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New to HackMD? Sign up
Syntax | Example | Reference | |
---|---|---|---|
# Header | Header | 基本排版 | |
- Unordered List |
|
||
1. Ordered List |
|
||
- [ ] Todo List |
|
||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
**Bold font** | Bold font | ||
*Italics font* | Italics font | ||
~~Strikethrough~~ | |||
19^th^ | 19th | ||
H~2~O | H2O | ||
++Inserted text++ | Inserted text | ||
==Marked text== | Marked text | ||
[link text](https:// "title") | Link | ||
 | Image | ||
`Code` | Code |
在筆記中貼入程式碼 | |
```javascript var i = 0; ``` |
|
||
:smile: | ![]() |
Emoji list | |
{%youtube youtube_id %} | Externals | ||
$L^aT_eX$ | LaTeX | ||
:::info This is a alert area. ::: |
This is a alert area. |
On a scale of 0-10, how likely is it that you would recommend HackMD to your friends, family or business associates?
Please give us some advice and help us improve HackMD.
Syncing
xxxxxxxxxx
大型團隊落實 CI/CD 的挑戰 - Andrew Wu(吳剛志)│91APP
歡迎來到 DevOpsDay Taipei 2021 共筆
- The image file may be corrupted
- The server hosting the image is unavailable
- The image path is incorrect
- The imag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Learn More →共筆入口:https://hackmd.io/@DevOpsDay/2021
手機版請點選上方 按鈕展開議程列表。
tags:
DevOpsDays Taipei 2021
相關連結
大型開發團隊遇到的挑戰:
當你要面對的客戶變多
不只是海外市場
還需要建立服務給客戶使用
是屬於多環境多租戶又有海內外的狀況時
其實遇到的問題完全不同以往
誰適合聽這演講:
會問這問題的人,就是需要聽這演講,不然你不會來
大型團隊面臨的狀況:
如何自動化
把 AxBxC 的問題簡化成 A+B+C
Infra:
Artifact:
組態設定:
不要把環境變數跟application設定混在一起,不能集中管理的都不算
如何讓營運團隊能掌控系統狀況
dashboard
環境管理的問題
如何測試新服務?
新服務可能有dependancy,無法單獨測試
建置一個全新的環境給這個測試 ($$) / 建置虛擬化的測試環境
如何建置「虛擬化的測試環境」
看似簡單,91app的實作經驗是有點複雜
只靠SRE/devops engineer夠嗎?
投影片中列了各種狀況,如果有遇到哪條路不順,就是要優先改善的
以下閒聊:
不愧是 91APP,連共筆的編排都已經替大家設想好,真的完全實踐了 Ruddy 老師說的 DX
DX 感受良好 :D
91APP 的股票我都找不到好的時機買進,每次要買就被拉上去
是說,可以問 91APP 為什麼去國外上市嗎?
不是因為台灣市場太小嗎?
我是聽說台灣上市條件比較嚴苛?91APP 相對多數公司都算是穩定成長或是穩定營收都去國外上市,那應該大部分的公司都不會想在台灣上市了吧(望向 GOGORO)。
問題提問
請問:
config as code通常跑一陣子後,就會有非常龐大的config,看起來無比複雜,會比code還難維護得多,code沒用到的部份IDE會幫你檢查到,但Config沒有,請問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多租戶的雲端配置,這樣 private subnet 裡面的 ip 不會不夠用嗎?這樣是如何管理不同租戶的網路?雖然不同使用者使用自己的服務不互相影響,但是總會有個 CI/CD 中台去連接這些服務吧?
config as code 及 infra as code 是否有辦法auto testing?
不好意思,問比較細,整個devops建起來就包含監控,若向貴公司這種大型的,需要監控的東西很多,發生問題了就有警示,幾天一個或一天幾個警示都會有人注意、處理,有人在意,但大到一個程度也許是一小時好多個,這樣警示就會被忽略,請問你們是如何解決警示問題?或是如何警示?謝謝
請問有關 Testing in Production with load/stress testing, 貴公司是否有這樣的 practice? 若有的話, 是如何避免將 Production 弄壞 or isolate?
另外有些 case 可能不適合在 Production 上進行, 而會選擇在 like-produciton (maybe stage) 上做測試, 想問貴公司是如何衡量 stage 的測試結果對應到 production 上的 cluster/architecture 規模呢? (e.g. 如何在 stage/prod simulate 雙 11 流量), 謝謝
簡報內容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36
P37
P38
P39
P40
P41
P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