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ned this note changed 10 months ago
Published Linked with GitHub

開學前我該準備什麼事情?

tags: 03_課程事務 新生手冊


心法一:學會使用書目管理軟體

   一定要學會使用書目管理軟體(例如:EndNoteZotero),它能夠讓你省下極大量的論文寫作時間和心力,功能包含儲存文獻並自訂分類、在文獻上做筆記註解、自動將文獻作者及年份插入論文word檔,等於是專為自己論文量身訂做的小型Google搜尋,可以將看過的所有文獻有效分類,需要查找/引用時一目了然。

   請記得,抄襲是破壞學術倫理並盜用他人智慧財產的行為,在選擇偷吃步之前,請想想未來的自己,論文是會跟著自己一輩子的,一時抄襲一時爽,代價總有一天會找到你來償還。

書目管理軟體教學

網路上有提供許多詳盡的教學文章及影片,以下提各位參考:
EndNote:中山大學圖書與資訊處教學
Zotero:政研所劉正山老師Youtube


心法二:學習Word排版及PowerPoint製作技巧

   學會word的排版技巧並且在論文/報告開始撰寫之前,就設定好理想的格式,可以避免日後多加一段內容就必須要一頁一頁的對照格式有沒有跑掉的窘境;事前多花點時間了解Office的設計,可以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時間做出更清楚好看的報告。

   不論是Word、PowerPoint或Excel,都是要簡單可以很簡單,讓你一打開軟體就能立即上手,但要進階也可以很詳細,應用包羅萬象的各種功能。如果覺得你想用這些文書軟體做到更多,不妨到圖書館借本工具書,會讓你有「哎呀,原來還可以這樣用」的驚喜。

   另外,學校圖書與資訊處也有提供給新生免費的Office 365的帳號免費的Office 365的帳號,而且最多擁有五台電腦的授權,讓每位同學在學習上沒有時空限制。

Office 365下載連結

中山大學圖書與資訊處Office 365下載:請點這裡


心法三:了解所上的教授

   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每一個研究生在撰寫畢業論文的同時,都要選定一個論文指導教授,而這名教授不僅能引領你理解對事物的看法外,更也有可能是一生的貴人教導做人的態度、處理事務的方法,讓你一生受用。

   因此在開學前應該多用點心,了解老師的研究與近期發表的論文,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指導教授。要了解所上的教授,只要在中山政研所的師資介紹,就可以先清楚認識每個老師的經歷、專長、開課課程、面相,而透過老師開課課程的授課大綱,也可以對於老師的教學方式先有初步的認知。

   除此之外,想要更進一步的了解老師的指導專長是否符合自己的論文,可以上國家圖書館的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可以找出老師們前幾年指導出的論文。另外,查詢老師的開設課程、翻閱本手冊的修課心得或是寫E-mail直接詢問老師,都是好方法喔。


心法四:建立自己的修課地圖

   研究所的選修課程雖然不像大學時期那麼多,但是要選修哪些課程、在哪個學期的哪個時段上課,如果能對照自己設定的目標和計畫表,盡早做好規劃,就更能遊刃有餘的面對其他挑戰、用心投入在自己規劃好的課程中。

   與其開學後一邊適應環境和全新的課程,一邊手忙腳亂的找幾堂課把學分數塞滿,不如現在就行動,花點時間來研究最適合自己的課程。

   同樣的,可以先透過授課大綱、翻閱本手冊的修課心得、詢問學長姐意見、或是寫E-mail直接詢問老師,來了解這堂課是否符合你的需求。通常授課大綱、選課相關的訊息可以在學校選課系統網頁以及政研所課程內容看到,記得不要忽略了。


心法五:莫忘初衷

   在進入研究所前可能信心滿滿,有自己的理想,但是開學後卻發現你的報告常常被批的體無完膚,論文想要寫的方向都被認為沒有價值,怎麼做怎麼錯,在不斷的訂正、討論中兩三年就這樣渾渾噩噩過去了。

   這途中你可曾停下來想想,除了拿了張文憑以外,當初你訂下的目標達成了多少?身為研究生在吸收知識之外,還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得到、做不到什麼;要能判斷在眾多建議和批評中,哪些是客觀而有建設性,自己需要趕快做出修正的。
   時時反思自己的時間運用和工作重心,當心不要離你的目標越來越遠。人生是自己的,所以在廣納諸方意見的同時,也要清楚了解自己選擇念研究所要的是什麼,才能對自己做出的每個決定負責,這些聽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便是一門重要的課題。

   雖然說是要活到老、學到老,但是實際投入職場之後,能夠充實自己的時間實在有限,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利用可以這段專注學習,有比較多可支配時間的研究所生活,更別忘了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參考資訊

以上資訊資訊整理自以下網站
網站已失效,但資訊的確整理自這兩則文章。
1. 讀研究所要準備的十件事(上):請點這裡
2. 讀研究所要準備的十件事(下):請點這裡

Select a re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