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HackMD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寄信或直接登入留言!
聯絡信箱:abc123jacky@gmail.com

作者簡介
  我是一位熱愛桌球的業餘愛好者,並非職業選手或擁有豐富的桌球資歷,但是因為對桌球的熱愛而自學,對於自身的實力也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小弟有空也會參與一些積分賽累積實戰經驗,以下供參:

台灣桌球積分賽

參賽場次: 22
目前積分: 111
最後一次對戰日期:2024/12/22

TAIN-桌球站

參賽場次: 4
目前積分: 1438
最後一次對戰日期:2024/11/10

內容簡介
  本篇筆記主要整理桌球(乒乓球)的自學資源以及相關觀念。從初學入門到進階,彙整了一系列優質的影片和開放式課程,供有志於自學桌球的人參考學習。更新速度不定,有時間就更新,喜歡的人可以偶爾造訪一下,如果決定長期不更新將會標示停更。

希望本篇筆記能為您提供一些幫助。

由於過於忙碌,故於 2023 年 10 月起長期停更,若內容需要調整歡迎寄信告知~

tags: 桌球

其他

桌球比賽頻道

World Table Tennis

DEPLUS夜閃擂臺(deplus8149)

體育領域

世界賽

技術教學影片與重點筆記

跟桌球國手學球 https://www.youtube.com/@tt.chia-sheng

三分鐘教會你 國手級反手擰feat.梁振威
三分鐘教會你 國手級正手挑

JEFF https://www.youtube.com/@Kcccjeff

削球祕技第2集

其他

学会反手拧拉这三个细节,你反手会变得更爆更稳!

接发球之拧拉技术 -小孙教练详解技术要点及业余球友容易犯错要点

孙教练正手搓球系统性教学

  • 正手位所有技術都建立在透過右腳找好位置
  • 重心下壓身體下壓
  • 正手位短球處理框架:一找位置,二上重心。 挑打也都適用。
  • 搓球一定拍頭朝前下方,不太需要動手腕,如果手腕展開容易出現亂甩。
  • 劈長用小手臂的力量,不是用手腕甩,有點像用砍的,要記得頓停。

摆短后如何调整步伐,孙教练耐心讲解!

  • 搓完球必須還原才代表搓球結束,不要搓完愣著等球。
  • 要至少2~3步做調節,用來還原&找位置
  • 近身高球(機會球)先往後側身讓步再往前撲(轉腰上腳)

如何处理好对手发过来的反手位长球教学

  • 反手拉長下旋球,來得及:退半步,壓左腿發力;來不及,被頂住:用腰腹手指手腕發力
  • 拉下旋球,拍子要比球低去拉
  • 回上旋球借力不引拍,拍子拿高一點
  • 反手接側旋不用管左側右側 只須注意側上還側下

高手教你防守小技巧

對手拉高吊弧圈球時 要主動迎前(手、腳、身體、重心) 不要輕貼 不要手腕壓 用身體壓

各种乒乓球技术讲解,学会轻松击败你的对手
高手教你怎样练弧圈球,教学简单 一学就会

  • 最高點拉前沖,下降期拉高吊
  • 用身體去拉球更穩命中率高,發力動作才不容易變形
  • 自己練的時候可以把球自己下放在桌上,學會用手指手腕

孙教练教你巧用劈长来破解对手的旋转发球

看不出來對方發什麼旋轉的時候,加轉抵消;加轉的時候要頓停

正手弧圈球该如何提高质量,孙教练详细教学

  • 球太轉太低,等下降期再拉高吊(節奏放慢、球放低)
  • 拉完高吊壓拍頭,壓低球的弧線

正手拉弧圈球技巧,孙教练细心讲解

  • 蹬腿、腰往前頂胯
  • 吃住球包住球(指的是摩擦完整性)(手指手腕是核心[展開內收(正手拉)、內收外展(反手擰)])
  • 拉高吊只是摩擦加的多,並不是要拉得很高,要拉得轉又低,往前發力

反手擰

資料來源 三分鐘教會你 國手級反手擰feat.梁振威

腳往前踩 身體前傾下壓 手腕內收 擊球瞬間大拇指往前頂 (原版)

腳往前踩 身體前傾下壓同時頂肘 手腕內收找球 發力 (筆者修正版)

其他影片教學及重點整理

学会反手拧拉这三个细节,你反手会变得更爆更稳!

  • 越有側旋的球越好擰,純的下旋反而不好擰
  • 短球才能擰,長球不能擰
  • 擰球不能借力,要主動蓄力發力:手腕、小手臂、上半身都要蓄力
  • 頂肘能幫助內收手腕同時收小臂蓄力和身體蓄力
  • 擰完球拍頭朝前,動作做完整。
  • 擊球身體不要往上挺,身體發力
    往上挺
正確示範

身挺往上挺 錯誤示範

接发球之拧拉技术 -小孙教练详解技术要点及业余球友容易犯错要点

  • 頂肘
  • 腳往前採 身體往前下壓同時頂肘 手腕內收找球 發力
  • 停頓等球

削球手打法

資料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Kcccjeff

實戰影片
林昀儒VS菲魯斯

顆粒打法

資料來源

對策

  • 發球:

    1. 可以發長下旋球,如此一來回球一定是上旋球,第三板一定要掌握,
      扣殺、掃攻或者快推一定不要懷疑!
    2. 如果我們本身拉球蠻有自信的話,當然也可發長衝球,
      接著掃攻應可得到有利的局勢。
    3. 如果對方前進撥攻不是很好的話,亦可試試網前下旋短球,
      以搶得第三板的先機。
  • 接發球:

    • 如果對方以發旋球的方式發球,可以確定的是這個球一定不會很轉,
      我們大可大膽地拉攻、或撥攻。
    • 如果對方以前衝方式開球,這個球會是帶下旋的衝球要小心提拉否則會掛網。
  • 相持球:

      如果對方在我們第三板還未死球的話,那一定要特別小心,謹記:反其道,這個真理,要是給的是很轉的上旋球,那回球一定是很沈的下旋球,如果這時我們的走位來得及當然可以再提拉這個球,以等待機會給予致命的一擊。但要是來不及取得好位置時,不妨來個短放球或者短搓球,再等下一板的攻擊!

特性

  • 長顆

    • 不易主動製造旋轉
    • 下旋回來會變上旋
    • 上旋回來會變下旋
    • 不轉則回球也不轉
    • 加轉弧圈球,回球則呈強烈下旋;接對方的下旋發球或切球時,回球呈上旋
    • 側旋的回球就容易飄忽不定
  • 中顆

    • 與長顆相似但回球速度較快變化較少
  • 短顆

    • 進台快攻
  • 不退檯原則

    顆粒膠皮不如平面膠皮可以製造出強烈的上旋轉,所以球不會飛行到中後檯還有強的尾勁

    中顆的撥、挑打;短顆的近台快攻,基本上的來球都在近台就處理掉,一退檯,處理球的時機晚了,借不上力,很容易冒高,成為對方的機會球!

  • 簡單原則

    少給顆粒對手側旋性質的球,只給純上、下旋

  • 「不急不慍」「放慢節奏」的心情,且抱定長期抗戰的態度來對陣,就可以大幅提高勝算。

    • 儘量將每顆球的回合數打多
    • 顆粒膠皮的控制性是比平面膠皮要來得低

【開放式課程】 MOOC 世界冠軍刘伟教你打乒乓

EP.1 介紹乒乓球器材

台灣一般對顆粒的稱謂為:短顆、中顆、長顆三種。是以高度來做主要區分。

  • 反膠 = 平面膠皮,長膠 = 長顆粒膠皮
  • 正手平面 反手顆粒(長膠)通常為削球員
  • 想拉出強烈旋轉前沖弧圈球的選手 一定要選平面膠皮,黏性很好

EP.2 乒乓球的打法

  • 進攻型
    • 兩面平面
  • 防守型
    • 一面平面一面顆粒
  • 根據性格選擇器材,根據器材設計自己的打法

EP.3 乒乓球的握拍方式

  • 橫拍要兩邊都能發力
  • 不要握緊,手放鬆

實戰運用

  • 橫拍正手拉球觸球時,大拇指一定要用上力,且其餘三指須有抓握感
  • 橫拍反手發力時,大拇指和食指能發揮掌控板型和方向的作用

兩面皆可充分發力技巧

  • 握拍自己感到舒服
  • 握拍一定要放鬆才可以微調

EP.4 準備姿勢

基本通用

兩腿與肩同寬
膝關節彎曲
收腹
雙手抱在胸前
兩眼直視前方

進攻型站位

腳後跟微起(重心在前腳掌)
身體距離球台約

50cm

防守型站位

全腳掌著地(重心在中間)
身體距離球台約

60cm

EP.5 還原的重要性

  • 手腳都要還原
  • 還原速度越快,第二板越來得及去等待對方來球;反之,來不及還原則容易造成失誤
  • 步法上打完一球跑出去之後,要回到指定的位置。也就是還原到正確的準備姿勢與站位

EP.6 乒乓球預判

體現出 追著球打 or 等球來打
如果沒有預判就等同是追著球在打 非常被動

  • 擊球的部位決定球的走向
  • 觀察對手擊球的瞬間(第一訊息)判斷決定球的走向

EP.7 橫拍正手攻球

揮拍三部曲

  • 右前腳掌向右
    70
    ,重心壓在右腿,順勢把小手臂展開
  • 拍頭引領手指手腕小手臂向上方揮拍擊球,揮拍至鼻子前
  • 重心從右腿蹬轉至左腿,手腳還原

擊球要領

  • 擊球點只能在身體斜前方
  • 一定要迎前擊球,不能等,需在身體前面接觸球
  • 擊球點在身體側面是非常不可取,會不好發力且容易造成失誤

EP.8 直拍正手攻球(Skip)

EP.9 直拍推擋(Skip)

EP.10 橫拍反手攻球

反手攻

反手推擋

準備姿勢

  • 右肩找左胯,手臂向後引拍,重心壓在左前腳掌
  • 拍頭引領手指手腕前臂向前上方打,拍頭要充分展開,左前腳掌向前蹬
    • 打得同時,大拇指食指一定要控制方向,並向前上方用力
    • 前上方用力的同時拍頭順勢展開(重要)
    • 擊球的中上部
  • 手腳還原

EP.11 直拍橫打(Skip)

EP.12 橫拍正手切

  • 一般只用來處理正手位短球

步驟

  1. 因為在正手位,所以先墊左腳後跨右腳
  2. 手臂向後上方展開引拍頭上揚
  3. 拍頭引領手指手腕前臂向前下方切球,在起跳點擊球的中下部,還原
  • 若要劈長則觸球時(食指)瞬間發力

EP.13 橫拍反手切

  • 擊球的中下部,往前下方推
  • 切忌伸手切球,身體要跟
  • 起跳點擊球
  • 兩種旋轉
    • 加轉: 觸球時瞬間加力摩擦
    • 不轉: 觸球時碰過去不摩擦
  • 兩種落點
    • 擺短要借對方的力,自己不要發力
    • 劈長則觸球時瞬間加力

EP.14 直拍正手切(Skip)

EP.15 直拍反手切(Skip)

EP.16 乒乓球步法 - 併步

步法總共有併步 交叉步 單跨步 小碎步。

  • 併步移動時需轉換重心
  • 重心壓在右腿的時候,要把右前腳掌打開七十度,正手才有發力空間
  • 併步使用的越多 說明你的基本功 技術能力越扎實
  • 併步並非只有左右,還可以前後靈活運用

EP.17 乒乓球步法 - 單跨步

  • 適用於來不及併步時,對手來球比較急比較快 角度又比較大的球
  • 向右單跨時,左腿要先墊一小步,右腿向高大跨出,跨出腳落地後馬上就蹬回來,反之亦然
  • 單跨步落地時就要擊球,手腳要同步打出去,隨即還原,一氣呵成
  • 跨步前的墊步可以墊大一點,可以照顧更大的範圍
  • 步法移動時要前腳掌著地
  • 每打完一板手上動作也要還原

EP.18 乒乓球步法 - 交叉步

  • 併步與單跨步都解決不了、角度更大速度更快的來球,可以用交叉步應對
  • 反手打完已經側身,正手空出來,來不及回去時使用
  • 一個腳一下

EP.19 乒乓球步法 - 小碎步

  • 小碎步是步法中的潤滑劑,使用小碎步可以搶到最佳擊球點,搶到最好的位置
  • 在小碎步的使用中要樹立一個意識就是:每一個球我都要搶到最佳位置
  • 小碎步的練習中,最重要的就是練習速度

EP.20 削球步法

  • 削球手的準備姿勢有別於攻球手,重心和站位是全腳掌著地,重心相對偏後
  • 削完球要還原回到大本營
  • 球一長 頂到自己時,可以往後併步削球
  • 步法上也要還原迅速才會流暢

EP.21 身法之 正手位半台走位

用身體打球

  • 透過步法移動鎖定一個擊球點,可提高命中率以及回球質量
  • 需要全身協調配合,右前腳掌發力,腰部協調控制,上身重心保持穩定

走位訓練

  • 眼睛要盯住對方拍型才能得知第一訊息移動步伐,移動後手上一定要固定穩定住自己的擊球點在身體前面
  • 要做到眼手腳協調配合關鍵在於右胯,右胯可以很好的銜接手法與步法

EP.22 身法之 左推右攻

  • 涉及到全台,還原特別重要,要有下一板就要手法及步法都還原歸零

EP.23 身法之 推側撲

  • 推側撲需要使用兩種步法,一個是推擋側身步法,另一個是撲正手的交叉步
  • 有了反交叉步就可以不畏懼對手的大角度調動,大膽使用交叉步

EP.24 身法之 打機會球

  • 機會用要用小碎步找到好的擊球點
  • 擊球點與正手攻不同:與頭部同高
  • 三步驟
    1. 小碎步移動,展開身體展開手臂
    2. 擊球點與頭部同高,擊球時重心轉換至左腿
    3. 還原

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 避免用身體去找球,等待球落到與頭部同高位置才好發力

EP.25 正手拉(下旋)高吊弧圈球

  • 摩擦要大於撞擊
  • 擊球右肩重心壓右腿靠身體力量蹬轉發力
  • 用拍頭擊球
  • 要咬住球,擊球的中下部,從外側方把球包住摩擦
  • 高吊球化解強烈下旋球,發力方向以上為主
  • 拉下旋球的關鍵擊球時機為球跳台後的最高點
  • 如果是拉短球可以等球掉下來再拉(?)

EP.26 正手前沖弧圈球

  • 因為是上旋球,擊球部位在中上部
  • 發力方向以前為主配合向上
  • 擊球後還原要快
  • 觸球時食指發力

EP.27 反手高吊弧圈球

  • 重心壓左腿,上身重心下來,右肩找左胯
  • 右肩找左跨時,拍頭不要超過左腿的延長線
  • 用拍頭擊球
  • 手臂向後引拍,拍頭引領手指手腕前臂向上,尤其是手腕,以上為主配合向前摩擦,向前上方揮拍
  • 腰和腹給力,加上手指手腕向上摩擦
  • 摩擦球的中下部
  • 在最高點擊球是下旋球難度最小的擊球點
  • 用小碎步去找球

EP.28 反手前沖弧圈球

  • 手的引拍根據來球高度 平行(或略高)拍頭向後引拍,高吊弧圈球則可以往下擺一點
  • 大拇指食指要從後向前瞬間發力
  • 大拇指發力可以避免反手出界

擊球步驟

  1. 透過步伐找到球
  2. 重心壓左腿,上身重心下來,右肩找左胯,引拍,拍頭向後展開
  3. 擊球時身體迎前,始終保持擊球點在身前,向前下方揮拍沖球
  4. 手法步法皆還原

EP.29 如何控制球左右

  • 擊球的部位決定球的走向
  • 正手打斜線時身體可以靠球近一點,這樣右腿蹬轉也能一起發力
  • 打直線時,由於線程短,動作完成要更快才有時間準備下一板
  • 正手打直線時,要用小碎步調整站位,身體球拍都對著直線位置

EP.30 如何控制球高低

  • 控制球的高低主要是拍型
  • 正手主要靠大拇指指壓住球拍
  • 反手主要靠食指壓住球拍

EP.31 如何控制球長短

掌握控制長短球可以在比賽中前後調動對手

  • 擺短/劈長
  • 拉高吊/前沖
  • 拉高吊短球
    • 在球拍上吃住球
    • 製造拋物線,節奏慢
    • 等球下降再拉
  • 拉到底線上
    • 拍面亮一點
    • 球在最高點拉

EP.32 發球

三個配套:

  • 落點
    • 對角線最大化
  • 旋轉
    • 不轉
    • 側上
    • 側下
  • 節奏
    • 慢發短
    • 快偷急長
  • 發力要素
    • (右撇子)重心壓左腿
    • 身體展開
    • 手臂展開
    • 接觸球的時候,擊球點一定要在身體旁邊
  • 發長球
    • 第一跳在底線
    • 較低點擊球
    • 發完直線的時候,身體要跟著面向直線
  • 發短球
    • 第一跳越靠近網子越短
    • 較高點擊球
    • 練習時要注意
      • 最少在對方半台跳三跳
  • 發旋轉
    • 摩擦球的部位
      • 下旋:中下部、下部
  • 練習時最好長短結合一起練
  • 發球時可以掌控節奏慢一點,想好了再發
  • 發球
    • 發正手短往外拐,反手直線底線往外拐,最大化製造對方難度
    • 練發球要場景模擬,不要邊聊天邊練,要試想對方是左右撇子要怎麼發

EP.33 發球搶攻

  • 根據自己專長設計
  • 要預先知道要怎麼搶攻
    • 偷長球:上旋球搶攻
    • 發短球:下旋球搶攻
  • 發完球後重心不要起來,保持進攻狀態
  • 發球設計要摸索規律,盡量排除機率小的落點,專注在機率大的落點
    https://youtube.com/watch?v=KsYOi8Bihow&feature=shares&t=325

EP.34 接發球

  • 接發球:以穩為主,穩中帶兇
  • 發搶:以兇為主,兇中帶穩
  • 判斷對方發球特徵
    1. 接觸球的瞬間
    2. 球在運行過程的弧線
      • 弧線高 上旋
      • 弧線低 下旋
    3. 一落台之後的弧線
  • 長短球判斷
    • 發力方向
    • 第一跳位置
  • 旋轉判斷
    • 觀察觸球瞬間發力方向 是否摩擦
  • 接發球理念 上中下三策
    • 上策 積極主動先上手為主
    • 中策 控制對方(擺短,不讓對方發搶上手)
    • 下策 主動劈長(反帶反沖),主動防守

接發球注意事項

  1. 接短球時手不能比球低,只要球不轉就會冒高,重心要插到台子裡
  2. 接發球要根據來球靈活調整步法。
    • 對方發長球可以用小碎步往後退,找到最佳位置再出手
  3. 接發球如果判斷準確了,等好的球就可以下手兇一些,等不好的球以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