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HackMD

當代藝術數位製造與流通工作坊

李士傑,2018.5.11-12

5.12 上午演講

回顧

  • 宜品:把現況拆解開來,realtime board + 關鍵字填入,發現原來我想的世界是這樣。發現沒有辦法銜接的部分,將早上的命題重新用句子寫出來,再回到這個大結構對照
    • 加密貨幣跟這邊的關聯是什麼?
  • 宛芸:整個架構的重新整理,收穫最大。網路越多越發散,太平行;架構整理,比較清楚,怎麼講給別人聽。現在跟加密(紀錄,跟金流)
  • 士傑:因為要自己殺出一條路,所以把工作坊所有的東西都記得了。
  • 子荃:相較於技術能力的養成,這次比較像是思想改造,腦力大激盪,論文寫作課!!!讓自己想要找出答案的方式,比較清楚。區塊鏈對數位類型的作品,能否應用在這個區塊,到底能夠怎樣被應用。回推到以個人為出發,導向機構層面。我看了兩個例子,都是以個人為導向(註冊自己的數位資產)
  • 靖瑜:回去頭超痛的,以後還想要參加,關心一下。人文背景,文科人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就被分類偏食,這幾年感想,文科應該要更著重在學習不同。回去之後又針對自己的命題想很多,區塊鏈很理性,要處理藝術這種感性碰到很多難題。會不會變得獨裁!文創的數位價值,公家機關公文電子化(區塊鏈)
  • 言軒:頭痛,一天兩天就產出作品,以往是用手在做,這次工作坊用腦在做。睡不昂昂昂
    • 感謝李士傑老師!意識永遠活躍在網路世界! 05.2019
  • 盈如:感受到「共同性」,思考命題怎麼修改(怎麼去結合),在自己工作的過程中,也同時受惠於因為其他夥伴同時同步在各自主題中或不同事情提出的角度、討論,以及地圖、資料、關鍵字產生過程中,而不是單向的狀態。也影響到自己直到結束或晚上都還不斷檢視與反省自己的思考與需要甚至必要性。
  • 回應:
    • 年輕人會想要舉辦嗎
    • 沒有平台的概念
    • 寫字下來才會落實幻想與現實
    • Neil Gershenfield
    • 奧坎剃刀
      Image Not Showing Possible Reasons
      • The image file may be corrupted
      • The server hosting the image is unavailable
      • The image path is incorrect
      • The imag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Learn More →
    • 學習 learning
    • 看大家
    • 共筆的意義:共同的架構(這次就是平台)
    • 隨時都在互動!(realtime interaction)
    • twitter/facebook 即時共筆的新戰場
    • google/wiki 靜態
    • 目的導向與思考導向類型工作坊的挑戰
    • 區塊鏈其本質是:Internet of value as a trust machine.

密碼貨幣與協定

](https://medium.com/@ilya/放假前聽了廖世偉老師演講-4d-到-efi-g-的區塊鏈如何改變社會經濟生活的演講-幾個深刻的印象到今天還沒有散去-在這裡稍微紀錄一下-4b369a97b39e)
- WIRED:2018 區塊鏈瘋狂之年
- 區塊鏈
- 吳柏蒼
- Muzeum 白皮書
- 朱宜振(BiiLabs):〈區塊鏈/分散式帳本雜記〉
> 「但這些過去其實都各自有傳統解法的為何需要利用區塊鏈和身分識別在一起,我個人的看法是一種歸戶的概念但又不侵犯你的隱私。我們把”真實的人”(隱私),識別,行為分成三個 layer,你的行為或許需要被 detect 並且做存證但不代表該知道你的隱私,卻依然可以達成證明存在的概念,這算是識別跟區塊鏈結和的應用,但不代表目前的區塊鏈有達成識別功能。 」
- IOTA 與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Tangle

流動性(liquidity)

"Liquidity refers to the extent to which a market allows assets to be bought and sold at stable prices. Lower liquidity tends to result in a more volatile market (especially when large orders are placed), and it causes prices to change more drastically; whereas higher liquidity creates a less volatile market, and prices do not fluctuate as significantly.

Today, cash is the most liquid asset. If a transaction of $1 million takes place, the market is able to absorb that transaction easily without the value of the dollar drastically changing.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action, and the value of the currency at the time of the transaction, are also known beforehand.

However, the same transaction in bitcoin, or any other cryptocurrency, has a much greater effect on the cryptocurrency's value.

This is because of the market's lack of liquidity. The amount of cryptocurrency available on a specific trading platform can run out, requiring the buyer to complete the transaction at 1-10 percent more than expected."

2015 MCD 金錢專輯

扣回藝術

筆記

5/11 科藝實驗製造所簽到:

關心命題

  • 數位當代藝術如何可以透過新的交易媒介 - 去中心化的資料庫,例如區塊鏈 - 來獲得新生命?
  • 具體議題:數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如何實作成為一個交易所
  • 目前結構:
  • 困難處:人生很困難

關心命題

結構圖 keynote檔案


  • 林子荃
    • 數位媒體、新媒體藝術創作-> 作品
    • 2015於國美館典藏組工作,並對「新媒體藝術作品的保存維護」有興趣
    • 研究:使用open source軟體作為修復工具於新媒體藝術作品的維護

關心命題

  • 命題1:馬克思思想(「馬克思:青年時代」,裡面的馬克思思想、共產主義的創建)與去中心化(平等的概念)的有無連結的關係?
  • 命題2:數位時代典藏新媒體藝術作品(Born Digital)唯一性與價值建立的新機制
    • 數位類型作品現套用傳統收藏作品的概念來延伸,其中以作品保證書(Certificate of authenticity),並經由藝術家簽名做為作品的認證。
    • 引用版畫的版次概念,限制數量稀有化,產生價值。
    • 區塊鏈可否對既有的典藏框架,增加更完善的機制?
    • 區塊鏈可以加上數位簽章直接取代紙本實體的作品保證書
    • 區塊鏈可以對一個數位內容做認證,並上傳進到鏈結中加密保存。
      • 案例一:Bitmark 提供針對數位資產的註冊認證服務


TAT


  • 黃宜品,在 FabCafe Taipei 工作、在學校兼任設計課
    • 大學學電腦動畫,2015 參與 Fab Academy(WAAG, Amsterdam),從軟體轉變到數位製造工具,橋接想的跟做的。工作坊設計和規劃者(遊戲式的,基礎機器教學,討論式的)
    • 做一場工作坊,定價,價值感(價值感是指心裡感覺)奠基於何處?(市場)團體投放大量心力,價值落差。
    • 貨幣的概念和區塊鍵和以上的思考有什麼相關連性?(some list)
    • note:
      • 更上一增的問題被介定了?
      • 串 statement 與專家形成整體能量

關心命題

工作坊所產生的創意價值如何衡量?

  • 區塊鏈可以幫助訂價嗎?
  • 數位製造工具在創作中發揮的價值是什麼?
  • 創意的價值如何被衡量?
  • 定價的機制是什麼?
  • 定價和團隊投入資源的關聯性是什麼?
  • 知識如何販售?
  • 區塊鏈和知識訂價的關係為何?

maybe
my realtime board link
目前有問題有解法,再 list 一些實際的困境


分項


這張試著和上面整合在一起


先看角色關係

  • 具體議題:
    • 是否可以用區塊鏈訂出創意的價格?
    • 如何紀錄產出創意的過程就己經產出的價值(可能正的或負的,例如汙染大地就是負的)
  • 目前結構:
  • 困難之處:

以創意的流動性連到區塊鏈

  • 可以在某個商店買到的物件代表背後有些流動。例如買 7-11 coffee is different from 自己手沖咖啡。如果可以類比,能在某個地方買到創意的「結果」代表在背後有各種創意正在被創造出來。而且沒有邊界。
    • Questions:
      • 什麼創意是我關心的創意?
      • 用在哪裡的創意?
      • 簡化
  • 以三個 team 時做情人節戒指為例子
    • 版本管理的模型

發現:

工作坊所產生的價值如何被衡量。一個工作坊被設計前,需己經找到為什麼需被設計,以及目標。

內部需要解決的問題及外部的環境和脈絡的確立的時候,價值己經產生了。在開始到完成時,會有多次創意發生,如果將一件事展開成 index 01 - index n,會發現其中有產生創意價值的片段。

參數:

  • 工作坊的目標
  • 工作坊的類型
  • 工作坊從開始設計到成為一個可購買的商品時的各階段切片

fabChain: https://fab13.sched.com/event/BVH6/fabchain-distributed-ledger-technologies-for-the-fab-lab-network

活動內容描述中,

藝術家如何控制自己的作品?這種控制又是如何地與社會的控制、國家的控制相互滲透密不可分?作品類型如何地與既定的凝視方式交織在一起?如何從程式設計者的生產方式與過程,獲得啟發,重新思考一種數位化地封裝作品的方式,進入流通與流動性的世界?

Guess:

作品類型如何地與既定的凝視方式交織在一起。凝視方式可能是指,在看一件作品時,觀者習慣做分類,例如雕塑、錄像等,「傳統」又 stereotype 的觀看。所以這句話的如何,是在問(泛指各類型的)作品和傳統且 stereotype 怎麼相關連。


  • 謝宛芸
    • 廣告策略、應用藝術
    • 台北數位藝術節
    • 藝術的價值被用產值來判斷
    • 行銷科技藝術的相關模式,探討情感價值
    • 概念圖網址


關心命題:科技藝術的網路行銷模式

  • 區塊鏈與科技藝術行銷之間的關聯性?
  • 區塊鏈如何應用於虛擬實境上?
  • 科技藝術策展於網路的可能性?
  • 展覽內作品知識對民眾的傳遞?
  • 如何降低藝術理解之門檻/透過策展提高民眾的藝術造詣?
  • 藝術情感價值的傳遞在策展過程中有無流失?
資料

  • 張靖瑜
  • 藝術行政(非營利單位)

關心議題:誰決定藝術家/藝術品的重要性和價值?(傳達訊息)

  • 競逐的價值系統(Contesting Value System)

    • 館所展出與藝術品售價的相對關係
      • 美術館(非營利機構) vs 畫廊(營利機構)
    • 機構(市場代表)
    • 新評比系統
  • 核心命題:價格 or 價值?

  • 館所展出與「相對價值」

    • 對民眾溝通的議題,透過藝術家與作品與觀眾個人經驗連結
    • 社會影響力
    • 也會連動到市場價格
  • 誰有資格進到美術館(的空間被展出)?

    • 中間又透過一個策展機制
  • 藝術家個人創作脈絡與時代社會的連結

  • 區塊鏈-去中心化 vs 中心化(資金考量) 帶領機構/畫廊/拍賣公司利用區塊鏈不可修改,建立 藝術家資料庫 (藝術家所有的作品、展出、評價、收藏等細節,達到資訊透明公開)

    • 市場機制決定藝術的價值;但(誰認為?)藝術價值是相對的
      • 新的評比機制(例如展覽經驗、交易價格、藝評…等)、回饋、交易貨幣
      • 好的藝術家/作品不受時間地區限制會持續被討論,透過資料的修改增加的熱度或許可以反映價值(持續被討論性,當作價值參考的一個指標)
  • 待處理問題:

    • 資料庫建立的問題(可用現有匯入、資料的選擇判斷、數據+人文、評比機制)以及資料庫後續可創造的價值再利用可以有哪些?
    • 利用資料庫來進行美學/美感教育的推動?(藝術難以親近,沒有自信提出個人欣賞觀點)
    • 現有的文化資產認定標準?

一般社會大眾被排除在外,如何運用區塊鏈技術來進行對美感鑑賞的培養?
區塊鏈的匿名性(透過匿名評比進行打賞機制,透過評比獲得打賞,有了打賞又可以進行發表)、開放性(藝術交易實價登錄、公開買賣家配合扣稅優惠)
利用資料庫的評比系統來協助國家文化財的指定,但會不會讓指定作品市場價格又被炒作?
不可以串改進行藝術推廣、流通或是數位文創加值利用(數位經濟:授權、合約、應用後智慧財的再紀錄)
從現有分散的藝術家資料庫彙整成一個大資料庫
數位藝術外的實體藝術品要如何被記錄進入到區塊鏈保存呢?
資料庫評比的建立可利用大數據或是要加入數據外的人文分析(人類學)嗎?
新的機制會不會變成獨裁? 獨裁不會是未來式 (如何保持資料庫的中立性?)
理性科技處理感性藝術的難點

機構跟機構間的藝術資料分享 / 機構內部歷年的藝術資料彙整
利用區塊鏈處理公家機關的電子公文發包
除了問題發想外可以對區塊鏈技術掌握到哪?


關心議題

  • 理想目標:
    • 藝術市場的公正性
      市場價格、畫廊聯合拍賣行坑殺藏家、非藝術專業投機客介入
      (是否需要專業經理人介入)
    • 市場跟藝術核心價值取得平衡
  • 工具:
  • 媒介:
    • 社交貨幣(人流)
  • 效果:
    • 社會影響力
    • 利他
    • 建立良性生態圈
  • 專業的社會認同

  • 工作坊學習之前:

  • 什麼是工作坊?
    參考資料之一/dimension plus舉辦過 工作坊方法學

    可複製分享的"地方學習"才是真學習呀!
    提出自己的疑問與無知,得到更多的正確回饋與修正!
    雲端化後在網路上可以有很多材料,共用共享

第一天的下午要做的事

  1. 整理 statements,寫成一段一段
  2. 再展開

老頭筆記

補充資料

大家不要忘了,把自己的問題跟區塊鏈議題關聯起來,有一個重新檢視的機會。

工具

整理各位參與者的興趣偏好關鍵詞

  • 藝術和貨幣的關係
  • 電子藝術(electronic arts)
  • 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art)
  • 拜占庭硬分叉
  • ICO
  • ERC721
  • 加密貨幣應用於數位新媒體與當代藝術 - 怎麼應用?
  • 區塊鏈應用於創作
  • 空間政治
  • 網路文化
  • 藝術交易的新可能性
  • 視聽
  • 了解最新知識
  • 藝術市場流通作品
  • 科技藝術行銷手法
  • Kimchi and Chips

十五個人的共識圈

各自有各自的目標

  • 理解
  • 參與
  • 行動

**
編輯- -只看到編輯器
檢視- -只看到結果
同時- -同時看到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