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加了一点补充内容。
06.23:新移民法通过,具体细节待公布。
06.27:多看了一点关于新移民法的消息,变动还是挺大的,很多细节我自己也一头雾水。参考移民局的新闻发布和议会的提案公开,除了融入考试(以后会通过)以外,以后任何人申请永居都需要证明可以自给自足(有工作肯定可以,申请时正在吃存款或者博士生拿工资延期我不清楚),而且家属可能不能直接永居,也需要有自己的经济来源了。因为具体情况不明,正文我先不做修改,只请注意,正文写到的相关信息是过时的,需要了解请自行搜索。不得不说,随着新法通过,瑞典的移民措施一下子收紧了。
07.31:移民局在网站上更新了永居要求,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化是以后申请永居的人必须可以养活自己——申请时要有永久雇佣合同或至少未来十八个月的限期合同,或者自雇且预计盈利能撑过至少十八个月。就是说以后纯读博四年不够永居了,要读完了找到工作上岸才行,难度升级。等融入考试的条例通过了还要再考试,读个博的时间还不够课余折腾这些的(汗)。正文依然有过时信息,等我有时间再修改吧。
关于新法对博士生的影响请看补充帖。
家里没钱靠投资拿身份,叫我工作又一没经验二没兴趣三只会英语,更不打算结婚,只能扬长避短,规划了两三年读博跑路路线,颇有些心得,以后失业了可以去做留学移民中介(误)。查资料的时候感觉网上信息分享都比较零碎,因此写个信息帖,以飨 fellow 做题家和科研民工们。(不过其实主要还是爬移民局官网)
本帖默认读者已经自行做功课了解过北欧生活并心向往之,不讨论读者是否能适应良好、过得愉快,也不推荐具体哪个国家,只讲此路线的实操细节,包括申请信息,博士居留办理流程,永居和入籍条件等。
以读博为起点移民北欧五国,只从政策上讲,个人感觉瑞典最易,丹麦最难。我自己一直苟在瑞典,对瑞典了解也最多,自然会写得比较细(部分内容五国共通),但是这里重申一下我不推荐具体国家,毕竟对去往何处的考虑都是很个人的。也欢迎大家补充各种信息,直接评论或者给我发邮件都可以。
之后会挨个儿写北欧五国,但我在这先放几个统一发布各国博士职位的页面:
EURAXESS 泛欧洲科研人员求职网站,是欧盟的项目。“初阶研究人员”指全职研究经验短于四年的研究人员,适用于寻找博士职位(倒也有博后的广告放这里)。
Academic Positions 和 FindAPhD 学术求职网站,不过我没太用,印象里中西欧的职位比较多。
EvolDir 生科狗福音,进化生物学方向为主的博士空缺发布,主站在这里,囊括博后及工作教职招聘、上课参会等其他信息页。
瑞典
瑞典的博士以岗位制为主,经费来自 PI 申请或院系拨款,博士生一般拿100%合同,有各种年假保险养老金,按学习进度涨薪。薪资水平因学校而异,初始月薪税前常常在两万六千到三万克朗之间(抽税三分之一)。瑞典高校老师准备好了学生整个博士期间的花销才会招人,中间不用学生愁钱的问题。
少数情况下学校录取拿奖学金的学生不必聘作雇员,但奖学金数额要达到一般工资水平。00年代岗位制还没那么普遍(我一个老师当时自费读的博,一穷二白),但后来法律规定如此(见高等教育条例第五章),这两年我身边没听过有人自费来读的。CSC 据说很难申过来,钱太少不符合规定+学校认为这对不带钱的学生不公平,不过我也没研究过。无论是做雇员还是拿奖学金,居留都不会有区别。
博士学制是全日制四年,修240 ECTS。修读期间可承担最高20%的院系教学行政任务,做多少时间延多少,因此可以拿满工资读五年。延毕有,不严重。规定是最多八年内要修到学位。
另外我看有人在别处问过,还是提一下,学费当然是零。
在瑞典找职位可以用前面放的求职网站,但最主要也是更常用的,是各大高校官网自行发布的职位空缺。学校很多,不想自己来回刷可以邮件订阅 PhD 职位更新,我因为想留瑞就订阅过一堆。一些主要学校的职位发布页:
LU | UU | SU | KI | KTH | GU | Chalmers | SLU | LiU
更多大学可以看这个留学瑞典选项目的官网,有个学校列表。不过其他学校经费相对少,招的人也少。
你要是不嫌麻烦,或者有特别喜欢的学校和 PI,当然也可以套瓷去问各个组有没有打算招人。但是只要有经费招博士他们就会放职位广告出来的,个人觉得没必要套。尤其某些天坑专业(比如我们,哈)近年经费缩减,真的没钱,问也没用。
每个招博的职位广告一般会写清楚项目介绍、申请人要求、合同情况等等,并附 PI 姓名和联系方式。有时候院系拿经费招博,没有明确项目和导师,就写得大略一些,招到人了再说。申请需要的资料很简单,一般包括:
申请信(cover letter,一页最好,不要超过两页。KTH 有个好用的教程加模板)
简历(不要超过两页)
学位证明(硕士期间有60 ECTS 就可申请,不过一般入学要看你硕士学位)
毕业论文和期刊论文(毕设很重要,期刊没有也罢,本地学生普遍无)
成绩单
2-3名推荐人(只要你留联系方式,偶尔你也可以自主上传)
研究计划(理工科很多都不需要。文科要得多)
本硕项目描述(个别会要,简单写写主要课程和受过的训练)
因为都是网申,还要填一个网申的表,差不多是简历内容复制粘贴。同一个学校的网申表格信息可以重复用。
个人感受是科研经历(包括毕设)和博士项目的契合度最重要,如果题目相近就较容易进面试。如果看过描述觉得很合适,不妨给 PI 发封邮件,有问题可以问问题,至少 ta 最后看申请的时候会记得你名字。我拿了六个面试机会,其中五个职位发布后我发过询问邮件。申请在截止日期晚十二点前提交即可,早交晚交都是最后统一审批。
一个职位一般有一百人申请,PI 挑选三到五人面试。其他专业我不知道,我专业面试以问问题了解学术搬砖能力、考察个人性格特质为主。有的会请你简单做 pre 介绍一个做过的研究项目,有的会让你在面试前再写一份一页纸的总结,看你对这个新项目的理解怎么样。100:1的录取比例,拒信当然很多。本地硕和欧洲硕有优势,但也不一定,美硕和国内硕因为学制的关系有期刊论文,各有所长吧。最后能不能申到,不看别的,看运气。
关于居留的问题,一切信息以移民局官网为准。我着重讲一下他们不大讲的内容。
瑞典博士拿的是博士生居留,不是工作居留,只是一样可以算永居就是了。也正因为可以算永居,居留卡的起始时间就是你入学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博士居留一次拿两年。申请材料:
护照
正式录取通知
院系证明材料(有说明和模板,要导师或者系里负责博士生项目的教授来写)
(如果就读时间短于一年)医保证明
合同或奖学金或资金证明(每月不少于8658克朗,资金证明一般看三个月流水)
如果是从境外申请,你需要在来瑞读书前就拿到居留卡。如果你申请时身在瑞典,当前拿硕士的学生居留,则申请博士生居留不需要离境,可以直接开始工作;如果毕业后已经提交申请为期一年的求职居留,申请尚未批复,可以联系移民局更换为博士生居留申请,同样不需要离境。
如果你手拿其他居留,如毕业后的求职居留、工作居留、研究人员居留、陪读居留,则你中途需要离开瑞典,申请才能获批。你想的话可以自行离境境外申请,但也可以在瑞典境内申请,和签证官商量后制订离境方案再离境(这种情况下可以拿已有的居留去个申根国,不一定要回家)。KI 针对这些情况写过一个帖子,蛮好的,我在其他地方没有读过类似内容,但我自己签证官的描述就是这样。新的居留如果从合同开始起算,那么当天旧居留会被吊销;也可选择新的居留在旧居留过期的那天开始生效。
移民局的工作效率不敢恭维,我上两次续学生居留,都等了四个月。但如果不是续签,而是首次申请,速度似乎会快一些。另外我的签证官告诉我,他们收到申请的第一天会检查你何时起需要居留,如果是博士候选人第一次申请居留,他们会加急,尽量在你合同开始前把居留批下来。我自己提交材料后获批飞快。
在瑞典读书,无论是博士还是本硕,都可以带家人来陪读,和你的申请一起递或者等你获批了再递均可。家人指配偶(包括同居对象)和/或孩子。这一步需要另外的申请材料,具体看移民局网站,我不赘述。陪读的家人可以自由工作,也可以读书:不用再申请学生居留,也因此不用交学费,很多人不知道。只是要先拿陪读居留再申请入学,不能和主申请人同时开始读书。
居留到期前六个月开始,可以申请续签,再续两年。材料和首次申请大同小异,然而院系证明材料要写清学习进度。即使前一个居留过期,新申请尚未批复,你还可以留在瑞典工作,但一旦出境后不能随意返还。鉴于续签时间那么久,可能还是早些申请为妙,不影响度假(和开会,但是度假比较重要)。
博士居留拿满两期,一共四年,按理可以换永居,家人也一起换永居。不过这里面也有不少坑,移民局不告诉你。移民局,你不愧是留瑞学生的一生之敌。
这是移民局关于瑞典博士生申请永居的页面,讲到七年内拿四年博士生居留即可换永居,换句话说,即使读过四年还没毕业,只要你还在继续读,就能直接换永居。实际操作上四年期限不一定只计博士,如果你拿过工作居留或者研究人员居留,申请里写好附上材料,时间可以放一起算。
但接下来有两个直接的问题:七年的时间是从你提交申请那天开始往回算的;永居的申请只能在前一个居留到期前两星期内提交。2019年以前的规定要宽松一些,后来改掉了,因为按规定一个人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居留,如果申请提交太早,永居批下来会和尚未到期的博士生居留冲突,他们又不能吊销博士生居留,否则永居的基础就不存在了。原本可以把等待申请结果的时间也都算在需要的四年里,这样改过也不行了。如果要四年整的居留期,难道要在旧居留到期的前一天才递申请?收到结果前还不能出境(或者说出境了回不来),好不方便。
当然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法是,再续一期博士生居留,以备不测。不过我也不了解近两年的博士生是怎么操作的。
另一个坑是这样的:移民局需要知道你计划继续留在瑞典。一条很重要的信息是,在你第一次申请博士居留时,网申填表要回答一个问题,问你是否希望在毕业后继续留在瑞典一段时间。似乎不少人申请时都以为填了“是”会因有移民倾向而被拒签,因此填了“否”,然而这个问题不影响居留申请结果,只影响永居的审批。倒也不是没有补救方法,中途可以给移民局写份声明,告诉他们你真的想留下,不过愿意申请永居本身还不够证明吗,狂汗。
还有一些其他问题,SULF(一个瑞典大学教师与研究人员的工会)列举了一些,大多是居留时间的计算问题,移民局的决定实在无法预判。我之前去听过 SULF 一个分享会,他们讲到不少申永居被拒的案例,比如有人博士期间因工作需要去国外友校交换数月,然后永居就被拒了。不过这个 SULF 帮他申诉成功了。哈,我硕士延毕都差点被驱逐出境,到时候岂不是和移民法庭有个约会(。瑞典入籍是有移民监的,永居申请条例里没有提到,我不知道是否适用,但如果他们连交换都会算你不合格,岂不是很不妙。
除了严苛到僵硬的居留时间以外,随着六月二十二日新移民法的通过,以后任何人申请居留都有足够的经济条件。申请永居暂时不用瑞典语和社会文化考试,但以后大概率也会有要求。
假如你轻巧地躲过了所有的坑,那么你就是永久居民了,除了选举参政外在瑞典的权利都和本国公民一致(在欧盟?还不行),想住多久住多久,不用急着找工作续身份了。但如果你要离境居住,那你的永居可能被取消。一般你可以离境居住一年,如果事先通知了移民局,可以延长到两年,但是再久就不行了。要移民局查你是否长期在境外居住,还是蛮简单的,毕竟瑞典所有政府部门信息都联网,倒霉的话你就撞上了。如果你并不打算在瑞典长久留下去,拿了永居可能不太有用。
这里又有一条或许可以曲线救国的道路(汗),适用于想在欧盟内部换个国家工作生活的人,那就是申请瑞典的长期居留(long-term residence)。这是包括在欧盟长居协定里的,持有者在欧盟内部活动方便很多,不过条件比瑞典永居复杂,要求连续五年持居留卡(读博、工作、研究等)合法居留并始终有经济能力养活自己,期间出境时间总计不超过十个月、单次不超过六个月。拿到以后可以去其他任意欧盟国家六年,不会失去瑞典的居留(一般换个地方呆够五年就有新永居可拿了)。我猜测这个比申国籍来得快,不过也实在不知道能不能先申永居,再拿长居呢?
05.31 补充:看到一篇文章,正文及评论完美解答了我的疑惑,先申永居再拿长居是可行的。两个居留身份可以同时持有。这样的话,进可用永居申请入籍,退可用长居移居欧洲诸国,甚至离开欧盟后重返也方便恢复身份,选择空间比较大。
四年拿到永居,多留一年,连续居留五年即可入籍。现在申请入籍要求申请人已经取得永居,表现良好(纳税,不欠债,如有犯罪记录要等更久),呆满移民监(每年出境不超过六周,如果某年超出,则当年全部出境时间都需要后面加等长的居留时间抵消)。如果期间移居国外,整个五年要重新算。
入籍申请审理时间很长,久了要四年,不过也有幸运儿几个月就通过。申请期间最好不要移居出国,丢掉永居身份。
换国籍比较麻烦的是怎么回国销户处理财产、办身份公证,真是想想就头痛。这篇文章比较详细地讲过。
本来想一口气多写点,结果我太啰嗦了,只写了瑞典。剩下四国以后有时间再写——很可能遥遥无期,嘎嘎。只先说,挪威所有博士职位都发布在 Jobbnorge。
没讲到的地方欢迎补充。
有问题可以写邮件给我,邮箱地址是 yikshuxxx@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