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ic of everyday life Chapter2 Clearing the Ground part 20-28 (P.252-268)
媒體如何影響進入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用品可以用二分法分成functional 和 artistic。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的這些用品會越來越以效率化或強調生產為主。而其中,電視讓每一個家戶可以透過節目來建構這個世界,給日常生活一個不同面向的世界觀,然而電視新聞會submerge(淹沒) 觀眾,觀眾會被cultivated. (涵化理論)
收音機、電視這些媒體怎麼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呢?他們利用了一些個人生活上的軼事,好笑的事情,瑣碎的事件,或是和家庭相關的事情,利用這些內容來呈現、強調日常生活,讓語言,文化,符號的界線變得模糊。
最極端的例子就是當媒體的符號都失去了意義,媒體所說的事情都非常壟墜,因為都一直在報導日常生活的事情,幾乎都是一成不變的,新聞也不會有新的東西來報導,傳播的循環都因此停滯,媒體報導的東西都沒有意義。當然這種極端的例子不會真的持續發生,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有一些新的事物或是不可預期的狀況。
科技如何進入日常生活
現代的科技進入日常生活最極端的例子: new town. 在new town 全部的日常生活會縮減成為私人生活,任何事物都會以最少的成本和功能性為主,全部的事情都只是用來滿足需求,而不是欲求。在new town,日常生活會失去一個面向: 深度,生活只剩下瑣碎的事情。
而住宿的公寓則變成了一種機器,專門給居住的機器,全部的事物都變成功能性的機器,人們好像都在被擺放好的箱子裡面。
而這些功能性的機器都都自動化了日常生活,工作等,這也簡化了工作的程序、內容變得很簡單且被動,在工作之外的日常生活也會變得非常舒適和無聊。日常生活也因此被符號所控制,每個人都只在追求儀式化的符號,生活變得非常同質化。
虛偽的日常生活批判
女性出版物製造並且提供了一個女性專屬的世界,這個世界裡面都是充滿著幻想,這個幻想的世界雖然是虛構的但是他讓女性讀者覺得可以到達。怎麼到達呢? 利用唇膏、化妝品這些看起來好像是日常生活裡面的必需品,把自己弄得漂亮一點,就好像可以接近那個看起來虛幻的世界,然而那個世界沒有什麼東西是真的。
什麼事情在女性的世界好像都可以發生,或者說這是一個類似烏托邦的情境,這個世界的目標就是形塑還有加強一個完美女性的印象,一個現代和幹練的形象,完美的女性變成整個生活的全部因為它可以做任何的事情。女性讀物用這個技術來建構並且教導女性怎麼變成完美的女性,完美女性的概念和男子印象不同不會強調勇氣,工作這些,女性專屬的世界是非常浪漫而且抒情的。
在這種相對虛幻的世界,生活上的軼事和瑣事會有很大的意義,這種模糊的世界裡對任何事情的解釋也是相對模糊的,對於日常生活的解釋也是非常模糊
這種虛偽的日常生活其實可以套用到很多重要的時事、時尚、藝術、政治等,然而最重要的事情是這種虛偽的日常生活讓生活變得無聊,但也沒有煩惱了。
要解放女性從這種生活出來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女性去工作,然後他們就會發現在工廠或是辦公室其實跟在家裡工作一樣無聊
Criticized on private life 批判私人生活
日常的私人生活會連結到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會影響到私人生活,也因此,家庭生活會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包括工作、娛樂、社交、文化等。Karl Marx, “The abstraction of state was not born until the modern world due to there was no the abstraction of private life.”
而私人生活還會連結到科技,科技會給私人生活一個更多的管道連結到社會、政治、歷史或者是知識等
然而當生活開始全球化,人們會開始學到social gaze,這種social gaze 會驅逐真正的知識、真正的權力還有參與。這種gaze是一種私人的gaze用來社會化建立真實
私人生活創造了一種特定的品味和技巧來使用日常的事物,這導致廣泛且庸俗的文化,例如上述的女性讀物
私人化的生活代表著權力跟財富也都私有化,public 和political 的形象都從私人生活中給借過來,公開有名的人物,他的形象很明顯的是屬於大眾的。我們一般人得知的名人的私人的日常生活的知識,幫助這些名人得到關注,而這些名人也知道大眾喜歡這些私人生活的知識,也會把這些知識提供給大眾,公共也變得越來越私人,私人也變得越來越公眾。
如何定義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