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紅機制,雖然已經排除了連續七天未上線的人,但面對那種一季只登入一兩天、完全或極少進行任何其他操作的人(常被稱作活屍),他們仍然拿到完整的分紅。
打個比方,有個人佔了公司的 25% 股份,一週只上來一次,掛個買單就走人,也不投產品票,其他時間也不上線操作,甚至也沒有登入記錄。但是以現行的分紅制度,季末計算分紅時,他還是可以完整地拿到 25% 給董事會的分紅的。幾乎什麼都不做就能拿到完整分紅,這難免讓其他辛苦增加營收的股東感到不平。雖然尚有殭屍稅存在,但這對於高持股又高營利拿到的分紅而言,是微乎其微。
因此,這裡提出「分紅根據當季未上線天數調整」的想法,希望減緩其他認真股東的不平衡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現行規則中,一整季(目前是七天)未登入的人,已經是系統排除分紅的對象,所以本案只針對討論「季內有登入,但有未登入記錄的人」所拿的分紅
這個方案,毫無反應,就是個不改變任何事情的方案。
公式如下:
優點:
缺點:
此方案將未登入天數換算出一個比例,以該比例乘上持股數得出有效持股數之後,再計算其對上所有參與分紅人的有效持股數,做為最後實拿分紅的比例。
公式如下:
其中,f
為未登入天數換算至修正比例的函數,有以下參數可以調整:
修正比例曲線目前有幾個方案如下:
n * 15%
)的差值減少比例,愈多天一次扣愈重2^n * 10%
)的差值減少比例,同樣是愈多天一次扣愈重「修正比例曲線」皆以五個數字定義,由 100 開始,0 結尾,代表未登入天數在「完整分紅門檻」到「零分紅門檻」之區間(包含)時,調整分紅比例的百分比數。若是該區間為五天者,可以將天數直接一對一對應到修正比例;但若不為五天者,需要以適當的內插方法算出最符合的比例(見下方計算例【例二】)。若是有其他方案提供其他定義方式,以同樣方式處理。
若是投票結果的「完整分紅門檻」大於等於「零分紅門檻」,則以兩者平均為分界點,小於該天數則拿完整分紅,大於等於該天數不拿分紅。(見下方計算例【例三】)
目前現行的系統規則,相當於以下設定(詳細計算見計算例【例四】):
以下為門檻天數與修正比例的計算例子。
【例一】
完整分紅門檻為 2 天,零分紅門檻為 6 天,
修正曲線為方案 3 (100-90-50-10-0)。
此例中,未登入天數對應的修正比例分別如下:
【例二】
完整分紅門檻為 1 天,零分紅門檻為 4 天,
修正曲線為方案 1 (100-75-50-25-0)。
由於「完整分紅門檻」與「零分紅門檻」的區間為 1, 2, 3, 4 天,無法自然地與定義一對一對應。
經過內插運算後,可得對應比例約為 100-66.67-33.33-0
故未登入天數對應的修正比例分別如下:
【例三】
完整分紅門檻為 6 天,零分紅門檻為 4 天。
因為「完整分紅門檻」大於等於「零分紅門檻」,故取 (6 + 4) / 2 = 5
天為是否拿分紅的分界點,不需使用修正曲線。
未登入天數對應的修正比例分別如下:
【例四】
完整分紅門檻為 6 天,零分紅門檻為 7 天,修正曲線為任何方案(100-任意組合-0)。
此例即代表目前系統現行的規則。
下面再提供一個實際例子,來應用修正比例的計算,分配最終的實拿分紅。
【分紅計算實例】
甲公司因本季營業有方,所有股東共計可得分紅 $10000。
甲公司的釋股數共有 1000 股,並由四位股東 A, B, C, D 分別持有 400 股、300 股、200 股、100 股。
假設結算時 A 有 4 天的未上線記錄、B 有 3 天未上線,而 C, D 皆為 0 天未上線,若以【例一】得出的修正比例來計算,求四人分別的實得分紅?
對照【例一】得出的修正比例後,可得知四個人的修正比例分別為:A 50%、B 90%、C 100%、D 100%
以此計算四人的有效持股數分別為:
400 * 50% = 200
300 * 90% = 270
200 * 100% = 200
100 * 100% = 100
可得「參與分紅的總有效持股數」為 200 + 270 + 200 + 100 = 770
,並得出每個人的分紅比例:
200 / 770 ≅ 25.97%
270 / 770 ≅ 35.06%
200 / 770 ≅ 28.57%
100 / 770 ≅ 12.98%
故四人分別的實得分紅如下:
以下為本方案總結。
優點:
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