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連結 << 重點在簡報註解
工作四十二年換了十八家公司,正在學習如何退休。
退休是要學習的,沒有這麼容易。
至少要兩三年以後才會知道如何退休
因為這是一個方向的問題。當目標一直改變的時候,方向就會改變!
我寫程式的時候最討厭的就是焦慮。
今天現場講師DEMO都太順暢了,這是不對的。
跟講師講:我練習這麼多次都還會卡住,你只試過兩三次就過,那是好事。
使用AI是要減少你的焦慮,增加你的效率啊。
今天教你怎樣離職。
老闆跟主管碰到的時候,也不會有人教學你怎樣去處理。
解決方法:坦誠溝通
資深工程師如果事情都做過會覺得無聊,會變成有影響力的非權威人士
要拉回「有影響力的權威人士」,否則會變第四象限「無影響力非權威」會離職
Code Review若都交給AI,未來沒有人會就慘了
茱蒂、迪克森(Julie Dirksen)
釐清目標的一種方法
是什麼原因造成相同年資的工程師,實力卻相差懸殊?
落實學習是最大關鍵
六個項目:
來自「怎樣有效學習:創造一流學習體驗(茱蒂、迪克森)」
如何克服由初學者到專家的認知差距
激發動機是最重要的
無法專注工作,很難長時間專注工作
Web工程師自作孽,讓使用者無法專注,自己也無法專注
知識獲取的方式徹底改變
今天離開WebConf的時候,一定要做出改變
得到知識不是得到力量,執行知識才會成為力量
知識是不是AI給的沒有關係
(MVP minimum viable problem)
專案開始之初,要看見全貌
往後退就能看見全貌
我們總希望你的服務提供者是付出者
當你看到 taker 獲利者成功後,你會想踢他一腳
要對角色保持彈性,當你在跟 PM 談判功能時,要當 matcher; 當你在跟老闆討論薪資,要當 taker。
但更好的是更多時間當個 giver。
付出者最容易成功:因為團隊最歡迎你
專注工作時,最怕失去全貌。
在休息時,思考此時此刻做什麼事情對自己最有價值?(如果今天是你的結婚紀念日,趕快離開這裡!)
Ruddy 認為在職場中:增加自己的付出、對團隊的協助
增加你的付出,越能成功。協助周邊的人,要先能覺察別人需要幫助,並且去幫助他們
去做顧問時最喜歡跟工程師坐在一起。
大部分時間都不會坐到PM或是老闆旁邊XD
人生成就的大小來自他的意志力
延遲享樂
Havard 棉花糖實驗
服務生效應(Zeigarnik effect):相較於已經完成的工作,人們比較容易記得未完成的,或是被打斷的工作。
睡前寄一封待辦事項紀錄給自己,隔天早上到辦公室的時候先看,然後把最重要的事情做掉
砍需求啊,壓榨工程師絕對是錯的。
一堆的bug寫出來絕對是最糟糕的。
80/20理論
陳列大大小小的工作
五件最重要的事情(巴菲特提出最重要的就五件事)
尚未排序的事情
問自己:此時此刻,我的時間最好拿來做什麼
-> 只看待辦事項裡最重要的五件事,因為清單中的事項太多了
貼一張紙:請勿打擾
桌面畫面超過三行,你有罪
因為你讓自己搞不清楚現在要做什麼
要讓自己桌面乾乾淨淨
知道自己應該加強什麼
資深工程師就是有影響力的工程師
(另一場講者提出影響力的建立在:信任度 穩定度 貢獻度)
PPT裡面的註解比分享的內容還多,要看!
PPT可以下載嗎?
在上面有連結
感恩
該怎麼看到註解? 右下角「備忘稿」
台灣企業雙軌制都馬假的
現場送書!!好讚
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先泡咖啡
先吃早餐,看 ETToday, Line 新聞, 股票 APP
善用洗髮精比較重要XD
XD
又學到一個新的 markdown用法了
+1~
如果你的電腦螢幕滿滿的都是東西,泥有罪
瀏覽器Tab應該也是一樣
對不起,窩有罪
時間控制好讚!
我有罪
我去做顧問時最喜歡跟工程師坐在一起。
大部分時間我都不會坐到PM或是老闆旁邊XD
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