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ego
開
Excel
課程講師資訊巨匠電腦講師:呂心怡
E-mail:zoego99@gmail.com 課程練習下載區:Excel練習題
討論方向:
1.Excel 界面結構為【儲存格】、【列】、【欄】分別討論選取方式。
2.選取時,配合快速鍵Ctrl
與Shift
鍵。
1. Shift
連續選取
2. Ctrl
挑選選取
🔶 第二個範圍以後才按住Ctrl
鍵
🔶 移動過程 + Ctrl
= 複製
3. 快速大範圍選取
S1:選取想要同時輸入相同內容的範圍
S2:不要管滑鼠位置,直接輸入
S3:輸入完成,執行Ctrl
(複製) + Enter
(確定)
項目A | 快速鍵A | 項目B | 快速鍵B |
---|---|---|---|
儲存格內強制換行 | Alt +Enter 公式內自動換行=Char(10) 相反地移除無法列印元素 =clean(儲存格) |
多範圍內容輸入 | Ctrl +Enter |
自動累加1 | 儲存格右下角控點拖曳時+Ctrl |
選取非隱藏欄列 | Alt +; |
拖曳移動範圍 | 資料欄列拖曳時+Shift |
自動加總 | Alt += |
複製後選取範圍貼入 | Enter |
表格化 | Ctrl +T |
執行重複指令 | F4 |
快速填入(2013) | Ctrl +E |
儲存格格式設定 | Ctrl +1 |
顯示公式計算結果 | F9 點選資料編輯列的【fx】 |
註:常用的ASCII碼對應表
代碼 | 元素 | 代碼 | 元素 |
---|---|---|---|
char(9) | tab空格 | char(10) | 換行 |
char(13) | 換行 | char(32) | 空格 |
S1:選取目的範圍
S2:常用 > 【對齊方式】工作群組 > 【跨欄置中】
S1:選取【欄】
S2:在欄名之間
(a) ,左右移動:一致性欄寬
(b) ,左鍵2下:最適欄寬
🔶 Excel:Alt
+ Enter
🔶 Word、PPT:Shift
+ Enter
(1) 指令介紹
📌 建立
📌 表格化指令
(2) 表格化選取方法
📌 左鍵一下選取內容、左鍵一下+一下 選取內容及標題
(3) 表格化後,公式表示結構
=表格名稱〔@欄位名稱〕
有@:相對性欄位
沒有@:整欄計算
(4) 交叉分析篩選器
交叉分析篩選器為一視覺化控制項,以互動且直覺的方式,快速篩選僅顯示所需的資料的資料。
(5) 注意事項
🔶 移除表格化前,先確認是否要移除色彩
為了取得帶狀列的色彩,直接移除表格化
因反悔表格化功能,而表格會動用排序時,必須要移除色彩
🔶 移除方法
(1) 「數列」填滿
(a) 數值
(b) 日期
(C) 文字清單 (結合自訂清單)
(2) 儲存格內容「複製」
(3) 公式複製
🔶 原始指令:【常用】>【編輯】工作群組>【填滿】功能
輸入結構【年/月/日】,定義為西元年份
日期以 /
或 -
區隔,時間以 :
區隔
今年年份輸入時可省略
Win系統為台灣版本時,民國年份之日期前方加入R
例R30/3/5
,Excel自動轉換為1941/3/5。
(1) 目的
※資料排序與自訂清單結合
在排序完成後以使用者角度來看,例如:職務、考績或地區,有自行的排序順序,但電腦只能依筆劃或數值排序時,則需運用【自訂清單】要求順序。
填滿序列
資料排序
樞紐分析
【檔案】>【選項】>【進階】之下>【編輯自訂清單】> 加入清單項目
善用【常用】>【尋找與選取】>【特殊目標】
線上銷售明細
🔶【範例】
🔶【步驟】
練習1:空格向下填滿
S1:選取數據範圍
S2:【常用】>【尋找與選取】
S3:【特殊目標】> 點選【空格】選項
S4:輸入=
,方向鍵↑
S5:輸入完成Ctrl
+Enter
S6:移除公式
全選範圍>【複製】>【選擇性貼上】>【值】123
練習2:依篩選條件進行美化
快速鍵:【Alt】+【;】
相關指令在工作表索引標籤下→右鍵→即可詳見相關指令
(1) 多張工作表同時進行設定時,善用Ctrl
不連續選取、Shift
連續選取工作表
(2) 【工作群組】設定必須 記得解除
解除方法:
點選未設定工作群組的工作表
已選取的工作表索引標籤→右鍵→取消工作群組設定
【檔案】>【資訊】>【保護活頁簿】,其中包含檔案唯、密碼加密及顯示完稿無法編輯
S1:解除不保護的儲存格
🔶 方法1:儲存格鎖定
【儲存格格式】之下,
(1) 鎖定:在保護工作表之下,勾選鎖定,即保護儲存格不可修改
(2)隱藏:在保護工作表之下,勾選隱藏,即在資料編輯列下不顯示公式
🔶 方法2:設定允許編輯範圍
指令:【校閱】>【允許編輯範圍】
S2:保護工作表:【校閱】>【保護工作表】
※ 日期輸入原則的重要性
輸入結構【年/月/日】,定義為西元年份
日期以 /
或 -
區隔,時間以 :
區隔
今年年份輸入時可省略
Win系統為台灣版本時,民國年份之日期前方加入R
例R30/3/5
,Excel自動轉換為1941/3/5。
(1) 公式運算式元素
類型 | 說明 |
---|---|
數字常數 | 固定值,如數字、"日期"、"時間"… "2021/01/1"、"12:30" |
文字 | 固定文字(前後加上雙引號) |
參照位址 | 儲存格位址計算 = B2 * C2 跨工作表或檔案計算= [ 檔案名稱 ] 工作表名稱 ! 參照位置 |
函數語法 | = 函數名稱 ( 條件1 , 條件2 , … ) |
(2) 公式可用運算符號
符號 | 說明 |
---|---|
( ) | 括號最內層括號公式先運算 |
±(正負號)、%、^(指數)、 *(乘)、/(除)、+(加)、-(減) |
一般運算符號 |
& 例: = "A"+"B" → 結果為 AB |
連結文字 |
=、<>、<、>、>=、<= 例: =5>3 結果為 TRUE =5<3 結果為 FALSE |
大小相比較 |
(3) 常用錯誤值類型
顯示結果 | 說明 |
---|---|
#DIV/0! | 表示除式之分母為0} |
#N/A | 表示計算公式中有無效值,暫不計算此值。 |
#VALUE! | 表示公式中的運算式的類型錯誤時,#VALUE!錯誤值出現 |
#NUM! | 輸入數值有問題。 如:要求出現正數處卻出現負數或數值超出範圍 |
#NAME | 公式內有無法辨識之名稱或函數時。 |
#NULL! | 當指定二個範圍相交並無交集時。 |
### | 輸入內容,因儲存格寬度不足,其無法顯示結果 |
(4) 公式中「相對與絕對(固定)」的考量時機
公式複製時才需考量
利用F4
功能鍵,進行相對與絕對(固定)切換,【$】表示為絕對(固定)
公式【縱向】複製考量【列】是否固定
公式【橫向】複製考量【欄】是否固定
🔶 【範例】
公式複製時才需考量
利用F4
功能鍵,進行相對與絕對(固定)切換,【$】表示為絕對(固定)
公式【縱向】複製考量【列】是否固定
公式【橫向】複製考量【欄】是否固定
🔶 目的:處理小數位數之函數
▶️ 階段一:判斷是否達標 90% 者,獎金提撥
▶️ 階段二:獎金金額取至無條件捨去至百位數
🔶 【範例】
公式複製時才需考量
利用F4
功能鍵,進行相對與絕對(固定)切換,【$】表示為絕對(固定)
公式【縱向】複製考量【列】是否固定
公式【橫向】複製考量【欄】是否固定
S1:在其他儲存格輸入O5的公式
S2:將S1公式在編輯公式下複製其內公式文字,則入O5儲存格,修改公式
公式輸入思考原則:當N5輸入已繳交班費(V),繳交日期O5顯示當下時間,否則顯示空白
S3:在進行S2公式建立時,會造成公式循環問題時,利用【檔案】>【選項】(設定如下圖)
參考資訊:移除或允許循環參照,並了解反覆運算用意
設定格式化的條件:增加各種色彩提昇趣味性及圖示有效地呈現視覺性的簡易分析效果。
指令:【常用】>【設定格式化條件】
S1:選取A5:M24
S2:【常用】>【設定格式化條件】>【新增規則】>【用公式來決定…】
S3: 公式思考邏輯:當個人分數 >= 標準分數時,標示色彩
🔶 範例目的:隔列變色
S1:選取A5:M24
S2:【常用】>【設定格式化條件】>【新增規則】>【用公式來決定…】
S3:
📌 利用MOD函數,將奇、偶值,變更為1與0
公式思考邏輯:奇數值(1、3、5、7)除以2,其餘數值為1,相反的偶數值餘數為0
(1) 指令介紹
📌 建立
📌 表格化指令
(2) 表格化選取方法
📌 左鍵一下選取內容、左鍵一下+一下 選取內容及標題
(3) 表格化後,公式表示結構
=表格名稱〔@欄位名稱〕
有@:相對性欄位
沒有@:整欄計算
(4) 交叉分析篩選器
交叉分析篩選器為一視覺化控制項,以互動且直覺的方式,快速篩選僅顯示所需的資料的資料。
(5) 注意事項
🔶 移除表格化前,先確認是否要移除色彩
為了取得帶狀列的色彩,直接移除表格化
因反悔表格化功能,而表格會動用排序時,必須要移除色彩
🔶 移除方法
※【格式化為表格】無法使用小計功能,利用【轉換為範圍】移除格式化為表格前,應確認顏色是否移除
S1:小計之前先排序
指令:【資料】>【排序】
S2:先排序的欄位,先執行小計工作
指令:【資料】>【小計】
S2-1:第一階層排序欄位【經銷商】
S2-2:第二階層排序欄位【商品名稱】
進階篩選原則:
(1)準則條件應包含資料來源欄位名稱
(2)準則條件同列為且,不同列為或
(3)準則條件若為公式,則準則條件欄位名稱不可與現有欄位相同
註:課程範例中,先行針對【職員薪資明細】的表格化及名稱定義,在『總表』工作表中,依各職務進行計算
符合條件計算函數:Countif、Sumif、CountifS、SumifS、Averageif、AverageifS
(1) 方法1:利用移除重複項指令
缺點:原名單異動,此功能不會更新
指令:【資料】>【移除重複項】
(2) 方法2:利用色彩進行數據比對
指令:【常用】>【條件式格式設定】>【醒目提示儲存格規則】>【重複的值…】
(3) 方法3:Unique函數
Notes:2019版本後新功能
UNIQUE 函數:
目的:傳回範圍中唯一值清單
公式:= UNIQUE ( 1️⃣ 比對範圍, 2️⃣ 如何進行比較 , 3️⃣ 出現次數 )
2️⃣ 如何進行比較:
True:傳回唯一欄
False (可省略):傳回唯一列
3️⃣ 如何進行比較:
True:傳回只顯示一次的項目,顯示『只出現一次』者
False (可省略):傳回每個相異的項目,只顯示一次的項目,
顯示『不重覆』者
= Vlookup ( 查詢值 , 查表範圍 , 回傳指定欄數 , 選項)
說明
(1) Index函數
(2) Match函數
若公式計算結果發生錯誤時,想要執行工作
= Iferror ( 判斷運算公式 , 發生錯誤欲執行工作)
評估的錯誤類型包括:
#N/A、#VALUE!、#REF!、#DIV/0!、#NUM!、#NAME? 和 #NULL!。
符合條件計算函數:Countif、Sumif、CountifS、SumifS、Averageif、AverageifS
(1) 利用IF執行多選一
🔶方法1:IF多選1思考方向
在『職員薪資明細』工作表中, G4 儲存格建立公式
=IF ( 判斷式 , 【是】 , 【否】 )
=IF ( [@績效評分] >=90 , "A" , IF([@績效評分]<80,"C","B") )
🔶方法2:【介於】應用
(2) 利用Vlookup函數
註:課程範例中,先行針對【職員薪資明細】的表格化及名稱定義,在『總表』工作表中,依各職務進行計算
符合條件計算函數:Countif、Sumif、CountifS、SumifS、Averageif、AverageifS
(1) 公式說明:計算兩日期間的天數、月數或年數
(2) 範例結果:年資計算
🔶 星期(中)
🔶 星期(英)
(1) Ifs函數
📌 函數介紹
IFs 函數:
目的:多條件判斷
公式: = IFs ( 1️⃣ 判斷式1 , 2️⃣ 成立時顯示結果1 , … )
📌 範例說明
📌 函數介紹
📌 範例說明
(1) xLOOKUP
📌 函數介紹
=xLOOKUP(要找的值, 從哪裡找, 傳回什麼, [錯誤說明], [相符類型], [搜尋模式])
📌 範例說明
樞紐分析(Pivot):進行摘要、分析、探索,呈現資料來源的摘要表
(1) 手動
欄位直接拖曳
(2) 自動
指令:【檔案】>【選項】>【進階】之下>【編輯自訂清單】> 加入清單項目
文字
數值
日期
往往既有的數列所製作的圖表都較為陽春,需要較多變化時會新增數列,將原有數列進行計算,以利後續圖表變化應用
🔶 範例:隨著數據變動,最大值與最小值自動改變位置
以商品銷售情形為例,適合使用各項產品銷售量上差異的表現,或逐月、逐年在時間上銷售量的變化,為了更突出數據,有時需要在圖表上特別強調最大值與最小值,並且隨著數據改變而自動變更位置。
S1:如圖所示,新增輔助列寫入公式找出最大值,點選儲存格D3後,輸入以下公式後,並向下複製。
同理,新增找出最小值數列,點選儲存格D3後,以下公式。(以下最小值步驟相同,將不贅述)
S2:選取B2至E14數據範圍後,新增為【群組直條圖】,接著切換至【所有圖表】索引標籤下,點選【組合式】(如圖所示):
總金額選取【群組直條圖】
最大/最小值數列選取【含有資料標記的折線圖】
S3:點選總金額直條圖數列後,按【右鍵】>【資料數列格式】>如圖所示,利用【類別間距】拉桿,調整直條圖數列的寬度
S4:點選最大值數列後,【右鍵】>【新增資料標籤】>【新增資料圖說文字】次選項指令。
S5:調整圖說文字
點選最大值數列>【右鍵】>【變更資料標籤圖案】
如圖所示,顯示【數列名稱】,標籤位置【上】
樞紐分析(Pivot):進行摘要、分析、探索,呈現資料來源的摘要表
指令:【插入】>【樞紐分析表】
指令:【插入】>【樞紐分析表】
(1) 手動
欄位直接拖曳
(2) 自動
指令:【檔案】>【選項】>【進階】之下>【編輯自訂清單】> 加入清單項目
文字
數值
日期
【Youtube】
Learn More →
【Youtube】
Learn More →
(1) Index函數
根據欄列號索引回傳查表範圍的值
(2) Match函數
傳回搜尋項目於搜尋範圍中的相對位
🔶 公式比擬
【Youtube】
Learn More →
🔶 範例結果
S1:複製圖片路徑,將所有照片置於同一資料夾中,並複製其路徑
S2:語法說明複製下方法語法至Excel中,修改其內容
語法說明
S3:貼入Excel調整情形參考
S4:路徑結果貼入記事本中,將路徑結果貼入記事本中,將其Excel設定移除
S5:再將記事本路徑貼回Excel中,再將記事本路徑貼回Excel中,調整圖片大小即可
(1) 公式運算式元素
類型 | 說明 |
---|---|
數字常數 | 固定值,如數字、"日期"、"時間"… "2021/01/1"、"12:30" |
文字 | 固定文字(前後加上雙引號) |
參照位址 | 儲存格位址計算 = B2 * C2 跨工作表或檔案計算= [ 檔案名稱 ] 工作表名稱 ! 參照位置 |
函數語法 | = 函數名稱 ( 條件1 , 條件2 , … ) |
(2) 公式可用運算符號
符號 | 說明 |
---|---|
( ) | 括號最內層括號公式先運算 |
±(正負號)、%、^(指數)、 *(乘)、/(除)、+(加)、-(減) |
一般運算符號 |
& 例: = "A"+"B" → 結果為 AB |
連結文字 |
=、<>、<、>、>=、<= 例: =5>3 結果為 TRUE =5<3 結果為 FALSE |
大小相比較 |
(3) 常用錯誤值類型
顯示結果 | 說明 |
---|---|
#DIV/0! | 表示除式之分母為0} |
#N/A | 表示計算公式中有無效值,暫不計算此值。 |
#VALUE! | 表示公式中的運算式的類型錯誤時,#VALUE!錯誤值出現 |
#NUM! | 輸入數值有問題。 如:要求出現正數處卻出現負數或數值超出範圍 |
#NAME | 公式內有無法辨識之名稱或函數時。 |
#NULL! | 當指定二個範圍相交並無交集時。 |
### | 輸入內容,因儲存格寬度不足,其無法顯示結果 |
(4) 公式中「相對與絕對(固定)」的考量時機
公式複製時才需考量
利用F4
功能鍵,進行相對與絕對(固定)切換,【$】表示為絕對(固定)
公式【縱向】複製考量【列】是否固定
公式【橫向】複製考量【欄】是否固定
🔶目的:處理小數位數之函數
= Vlookup ( 查詢值 , 查表範圍 , 回傳指定欄數 , 選項)
說明
若公式計算結果發生錯誤時,想要執行工作
= Iferror ( 判斷運算公式 , 發生錯誤欲執行工作)
評估的錯誤類型包括:
#N/A、#VALUE!、#REF!、#DIV/0!、#NUM!、#NAME? 和 #NULL!。
(1) Index函數
(2) Match函數
符合條件計算函數:Countif、Sumif、CountifS、SumifS、Averageif、AverageifS
(1) 傳回電腦日期及時間
(2) 傳回電腦日期
(1) 傳回日期的年 / 月 / 日值
(2) 組合年、月、日值為日期
(3) 計算兩日期間的天數、月數或年數
(4) 計算前後月的某一天
(5) 計算當月的月底日期
(6) 傳回自指定工作天數的日期
(7) 傳回兩日期間的工作天數
(8) Workday.intl 及 Networkdays.intl 注意事項
以Workday.intl函數為例:
其中,週末代號:
a. 若非為預設代號,其字串值為七個字元,
且字串代表一週內的一天,從星期一開始。
b. 1:代表非工作日 / 0:代表工作日。
c. 字串中僅允許字元 1 / 0,1111111 是無效字串。
※ 例如,0000011 代表週末為星期六和星期日。
連結【Microsoft官網】函數列表:
(1) Windows 版 Excel 2019 的新增功能
(2) Excel 函數列表 (依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3) Excel 函數列表 (依類別排列)
運用Excel建立函數後,一定經常聽到【陣列】其思考邏輯與在2019版本後【動態數組】意義相同。
📌 陣列情境
📌 雙負號【- -】
說明:
📌A1#引用法
使用A1#來表示引用動態數組,可以隨著數據的變化無縫調整大小。相當於引用A1中動態數組的整個填充範圍。
📌 其他說明
F9
/還原為Ctrl
+Z
Ctrl
+Shift
+Enter
=XLOOKUP ( 1️⃣ 要找的值 , 2️⃣ 從哪裡找 , 3️⃣ 傳回什麼 ,
4️⃣ [錯誤說明], 5️⃣ [相符類型], 6️⃣ [搜尋模式] )
1️⃣ 要找的值:如果省略,將傳回找到的空白儲存格
4️⃣ 錯誤說明:可省略。
找不到時,回傳提供的文字;若省略,則回傳 #N/A
5️⃣ 相符類型:可省略。
0:(預設值) 若找不到,請傳回 #N/A。
-1:如果找不到,請傳回下一個較小的對應值。
1:如果找不到,請傳回下一個較大的對應值。
2:萬用字元搭配 * 、 ? 和 ~ 具有 特殊意義。
使用 | 目的 | 範例 |
---|---|---|
? | 任一字元 | sm?th 會找到 "smith" 和 "smyth" |
* | 任何字元數 | * east 會找到 "East" 和 "Southeast" |
~ | 尋找萬用字元 | fy06~? 找到"fy06? |
6️⃣ 搜尋模式:可省略。
1:查表範圍 未排序。從上往下搜尋。 (預設值)
-1:查表範圍 未排序。從下往上搜尋。
2:查表範圍 遞增排序 搜尋。
-2:查表範圍 遞減排序 搜尋。
A. 函數說明
B. 美妝範例說明
參考文獻:母親節美妝購物季 年輕vs熟齡消費偏好揭密 參考文獻:【消費者洞察】不同世代的美妝消費行為:從痛點到決策
A. 函數說明
IFs 函數:
目的:多條件判斷
公式: = IFs ( 1️⃣ 判斷式1 , 2️⃣ 成立時顯示結果1 , … )
Concatenate 函數:
公式:= Concatenate ( 1️⃣ 範圍1/文字1, 2️⃣ 範圍2/文字2 … )
備註:
此函數已由 CONCAT 函數取代。將來的 Excel 版本中可能不再提供 Concatenate 函數。
Concat 函數:
目的:合併多範圍 / 字串,但不提供分隔符號
公式:= Concat ( 1️⃣ 範圍1/文字1, 2️⃣ 範圍2/文字2 … )
備註:
(1) CONCAT 會取代 CONCATENATE 函數。
(2) 合併文字間,需要加上分隔符號,可使用TextJoin
📌 Concat 範例
TextJoin 函數:
目的:合併多範圍 / 字串,但並提供分隔符號
公式:= TextJoin ( 1️⃣ "分隔符號", 2️⃣ 是否忽略空白儲存格 , 3️⃣ 加入的文字項目/範圍 )
2️⃣ 是否忽略空白儲存格
True:忽略空白儲存格
Fasle:不忽略空白儲存格
📌 TextJoin 範例
Transpose 函數:
目的:轉置範圍
公式:= Transpose ( 欲轉置範圍 )
Sort 函數:
目的:排序範圍內容
公式:
= Sort ( 1️⃣ 要排序範圍 , 2️⃣ 依第幾列/欄排序 , 3️⃣ 遞增/減 , 4️⃣ 排序方向列/欄 )
2️⃣ 依第幾列/欄排序 [sort_index]
3️⃣ 遞增/減 [sort_order]:
1:遞增 (預設值)
-1:遞減
4️⃣ 排序方向列/欄 [by_col]:
False:依『欄』排序(預設值)
True:依『列』排序
SortBy 函數:
目的:多欄位依據進行排序
公式:
= SortBy ( 1️⃣ 要排序範圍 , 2️⃣ 依據欄位1 , 3️⃣ 遞增/減 , … )
2️⃣ 依據欄位
3️⃣ 遞增/減 [sort_order]:
1:遞增 (預設值)
-1:遞減
說明:利用SortBy進行依【總計】欄,進行【類別】分組排序
Filter 函數:
目的:多欄位依據進行排序
公式:
= Filter ( 1️⃣ 要篩選範圍 , 2️⃣ 條件 , 3️⃣ 查無時回傳的值 )
說明:多條件篩選時,【 * 】條件為【且】,【 + 】條件為【或】
Take 函數:
目的:抓取範圍內的連續資料
公式:
= Take ( 1️⃣ 範圍 , 2️⃣ 列 , 3️⃣ 欄 )
Drop 函數:
目的:刪除範圍內的連續資料
公式:
= Drop ( 1️⃣ 範圍 , 2️⃣ 列 , 3️⃣ 欄 )
ChooseCols 函數:
目的:從陣列中返回顯示要求欄位
公式:
= ChooseCols ( 1️⃣ 陣列範圍 , 2️⃣ 指定欄數1 , 3️⃣ 指定欄數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