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HackMD

2018/8/15 會議記錄

文武、orz、hazel、bil、lucien

Notes from TFC Center

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可能合作

  • TFC 可以來 cofacts 看熱門訊息
  • TFC 在完成查證後把結果貼成 Cofacts 回應
  • Cofacts 提供特別的顯示「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回應」
    • 目的:品牌與區隔
    • 做成讓每個編輯都可以建立 organization 讓大家自行管理
    • chatbot 回應時會提到「某某組織標示此篇為 XXX」,而不只是「好心人」
    • 在 organization 裡的編輯,發文時可以選擇用 organization 的名義
    • 自行 invite 進 organization
  • TFC 可以提供經費給專業查證者,但怕破壞 Cofacts 運作
    • Cofacts 覺得我們可以送常參與編輯去 TFC,最後產出結果直接掛 TFC 即可,這樣就不會破壞 cofacts
    • Cofacts 可以私下轉介可能有興趣的人應徵 TFC 特約查核員
  • 提出一起訓練闢謠
    • 8/25 TFC 訓練,剛好撞小聚
    • cofacts 小聚單純是 UI 介紹,與 TFC 訓練不太一樣

決定實做 organization (attribution) 的優先順序

Lucien:
如果開放給組織,那個人為什麼不行

orz:
我們可以給個人一個 public / private switch
不過個人也可以蓋一個組織

Lucien:
跟 npm 一樣。
所以這是編輯的誘因嗎

orz:

就像謠言粉碎機那樣 有很多醫生的帳號

加入現有 org 的方式是分享一次性的 invitation URL
受邀者點進去就可以加入
這樣我就可以不用實做 send email

Lucien:
這超麻煩耶 要做的東西超多

orz:
tag 跟這個應該要什麼先做

文武:
tag 好像比較有用

Organization (attribution) 在 tag 之後才做

tag 排在 url preview 之後

Questions from AYLD 2017

介紹的投影片:bit.ly/cofacts-ayld
只介紹到 John Milton 那張 slide,一半時間在 Q&A

Q: 台灣這裡收到什麼樣的訊息?政治的多嗎?

健康多,也有政治

Q: 台灣這裡對假訊息的定義是什麼?

我們知道 misinformation / disinformation / malinformation 的定義,
但主流媒體還在用 fake news 這個 term。

Q: 日本右翼的 hate speech 小圈圈不 care fact-check 或澄清什麼的,擾亂其他人。

可以把重點放在「示範回應給其他人看」,說服的對象是其他人而不是 hate speech 小圈圈。

We can't fight faith with truth.

可以注重在把不同意見黏在一起,把澄清黏在攻擊之下。

Q: (會後追問) 有些已經到人身攻擊(韓國人去死 / 通通喝毒藥吧),但他們說這是言論自由。這些該怎麼辦?

  • 台灣其實有社會秩序維護法,不過很少用,但至少在說這是錯的。
  • 可以透過訪談其他人對這些言論的看法並且 publish,創造出「這種言論確實不受歡迎」的份圍,讓大家知道這些聲音雖然很大聲但不受歡迎,這有助於穩定社會。

Q: 有處理過來自特定陣營的 Mailicious editors 言論嗎?

其實編輯不夠所以還沒。

Q: (印度) 有些年輕人會用我們看不懂的簡寫 (abbreviation) 溝通

如果用一般人看不懂,代表這應該是小圈圈內的語言代號,這些訊息引響的也只是小圈圈裡看得懂這種訊息的人,因此這不會是需要闢謠的 1st priority。

如果真的覺得應該闢謠這種訊息,那就融入他們,理解這些語言。

Q: 是否有機會 copy 到泰國?

source code 已經是英文。

資料方面需要在地化,推薦與 Sure and share center 合作。

Q: 專業之死:核能的辯論與台中火力發電廠的專業問題,各有專家擁護,怎麼處理?

Cofacts 是用來回應沒根據的傳言。如果雙方都是有 reference,應該會需要更高級的系統來處理。

Cofacts 允許複數回應,不同專家都能上來提供意見。

Dev items

顯示編輯等級 (from Yumi)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site/pull/127

Flex message (from 桓)

merged to dev!

鼓勵 share (from 桓)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line-bot/pull/92

LINE bot deploy issue

pm2 2 -> pm2 3 時 main.js 無法聽 port,看官網文件:https://pm2.io/doc/en/runtime/integration/heroku/

似乎要改寫成 ecosystem.js + pm2-runtime 才能正確執行。

但我們 dev 環境與 production 環境不同(前者用 babel-register 後者抓 build 後的 code)所以有點小複雜。

小聚籌備

圖!!! > 有了

籌備:普渡用 (?) 食物

  • pocky
  • 孔雀餅乾、捲心酥
  • 義美小泡芙
  • 走進頂好,看普渡專區有什麼就買什麼

OCF

提到要去印尼報告的東西
中國相關的不用,主要還是台灣內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