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ck Links
- Portal for Collobration Notes 共筆統整入口 (hosted by hackfoldr and HackMD)
- Program Schedule 議程時間表
- PyCon TW 2016 Official Site 官網
How to update this note?
- Everyone can freely update this note. 任何人都能自由地更新內容。
- Please respect all the participants and follow our code of conduct during discussion. 討論、記錄時,請遵守大會的行為準則
The talk will be in Mandarin. / 本場次以華語進行。
For English speakers: Please see https://paper.dropbox.com/doc/Reinventing-Democracy-WuHo7SzHZoiMMz2XuHAuW for an early version of this talk.
Onlin Q&A / 線上提問: Slido.com 鍵入 603
Sprints 這個概念開始運用在 Plone 開發。固定一群人在每週固定聚會。
十年以前開始開發 Perl 6,抄襲各語言的優點,也抄襲了 python 部分優點。
Perl 學習了 python 社群的語言結構,並且成了Perl 6
開放資料: 讓台灣變成機器可讀的國家。
資料公開跟開放有什麼差別呢?
太陽花數位體驗營:意識形態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形成共識。
意識型態:一個人對於既定印象的認定之後,可以不問事實,不管其他人想法,就做出某些推論,我的推論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眼中只有自我,沒有他人)
世界上有如此規模的公民黑客運動,只有兩個地方,這裡跟西班牙。
西班牙跟台灣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
vTaiwan 是取自 perl 6 等等社群的開發經驗而來。
一開始大家開始提案,提出大家最想解決的社會議題,並且投票選出最想解決的議題,Uber的問題得到第1高票。
Uber的共享經濟像是一種流行性感冒,到處延燒,但對於Uber的定價、提供給乘客的資訊或是品質等等規範,政府的法令卻是對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從一開始的4個族群在平台上的討論,分別是計程車隊司機、Uber司機、乘客,還有(最後一個忘記了XD)。
在平台上大家會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跟意見,並且也陳述各自找到的事實,每個人可以對別人的意見按讚,當你對別人的意見表示贊同時,你所代表的點就會往某個族群方向靠。
起初,4個族群分別群聚在一起,而且各自聚集到4個角落,變成毫無交集的四群人,但是經由時間的演變,大家試圖去找出可能的共識,大家開始提出很trivial的意見,像是安全第一
,就拿了很高的贊成票。
台灣人有個有趣的現象,當有人考了 90 分,就會有人想要考 91 分、92 分。
當時 pol.is 討論的共識,最高得到了 95 高分。(目前是 93 分)
在線上只要邀請大家不是用馬上做出決定的方式,是把事實攤出來讓大家慢慢討論有共識,這樣的做法引進到公部門的時候,做出決策的品質會比開專家會議還要來得好的。
階段:
覺得應該不能說 如此討論的素質就可以較高 ,應該是較為一致,畢竟設立門檻無法保證討論素質
有些議題並非目前主流媒體所關注的部分,因此318之後有許多人開始新興媒體
不要恨媒體,自己作媒體
報導者 用開源的程式碼可以讓未來可以持續由眾人更新,報導跟圖片也全部採用 cc 類授權,當維護者離開時,也有人可以接手做後續的維護。
政問 用 360 度的環場攝影機去直播,但是攝影環境決定了名嘴講話的方式,所以他會很注意身邊的人是不是有沒有聽懂,營造彼此互相聆聽的氣氛,讓事情能夠被說得更清楚。
Ex: 台南的飛雁新村專案計畫
利用 hTC Vive 的虛擬實境功能,未來讓使用者能夠感同身受。
未來持續用零時政府的理念由下到上去發想新的社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