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 推動本計畫人才培育與輔導規劃及執行構想

2. CC授權法律諮詢及應用推廣

當前的現況、未來的願景(背景說明及目標)

目前國家文化記憶庫平台上,已積聚大量採CC授權收集並發布的文化素材,這個模式對於文化素材的再流通及提供再利用,非常的有幫助。CC授權條款的英文全稱為「Creative Commons public licenses(CC公眾授權條款)」,從名稱上,明確點出其與傳統公示性授權的不同,在於「Public(公眾)」一詞所建立的強項,CC授權的素材預設就是提供給一般公眾使用、沒有授權對象的限制,故而雖然有版本、元素組合上的不同,然其跨國域、跨機構皆採用同一體系的標準授權框架,是要協助一般公眾,只要理解並熟悉CC授權的基本框架,即可取材多元來源的CC授權資源,進而於國際及國內流通上的諸般來源,包括歐洲Europeana、美國數位公眾圖書館(Digital Public Library of America, DPLA)、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以及我國故宮博物院開放資料專區,及新構上架的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平台,擷取其需要的創意學習養份,進行新創作品的混搭、改作,以及新創,而不需要一間一間博物館、一間一間美術館的徵詢,或閱讀其個別不同的使用者規範,進而不再受限過往新創無法取諸多元的瓶頸,而能真正達到取諸多元而又能展現新意的文化再創。所以本案於「創用CC法律諮詢及授權推廣」項目進行的重點,即為參酌當前國家文化記憶庫的執行現況,務實的分析了解當前情形,進而在促進流通、增裨應用的立場上,導向多元文化續創的未來願景上。以下是就目前國家文化記憶庫CC授權現狀,幾個值得觀注並予後續導正的分析要點:

推動策略:

A. 授權盤點與標示狀態得再補正:

目前國家文化記憶庫上,因補助政策之鼓勵,逾半數之數位物件皆採CC BY-NC 3.0 TW授權釋出,而詮釋資料則多數皆採CC BY 3.0 TW發布。然上線以來,不乏閱覽者提出不同立場的疑問,包括:「歷久逾近百年之物依著作權法已不再受到著作財產權之保護,為何其單純翻攝仍是採CC發布並禁止商業使用?為何同一筆文化資材有採公眾領域標章發布者,亦有採CC授權發布者?引用他人已發表刊物來進行詮釋資料之撰寫,得否另採CC授權方式發布?純工藝製品之手編流程應不在著作權表達保護範圍之內,為何得採CC授權另行發布?」依目前國文庫之現狀,採尊重原發布人著作權利相關主張之原則,然依「會員貢獻條款(https://memory.culture.tw/Home/UserContri)」,亦明確規範「如果會員貢獻的內容,經查客觀上已因法律規範進入公眾領域,則會員同意本平台得自行將其標示為公眾領域內容,任何人皆可利用。」故在未來平台內容的推廣實務上,有需求、以及必要,針對各文化素材及其詮釋資料之CC授權及著作權利標示狀態,提供疑義發生時的必要釐清之道,方可協助該等CC授權素材,被正確認識、正確解讀,進行得到正確的利用及被正確進行顯名標示。

B. 授權流通範例與應用可再強化:

採用CC授權的強項在於多元共工,相關素材得於CC授權的框架下,依條款規定進行混編及新創,而目前國文庫平台上採CC授權之相關文化素材,狀況多停留在第一手CC授權之發表與表達,仍未能達到綜合多源進行混編、新創之效果。而於混編、新創之後的作品,亦仍缺乏如何正確進行CC授權顯名標示之範例與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也就是說,哪些素材是採哪一組合的CC授權方式釋出已然明確,然後續如何綜合其他CC素材進行統合性編輯或改作應用,仍缺乏相關引導,而若於最基礎的混編、新創顯名標示缺乏範例,亦會影響到未來更大規模之應用,缺乏指導,而不能被各界廣為應用,無法發揮喚醒文化記憶、重啟傳承及刺激文化新創之目標與效果。故就此應用面的進一步需求,應於後續推廣上,儘早建立相關實踐的引領範例,並提供各界可資遵循的公道指範。

C. 國際連結及社群互動有待建立:

在文化領域,國際間已產生OpenGLAM Movement(開放館藏運動,Open Galleries,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Movement)這般的專門名詞,來指涉公務美術館、圖書館、檔案館,以及博物館數位化館藏的自由及開放近用風潮。事實上,歐盟公部門資訊再利用法律指令(Directive 2003/98/EC),已於2013年的修訂裡,將公務博物館、圖書館,以及檔案館列入適用範圍內,敦促歐盟各會員國,須以更開放及數位可及的方式,來推動館藏資料的公眾共享。CC全球組織亦設有OpenGLAM專務交流平台(CC Open GLAM Platform),以讓全球有志採開放模式拓深文物館藏機構社會影響力的組織,能透過國際連結及社群互動的方式,來跨地界跨領域的分享文化素材。此一國際趨勢的轉變,也正影響我國典藏與文化機構的數位授權與管理策略,目前故宮博物院於其開放資料專區,明白列示採開放資料模式發布的素材,得採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以及CC BY 4.0提供利用,文化部推動的「國家文化記憶庫」入口網站,其上所儲近半數以上之文化內容,皆採CC BY-NC 3.0 TW授權釋出。既然已兼採開放式策略,更應於此基礎上,與國際間的開放文物館藏機構建立連結,以將國文庫平台上重要的文化記憶素材,更進一步推向國際舞台,以贏得目光並橋接合作。

由前述國文庫CC授權現狀分析可知,就開放政策或CC輔助上未來的著力重點,在於讓平台上所託管之素材,不單單侷限於僅供瀏覽,而是能更進一步在CC授權機制的發揮下,加速利用與創意交流,以導向多元文化續創的未來願景。故基本的推動策略,即是在混搭及轉散布上,鼓勵國內各界善用國文庫上託管之CC素材於應用層面,不論是教育面、文創面,或是國際交流面,皆可產生增裨平台影響力、嘉惠改善國內創作環境,以及強化共同文化記憶甦醒與建立的正向效應。因應於此,建議的執行方法有下列幾則要項:

(1) 受理CC授權法律諮詢服務暨彙編問題集

A. 受理CC授權法律分析及應用管理諮詢服務:

CC授權的本地化及推廣,約於2002年於中央研究院開展,自2003年成立專題計畫,其後於2018轉以社群合作方式轉至開放文化基金會運作。此概念的推廣雖已有一定期日,然受各界採納,用於素材之流通,特別是文化館藏領域,主要反映於近五年國際間開放文化的發展。是以於文化素材的作者群、貢獻者,以及託管平台之職事人員,對於如何正確認識、正確使用CC授權的各項文化素材,仍存有許多有待釐清的疑慮和需求。故建議於後續國文庫平台的服務與推展,應將CC授權法律分析及應用管理諮詢,列入重點服務項目,以協助處理前述平台上,授權盤點與標示狀態,得有再經補正的需求。此一執行需求依過往經驗客觀預估,以每月8件次來規劃,首年執行7個月累積執行56件次,次年執行12個月,併首年共累積執行152件次。

B. 就CC協作或推廣要項建立彙編問題集

除了因應著作權盤點或CC授權管理上解讀的實務問題,CC授權條款既為公眾式「標準化(general)」條款,故解讀上亦力求權利人與利用人之間,盡量建立共識與共通標準,故文化素材應用領域上,就CC協作與推廣要項的疑問,就常見問題建立彙編以營建共識與共通標準,更為當急之務。依目前CC台灣社群備份過往中央研究院的CC常見問答集(https://ti-wb.github.io/creativecommon-tw/faq.html),雖已有85筆條目,然並未針對開放館藏平台相關題目,進行主題式的客製化與優化,並且與CC全球總部目前所載之150筆(https://creativecommons.org/faq/),亦有相當的擴充與更新空間。另外本項工作亦與CC應用管理諮詢服務間有正相關,當相類似的題目於管理諮詢服務面相上,被一再重覆提出三次以上,即會將該題目列入本項問題集的彙編標的,以採架構式、綱舉目張的說明方式,讓有相關疑問的國文庫平台使用者,皆得按圖索驥找到自己需要的解答資訊與補充資料。此項工作亦正是呼應,前揭當前國文庫平台於授權流通範例與應用可再強化的建議,相關執行需求依過往經驗客觀預估,以每月6條目來規劃,首年執行7個月累積執行42條目,次年執行12個月,併首年共累積執行114條目。

(2) 辦理CC授權應用推廣

A. 徵集國文庫或GLAM平台上CC推廣要項進行專文示範例撰寫

開放館藏運動(OpenGLAM Movement)當前已在全球各地發酵並逐步展開,舉凡歐洲的歐洲數位圖書館(Europeana)及美國數位公眾圖書館(Digital Public Library of America, DPLA)與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皆為國際間值得學習的著例。例如由Europeana及DPLA共同發起的協力專案文化館藏基礎權利標示 (RightsStatements.org),其在CC授權的基礎之上,更進一步建立授權或提供瀏覽的大項提示分類,非常值得與國文庫目前的作法進行比較,進而找出未來的調整或更進一步的優化方案。當個別開放館藏的專題無法透過疑問詢覆或問題彙編來簡要處理時,此時便有主題式專文的撰寫必要。除了將國際間開放館藏的重要主題及作法,採專文撰寫的方式來提供示範例,此項工作的另一重點,更是在專文撰寫的規劃脈絡下,逐步收集國文庫平台目前可資向外宣傳的成功範例,以讓社會大眾了解並知悉,透過CC這般開放式的授權結構,可以帶來哪些社會公益的正向效益,並拓深一般民眾與文物館藏機構之間的互動與正向信賴,本類專文將採符合國文庫平台要求及國家發展委員會列入開放授權之模式擇一或多重釋出(https://data.gov.tw/licenses/),做為基礎將第一步於CC Taiwan社群官網(https://tw.creativecommons.net/)專區進行發布,其後視情況與需求,或可轉投稿至開放文化基金會電子報、轉載至國家文化記憶庫故事區、轉儲於資策會共學平台,以及轉宣傳於國文庫臉書粉絲團,由於授權模式符合國家開放授權政策,必要時亦可應需求,經編輯後改以其他開放資料模式,於開放資料相關平台進行轉發布。此項工作同時呼應,前揭授權流通範例以及國際連結,相關執行需求依過往經驗客觀預估,以每月一篇專文的幅度來規劃,首年執行7個月累積編撰7篇專文,次年執行12個月,併首年共累積執行19篇專文。

B. 善用國文庫CC素材辦理國際媒合之推廣活動

如前所述,國文庫已兼採開放式策略,應尚用國際間開放文物館藏的資訊網,將相關文化記憶素材,更進一步推向國際舞台,以贏得目光並橋接合作。過往CC全球社群,可透過每二年一次的CC全球峰會(CC Global Summit),以及每二年一次的CC地區峰會,投遞稿件與場次,將CC各地社群的年度工作及重要進展,透過會議專題演講及工作坊帶領的方式,讓全球社群夥伴了解並知悉相關工作要項,繼而能夠建立起跨域合作與互相支援。然因新冠肺炎之故,全球峰會及地區峰會多呈暫緩或改全線上網路進行。故本項工作建議,採下列三項擇一方式完成首年辦理,餘下項次則列為次年優先擇一辦理之序位,而若首年執行時,發現其他更具推廣成效之活動方向,亦得提報委任單位,經同意後以更新的活動方向進行後續辦理:

  1. 參與CC全球峰會年度活動並進行國文庫專題發表
  2. 撰寫國文庫介紹專文並投遞至CC全球OpenGLAM專務交流平台
  3. 利用Muzei應用程式進行國文庫素材跨國推廣

原則上以國文庫專題,參與CC全球峰會年度活動之專題發表為主,而若年會活動因疫疾暫緩或期日無法配合,則得配合前列諮詢服務、問題集彙編,以及專文撰寫之脈絡,取其點擊或群眾互動性高之指標工作,轉以其他橋接國內外分享交流之實際活動來執行。例如,撰寫國文庫介紹專文,採英文並陳方式發表,投稿至CC全球組織設立之OpenGLAM專務交流平台,並邀請CC OpenGLAM工作小組,於國內合作辦理開放文化素材之推廣活動;或以開放文化領域裡著名之Muzei Live Wallpaper為例,將國文庫平台上採CC授權發布之指標素材,配合Muzei APP,採手機、平板桌布天天更新推播至使用者載具,並舉辦票選活動,以活絡國文庫上CC素材之流通與能見度,並推廣至國際網絡上。相關執行評估,以每年活動辦理一式進行規劃。

合作單位實績

Select a re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