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9 世新大學假新聞的危機與回應
何委員:
網路治理(IG)
李總監:
我們都期望,謠言止於智者
傳播特性,
LINE 91%
翁老師:
認知的不和諧理論
1. 改變行為
2. 改變認知
老煙槍:
對於民眾的影響
沈默的螺旋理論
美國選舉:沈默的雙螺旋理論,兩派強連結,缺法弱連結,結構洞
從社會影響
徐葳倫
跟原始的螺旋理論相衝(跟臉書世代可能相反)
個人在線上的發言意願並不受害怕孤立所影響
世界大展精選,公民拍立得
?會不會是 謊言拍立得 呢
http://viewpoint.pts.org.tw/ptsdoc_video/謊言拍立得/
QA
蘇老師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70518/926954.htm
https://fivethirtyeight.com/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2659/the-signal-and-the-noise
林照真
- 布希雅的擬真,在取悅受聽人
- 認為只要有引述,就是真的,
- 票數、遊行人數都是造假
- 社群,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新聞記者,
- 學生有去討論 LINE 上面健康有關的訊息的文章
- 假新聞為什麼要存在?地下電台,老人需要關懷
- 公視,謊言拍立得
- 華盛頓郵報,小男孩槍林彈雨,拯救女孩,假新聞
- 公共電視台,2002,巴勒斯坦給小孩的片子,爸爸帶小孩被以色列槍彈打死,猶太自由記者追尋,是假的。巴勒斯坦人認為,可以加強自我強化。
- 假新聞可以推敲背後的原因,很重要
- 半島新聞,可以詢問當地的人,可以輔助判斷新聞真假
胡元輝
- 假新聞的影響力 pizzagate
- 同溫層,回音室
- 假新聞如何破解
- 政府闢謠區
- g0v
- 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
- 集體糾錯的侷限
- 不易建立公信力
- 業餘除錯力量有時而窮(公民新聞 <> 機構新聞)
- 事實查核怎做(有方法論)
- 標示
- 抑制假新聞
- 排除假新聞,不做廣告連播
- 仰賴公信力
- 查核準則透明化
- 資料比對公開化
- 複查流程嚴謹化
- 更正機制明確化
- politifac.com
- factcheck.org
- 衛報五月初有調查,效果有限,facebook 實際上可能沒有
遊梓翔
- 1835 太陽報,月球上有生物
- 1874,紐約論壇報,紐約中央公園動物
- 富蘭克林,在波士頓報紙,英國人雇用美國原住民割頭皮
- 為何造假:關注、宣傳、作亂
- 不成為蓄意製作者
- 不成為無知的散步者
- Facebook 辨認不實新聞的 10 個方法
- 丹佛衛報
- 線性模式,平台模式,天下雜誌
- 假事件
- 置入
- 議程設置(重要人士置入)
- ║科技║小心臉書上的四大惡人
周成蔭
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館長
- 當我們在討論假新聞的時候,我們就是在製造假新聞,因為
- 美國右派用 hashtag 來挑戰,專業技術
- http://baike.baidu.com/item/张恨水 春民連載,張恨水,用小說故事型態呈現,用聰明的方式讀小說看到更大的,草根的媒體是讀,在教文學的時候,在教文字的重量。
- 粉絲族群的術語帶到政界
- fox news 很糟糕,假中立播放假新聞
- 族群知識論,你可能覺得你可以分辨真假,可觀性受到挑戰
- 美國右派對左派的批判:
- 新聞的訓練,使他們沒辦法挑戰公權力(但川普納派不是)
- 在美國的大報把海外重量記者調回來,他們可以做一些本土記者做不到的
- 新聞的本身是有故事性的,
- 新聞的感覺,便宜好做,自媒體是我對新聞的感覺,不是媒體。
- 我每天都在遊行(幾乎都是 40 ~ 70 的女性,是美國最激進的參與份子之一 #resistance,#wordsmatter)
- 美國大家對文學暴漲,對長篇研究的新聞
- 我們一直強調川普很糟糕,那就會很刀遭過
- 我女兒跟我說 fb 是老人生氣的地方
QA
胡元輝
- 西方專業主義出先了挑戰,多元真實,後真實
- 我認為,真心誠意的追求真實的過程,就是客觀
- 專職記者變了?我會去思考誰讓他變了,以前的訓練其實不把新進記者就丟在他不擅長的地方。現在則是過度競爭,
游梓翔
- critical thinkg 要多用他的平台上面的訊息舉例
- 後現代,後真實,alternative truth
- 媒體責任大,還是消費者大? 我覺得權力越大責任越重,記者還是比較大一點
周成蔭
- 我完全不假客觀,我可以說我的立場,而你也可以說你的立場,我們可以對談,這就是高等教育提供的就是一種空間。你可以用體驗來驗證,你可以選擇在溫暖小圈圈,或是選擇走出來遊行,我想這是我覺得現階段可以用來回答後現代、後事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