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北市大數學二的皮皮 Ow0)/
平時無聊除了玩玩寫寫 Code
也對語言文字、字型、設計、網頁前端、電腦語言這些東西有點興趣 owo
皮皮
Bonan nokton! 大家好,我是 B99 R03 資工系的許胖,興趣是抽象代數、語言學、精釀啤酒和麻將,代表物是長頸鹿。
許胖
DeemoHi, 我是台大資工二的Deemo~樓下是家銘ㄋOuO
大家好,我是 NTU CSIE B05 的路人丙
jd3
打字猴
打字猴大家好,我是目前在科技業工作的軟體工程師
大家哈囉OwO
文月
大家好,我是找不到工作的 Alex
Alex Tzeng
大家好~我是北市大資科的短短,目前對資安比較有興趣,最近在念組語owo 禮拜五要下去MOPCON~/
短短
大家好~我是蛋糕,目前是某私立高中資訊組行政老師,對資安及開放原始碼有興趣~
蛋糕
嗨我是在區塊鏈公司當實習生的文組程式盲
郁仁
大家好,我來自台大數學所,有興趣的領域是區塊鏈與密碼學
Tang
要講開源必須從自由軟體講起,那時候還沒有開源
在1930~1950年代沒有軟體是有 COPYRIGHT 的
1960 年代大家開始發現軟體很重要
大家開始把軟體加上保護(有點簡化的講法)
1980 年代之後幾乎所有軟體都是私有的
然後就出現了一個念MIT的(誰啊?XD)Richard Matthew Stallman, RMS
MIT 當時是很多軟體、電腦科學的中心
裡面的 code 都是傳來傳去
他那時買了一台印表機,買了之後,印表機壞了,結果想要更改裡面的程式卻無法,可能觸法
然後他就很憤怒xD
他認為軟體應該是自由的
「自由軟體不等於免費軟體」
免費軟體也可能被法律保護,不能任意更動散播
自由軟體運動在當時也只有軟體人比較熟悉
入教連結:https://rms.sexy/
Open Source 一開始會出現是因為軟體運動的那批人有人覺得不行
他們覺得太偏激、廠商不可能接受,所以就發明這個詞來取代
然後 Richard 就森77了
他不只希望能將原始碼公布,還希望公開的原始碼能夠給任何人自由修改
因為當時他覺得要掌握電腦的所有權最重要的就是 OS
他發起了一個計畫 (GNU/格努),讓任何人都可以有電腦的主控權
但到現在還沒寫出來
然後就有一個人出現 – Linus
企鵝跟開源有什麼關係?是 Linux 的 logo
「你一定沒看過企鵝。」 – Linus
Linux 寫出來之後當時其實還沒有完整的社群網絡,大家都用 email 溝通
網路最早是美國國防部的ARPANET,原本在四所大學裡面
www
WWW
PTT:Not WWW but over Internet
Git 不是第一個共享程式碼的網站,但很有代表性
Git 是一個程式:「分散式的版本管理工具」
e.j. 大家很會寫作業,作業很多版本,Git 可以拿來控制程式碼的版本
而且可以在網路上建立倉庫之後多人協作
Github 是建立在 Git 上的網站
幾乎現在所有開源程式碼都在上面
一天會有數千萬筆上傳
Github 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的工程師社交網站:Github
接下來講創用CC Creative Commons (2012)
幾乎所有東西都是一路被私有化,很多人在遊說政府立法規範
但很多創作者希望自己的創作可以被大家使用,不然很可惜
「但會不會觸法?(if without 作者同意)」
所以假如你在自己的作品上放CC的標誌(有六種)
BY 姓名標示
SA 相同授權再發表
NC 不能做營利使用
ND 禁止改作
這東西跟自由軟體運動關係密切,被稱為 copyleft 運動(相較於 copyright) => CopyLeft/著左權
GPL(嗎?)
M$:「這是病毒!」
他跟剛剛講的不太一樣,不過是一脈相承的
上面的內容都是用維基百科的條款釋出
當初大家覺得 Wikipedia 什麼都不是,作為一個百科全書這樣太荒謬
但現在很多專業者在上面編輯,或是很多偏門的領域他懶得用教學出來他就把東西都丟在 Wikipedia 上
Wikipedia 現在的品質其實有一定水準,雖然無法跟百科全書相比
現在有一個全球性的計畫「維基百科醫療條目blablabla」
維基上面有些東西寫錯結果很嚴重
他們一一修正 Wikipedia 上面很多醫學相關條目
他是一個論文的盜版網站,有點類似海盜灣
學校很多論文都是要上論文資料庫才能找到,除非作者自己願意釋出
之前 Elsevier 就是一個很ㄏㄧㄠ掰(囂俳)的例子
然後有某個哈薩克博士-亞歷珊卓·艾爾巴金(俄語:Алекса́ндра Аса́новна Элбакя́н)
他覺得知識不應該還需要付給某第三方才能得到
然後他就做了這個網站(但上面台灣論文不多)
英文論文只要在上面打上 DOI 就可以下載
但這個人現在在逃亡,被美國告要罰 1500 萬美金
但還是沒有 Aaron Swartz 慘
Aaron Swartz (1986 - 2013)
有人叫他天才兒童,參與過很多網路協定的製作
RSS 第一版協定是他定的
Creative Commons
Markdown
創辦 Reddit
他很早就死了,why? (自殺)
他也是MIT的,他也覺得要付錢給論文機構很扯
潛入機房,盜載論文
就被告、判決要關 20 年,要罰好數千萬美金,受不了他就自殺了
but his death also raised awareness
補充:其實事後 JSTOR 和 Aaron Swartz 達成協議,收回對他的民事指控。
而且 JSTOR 其實是非營利組織運作,是資料庫廠商中相對開放便宜的了
SOPA: Stop Online Piracy Act
簡單來說是反盜版法,如果網站上有盜版內容
美國政府就有權封鎖網站
Swartz 發起 anti SOPA 運動
這個運動開始發酵
最引起關注的是 Wikipedia: imagine a world without free knowledge
Wikipedia 換了首頁之後逐漸吸引主流媒體注意
最後成功擋下法案(雖然他死了)
這個東西有很多討論空間因為他有很多做法
一種做法是電信業者可以透過收取特定網站的費用,
讓該網站流量變寬,其他沒付費的網站流量變差。
人們認為網路應該是通訊管道,電信商可以收取使用費
但是他不能把管道封住只為了讓人付錢
SOPA有討論,最近川普上任之後又開始
給大家參考~ owo
現在已經開始擬法案說美國電信業者可以對使用者收費
現在上網路中立性的網站他們會問你說住在哪一州,會給你電話&講稿遊說議員
台灣之前也有鄭運鵬提的法案:鄭運鵬粉專貼文
若網站含有盜版內容,屢勸不聽,可以要求電信業者屏蔽網站
(但快撤案了)(已經撤案了)
– 網路上的這些活動怎麼變成社會實踐的?
開源跟自由軟體運動一個重要的原則是 everyone is equal
自我介紹、圍圈圈、開放投票權、Conference(lightning talk, unconference)
關鍵:扁平、去中心化、每個人都有權利 speak up
以前是 top down 的時代,但現在是 network
Civil particpation is that everyone has equal opportunity to speak and act
很多運動 you don't need to be somebody
Gay pride: 有主辦單位,但you could just be yourself
以前無法直接民主,只能代議,but now it is possible
德勒茲:地下莖
他沒有一個誰是主要誰是次要的線性關係
現在很多社群協作或你的知識來源都不是線性的
公民社會:政府、商業之外的第三方,free association
Michael Edwards (2009) gave a definition for it
Rushkoff: Open source in democracy? Is it possible?跨越階級
他那時不太確定,但現在我們知道雖然有困難 but it is possible
Clay Shirky<Here Comes Everybody>
PTT facebook 阿拉伯之春都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
Jeremy Rifkin <零邊際成本社會>
g0v 的開放協作不一定都是科技相關,也可以指涉討論方式
但今天會著重在科技如何促成這些事情、科技如何讓大規模協作變成可能
So what is 公民科技?
Promote participation
g0v 不是一個組織而是一個社群
motto: 不要問爲什麼「沒有人」去做,先承認你就是「沒有人」,因爲「沒有人」是萬能的。
我們相信透過科技、資訊透明(e.j. 國會直播)
empower 公民、讓他們可以參與議題
"Civil Tech is a new tehcnological practice…"
本來自由軟體可能跟社會運動沒有太多關係
but now they have converged
How did g0v go from Anger to Hacker?
中央政府總預算 as a start
318 也是一個重大事件
當時運用大量直播、打成文字稿
發言、物資、醫療、g0v 還進去架 wifi
其實當時是架 WiMax – 一個與4G LTE 競爭失敗的技術
也因為 WiMax 競爭失敗,所以全台就那個架在立法院旁的 WiMax,
網速瞬間暢通無比
(xDDDDD)
我們常常做一件事就會打一個 hackpad
現在很多 NGO 也都會運用
他們設計了一個app,然後用圖像辨識變成英文版在右邊
需要志工校正&協助翻譯
Political Contributions Digitalization
政府的公開跟人民的公開不一樣
他們的公開是他們有紙本在監察院,你要拿身分證去調閱影印
兩三天有一萬多人參與把幾百頁東西電子化
巴西則用ML監測國會議員開銷
change.org
台北有 iVoting
join.gov.tw 連署超過 5000 人政府就需要回應
最近的改時區很夯
沙威瑪也有人提議要禁止虐待沙威瑪xD
not the best, but an acceptable platform
BTC, blockchain
distributed ledger
不一定要有銀行、央行
The Syrian Archive
讓所有難民&記者建立一個資料庫
藝術也越來越開放
e.j. NY 大都會博物館、故宮
metmuseum
但故宮只有放 24x24
今年他們開放 300dpi,商業使用也可以
:如果開源都只能靠志工,is it sustainable?
怎麼永續經營?
有些人做開源是抱持著自由軟體的信念
Linux 如何做到這麼大?他好用是因為有人拿很多錢去做
就軟體而言,將產品分為開源版和企業版是種方法,例如 Red hat。
有人追求錢有人追求影響力
強互惠(Strong reciprocity)v.s market
:很多政府&企業用的是微軟的 solution,怎麼改變?
宜蘭縣用 Libre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