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HackMD

20180523 會議記錄

Workshop 工具包

  • GGM
    • API docs 直接由程式產出,無需更新
    • LINE bot
    • [目前無進度,預計 5/5 時開始做 i18n 把字串都抽出來]
  • Lucien
    • 整理 Information architeture
    • Done

Combating Disinformation Workshop meeting

第二天 Jun 23(Wed) 15:30 - 16:00
Agenda: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y9-fNLKnaWYt8VbJ4FFoawNMbnVExrLE5cBXDLUvQCg/edit#gid=1201594794
泰國大叔Ed會來,泰國的同事不會來,去新加坡了。
Session進行方式:邀請參加者,確定來的人是誰,請這些人做簡介。
給講者的空間:講主題、議題、組織、挑戰

Ed有四個建議:(想聽的?)
1:正在做什麼
2.技術上怎麼處理
3.做完什麼了 (像是app, fact-checking)
4.接下來要做什麼,優先性次序
(從cofacts、菲律賓、日本)

Robert報告他們對假新聞的研究報告
Ed要補充法律工具,政府如何對抗假新聞
ttcat政治性假新聞、仇恨言論,會看可不可以關注在政治上。

ttcat會去邀請LINE


Orz: 30min 可以做什麼⋯⋯

Lucien: 一個下午的 design thinking 就已經很粗糙了耶⋯⋯

Bil: article 那一頁準備好 3 個英文謠言讓他們闢闢看?
那個美國的肯德基有8個雞翅
雞爪是小嬰兒的手
不要在月台拍照
加州說咖啡會致癌
泰國罐頭裡面有愛滋血液

蝴蝶:知識問答遊戲?
像滑 tinder 那樣判斷說這是真的還假的,然後拿一個分數

orz: 有電視節目是
給你三個敘述
其中一個是假的 其他是真的 然後要觀眾挑

lucien:
30分鐘一個 talk 就結束了耶,改成 talk?

Orz:
當初是說要讓他們想一個他們版本的 cofacts
例如說 cofacts 會設計成這樣,是因為

  1. 行政院說不會做監管性立法
  2. 台灣新聞自由亞洲第一

只要這兩個不符合他們國家,那 cofacts 在那個國家就該長得不一樣。

Lucien: 可是半小時怎麼想 XD

等 Hazel 回來看

5/29 NCC meeting

  • MrOrz will go. Anyone else?
  • Need slides prepared before friday
  • 8~10 min cofacts update
    • functions: multi-reply, contains personal opinions, (new) 詢問爭點
    • 問題:編輯不夠。需要能提供各種誘因
    • 再講一次 LINE 免費貼圖 free sticker scam -> 很希望有免費貼圖,真的很希望可以跟 LINE 合作、我們維持使用者對 LINE 的 reputation,同時也善盡社會責任。
    • 介紹 TFD workshop,邀請 regional 平台 policy 窗口,成為 6/28 panel discussion speaker
    • (即時澄清平台 api / rss feed)
    • 窗口提供公開資訊,我們闢謠的時候不會提到提窗口,只會使用公開資訊與他的專業,所以不會究責到他。(高人指點)

8/15 TFD 青年營

  • 8/15 Wed, 10:40 ~ 12:30 (~2 hours!)
  • MrOrz will go presenting Rightscon's talk, or workshop's talk.
  • Anyone else? 比鄰會跟

Integration with Check

https://meedan.com/en/check/

MrOrz:
他們是個 collaborative check list,然後把 Fact-checking 的 UX tune 到最好,有 chat 有一鍵劍 reverse image search 之類。
可能的整合方式是,Cofacts 文章頁面可以看到這篇文章現有的 check。
一個 editor 來到文章頁面可以留下自己覺得要查證的點作為 check,然後可能自己查證到一半就放棄
下一個 editor 可以看到前一個 editor 留下的東西然後繼續接手。

  1. 我們自己架一個 check 起來
  2. 約線上會議請他 demo
  3. 不理他

Conclusion

回信說我們先研究看看,比較知道要怎麼整合,再來約線上會議討論。

MrOrz 會回信

誰來晚餐

https://www.pts.org.tw/dinnerx/news.html

徵件主題:家庭生活、家庭日常或家庭冒險。180秒短片。團隊最多5人。

usage:

  • 票選活動
  • 短片本體可能會上電視
  • 可能被選為當週主角

deadline: 6/15

腳本

家庭群組對話 screen recording (家庭群組的日常)
使用 Mygopen 貼圖/1C貼圖

先挑幾個謠言:

  • 早安圖 * 3
  • 荔枝酒測
  • 8雞翅9雞腿的雞
  • 不能吃生魚片
  • 補助日韓旅客出去玩
  • 闢謠之後,沒人回
  • 第二個謠言
  • ⋯⋯

看大家有沒有對腳本有想法或寫腳本

g0v summit preparation

10/5 (Fri) ~ 10/7 (Sun)

Call for paper: https://summit.g0v.tw/2018/cfp/
CFP form: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ESRbF_tmRUzaAFdEcTl5vhor7thL3ahpiR3wDAJaSVUXFhw/viewform
Theme: 「為真相而戰 / Combating disinformation」

Project showcase (已投稿)

Title

Cofacts 真的假的 —— 事實查核與開放多元的融合反應

Abstract

隨川普創造「Alternative facts」一詞以來,事實查核 (fact-check) 在國際社會漸成顯學。分析訊息、查證來源、並且撰寫嚴謹的查證報告,都是一門專業,世界各國民間紛紛成立專業的事實查核組織,針對各種訊息進行闢謠。然而,闢謠結果的散播力往往不如原始謠言,而且也遭美國保守派質疑報告公正性。

如果高度專業的「事實查核」這麼難,那麼沒那麼專業但還是很有用的「提供不同觀點的連結」這件事情,有沒有辦法透過群眾協作來達到、然後直接在謠言流通的平台進行傳播呢?

Cofacts 專案自 2016 年啟動以來,在獲得 2017 年春季公民科技創新獎助金計畫之後,已經累積超過 30000 名 LINE 使用者、並且回應上萬篇的 LINE 轉傳訊息。Cofacts 希望能降低大家取得不同意見的門檻,並且讓謠言止於 Cofacts 使用者。

我們將帶您一窺 LINE 聊天室內流竄的轉傳訊息的樣貌、介紹系統設計背後的想法,並且佐以國外相關的研究來說明事實查證在現實面會遭遇的種種挑戰。

Slides Reference

需要縮短至 30min 內

Just do it

Short talk (未投稿)

Title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誤謠言

Content (not abstract)

  • Update large companies' stake: Google suspended claimreview, Facebook suspended disputed by 3rd party, and their reasons
  • Global players: Google news lab, IFCN, etc
  • Rightscon 看到的東西:getbadnews.com 、opinion/fact 教育、Socratic Web, etc
  • 邀請 Jason 一起來講?

Panel Discussion

MrOrz: (2018/5/6)

Title 可以是「本土闢謠者大進擊!打擊穿越時空的謠言們」
如果可以的話還可以邀請新的事實查核中心
總之我 summit 可以出一個 talk 跟一個 panel discussion

來賓口袋名單

Choose 3~5 to invite

  • 網路追追追
  • 蘭姆酒吐司
  • MyGoPen
  • 比鄰
  • 公視青春發言人/流言追追追
  • 農業謠言追追追/
  • 台電阿凱
  • 婚姻平權大平台/婚姻平權闢謠事務所
  • 食力 foodnext
  • 泛科學
  • 165
  • 年金改革知多少小編
  • 媒觀 or 台灣事實查證中心

Agenda (90min total)

  1. 先請他們各自介紹運作模式、印象最深刻的謠言、遭遇的困難,還有各自面對的年齡層與族群 (可用 slide) 各 10min,抓 30min
  2. 坐下來聊天 (參考 Google news lab 的問題),抓 45min
    • 準備幾個口袋問題給各個講者,先給所有講者看過彼此的口袋問題
    • 歡迎來賓們補充與插嘴
  3. 現場Q&A,抓 15min,另準備口袋問題提問

Schedule

  • MrOrz 進行邀請 & 投稿
  • 先邀請再投稿

MrOrz 邀請 panel 講者

Design thinking workshop

MrOrz:
@Lucien Lee 今天有一個議程是針對假新聞的 ideate design thinking workshop
一個議程是 brainstorming workshop
我覺得無論結果是什麼、討論得很空泛或已經得出早就知道的結論也罷,透過這樣的體驗可以讓大家 either 是學到 design thinking 的 methodology,或者是讓 participant 用不同的方式來思考 mis/disinformation problem。你可以看一下 Day2 raw log 相關議程的照片,我有把他們問參與者的題目照下來。

14:30 那個議程跑是決定問題的發想流程(一次發散+收斂)
16:00 那個議程則是 brainstorm session(已經訂好議題後,針對這些問題做發散,會後再整理並且 email 結果給參與者)

我在想要不要在今年的 g0v summit unconference 也執行 1~2 個這樣的 session。
@Lucien Lee 你覺得你會想做這個嗎?你認識可以幫忙來帶這個的人嗎?(ex: 不一樣思考社的敬沂?或許可以動用經費來請他們帶活動?)

想做的話,那我去跟這兩個議程的講者要要看,說有沒有 material 可以給我們作為舉辦活動用的參考。

Lucien:
@Johnson Liang 覺得參加 workshop 之後,大家有什麼收穫嗎?對問題的釐清或是對假訊息共同的情感連結之類的?

MrOrz:
嗯,收穫是對假新聞思考的認知這樣
當然沒辦法有 solution,但可以透過 design thinking 能把自己知道的東西用不同的方式組織起來

Lucien:
那有什麼比較特別的認知嗎?我猜想因為 RightConf 的人們已經投入在假新聞其中,有比較多的想法,所以可能會有一些經驗的交流
如果在 summit 給一般大眾(又沒有專家在裡面),可能得到的效益會是讓大家發現原來假資訊無所不在的宣傳效果

MrOrz:
rigtstcon 的組成有點微妙
第一場找問題的 design thinking session 裡面不乏是已經在解問題的人
有一組就直接把問題導向自己在解的問題
變成幫他的 solution 打廣告
這跟 design thinking 完全相反
所以我覺得反而要是那種有收過假訊息、覺得困擾
但又沒有想過實際解法的人會比較適合
對他們來說才會比較有收穫
這個可以考慮是要放在 summit 裏好
還是放在 TFD workshop 好
TFD 的 case 是東亞各國可以拿各自的體驗來討論
summit 是培養國內/中文圈對這個議題的意識
只是 summit 的部份不一定每個人都有興趣

Lucien:
design thinking 理想上是一半一半,引導者要調和與會者去整合訊息並發散出新方法,但如果時間很短,真的很容易被意見強勢的領袖給帶歪
summit 還沒研究活動會是怎麼樣的,會是有很多 track 讓大家報名嗎?

MrOrz:
第一場找問題的 session 其實確實有個問題是
他把我們分兩組,但沒有人下來帶兩組的討論
所以滿發散的
或者是太快收斂到一個解
第二場純 brainstorm 的話就滿明確
分四組,brainstorm 不同題目,每 10 分鐘換組
每一組都有放人在帶
g0v summit 的部分,可能是 unconference 比較適合 workshop
https://summit.g0v.tw/2016/unconf


MrOrz:
workshop 主辦單位會留好時間、把你放在議程

大家再想想有沒有必要辦

6/23 (六) 小聚

Bil: 主題就游泳池啊
MrOrz: 夏天的泳裝回合
Lucien: 端午節(6/18)
Bil: 夏至(6/21)
Lucien: 屈原的泳裝嗎。

主題:端午節
Bil: 來啦來啦來啦 畢業製作的謠言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食物:
Bil:粽子好像不太適合。
豆花好了 (?)

MrOrz 要聯絡 Yutin
Lucien 要畫圖

開發發

送出理由功能

URL preview

按"這個沒有幫助"要提供理由

Use word embeddings instead of bigram

Orz:
From RightsCon.
有一場 talk 用 vector space model 做 hate speech classification

他們說把 word embedding 取代掉一般的 term frequency vector 可以有 8% improvement.

我們也想把目前 elasticsearch 的 search query 從 bigram 改成基於 word embeddings

蝴蝶:不知道可不可以。
ES filter 可以基於 index 去掃
但是 VSM 是用在 scoring 上的,他要掃過一次

蝴蝶查一下可不可以

Other bot support (for workshop maybe ?)

  • Typed language (ReasonML)
  • "Reducer" state machine

Input (Webhooks)

/line-bot -> dispatch(action({type: ActionName, clientType, payload}))
Payloads are typed, all platforms have unified format

Logic

reducer(state, action) -> state

state includes: currentState, clientType, extra data needed to store in this reducer

Output

render(state) -> invoke different platform's render(), which is determined by state.clientType & state.currentState

Benefits

All output goes after setting state.

Currently we set output and set state in the same time, which makes us difficult to perform stuff like fast-forward or loops (state trasition back to itself) because output logic is put inside a certain input state's handler. These problem can be solved by delaying output to the output state's render().

Things to make sure

  • If all platform can implement all states
  • Multi-message support: if all platform can forward multiple messages at the same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