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文稿) 當代典藏在臺灣:侷限與機會 tags: museum-publicity-2022 --- # 當代典藏在臺灣:侷限與機會 ## Contemporary Archiving in Taiwan: Constraints and Opportunities <https://hackmd.io/@trc/museum-publicity-2022-script> 2022-10-28 @ 第十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 莊庭瑞、王家薰、曾沅芷 --- 投影片:<https://m.odw.tw/u/odw/m/contemporary-archiving-in-taiwan-constraints-and-opportunities/> 投影片由王家薰準備並報告。莊庭瑞因自主健康管理沒到會場,但準備了以下文稿,搭配投影片 pp. 31--34 口述使用。 --- ## 典藏當代事件 典藏當代事件的困難,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討論:當代事件的即時性和參與樣態、當代事件記憶的多樣和分散本質、原生數位媒材的蒐藏保存、以及無場館的非傳統記憶機構的進程。 大規模的社會抗爭,或有運動初始的地點,如太陽花運動以佔領台灣立法院的主議場開始, 或如紐約市的祖克提 (Zucotti) 公園是「佔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 的初始地點。因為全球資訊網以及社群媒體的普及,這些事件迅速轉為全域而且共時的運動,參與者分散於各地,自發組織各種抗議活動。 抗爭事件的敘述為多緒發展,對於紀錄媒材的產製與留存,當然也需以多中心的樣貌進行。記憶機構要在事件之後再行蒐集相關的物件媒材,可能失去情境脈落,若要即時蒐藏,也有判斷選取和資源排擠的難處。 此外,當代紀錄多以「原生數位」 (born digital) 或是「數位為先」(digital first) 的方式進行,且多鑲嵌於網際網路,透過各種資訊服務流傳,例如經由當事人自行架設的網站、社群網絡媒體、以及共筆協作平台等。 當代典藏與「數位保存」(digital preservation),便成為相互依存的工作。台灣的博物、圖書、典藏機構,在「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 的經驗以實體物件的數位化為主;對於非實體、原生數位媒材的蒐集保存,應該還未能給於足夠的重視、或還處於初始的階段。 --- ## 無實體場所的記憶機構 數位為先、普及全球的網際網路文化教育組織,例如由非營利的「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 營運的維基百科、維基共享資源、維基資料 (Wikipedia, Wikimedia Commons, Wikidata) 以及同樣是非營利的「網際網路典藏庫」(Internet Archive),是現今公眾取用數位內容的重要來源,也是數位保存當代媒材與記憶的所在。 這些無場館的「記憶機構」(memory institutions) 的運作,相較於具有實體館舍的傳統博物館、圖書館、典藏庫,大不相同。 在歐美語系社會,志願者以活絡的協作方式,參與並組織線上內容的編寫、數位檔案的上傳保存、或是事實性資訊的整理和串接等工作。 知名的博物圖書典藏館如「史密松寧圖書館與典藏庫」(Smithsonian Libraries and Archives) 以及「大都會藝術博物」(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將典藏品數位化檔案和後設資料,持續提供給資維基共享資源和維基資料為公眾所用。 這些線上協作平台使用「開放源碼」(Open Source) 軟體架設,而且大多提供應用程式介面,可以透過程式進行資料查詢、內容上傳與下載、以及基本的資料品質檢核。 一般的博物館、圖書館、典藏庫都可以透過這些程式介面,將典藏品的數位化檔案上傳保存在這些平台,方便公眾取用。 這些工作需要資訊技術和人力資源的投入,若無策略上的認可以及資源上的支持,也無法進行或持續。台灣的公立博物館、圖書館、典藏庫,目前在這方面應該還處於起步階段。 --- ## 「國家文化記憶」的數位形塑 若將台灣當代典藏廣義解釋為對於戰後台灣近代發展的文物蒐藏使用,而不限於重大當代事件的記憶保存,我們想提供一些觀察與批評。 台灣公立博物館與公眾的對話,目前主要以實體展覽出發,伴隨相應的數位媒材產出和出版、展覽網站呈現、以及於社群網絡媒體的傳播。博物館讓公眾接收「已整理包裹好的蒐集和敘述」,關注於策展主題內容的訊息傳遞與公眾回饋。 歐美一些博物館如史密松寧協會與大都會藝術博物的作法,卻是將館藏品的數位化成果,包括高解析檔案和完整後設資料,以公眾近用的方式提供給眾人,方便個人自行進行研究甚可為任何目的使用。 台灣的公立博物館雖然也有開放資料型式的數位檔案網站,但在主題性、完整性、以及專業性等方面,卻常感到不足。這些開放資料網站或可類比為可觀看的展品櫥窗,但不是可動手的研究廚房。 這些櫥窗網站也經常改版而有網頁連結失效等問題,基本上是一時的專案產出,較無機構面的永續思維。 --- ## 機會與侷限 解嚴後台灣在主體自我認同,尤其在教育文化施政方面,逐漸獲得重視。在島嶼歷史文化、母語本土民俗、以及公民社會權利等,行政部門也多致力於這方面的開展,其中公立博物館是重要的一環。 可觀的經費也投注在強調經濟「加值」的多年期政策型計畫。不過計畫終有結束的時候,期間博物館的公共性與技術性是否因之提昇,卻也可探究。記憶機構本身在數位技術與典藏品近用的主體性,是否因為這些政策型計畫反而受到干擾,也可再觀察。 我們也觀察到台灣的開放文化社群,尤其是具資訊技能的「公民科技」(Civic Tech) 個人或團體,逐漸與一些公立博物館有間接的互動,將典藏內容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等無實體場所的全球記憶機構。 這些工作多經由統包政策型計畫的法人再行轉包給公民科技組織、公司或個人,以間接方式協助公立博物館介接到全球的開放文化網絡。 以「國家」本位出發、政策指示下的文化與記憶機構,其產出如何能即時、有效的鑲嵌在無邊界的全球數位網路,而可以被此刻與後世的人類自由取得、使用與再生,便成為我們不可逃避的議題。 以上是我們的報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