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一哲
日期:2018/5/12
測量電子荷質比的實驗裝置圖如下,外觀與速度選擇器十分相似,因此我們將〈速度選擇器〉的程式稍微修改一下,就能夠做出電子荷質比實驗的動畫。 (GlowScript 網站動畫連結)
請參考上圖,粒子質量為 、電量為 ,以向右的水平速度 進入向下的均勻電場 ,平行帶電板的長度為 ,平行帶電板右側與屏幕間的距離為 。若只考慮靜電力的作用,粒子在電場的加速度向上為
水平方向沒有外力,等速度前進,因此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為
向上的位移為
粒子在離開電場時向上的速度為
粒子在電場外不受外力,為等速度直線運動,在電場外運動的時間為
向上的位移
向上的位移總和為
帶電粒子的荷質比為
電場量值可由平行帶電板的電壓與距離求得,粒子初速度 $v_0 $ 可以由速度選擇器控制,因此實驗中除了荷質比之外的數據都是可以測量的。
在此設定變數為size、m、v0、q、V、d、L、E_field、t、dt,用途已寫在該行的註解當中。為了使動畫較為順暢,刻意將粒子的電量、質量調大很多。
產生動畫視窗、平行帶電板、水平線、帶電粒子。平行帶電板位於 -L < x < 0 之間。
產生表示電場、磁場的箭頭及標籤。
產生表示速度、加速度的箭頭。
為了使動畫在帶電粒子到達屏幕或撞到平行帶電板時停止,將 while 迴圈當中的條件設定為 0 < charge.pos.x < screen.pos.x - screen.length/2 - size or (charge.pos.x < 0 and abs(charge.pos.y) < d/2 - p1.height - size)
(a) 第1組條件的功能:當粒子在電場外及屏幕之間時,動畫會持續運作。
(b)第2組條件的功能:當粒子在電場中且沒有撞到平行帶電板時,動畫會持續運作。
計算帶電粒子所受合力,由於平行帶電板間才有電場,在平行帶電板外設為零。
更新帶電粒子加速度、速度、位置。
更新表示速度、加速度的箭頭,只畫出方向以避免動畫自動縮小。
為了在帶電粒子離開平行帶電板時畫出水平線,需要定義變數 xp 和 xc,xp 為粒子在前一個時刻的位置,xc 為粒子現在的位置。若 xp < 0 且 xc > 0,代表粒子正好離開平行帶電板,利用 cylinder 指令畫出平行線。
更新時間。
以下是6種不同的數據組合及測試結果:
v0 = 20, q = -2 × 10-9, V = 1, d = 0.1 ⇒ 向上撞到平行帶電板
q = -1 × 10-9 其它條件與組合1相同 ⇒ 向上但不會撞到平行帶電板
v0 = 25 其它條件與組合1相同 ⇒ 向上但不會撞到平行帶電板
q = 2 × 10-9其它條件與組合1相同 ⇒ 向下撞到平行帶電板
q = 1 × 10-9其它條件與組合1相同 ⇒ 向下但不會撞到平行帶電板
v0 = 25, q = 2 × 10-9 其它條件與組合1相同 ⇒ 向下但不會撞到平行帶電板
藉由這個動畫可以看見帶電粒子的受力情形與運動軌跡,雖然不是採用電子的真實數據,但仍然可以看到粒子的鉛直方向位移與 q、m、v0、V、d 之間的關聯。在上方的畫面截圖當中我只放了改變 q 和 v0 的結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試著改變另外幾個變數,看看粒子的鉛直方向位移會有什麼變化。
V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