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敏捷專案管理
A、敏捷的核心,交付價值,獲取回饋與提高應變能力
敏捷開發宣言
- 個人與互動 重於 流程與工具
- 可用的軟體 重於 詳盡的文件
- 與客戶合作 重於 合約協商
- 回應變化 重於 遵循計畫
敏捷12原則

12原則拆三大部分(團隊、客戶價值、成果)
敏捷核心在於客戶價值,團隊核心在於信任,成果核心在於價值觀

傳統方法 VS 敏捷
傳統:希望一步到位把東西建立起來,在每Step下逐步注入資金,最後成品出來在上市售價。但此時對於上市售價定額與實際狀況還處於未知。

敏捷:一開始先建造一個較簡單的成品汽車,先上市售價看狀況,在實際回饋中在決定作第二個版。在投入更多資金作功能增加與異動外,再次上市再觀察回饋作出第三個版本,以此方法邏輯持續創造價值。

敏捷專案三大重點
敏捷兩大難題
- 1.什麼才是價值:交出什麼才有價值 (根據數據脈絡定義)
- 2.如何切割與交付:先交什麼價值最大(專案價值量化處理)
導入敏捷的兩個練習
- 1.試著將專案size切小
- 從季到月、從月到雙周,短周期仍要交付,會逼你思考價值與優先級。
- 2.進行每日站立會議

B、OTPR敏捷工作法,個人最有效學習敏捷方法
學了敏捷方法,但公司不導入,如何應用在個人身上持續學習

OTPR
- O: OKR, Objective and Key Result
- T: Time Management
- P: Project Management
- R: Retrospective
OTPR又稱為周迭代
- 以一周為一個專案
- 每周作計畫,控計畫
- 每天作回顧與覆盤
- 每周作回顧與覆盤
- 周一開始,周日結束,持續迭代
使用OPTR
Step1:先開啟你的行事曆
一般狀況下,上面除了會議與活動外,其他都空白的

Step2:在每周日晚上,幫自己排妥下周計畫
將處理事件也排上日曆,因為未排上的事物,某種程度就會有不確定性,這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練習專案規劃的經驗。
寫文件需花你多少時間? 你要面談需要花你多少時間?

Step3:排出的計畫有那些不確定?

Step4:過程中作異動

Step5:回顧與覆盤

盤點原因


二、大/小型專案管理差異
A.大型專案控管難題
大型專案特性

以數位轉型為例 - 1

以數位轉型為例 - 2

以數位轉型為例 - 3
透過以上流程,雖經過多次會議討論,但還是難以統整。在這狀況下老闆可能覺得你應該準備好了就要求你開工了~
此時的你,心理大致有幾個問題

大型專案特性困難度最大原因-不確定性

轉型類專案兩個起手勢
- 設定階段目標 (逐步交付,減少不確定性)
- 解決特定問題
- 引入特定流程
- 從某個產品開始
- 從某個部門開始
- 成立獨立團隊 (小團隊運作,減少不必要協作)
- 少人數、多能工
- 團隊專注一件事
- 減少專注利害關係人
- 團隊自主決策權

對於不確定性-EX1:生產100萬支Iphone
因有一定的SOP標準流程,且需求不會變來變去。雖然工作量很大,但對於生產100萬支Iphone目標其實不難。


B.大型專案控管要訣
Road Map

要訣一:切階段,設定里程碑


要訣二、建立資訊同步機自
利用溝通平台來作訊息同步

建立專案執行計畫
-
1.專案基本資訊
-
2.專案需求列表
-
3.專案組織
-
4.ARCI表
-
5.專案風險管理計畫
-
6.變更管理紀錄
-
7.專案工作環境
要訣三、招開定期會議

三、多元專案控管重點-行銷類
不同專案的特性

行銷類專案保證成效迷思
行銷不確定性2大來源
- 流量不確定
- 廣告成效不確定
- 活動熱度不知夠不夠
- KOL業配效果不知好不好
- 行銷主軸不知道是否抓隊
- 客戶篇好不確定
- 商品是否符合期待
- 價格是否有吸引力
- 其他競爭的產品
行銷專案規劃
Normal規劃排成狀況

規劃完,有考慮到以下不確定性嗎?
- 發10次eDM,會換回多少訂單?
- 投30萬,會換回多少訂單?
- 花10萬找業配,會換回多少訂單?
- 粉專貼文100次,會換回多少訂單?
行銷不確定高的原因再哪?
- 廣告太多人競爭,轉換變差,成本拉高
- eDM打開率低,點擊率也低
- KOL業配,也得看KOL主力受眾
- 粉專貼文,觸及率…
行銷確定性高的特徵
- 原生流量高(內容好、產品好、服務好)
- 搜索流量高(SEO布局漂亮)
- 流量來源多元(多個漏斗)
- 轉換流程順暢CTA明確(轉換率高)

檢查項目表範例(量化基本概念,還是得面對現實)

橙色地方越多,想隊來說能達到的機率就越高


範例一、糕餅販售

- 口味不確定:小規模試吃,門市試吃
- 包裝不確定:網頁先行 a/b testing
- 價格不確定:限量預購,門市小規模試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