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tout
2023.03.04 基礎松討論
(以下是以順時序方式,紀錄自4/3基礎松之後一路以來的開發歷程,若想快速了解現況可跳至精華版)
本計畫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激勵機制系統,能夠盡量多元滿足da0甚至其他團體參與者的各式心理需求,且可能在整理之後向外界呈現
有效的激勵機制必須滿足自我實現功能,以及社會互動功能。因此
同時,這個激勵機制也需要允許專案負責人或計畫製作人給予成員誘因和評價,因此
上述必要條件,使得同質性的工具都不利於此激勵機制。
為了盡量降低機制使用時的認知負擔,我們採取人類互動時的直觀格式: 敘事
我們的激勵機制稱為Shoutout,是一種謄錄彼此感謝文字的機器bot。
目前bot位於g0v最常使用的slack,未來不排除在其他平台推出。
目前的記錄頁面以網頁,使用者能以加密錢包登入,預計未來將連結鏈上功能,例如Hypercerts。
另外,為了讓g0v原有的感謝文化使用者能夠順利習慣這種謄錄方式,我們也引進了遊戲化機制。shoutout發出時會附加隨機gif,使感謝文字與圖片之間的有機互文產生額外趣味。
人類是敘事的動物,每個人在共同工作時都有被同儕所感動或佩服的時刻,而且都會忍不住把同儕的精采故事介紹給新朋友。
g0v至今為止已經作了很多事情,未來也會繼續創造各種有趣的事,很值得有一個方法紀錄每個人一期一會的各種有趣時刻跟各種交流。
呈現方式就是一個紀錄貢獻的感謝碑,讓參與者的努力能夠被其他坑、甚至其他時間的人看到。如果需要跨坑找人幫忙時,也能夠更方便地搜尋每個人的技能跟屬性。
因為史詩是共同撰寫的,採取一個方法記錄有所感受的大大小小事件,每個人就可以自然地成為彼此的吟遊詩人,所有的記錄累積起來就成為史詩。
提供一個功能,只要想讓某人的貢獻被所有人看到,就可以用特定句法
@shoutout @someone for something
例如
@shoutout @tofus 簡直UI達人!聊到一半就想到「感謝卡」的雛形!
所有感謝/讚美句都會匯集在某個【公共頁面】,類似類比時代的功德碑或口傳史詩
以下示意圖為目前個人頁面的呈現方式,先作舉例
未來個人史詩累積,可以進一步結合「成就背包」的概念,每個人的頁面可以彙整提及自己的句子,成為可以帶著走的成就背包。
以下為今天(3/4)跟昶惟、維人、豆腐、Charlie大致聊了shoutout一些可改良的功能
"Button"的地方可以放感謝卡圖案,以及想辦法放連結連到功德清單頁面
"give them more!"這句話也可以代換成其他提示文字
2023/03/05 豆腐發布視覺設計
https://g0v-tw.slack.com/archives/C046ZFGTWQK/p1677948049294819
珮杏備註:
「意圖想點」很重要!昨天聊完,更覺得需要可以馬上連到完整呈現的頁面,無論是連到個人的錢包,還是可能新建的公開頁面,有立即回饋會讓使用上更順更有動力還有,公開頁面應該會很重要,因為這樣更能在前期擴及其他坑,畢竟感謝是硬需求!
至於錢包的部分,可能會需要一座橋,無論是物質還心理
也就是說,這套shoutout系統,初衷是共同撰寫彼此史詩的系統,那第一步要解決的是紀錄問題
先解決紀錄的問題,等很多人都習慣使用這套系統之後,再來處理資料所有權問題。而這個問題只能靠錢包,這部分才需要用到web3
更新:2023/03/07 昶惟做了即時更新
現在shoutout完可以有即時回應,有按鈕可以連到網站,然後有一張圖片
點選"查看成就背包"的結果: 需登入錢包
3. 點進shoutout bot可以看到前幾則動態 (@昶惟)(待確認)
以下是目前的樣子,還沒有放任何功能,但可以新增顯示前幾則動態
4. 個人頁面:目前是用連結錢包的頁面。推廣成就背包的過程,要顧慮到一般人連結錢包的難度跟抗拒,所以 如何讓人想把shoutout帶走是推廣重點
上次開會提到:「頁面讓其他人可以看得到 > Matt API 要改一下」?
5. 新增一個【公共頁面】?:可以考慮作出一個不用登入錢包的公共頁面,專門彙整所有shoutout句子 (就是把昶惟那裡存取的所有shoutout資料變成大家都看得到)
更新:基礎松後,Isabel在#gernal的shoutout
其他UX/UI回饋
6. SO Page彙整介面設計
目前個人頁面顯示,每句shoutout之間需要分段比較清楚 (目前是連在一塊,如下
@tofus有做出分段(0119舊版),待@Matt更新
7. 回溯連結:彙整頁面的單則shoutout可以連回shoutout句子出現的thread (這算是前端的設計,是要問問Matt?
isabelhou基礎松的shoutout進來了;維人的吐槽軼事都進來
Peixing 晚上 6:06
好讚啊 shoutout用起來~~~ 趁勢先把昨天會後跟@維人外出走路運動的路上,想到的一些點子先列出來,至於是否合適,以及是否可以達成,需要大家的回饋跟得仰靠設計師/工程師的魔法惹~~~
容我先cc各位技術專家 @tofus@昶惟@Matt@Charlie
1. 視覺設計
1.1 有可能設計一系列"很shoutout"(?)的jpg,或是gif?,shoutout時隨機出現嗎?
例如 獸人大吼、my hero、發送愛心光波 …etc
1.2 其他會讓人意圖想點的做法,先列舉一些例如
2. 增加想shoutout的慾望
這禮拜的壽星屁孩 @黃豆泥 讓我們注意到,shoutout好像可以分成兩種:
A. "紀錄史詩"
跟
B. "就是想shoutout!!!"
前者就是之前一直提到的,要使用句型,盡量寫出關鍵詞,讓其他人知道被shoutout者的貢獻,這是滿足紀錄的功能。
會注意到後者,是因為看到豆泥都只有寫shoutout,而沒有寫出關鍵詞… 但後來想了一下,雖然這會導致事後其他沒有一起經歷當下的人,可能無法瞭解shoutout的原因,但這種「當下想shoutout的心情」似乎也很重要!可以增加有趣的互動,而且可能有很多潛在的使用場景屬於這一塊
可以想見,這樣之後會出現大量的shoutout,不過應該可以用字串的長度來篩選是否放進公共頁面?
總之,在想有沒有可能同時包容兩種使用?
然後單純的shoutout,跟史詩紀錄的shoutout也可以分別使用不同的圖或動畫。
先這樣期待大家的回饋
n0ah 6 天前
Love 1.1, 1.2 so much!!!
2 我在想可以特別設計一個就是想 shoutout 的場景
n0ah 5 天前@昶惟
我好奇也問一下,我們如果想給每個 shoutout 一個標籤,譬如說 #design 這樣,因為 # 在 Slack 裡是頻道,有沒有其他下標籤的方法。
原因是如果我今天 shoutout 給豆腐,可以劃上 design 的標籤的話,這樣不但給了正面回饋,同時也給了這些正面回饋屬性,這樣未來別人在 verify 豆腐的屬性時可以減少許多成本 ex. 只找 design 相關貢獻分數在 100 分以上的人之類的
昶惟 3 天前 @n0ah
確實slack好像沒有自動加標籤的功能,目前我想到的幾種做法如下:
設定在發文的時候的格式,可以在 @shoutout + #design + 要說的話,這樣可以抓那個#後面的詞作為分類。最簡單
用AI 依據每個人的shoutout內容做分類。最方便,會花一點點錢+可能不精準,但是也可能會有驚喜
設計slack互動介面modal的功能,讓使用者依照上面的指示填寫shoutout和各種標籤屬性等等。比較麻煩而且會多一步驟去叫出功能
at c0-working P night #1
Glossary update
Lucky ChenWhat does ArtC mean by ‘civic commons’?
The word ‘civic’ often calls to min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citizenship and suggests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government works. Accordingly, civic engagement is taken to refer to activities that occur in these realms, like voting, community service, and political activism. These are all important areas of civic activity, but civic engagement can also include less outwardly visible actions that are expressed through reflection, inquiry, and dialogue. So, for example, civic engagement can include activities such as reflecting on one’s role in a community, investigating belief systems that shape how we see and treat other people, dialoguing with others to explore diverse civic experiences and points of view, considering issues of justice and fairness, and interrogating the structures and systems that shape how we interact with other people and how we live within the natural world. Sometimes these inquiries lead to overt civicaction, sometimes they lead to thoughtful dialogue with others and shifts in self- understanding.— ArtC is a collaborationbetween researchers at Project Zero (PZ),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Independent Schools Victoria (ISV) in Australia.
本次討論辦在由 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 長期贊助的場地— University Cafe,da0成員Yian lead的bi-weekly da0 c0-working活動 。
SO team以4/12 demo for Code For Japan為目標,討論是否能在人力與時間限制下迭代優化新版本。
本次行動者旅程圖mini workshop由da0成員Lucky lead,Lucky製作新版staretegic framework來優化actor(not user)的能動性,並印製相關UI paper mockup引導討論。本次參與的da0成員包括:Lucky、@peixingliao、維人、Noah、Matt、昶維、Tofu。
本次討論重點
本次達成共識
這次大家一起階段式優化了以下2項行動者旅程:
Lucky Chen未來SO team可持續迭代的討論工具
Shoutout(SO) Actor Journey Map/讚爆行動者旅程圖, 2023.03.21
.優化部分,見文件中4.3&4.4欄位的H~K,以及6.1&6.2欄位的H~I
🚀 Lucky
優化讚爆行動者旅程圖、lead workshop&持續挖坑
🚀 昶維&Matt
優化SOB的旅程、SO Page的內容
見讚爆行動者旅程圖中,4.4欄位的H~K與6.2欄位的H~I
🚀 @peixingliao&維人
持續優化這篇HackMD,未來提供大眾了解ShoutOut的timeline、在讚爆行動者旅程圖&Slack的#Shoutout上提出討論
🚀 Tofu
持續發展下一版SO Page的Widget UI(個人版)、引導SO team討論會計導入功德計算系統、在SO Actor Journey Map&Slack上提出討論
Lucky:講ㄍ整理讚爆行動者旅程圖時的心得,愈花時間、愈覺得 #da0-shoutout 可以把這群默默對公共財無私貢獻的人們的故事記錄下來,並將這些紀錄公開化、轉化成為社群的milestone與故事。從中,我們自己也能反思自己為什麼覺得激勵很重要的原因、cooking長期激勵共同體的方式。讓未來更多貢獻者們在積功德的路上,都能一步步理解到自身對社群的貢獻輪廓,以及共創能對公共未來產生的影響力。 Shouout 是很多da0成員們的累積,希望之後能擴散到更多地方,也把我們帶去更遠的地方!
這次去歐洲參訪發現歐洲很多NPO與公民團體(包括DAOs),很多都還deploy自身內部社群的激勵機制,相信shoutout將能協助更多grassroot公民團體產生正面的互酬關係與社群文化,更踏實地走在這條艱難的路上,this Taiwan can help。
1)SOB tag被讚者產生的兩個按鈕,一個為「成就背包」、另一個暫定為「社群功德值」。社群功德值的按鈕名稱,開放大家鞭&討論
2)SO Page原本右上角的「connect wallet」,由於改成登入slack,我先暫訂按鈕上的文字為「我在da0的功德值」,開放大家鞭&討論
3)功德、成就、貢獻(contribution, praise);聲譽(reputation)等,我們下次可以討論,看要不要通用單一詞彙~
Peixing 凌晨 2:31
考量時間跟人力,或許將討論到的項目,直接列出施做的優先順序,可以讓
@Matt 跟 @昶惟 兩位大大,依照自己能負擔的量能去依序完成,同時可以兼顧
@n0ah 4/12 demo Shoutout的完整性
以下整理自討論內容 (細節參讚爆行動者旅程圖) ,如果有漏或有誤,或有更好的分配,還請跟我說>///<
以下為版型示意圖,等Matt更新網站
https://g0v-tw.slack.com/archives/C046ZFGTWQK/p1679378817357769
昶惟目前使用的APT: https://giphy.com/
待更新: ☑公共版的英文句子是否修改,因為顯示的數字為SO總數、☑個人頁面少了名字、☑BACK TO HOME改成BACK TO COMMUNITY?、(未來新增一些圖表?)
shoutout的資料格式更新好了,包含以下:
text: 原本的shoutout
user: 這句shoutout來自誰
ts: 這句shoutout發出的timestamp
channel: 這個shoutout出現在哪個channel
https://files.slack.com/files-pri/T02G2SXKM-F051E3Z063C/image.png
Noah:
這是 Supermodular 近期的小產品,也適用 Hypercerts 做的,給大家參考>> https://www.givegratitude.io/
Lucky:@shoutout@n0ah@Peixing@維人@昶惟都針對SO在channel上的表現,contribute了非常非常棒的觀察與insights,而且很多部分都有對應到SO行動者題驗旅程圖~!
ex. @Peixing 提到「Shoutout其實是一個關係建立之後才會使用的互動工具」,在3/21沙盤推演時,SO旅程圖文件中,針對Passerby的障礙所制定的階段性對策為「鼓勵參加與da0、g0v相關社群活動」,也就是可透過實體活動來加強導入
昶惟:shoutout bot會有不連續或洗版問題
Noah&Lucky:爆讚被看到是重要的
Lucky:emoji的方式蠻聰明的
Noah:可以先選一些關鍵字給昶惟跑giphy
Peixing:一周榜單(另一種玩法)可創造互動、也可以回顧
Lucky:或許可以有個避免洗版的機制(ex.太少字不出現)
維人:SO本身不具備格式的規範力。使用方式完全取決於語用,形成語用習慣之前取決於使用者的想像、大家對SO想象不一致
Peixing:對SOB能發揮到什麼程度不確定、還有沒有其他與SOB互動的方式
Noah:重新定義—
優先順序是我們如何讓看到SO的人也有慾望想開始嘗試使用SO,目標仍然是要 empower坑主去激勵他人貢獻(可以回頭看一下[早期的報告](https://g0v.hackmd.io/@da0/main/https%3A%2F%2Fdocs.google.com%2Fpresentation%2Fd%2F1akvhEZgX4KJHUbS-ex0dP0AbOVjDfe0U1eUnQGDpVaE%2Fedit%3Fusp%3Dsharing)
我們現在的階段在讓貢獻『浮現』,浮現後的貢獻要如何往 empower 坑主的方向前進,這也值得討論一下
針對 How might we convert passersby to shoutout users 我先丟幾個假設
好奇心是否能激勵行為?ex. new random GIFs
稱讚的放大效果是否能激勵行為?ex. 讓 Shoutout 轉化稱讚文字成 GIF
獎勵是否能激勵行為?ex. 稱讚行為是否可以獲得什麼?
Peixing:超讚回饋 (補充)
會在頻道中互動的大多為積極使用者,新來的人沒有這個濾鏡,他一進來就是各種資訊混在一起,確實可能一時會有點暈頭轉向,洗版問題可能比較明顯,因為他應該是最容易看到SOB的訊息。
一、如果新來的人只是單純路過的passerby,那他就當吃瓜民眾也很好,看我們怎麼用Shoutout玩彼此XD 我們不需要額外幫忙降低門檻。
小結:針對單純路過的passerby我認為目前就可以了,洗版也無所謂,先以我們自己使用方便為主二、如果是可能想成為參與者的新人,就有趣了!
從他剛跳進來覺得這裡很有趣,到他開始使用Shoutout,我認為其實關鍵在中間與社群互動的過程。Shoutout其實是一個關係建立之後才會使用的互動工具。以這個角度出發
小結:我想稍微問一個更前面的問題:我們如何讓我們自己在Shoutout的時候覺得很有趣、很有用、很有成就感,並且有欲望繼續使用下去?三、什麼時候新進的"參與者"會開始實際使用呢?而當新舊成員互動變多,新成員逐漸融入這個社群,形成某種認同感,哪天他碰到需求的時候,可能就會自然而然開始使用Shoutout。(就像 ++ 文化那樣)
四、跟推廣相關的觀察,現階段的目標應該是:
先打造出我們自己用起來,覺得好玩跟有用的工具。而也只有當我們自己覺得好玩跟有用,下一步才有辦法推廣。
小結:從互動這個視角去看,可以考慮新增的功能:個人"發出"的shoutout清單/數量。那就是有些人很認真寫shoutout (例如坑主),但他shoutout別人的內容只留在別人的頁面,而自己卻無法整理,這樣其實違反互酬的原理,可能會降低認真寫shoutout的動力。這部分應該可以連結到「激勵」跟「empower」的部分,可以再多討論一下~
珮杏:一個組織能夠順利運作,其實cheerleader的角色也很重要,想像舉辦一個路跑活動,如果只有參賽者本人跟最前面的獎牌,而沒有親友的歡呼或報導,那其實這個活動只是參賽者在較勁,應該很少人會喜歡只是這種拚輸贏的感覺。
自己先玩起來,累積成果,從節點出發示範跟試點
這是我目前覺得最有機也最穩的迭代過程
我看到很多事情該做,但我也擔心講出來事情只能往這邊走
因為這是一個共同創造的過程
有很多新的可能性是靠許多人在過程中挖掘出來
所以我覺得現階段最重要的大概是先把最核心的功能都做出來,至少先讓我們這一群研發者都覺得順手的程度
我覺得現階段最重要的是
push的順序
另一方面,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研究機器人的潛能
例如我看過一個功能,是當我心加入一個頻道的時候,我會收到slackbot發出一則歡迎訊息,告訴我一些資訊,例如「加入了這個頻道的成員,大多也會加入另一個頻道」然後列出那個頻道的連結,我就會因為好奇而點過去
或許之後有機會可以討論看看這個功能
例如進來的時候跳出一個機器人訊息,說明SO的運作,以及附上連結可以去看所有SO的列表。
在公開的時候只記被機器人移過去的部分
Learn More →
https://youtu.be/HyLR7uxkkP4
還缺:
Learn More →
https://youtu.be/o1eLDD0dah4
會議紀錄:https://g0v.hackmd.io/@da0/r1p5J62fh
凌晨 12:11
星期五開會那天@Peixing 有提到可以如何深入了解shoutout的運作方式以更好的發想,結合之前@Lucky 提到他有想學slack bot,我近期會把shoutout bot文件化,另外也會針對與slack最有關的部分說明其可以更改的地方,以及其他slack API的可能性。
另外我也滿需要會程式的人提供程式架構的意見,因為我比較缺乏這方面的訓練,有些部分就是土法煉鋼組起來的~以下是shoutout bot現有的git hub連結
https://github.com/girofu/Epic-slack-app
昶惟: 下午 2:29
@n0ah和你更新shoutout的現況,再請你評估是否或是如何demo shoutout
其他還沒完成的,記錄在以下,也請大家試用shoutout和網站看還有沒有其他問題
https://g0v.hackmd.io/3vMgam2TQg661SZoBb9DKA
會議紀錄:
目標:六月黑客松
Lucky: Next milestone目標
1)持續debug(一起contribute)&完善SOB跟SO page(
@tofus &Lucky+ @Matt & @昶惟 。之前提到的包括儀表板、進一步討論contribution的紀錄與呈現、以及主動SO者的紀錄 )
2)documentation:co-building block(@n0ah &Lucky 協助 @維人 & @Peixing)
@Peixing 補充:闡明SO的願景跟概念
讓大眾了解SO紀錄史詩的潛在價值–“花式“感謝更好玩更搞怪、與夥伴一起寫下歷史–某種文字snapshot
寫在SOB的簡介上,或是做成懶人包訊息,或是做成教學
鼓勵成員彼此紀錄專案互動過程的每一個獨特的時刻
鼓勵成員開發SOB的新玩法
3)上鏈maybe SBT, for claiming(da0 sharing & 尋求新坑友)
4)串接discord(Matt&昶維)
todo
.Lucky & Tofu update現況
.Noah研究filefire ai並於週三sharing
未來SOB可能性:
Web3 功德 Linkedin(數位名片)… and more
日本人很喜歡SO,因為很具體,而且都認為彼此的貢獻浮現這件事很重要
我們目前應該朝把「底層」(浮現貢獻的功能)做好,就丟出去、給sample。對外尋求可以堆疊的可能性,整套系統可以開源,連分析也可以透過社群激盪出方法
也就是說,這個工具對內可以激勵彼此,對外可以跟其他社群共同建立合作
這是一個相對去中心化的成就紀錄、貢獻紀錄
(維人回應:重視社群 偏社會學、人類學,因為CODE沒有主體性)
伊藤形容講激勵系統,以學校念博士為例。跟你必須努力才能拿到畢業證書一樣,說不定可以設計成,你只要有貢獻100小時研究,就能拿到證明。
這段努力證明的過程很困難,但人類心理會因此在努力的過程中,培養出認同感,這也是一個文化建立的過程。
昶惟 晚上 10:45
先做了一份hackmd的目錄頁把文件都整理在一起了
https://g0v.hackmd.io/@_rTAcCrLS7W71XaFfUyIMg/SJEX0znzh/https%3A%2F%2Fg0v.hackmd.io%2F%40_rTAcCrLS7W71XaFfUyIMg%2FSJEX0znzh
Learn More →
https://g0v.hackmd.io/@da0/main/https%3A%2F%2Fg0v.hackmd.io%2Fs%2FSyuvGv-7h
核心問題:我們要如何爲社群成員提供在未來可運用且具有潛在價值的數位資產(Ex.數據、照片、證書.etc)以作為他們參與 g0v 社群的回報?
https://g0v.hackmd.io/s/S1JBzxNQ3
Priorities before July Hackathon
P1 : Debug:code team keep going (from last code meeting)
P2 : Documentation(PW持續build)
P3 : UIUX(Tofus build ShouOuts頁面)
P4 : API & SOB
P5 : Opensource
frankhu 晚上 9:12
今天跟Lucky會議期間走走聊聊有談到documentation glossary可以把目前文件丟到文字雲看有哪些高重複出現的詞,可能再從中抓一些出來定義:
ex: 貢獻, 激勵, 社群, 機制 … 也有討論到 資本, 液態, 流動 或許也適合加入其中~ 小丟上來一下給大家參考.
會議記錄:https://g0v.hackmd.io/@noahyeh/rkHr_eWSh
Tim:
我目前把前後端的程式碼都過完一遍了,這禮拜
昶惟SOB更新:
Tofu:
這個禮拜主要是在處理分錄的部分,主要是調整了一下分錄得呈現方式還有簡單編排了一下 Shoutout 頁面的介面。主要有針對前幾週提到的「搜尋」還有 “filter” 進行調整
然後上週一好像有聽到有人說如果 Shoutout 可以被 Gamify 的話(例如發送一個 Shoutout 可以獲得 3 點,被獲得 shoutout 的人可以獲得 5 點之類的)或許可以激勵更多人使用 Shoutout bot,這點或許可以討論一下,我覺得蠻有趣的
Lucky: @tofus our feedback here!
@Lucky- sort的情境如果是日期的話可以選擇特定區間或進行A-Z排序蠻好的
@Peixing @維人- 可以確認工作量,或許可以先用figma確認這兩個功能的操作流程。
@Matt- 技術可執行,可以討論。UI以手機、直式來想像會比較通用,實際上的狀況每個SO的文字內容多寡不一,用一欄來設計視覺比較順暢
@昶惟- 誰發送、誰收到、內容、在哪個channel、時間、url(可抓)資訊是可以運用的
列出SOP顯示項目
https://g0v.hackmd.io/@da0/main/https%3A%2F%2Fg0v.hackmd.io%2F%40noahyeh%2FHyPnZQqrn
General
Dashboard
Confirmed
Shoutout private list
介面優化
送出 Shoutout
Search (postponed)
可選擇看某個坑/專案 (postponed)
Backend
Bug fixes
https://g0v.hackmd.io/@noahyeh/SJ4CZ-kun
https://g0v.hackmd.io/j3Yt0S8rS7q5GA0mnJchVw
會後的當天經驗
https://g0v.hackmd.io/0GJGsVZcQAeW0qPz7L7PfA?view
https://g0v.hackmd.io/@XGx1OsqUTxqdSyZuNx_F5w/ByYPnliY2
我覺得對社群長期經營有幫助,因為以前要證明自己做過什麼,比較容易量化的,是程式碼,但其實社群還有很多其他的貢獻方式。
SO 可以比較自由地記錄這些貢獻,尤其是 g0v slack 訊息會被洗掉,所以有地方可以永久保留,是蠻好的。
我覺得蠻適合在中長期專案、社群推廣,這個月來推進 rentea 😺
但就 UX 來說,我覺得整個正向回饋的循環還不完整就是。
現在比較像「從聊天室寫進資料庫」,但沒有 「從資料庫讀分析到其他社群會出沒的地方」,比較難凸顯「有 SO 」的差別。
我想到的應用情境有兩種:
8/24 徵案公告
@這裡 Hi 大家午安~
執行標案的團隊好像一直以來都沒有找到適合的時間跟社群成員說明標案的來龍去脈,所以 Noah 錄製了影片說明了標案細節,也歡迎大家看完提問!
Overall structure
DID & DAO
Hypercerts, Web3 初探 & 工作方式
另外,在標案架構下我們設計了一場針對社群(da0 & g0v)的實驗
,實驗目的是針對與數位公共財相關的開源軟體及開放資料專案
做回溯性資源挹注,這段影片有我的說明,歡迎有興趣的大家觀看及提問!
我知道以上一定有說明不詳盡的地方,我會在這幾天儘速把詳細文件產出,有問題也歡迎隨時提問!
實體在飛地讀書會會後,討論人員:Frank、逸晟、Stanely、維人、珮杏
討論內容:
0913 更新:昶惟嘗試建幾種Discord SOB,或許下周開會前可以提供。
0917 更新:Frank在discord上公告,預告會聊到SO。開會時間:週三晚上八點。
0918 更新1:https://www.commonsstack.org/solutions#technical-toolkit
0918 更新2:Stanely在Fabdao綠沙發會議上有提到Shoutout。
以下已公告在FABDAO超證小組頻道
大家好~ 補上這次徵案的文件。再次說聲不好意思>///<,之前一直只有口頭提到,但文件會更完整!
那由於一開始是先單用Shoutout去投稿,各種簡介是用既有的。等大家工作分配穩定了,再來請大家幫忙補充成新版簡介~ 這些資料都會收錄在驗證報告之中。
FOSS & open data playground 徵件說明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Cj7muvYjW9fPEsmpbtK4H7cBRrqMpumiUDe3kSz-CwU/edit?usp=sharing
SO投稿文件: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TA6MxsttTzK3RahRBys5Q0u1QLNsBBmEbDRgpINgxRY/edit
[FOSS & open data playground ] - DYOR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xXmtgby2QTQlQocHuww0E5lma9mD8OwAvPe5W4-jnkg/edit?usp=sharing
–
下列是這次參與開源徵案的團隊,大多都在g0v的slack上,有興趣可以去逛逛~~
若有其他新夥伴感興趣,這裡也補充加入 g0v slack的方式:https://g0v.tw/intl/zh-TW/contact/
之前有在主河道寫到參與徵案的時程,這邊也留一下,其餘最近會陸續update~
10月底之前 至少發放一次Hypercerts (每專案都會有gas fee補助)
10月底~11月初 會陸續公布QV相關事宜 & 會有一次線上說明會
**後續也會有使用者訪談~
12/1~12/9 (基本上就是大松前一個禮拜) 預計會讓所有專案的成果展現在一個網站上,供所有人閱覽,很像之前大家體驗的GG18那樣~
12/9 g0v大松,地點新竹竹北中興社區發展協會一樓活動中心。
每個參加回溯性公共投資徵案的專案會有一個五分鐘的簡介,時間大概會在13:30~14:30,當天還可以投票投到15:00,然後同一天會開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