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HackMD

12/10小聚闢謠筆記

有一些東西很困難去回應
比如是天下雜誌的文章,小兒科醫師寫文章說小兒發燒怎麼辦。
一篇專業文章,我們很難去給一些建議,他裡面提到的點非常多。
一篇雜誌文章是三四頁,短篇論述你可以去看對或錯
我們這種門外漢很難去判斷

新聞連結和雜誌連結,像是聯合新聞網,媒體有一個過濾程序,
不會拿自己招牌亂寫。
跟一般網路謠言應該不一樣。

Eric:
這些是業配還有被業配
例如攝護腺肥大自費藥,前80%是對的,在最後結論出現問題
一些相關疾病,有幾個國民健康署
疾病管制署有相關澄清資料庫可以用(還有分專業版一般民眾版
台大醫訊也是很不錯的參考資料庫
營養資料例如柑橘類

志瑜:

我本身是中醫師,剛才說到 80% 正確、20% 不正確。
我必須承認,不管你是在網路或雜誌上,其實是 20% 正確 80% 錯誤。
西醫比較明確,但我覺得中醫看病開藥的時候
有一些中醫師自己造業。
要有天性,有些要是長期用的,
又有些中醫師喜歡用五行來講,
這些理論就會被賣食品的無限放大使用。

總之什麼生病吃什麼、只要有一帖藥大家都能吃一定是錯的,
有一個穴位按下去一定會好一定是假的
他的症狀一定是針對這個人
有過一個案例,曾有冒充中醫董延齡醫師的說法,這件事情其實引發中醫師公會很大的震動,還有出來澄清。

我覺得大家對於這部分困擾是對不對很含糊,很多醫生自己業配
為了在媒體上有曝光度,他一定會要求你配食療方跟穴位
他希望你要有
所以我們做很多事情來澄清
醫生會出一個不會死也吃不好的藥

我們有臺灣中藥典
目前台灣的中藥資料只有這一個
我們自己也會查中國的藥典
藥典會收入的使用劑量和適應症範圍跟我們實際使用還是有一些落差。

Rosalind:
我自己沒有醫療相關的背景
作為一個白紙我是從很表面的部分出發
例如有沒有這個醫師存在,或相關言論
網路文章也說醫療就是個統計學,去面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會有不同結果。
我會去找不同醫師的見解,我最後都會加說一個提醒,每個人的醫療效果不太一樣。

還有早安健康啊
喜歡找很多日本的醫師寫怪文章,有時候可以找同行醫師去打他臉
我們就會放在含有真實訊息
但會加註,醫界這有很多爭論
也是我們真的假的想做,我們是一個澄清謠言提供適時的BOT
至少我們讓大家開始獨立思考跟接納不同想法

學恆
大家還是要注意措詞的敏感度
怕會有激烈手段
網路語言是個公開平台
對真的假的有這樣的機制嗎

Rosalind:
之後會有使用者條款放到網站上

斌倫:
欸我是軟體工程師
我剛剛在看感覺是謠言的東西,都不是在我能力範圍內查證的。看了幾篇開始摸魚,檢查網站可以改進之處,以下幾點分享。

1.我有看到有幾篇有連結的,有些連結像是亂碼,可能有病毒,感覺很可怕我不敢點,不知道有沒有對連結做篩選。

2.針對不同的文章專頁作標籤。

3.很多文章看起來就不需回應,那有沒有template。

Rosalind:
針對第2點,目前有loading上的問題,以及分類邏輯上的問題。

orz:
連結的部分其實,我們優先做的是preview
未來再點進去之前好像很可怕可以先看到preview
這部分很重要,因為我們收到連結
同一篇文章不同連結,url preview也是幫文章做存擋
我們比對不同url比對找文章

第二個部分是回應部分,資料庫會做比對,不再查證範圍會有樣板,有些資料有被配對看起來是有被回應過的,你可以到「使用相關回應」看看是否有符合你需求的既有回應。

不過這個功能的準確性還需要再改進。

斌倫:

剛剛有大哥提到,我們編輯在回覆謠言的正確性。
有些東西一個人回,可不可以篩出比較少人回覆的,然後請他人做二次審查,讓多人回過這篇會更逼真。

orz:
之後會改版是我們把資料庫的filter改進,會新增例如只列出只有一則回應的文章,功能上是對複查人家回應比較有興趣的人,或是回應我沒回過的文章。
我們當初設計可能不夠好,改完之後就可以讓有興趣的人來做。

rosalind:
我們編輯人數有限,300人的登記人數,但實際上在做的人其實很少
大概50個以內,如果大家願意成為active編輯歡迎加入
現有機制每一篇謠言可以不只一個人回復,所有選項當user找到時,
他們都會幫你給review
下方有個圈圈叉叉,有無限個編輯可以回覆同一個謠言
這也會影響我們的推播順序,每個人只要有account都可以來做編輯

小草:黃鐵礦喔
蝴蝶:黃鐵礦的文章第一句是說黃鐵是愚人金,這些完全沒有問題。

但他後面開始超展開,說的各種神奇效果,在學科學的人耳裡太愚蠢。
我去找了針對水晶能量的文章,然後說他是偽科學。

pei:
我今天解了0則謠言
醫學跟法律我沒有專業覺得沒辦法
有一些謠言又會找到原文網站
編輯很痛苦,要一直看原文,滿累的。

R:
上面有很多文章不是你的專業怎麼去解決問題?

Hazel:
其實辦小聚是希望大家認識不同專業的人。
像我如果不懂法律,我就會直接去問他。
雖然你可能有感覺,但你不知道,那你可以去問朋友。他不一定要幫你闢謠,但你可以把你自己的心中的問題給他們,他們就會有幫助。
另外還有資料庫,不是專業的可能不知道有這個資料庫,
也希望大家在這邊可以認識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