疫所檢疫。是 5 月 12 日,檢疫期滿前採檢,近日確診 CT 值 30 ,期間沒有症狀,檢疫期間也未於他人接觸,沒有匡列接觸者 * 案 1260, 1261 分別為本國籍 60 多歲男性,及巴拉圭籍 50 多歲女性,皆長期居住於巴拉圭。案 1260 今年 3 月 20 日起出現咳嗽流鼻水發燒症狀。 1261 於今年 3 月 24 起出現咳嗽、全身倦怠、發燒、呼吸困難的症狀。均於當地檢出 COVID-19 。兩名個案於 5 月 12 日自巴拉圭返台,搭機前 3 日內的陰性報告,拿到集中檢疫所檢疫,隔日接受採檢,今日確診。與個案接觸的有 3 人,均為同班機前後排的旅客,列為居家隔離。 (待補) * 鼓勵安裝台灣社交距離 app,推出活動,未來幾天推出,截圖上傳可以抽 500 元禮券。確診者上傳疫調,免抽獎拿 5000 禮券。 * 宜蘭遊藝場(案 1202)接觸者採檢:135 陰性、7 陽性、24 檢驗中、64 待採檢(共 230) * 1203 應採 180 人,84 陰性、23+1 陽性(1 在高雄檢出案 1289)、44 檢驗中、待採 29 * 公布 1203 相關個案(多人綜合)活動史(5/4 - 5/10) * 萬華茶藝館相關個案採檢:105 陰性、11 陽性、39 待檢驗、68 待採(共 223) * 並公布相關足跡(5/1 - 5/12):新北、南投、台南、高雄、彰化、雲林、苗栗、桃園;宮廟、遊樂場、小吃店 * 台北市放了 4 個採檢站:中興、和平、西園醫院、剝皮寮 * 記者提問 * 除了和平醫院外是否還有其他醫院可能收到確診病患卻不知情 * 如果不知情就大家都不知情啦。會請醫院提高警覺 * 傳出彰化縣有兩個病例,是否證實? * 彰化應該是屬於明天要公布的個案 * 本土疫情已經擴及到南部,1289 是否就是高雄小港的確診案例 * 1289 是住在高雄,有回到新北市跟家人相聚一天多。父親後來有確診,疫調時聲稱家人都在國外,故沒有匡列到 * 今天有 7 名查無相關性,他們是怎麼查出來的? * 疫調方面有高度的懷疑,需要在警政協尋上的努力,個案不願意公布自己的行程,所以有相當的困難 * 萬華這樣算不算群聚,要不要升級到三級 * 指揮中心目前沒打算升級到三級警戒,還有一些關聯性還沒有查清楚 * 萬華的地區有多個擴散的狀況,都還在預期中,目前最重要的是找出有染疫的人並隔離,也是台北市設置篩檢所的理由 * 另外也請藥劑師注意,有些人不方便就醫可能會去買成藥,呼籲藥劑師能勸他去作檢驗,如果驗出是陽性,一樣會發予醫事人員轉檢的獎金 * 總統府有人員匡列,狀況如何 * 也是明天會公佈的個案的接觸者,其並非確診個案。目前認為是非傳染期間接觸者 * 獅子會有人住土城好像沒有匡列到,居民擔心 * 在還沒定案的候,如果揣測太多反而徒增困擾,確定以後再來說會比較好,避免過多臆測 * 1217 基隆女性是否為最早的感染源 * 還要再釐清 * 今天的名單是否為新北市國中的學生 * 是,十多歲那個就是 * 華視提問臺北市 228 紀念館傳出確診者要閉館 * 還不清楚,沒有被通知到有確診者或接觸者 * 宜蘭自行公佈足跡 * 足跡很多,有一些足跡如果判斷沒有需要就不會公佈 * 有國中學生確診,會考如何因應 * 學校有停課,同班有隔離。會考不用擔憂,確診的人會到醫院去,會停課並予以隔離。列入隔離者不參與考試。兩週後會進行補考,並會是外加名額 * 新北市國中,學校前一百名留校晚自習,是否有確診學生 * 目前確診的沒有在100名內 * 七月底有辦法供應國產疫苗嗎? * 報導者提問,關於和平醫院。清空會分配到哪些醫院 * 1289 不是 1203 的女兒 * 1203 謊報會不會開罰? * 可能性高,但還是交給法治組負責 * 「指標病例」是指「最早被找到的病例」,所以 1203 一直都是指標病例 (不是指最早被感染的人) * 今天 29 位多少重症?之前的重症怎麼了? * 目前有 3 位重症,2 位插管(後來 15:07 更正資訊) * 先前的個案都在復原中,其中一例呼吸器快要移除了 * 希望每個採檢站每天有 200 個 * 和平的個案是哪兩個 * 1272、1273 * 昨天接種了 23194 疫苗,目前總接種人數 15 萬多 * 疫苗後不良事件,昨天有 20 起,都是非嚴重的不良事件 * 三立:今天傳出文山區有兩位確診者,到過萬華,其中一位有去過茶藝館 * 有寫就是有啦,其他還要調查 * 快篩試劑可以讓企業自行購買嗎? * 台北市目前有作兩階段,先過濾一些;快篩還是適用在流行的地區,如果沒有流行的話,會有偽陽性的問題 * 國產疫苗的生產員工如果染疫,是否會造成生產上的困難,是否讓他們優先施打? * 他們應該都有參與之前的試驗性疫苗施打 * 醫療體系已經開始自主進行降載,以應對如果收治病人時需要進行的隔離 * 未來回國的居家檢疫儘量往南部放,作一些分流,才有集中檢疫所可以用 * 雙北戴口罩,新北市 (寫不完啦幫忙寫~) --- ## 即時資訊(5/13) * 今日 **12 境外** + **13 本土** * `案 1203` 相關接觸者有 9 例確診 * 萬華群聚相關接觸有 3 例確診 * 1 例感染源調查中 * 今日 14:00 有發出提醒簡訊,提醒萬華特定區域因有潛在接觸可能,若身體不適可前往相關機構進行檢測。其時間為 4/15 起至 5/12 止在該區域的人員(似乎是以手機基地台連線紀錄為基準) * 目前大類分為「萬華茶藝館群聚案」與「`案 1203` 相關接觸者」 * `案 1203` 即為蘆洲獅子會(前會長) * 昨日口罩銷量提升許多。**強調口罩絕對夠** * 記者提問 * 是否提升為三級 * 萬華會設多少篩檢站點 * 與台北市合作成立社區採檢站 * 請媒體不要去拍採檢站,恐造成民眾不願前往採檢 * 針對機師的檢疫措施目前研擬得怎麼樣 * 華航的調配上調配得過來 * 要考慮機師負擔與華航運量 * 進入社區一定要 14 天檢疫並採檢陰性 * 有民眾爆料:泰山幼兒園的親人與獅子會有關,是否會染疫風險? * 提高警覺,接觸時間不長 * 有民眾爆料:疫苗施打預約到六月多,是否會有疫苗不足的問題? * 是哪家醫院跟部長說,他去調配疫苗數量 * 昨天打了 16xxx 劑疫苗 * 有藥商資格的私人企業是否可以購買疫苗 * 疫苗由中央統籌,若有需要可跟 CDC 聯繫 * 經濟日報提問:如何匡列萬華區潛在接觸人員? * 只要在那個時間點有進入範圍的人,共匡列60萬人,請注意不是針對有問題的而是有進出的人員,不需恐慌但請提高警覺,民眾注意身體健康,身體有症狀可以去採檢站 * 有空姐施打AZ疫苗後出現視線模糊,跟醫師反應卻不通報,醫生請他打電話跟部長說 * 病患和醫師都可以通報,一般人請打1922 * 目前沒有實證證明AZ疫苗和眼睛不適有關 * 八大提問:是否共有五間茶藝館有感染事件 * 八大提問:公車捷運難以不賣站票,如何防治 * 直播似乎因為電力問題中斷了? * 03:17直播暫停 * (!)指揮中心快訊:因本區停電,導致疫情記者會直播中斷,敬請見諒。(興達電廠因故停機)

Import from clipboard

Paste your markdown or webpage here...

Advanced permission required

Your current role can only read. Ask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to acquire write and comment permission.

This team is disabled

Sorry, this team is disabled. You can't edit this note.

This note is locked

Sorry, only owner can edit this note.

Reach the limit

Sorry, you've reached the max length this note can be.
Please reduce the content or divide it to more notes, thank you!

Import from Gist

Import from Snippet

or

Export to Snippet

Are you sure?

Do you really want to delete this note?
All users will lose their connection.

Create a note from template

Create a note from template

Oops...
This template has been removed or transferred.
Upgrade
All
  • All
  • Team
No template.

Create a template

Upgrade

Delete template

Do you really want to delete this template?
Turn this template into a regular note and keep its content, versions, and comments.

This page need refresh

You have an incompatible client version.
Refresh to update.
New version available!
See releases notes here
Refresh to enjoy new features.
Your user state has changed.
Refresh to load new user state.

Sign in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

Help

  • English
  • 中文
  • Français
  • Deutsch
  • 日本語
  • Español
  • Català
  • Ελληνικά
  • Português
  • italiano
  • Türkçe
  • Русский
  • Nederlands
  • hrvatski jezik
  • język polski
  • Українська
  • हिन्दी
  • svenska
  • Esperanto
  • dansk

Documents

Help & Tutorial

How to use Book mode

Slide Example

API Docs

Edit in VSCode

Install browser extension

Contacts

Feedback

Discord

Send us email

Resources

Releases

Pricing

Blog

Policy

Terms

Privacy

Cheatsheet

Syntax Example Reference
# Header Header 基本排版
- Unordered List
  • Unordered List
1. Ordered List
  1. Ordered List
- [ ] Todo List
  • Todo List
> Blockquote
Blockquote
**Bold font** Bold font
*Italics font* Italics font
~~Strikethrough~~ Strikethrough
19^th^ 19th
H~2~O H2O
++Inserted text++ Inserted text
==Marked text== Marked text
[link text](https:// "title") Link
![image alt](https:// "title") Image
`Code` Code 在筆記中貼入程式碼
```javascript
var i = 0;
```
var i = 0;
:smile: :smile: Emoji list
{%youtube youtube_id %} Externals
$L^aT_eX$ LaTeX
:::info
This is a alert area.
:::

This is a alert area.

Versions and GitHub Sync
Get Full History Access

  • Edit version name
  • Delete

revision author avatar     named on  

More Less

Note content is identical to the latest version.
Compare
    Choose a version
    No search result
    Version not found
Sign in to link this note to GitHub
Learn more
This note is not linked with GitHub
 

Feedback

Submission failed, please try again

Thanks for your support.

On a scale of 0-10, how likely is it that you would recommend HackMD to your friends, family or business associates?

Please give us some advice and help us improve HackMD.

 

Thanks for your feedback

Remove version name

Do you want to remove this version name and description?

Transfer ownership

Transfer to
    Warning: is a public team. If you transfer note to this team, everyone on the web can find and read this note.

      Link with GitHub

      Please authorize HackMD on GitHub
      • Please sign in to GitHub and install the HackMD app on your GitHub repo.
      • HackMD links with GitHub through a GitHub App. You can choose which repo to install our App.
      Learn more  Sign in to GitHub

      Push the note to GitHub Push to GitHub Pull a file from GitHub

        Authorize again
       

      Choose which file to push to

      Select repo
      Refresh Authorize more repos
      Select branch
      Select file
      Select branch
      Choose version(s) to push
      • Save a new version and push
      • Choose from existing versions
      Include title and tags
      Available push count

      Pull from GitHub

       
      File from GitHub
      File from HackMD

      GitHub Link Settings

      File linked

      Linked by
      File path
      Last synced branch
      Available push count

      Danger Zone

      Unlink
      You will no longer receive notification when GitHub file changes after unlink.

      Syncing

      Push failed

      Push successfu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