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筆記】240 分鐘 - 忘掉拍照,學會攝影 by 子雍
【技術篇】
(1) 想法
- 說故事
- 表達情感
- 我有話要說,要有自己想要傳達的想法
- 有感覺,但是要能夠自己描述出那種感覺
- 展現創意
(2) 技術
1.鏡頭
(1) 屬性
(2) 說明
Image Not Showing
Possible Reasons
- The image file may be corrupted
- The server hosting the image is unavailable
- The image path is incorrect
- The imag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Learn More →
(3) 焦距的意義
廣角鏡
- mm數很小,就像我們貼近門的洞口,東西會變大
- 眼睛靠近門 = 廣視角!
望遠鏡
- mm數很大,就像我們遠離門的洞口,東西會變小
- 眼睛遠離門 = 窄視角 (望遠視角)
Image Not Showing
Possible Reasons
- The image file may be corrupted
- The server hosting the image is unavailable
- The image path is incorrect
- The imag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Learn More →
思考: 廣角鏡拿近一點拍、跟望遠鏡拿遠一點拍,效果有何不同?
- 拿廣角鏡站近一點拍照,看到主體的背景比較多
- 拿望遠鏡站遠一點拍照,看到主體的背景比較少
(4) 片幅大小
- 片幅 =感光元件 或 底片尺寸
- 現在相機的「感光元件」可能比底片來的大或小,看廠牌
- 如果感光元件比較小,會因畫面落在感光元件之外,所以並沒有被記錄到(視角會縮小)
Image Not Showing
Possible Reasons
- The image file may be corrupted
- The server hosting the image is unavailable
- The image path is incorrect
- The imag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Learn More →
(5) 焦距乘數
- 當「感光元件」≠「底片大小」時,鏡頭 x 焦距乘數 = 底片規格的大小
- 各家相機廠商規格不一,參考下表:
Image Not Showing
Possible Reasons
- The image file may be corrupted
- The server hosting the image is unavailable
- The image path is incorrect
- The imag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Learn More →
2.光圈與散景
(1) 光圈
-
原理
- 透過鏡頭內的光圈葉片縮放,即使鏡頭大小不同,但可以把多餘的光線擋住->所謂的改變光圈大小
-
光圈單位
- f值
- f值愈小,光圈愈大 ; f值愈大,光圈愈小
- 單位種類:1.4, 2, 2.8, 4, 5.6, 8, 11, 16, 22 (背)
- 只要每動一格,進光量就是多2倍
- f2的進光量是f2.8的2倍
- f2的進光量是f5.6的8倍
(2) 散景
3.快門
- 快門的單位是秒,也就是快門打開的時間,光線會直接打入
- 快門會影響「畫面的凍結」程度
- 怎樣才不會手震?
- 將快門時間設定在「安全快門」
- 安全快門:指在攝影時使拍攝出的照片不模糊的最低快門速度。
- 一般認為,安全快門的計算方法為:安全快門 = 1 / 等效焦距。
- 不同廠牌相機的鏡頭必須乘上不同的焦距乘數,以自己的Fuji X-T30相機為例,35mm鏡頭的安全快門為: 1/(35mm×1.5)=1/52.5秒
4.ISO
- ISO為「感光度」
- ISO值愈高,感光度愈高,畫質愈差
控制模式 與 測光表
- 3種控制模式
- 因為拍照時還要考慮光圈跟快門的關係太麻煩,所以人類發明了
- 光圈優先模式 A 模式 (你設定光圈,相機設定快門)
- 目的:想要控制散景的時候
- 適合時機:拍近物照
- 快門設定為A,自己控制光圈
- 快門優先模式 S 模式 (你設定快門,相機設定光圈)
- 目的:想要拍運動中的東西,想要固定的動態凝結
- 適合時機:日常生活中拍照
- 光圈設定為A,自己控制快門
- M模式 (全手動)
- 對於光圈、快門、ISO格數要非常熟悉,參考測光表來改變前三個數值
- P模式 (程式曝光)
- 目的:不需要設定快門與光圈
- 適合時機:生活照或旅遊照
- 測光表
5.拍攝流程 (子雍的方法)
- 決定焦段(決定鏡頭)
- 設定好安全快門 (1/1.5*mm數)
- 設定光圈(決定要多少散景)
- 設定ISO(從低到高)
- 閱讀測光表
- 如果測光表告訴你現在是-3格,若想要拍出正常曝光,則要調整光圈、快門跟ISO ; 或是使用「曝光補償」
【心法篇】
(1) 何謂攝影之眼?
- 要先看得到,才能產生感覺
- 有感覺才能產生出想法
- 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把想法放進作品中
(2) 怎麼練習?
1. 生活作業
(1) 作業一
- 圖案:Patterns Photography
- 形狀:Shapes Photography
(2) 作業二
- 光線與天氣:Street Photography
- 思考
- 這樣的天氣、時間給我什麼感覺?
- 這樣的感覺有沒有幫助照片呈現故事?
2.觀察光線
- 分析光線就是觀察「陰影的變化」
- 光的軟硬:取決於光線的面積,而不是光線的強弱
- 光源面積愈大,影子愈模糊 ; 光源面積愈小,影子愈清晰
- 影子愈清晰 -> 硬光
- 萬里無雲的大晴天
- 太陽是一個小點
- 舒適、活力、期待
- 影子愈模糊 -> 軟光
- 光與方向與感覺
- 時間與天氣會帶來不同感受
- 早上跟下午從光線上看起來差不多,但從照片的人事物可以判斷
- 光源的距離
- 光源愈近,亮度衰減的速度愈快
- 光源愈遠,亮度衰減的速度愈慢
3.構圖規則
(1) 三分法
- 不能把主題或太搶眼的東西,例如放在中間格子
- 主題要盡量放在線的交點上
- 搜尋:Rule of the thirds photography
- 搜尋:Cinematography screenshots (電影 攝影 截圖)
(2) 視覺引導
- 控制觀賞者眼睛移動的順序與方向

(3) 少即是多
- 不要畫蛇添足
- 減法的創作
- 把沒有幫助說故事的元素,從畫面中移除掉
- 搜尋:Cinematography screenshots (電影 攝影 截圖)
- 鏡頭語言
(4) 打破規則
- 規則的建立就是為了要被打破
- 清楚知道規則的限制,才能知道如何突破
4. 開始用影像創作
(1) 攝影種類
- 攝影的創作類型非常多,例如:
- 紀實攝影
- 練習:在紙上用文字寫出想傳達的情緒,接著用眼睛觀察
- 概念攝影
- 商品攝影
- 藝術攝影
- 核心觀念:我有話要說,我要傳達某個想法或情感
(2) 拍攝前置作業 (拍攝前都可以這樣想想)
- 人:主角 (衣服、妝髮、飾品)
- 事:主角在做什麼、做到了什麼程度
- 時:拍攝時間
- 地:拍攝場所、相機視角(不同角度就會有不同感覺)
- 物:所有在畫面上的物品都是要有目的的,要能夠幫助說故事
(3) 如何拍出讓人感動得照片?
- 先想出你想要別人有什麼感覺,接著設計人事時地物
- 看大師的訪談,例如Annie Leibovitz, Albert Wa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