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的市場樣貌】 ### 35沙龍-疫情下的市場 場次四 * 講師: 楊語芸/關心台灣的食與農,踏訪傳統市場樂此不疲的上下游記者。 詹秀珠/相信每個菜市場,都需要有人關注的市場女兒。 * 主持人: 李俐慧老師/東海大學人社計畫協同主持人、工業設計系副教授 * 時間:2021/12/23(四) 14:30-16:30 * 地點:臺中市第二公有市場 * 主辦單位: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第二市場自治會 * 文播:林心乙 ## 開場/臺中第二市場劉憲宗市場長、東海大學李俐慧老師 李俐慧: 二市場的嘉賓夥伴和線上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的李俐慧,我們東海有一個人文創新實踐計畫,從2018年開始到市場來,希望透過東海的年輕夥伴、老師的關心,以第二市場出發,從市場的價值和傳統文化觀點,思考目前的瓶頸挑戰,共同擘畫未來市場空間的發展。 最近兩年疫情的影響之下,我們市場進行的行動也遇到衝擊。先前我們透過線上的交流,認為可以用更多對話的形式,可以讓市場有關係的人們可以分享想法,所以我們辦了這系列市場沙龍的活動。我們這次的分享者有市場女兒秀珠姐,第二位則是上下游的記者楊語芸,跟大家分享對談。 不論線上線下的參與夥伴,歡迎用書寫的還是直接提問跟我們分享觀點。 今天很感謝市場管理室的劉憲宗市場長來到現場,還有黃守達議員助理彥宇先生來到現場。 接下來請市場長給我們一些勉勵。 劉憲宗: 各位大家好,李老師好。今天很高興邀請到東海大學來到第二市場,也很感謝他們這些年來對第二市場的用心,去了解我們市場的環境還有議題。我是從去年十月才過來,之前在大甲第一、第二、清水第一、第二,還有沙鹿梧棲的傳統市場。這些傳統市場都是早市,賣的都是蔬果魚肉,我來到這裡兩個月很喜歡,覺得跟我之前經歷的市場都不一樣。我喜歡他的原因是因為他有美食特色,還有傳承我們在地的記憶,從我們這些照片就可以看出來。我們從1917有錢人的市場、日本人的市場,後來改批發變成育市場、水果市場,到現在變成觀光市場。 詹秀珠女士我從社群網絡就有關注,有很關心他拍的照片,裡面有一些古老照片讓我想到回憶往事。有一次我在中央市場遇到我們管理員,我就跟他講到第二市場故事很多,很多舊照片,他就跟我講到秀珠老師提供了兩百張給他。詹老師的書我還有帶來讓他簽名。 因為我們第二市場傳承在地記憶和文化價值,另外我認為第二市場是新舊文化的交疊。我們這裡有很多百年老店,大家看到我們會長,五代(三代)福州意麵他的裝潢都煥然一新,還有一些比較新進的攤位,比如小庭找茶,我也覺得他很特別,因為他結合古代的椪餅和現代的冰淇淋和飲料。他新舊文化的融合,也是我們第二市場可以看見的,也是我很喜歡第二市場的地方。 ## 後疫情時代的建國市場/臺中建國市場女兒詹秀珠女士 在市場辦活動,只要有一個人同理和參加就會辦得很好,那就是市場長。 我從小就很害怕市場長,以前市場跟現在管理的井井有條不一樣。那時候我的爸媽是沒有攤位的,是直接把布袋打開賣菜。只要市場來逼逼,我們就要趕快收起來把攤位拿走。所以我長大開車,如果聽到逼逼生會緊張。 今天的主題: 一、在市場,看生存 二、在市場,看城市 三、在市場,吸收養分 四、在市場,看後疫情的影響 首先,在市場,看生存。 接下來是105年的建國市場,跟大家分享他是這個樣子(照片)。後來他被拆掉另一個地方。我有去查過只要拆遷過去另一個地方的市場,能夠成功的非常少。 以前我家住在建國市場的四樓。建國市場的樓上有住了180戶,而攤位有711攤。我因為從小在菜市場,因為對在地的情感,從市場的住戶變成觀察者和紀錄者。 我會在攤位裡面幫人買賣,對我來說是很容易的,因為我從小就做這些事情。我相信每個市場都很棒有他的文化歷史,需要人的關注。 警察還是市場長還是誰,都沒辦法阻擋攤販堅毅生存的目標。這位阿桃姐,是我的鄰居,他說他住在綠川的吊腳樓。 我媽說,賣菜的,永遠都是從沒攤位開始。 (看老照片解釋綠川、綠川東街) 第一市場是1908年,之後第二三四市場,但為什麼後來有名字的市場「建國市場」的出現? 我要介紹建國市場和東興市場。為什麼第一市場、建國市場、東興市場有關係呢?因為這些攤販後來變成非常多的市集,而這些市集在民國61年的時候全部變成建國市場的攤商。但是這些攤販有一些不一定想要去建國市場。那時候政府要大家預付九年十個月的租金,分三次給,但是如果大家不看好建國市場就不會想進去,所以有的人會把這個權利賣掉。而那時候東興市場建立了,他是民有的、不是政府的如建國市場般嚴謹,所以有的人就選擇進去東興市場。 這是建國市場的頭家(投影片照片)。以前菜市場沒有自治會,有市場長。所以如果跟政府的問題要攤商自己解決,所以可以看見攤商自己結拜來跟政府溝通。像建國市場這個就是從18位到後來30多位。 這一位是菜頭源叔,以前要菜要多少由他發落。大家知道農作是契作。菜頭的話我們要先運到綠川洗菜頭,後來有菜頭機,洗菜頭用。這位叔叔已經過世了。 另外這一張照片,在店面區,很多人都知道我家做生意的,來問我家做甚麼,這一家以前是賣腳踏車、後來賣金紙、賣花,現在變成賣素食。為什麼會變?因為市場的東西因為季節、生意好壞而改變。所以大家問我們賣甚麼,我們賣的真的很多。 這一張照片是雪裡紅。大家知道雪裡紅是甚麼做的?其實很多菜都可以做成雪裡紅,他可以是菜心、芥菜。以前菜心比較粗,大家不好食用。我們把菜心整理起來。 以前建國市場叫做兵仔市。成功嶺的會來這邊買和吃。 以前大家都會很客氣地問媽媽,我們來吃雪裡紅好不好。雪裡紅的蔬菜使用,要用小朋友來踩,以前就是我在踩。我們要把他擠一擠,把水擠掉。 我們的手都是葉綠素,所以國小手帕衛生紙都沒有過,都是綠色的。 第二,在市場,看城市。我們發現在市場工作很困苦,建國市場不像第二市場是早市,工作時間真的很長。 宮原眼科的建築設計師,他的父母就是在建國市場裡面工作。他說他的設計養分就是從小時候市場的經驗而來。他們從內埔一路從綠川那邊做賣菜的流動攤販。 另外這一位就是從賣牛肉,賣到養牛。他們有很嚴重的職業病就是會駝背。 另外這位是從買了吊腳樓,他們離開草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到市區綠川吊腳樓賣菜。 第三,在市場,吸收養分。建國市場到現在已經49年了。明年50年我們會有建國市場攝影展,到時候歡迎大家來。建國市場有701攤,現在到新的市場多了10攤,是711攤。建國市場新的有2.23公頃。建國市場的工作時間是24小時,因為每個攤商會自行調整。我曾經凌晨去,看到賣豬血的攤商,已經把豬血綁好了。因為他在大家還沒進市場的時候要先完成,然後開始外送到店家、學校,然後四點多包不完的才在自己的攤位賣。所以24小時都有人在加工。 另外,建國市場有三種方式在我們這邊做,首先是批發。第二市場很多其實是在建國市場買的,很多清水大甲的市場也會去建國市場批貨。第二是外送,有到廣三sogo美食街,還有外送到餐廳等等。最後一種就是一般消費者去買。建國市場的便宜、量大,而且希望今天都可以賣掉。 這一張就是「買菜幫」,105年建國市場要拆的時候,我很害怕建國市場不成功,我就成立了fb,邀請大家到建國市場買菜。買菜的人就叫做買菜幫。這是第一次的買菜幫105年7月2日。從買菜,到後來發展一整天的活動,到綠川看吊腳樓在哪裡,希望可以把故事文化說出來,到現在都還在做。 另外就是辦活動,我們希望大家到這裡還有溫暖的回憶。這一張就是年輕人到這裡來賣菜。我很怕年輕人爬不起來,要四點來賣菜。有一年輕人跟我說他根本沒睡,打完電動就來了。我們後來體驗完跟他們說,重點是「心態」。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學生,人家看你是學生,你覺得自己是頭家,你就是頭家。市場的孩子很小就開始做生意,就是頭家。 這一張是我們建國市場要般之前,邀請住戶在搬家之前,拿著玫瑰花講一些祝福的話。 另外這照片是罷工十分鐘的唱歌時間。 後來攤商和民眾,都喜歡自己成為建國人。這段時間當中,幫建國市場所做的事情,不論什麼身分、關心的人都成為建國人。這個就是我在帶買菜幫的時候,帶大家跟攤商問問題和行動。 這張則是邀請攤商來說故事,這些攤商聚在一起是因為曾經住過吊腳樓而現在被拆了。 第四,看後疫情的影響。困難永遠都會在。我們現在疫情應變進場都要量體溫,大家知道這要花多少錢?為了不接觸,我們成為電商的示範平台。還有line pay 、街口支付等。這一個則是九江水產,他們做外送大運行,營業額非常好。 知識的傳遞,為什麼蔬果和漁獲要分類,因為如果不好的蚵仔要挑起來客人一煮都壞了。 人情味,這一位市場的阿山哥賣飲料賣到客人盡量喝,喝到足夠為止。 買賣之間,例如一個家庭因為要拜拜來買貨,爸爸媽媽就開始在市場做生活教育的傳承。 一個市場如果要繁榮起來,很容易消滅的是傳統市場。因為如果繁冗起來而市場生意不是那麼的好,就容易被檢討和處理。 李俐慧: 很感謝秀珠姐跟我們分享,我們可以體會到市場就是生活,但也是很能接受變動和創新的特質,我們可以看見市場的未來還是很有想像力。接下來邀請楊語芸的分享。 ## 疫情下台灣的市場實況/上下游楊語芸記者 我從來沒有來過這個市場。我吃了一個粿和豬腸豬血,我覺得他給我算錯錢了。怎麼那麼多。 我是台北的上班族,也不太自己煮東西。市場給我的感覺沒有像秀珠姐那麼的親切。我會用報導的角度跟大家做說明。 首先先介紹我們的上下游平台,我們作為一個農業媒體,為什麼叫做上下游,上游就是農夫漁夫,下游就是我們(消費者),我們做為媒體,希望成為上游和下游的橋樑。 像是今年芒果剛上市,我們報導芒果銷不掉,但消費者不能理解說台北的市場還是很貴,我們就又再做了一篇報導,跟大家介紹為什麼會這樣子。 青菜如何從農地來到餐桌呢?我想跟大家介紹一個很少被認識的腳色,就是割菜工。雲林是台灣最大的蔬菜產區,蔬菜女工有三包,包頭包手包腳。夏天非常的熱他們都要包成這樣子。但你看他們的美感很特別,一錠都是全身的紅色,非常可愛。因為雲林除了農業沒有太多的工作機會,加上大家知識水準也不高,就是做農業有關的。割菜工一個小時是一百二十塊,而且十幾年來沒有變過。天剛亮五六點就開始工作到十點多,下午再繼續做。有的時候要給團膳業者或大單,他們就是點頭繼續割菜。 每個菜園都有個老闆,老闆的三包(給割菜工的):包吃包喝包坐。他們的椅子非常的特別(詳見圖片),而且頗為舒服。而且椅子要隨身帶。 這些阿嬤你可以猜出他的年紀幾歲嗎?他已經80歲了。他已經可以領7500的老人年金。為什麼還是要來?因為他還是有必要工作,因為他的小孫子還要靠他養、還要養家。很多也是六七十歲的。所以有人開玩笑,這些割菜的女工是千歲團。 但我發現一個年紀很小的女生,這位是小學五年級、六年級。因為學校疫情停課,大家遠距教學,爸媽有狀況的時候,他就在家裡的農場,用課餘的時間幫忙。疫情期間因為下大雨而菜價很貴,議員那時候就質詢說為什麼菜價很貴、是不是有菜蟲。這些小女生就批評哪有菜蟲、我們很辛苦,而且他很聰明的跑去議員臉書下面留言說他搞不清楚狀況。 另外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運送的卡車司機。我們那時候跟拍一個司機。為什麼同一個人要換衣服呢?他一天要換五件衣服。搬貨搬菜的過程中,會流很多的汗。這個裝箱跌箱的過程非常有技巧,每一箱都是10-15公斤,卻可以借力使力的堆疊上去。一個大卡車可以裝700箱左右。放完箱子,要坐推高機到上面蓋上帆布。並且蓋上網子確保帆布不會跳動。 從雲林開到台北一市、二市、板橋,有時候還有零星調動。他一年十四萬公里的里程數。 卡車很高,跑一天2500元,一個月大概是八萬多塊的月薪。那時候疫情大家不上班,他在高速公路的狀況很好。 他12點上班,半夜1點半才又回到西螺。 跟大家分享北農,因為疫情的破口大家都非常擔心。大家都想到底是誰沒管理好。 這是北農的狀況,當時要求大家戴口罩真的做不到。像這一位就是理貨員,你看他口罩真的就是戴不住。北農會說我們箱子都封好了,不會跑出來。但是我們現場看就是菜一錠就是翻找。我們媒體不是要找麻煩,但是擔心最大的市場如果出了狀況影響之鉅會是國安問題。 而這是拍賣的現場,他們的工作性質根本不可能保持社交距離。市場說要在地上畫叉叉,要大家站在上面再保持距離,但是根本做不到。後來又變成買拒馬。但是也不可能做到,你只要拍賣就不可能。 我們來看人家怎麼做好。從基隆崁仔頂魚市來看。他們的自治會自己也是攤商,沒有人可以做出入口管理。我後來打給漁業署的署長,他則往上呈報。這個案子從做不到變成做得最好。大家看到嗎?他們做到雙罩一套。他們把其他路口封住,變成只有中一路。大家都要喊價的時候,要每個人做到雙罩一套才能進入。自治會會長知道這樣子不夠,他也知道自己跟大家攤商是平行的關係,這個躍政府的力量才能做到。 這個市場,也在周邊賣雙罩一套,讓大家如果沒有準備充分,就可以現場買而進去。疫情很嚴重的時候,這個地方沒有任何疫情發生。 大家還記得濱江市場的新聞嗎?那裏真的人很多,並且沒有因為疫情受到影響。我們問那裏的阿姨,為什麼你還是要來、而且每天來只買一點點?他們的兩種說法,一是冰箱放不下,又或者買太多我提不動。有些市場是看似有規範,但是沒有人要管。所以大家很擔心傳統市場這樣的地方、很怕染病。但市場生意不好也不是我們樂見的。 像是嶺口市場,他們是透過line來買。所有的店家都可以在這裡買到。每個攤商也要準備好,1號2號3號不同的消費者分別一欄一欄歸納好,熟食也封包。不用進市場就可以買到。 這個則是秀峰市場。他們有市場得來速。自治會幫大家檢查訂單,會透過lalamove幫大家把菜送到家裡。 現在這兩個市場,雖然已經減緩疫情了,但有的人習慣了這個模式,就持續使用,現在這個模式還在用。 當今西安目前染疫的人那麼多,不知道會不會發生、盡頭在哪裡,但是我們只要把準備做好,可以因應這樣的困難。 ## 綜合討論 李俐慧: 我們今天很榮幸邀請到在地市場女兒秀珠,並且邀請到語芸以記者角度,機會真的很難得,想要把時間交給參與者。我們的市場沙龍最主要也希望大家提出想法,能夠有對話溝通交流,共同凝聚對於市場的觀點和反思,共同看待市場在社會的存在,期待和願景都可以分享。 就像語芸說的,事在人為,如果大家都有心,市場可以找到他的方向。 提問1-映佐: 七月分我就開始關注秀珠姐,非常開心您可以來分享。我是二市場的人,疫情以來我也必須克服很多困難。想請問是什麼樣的初心,讓你可以堅持到現在? 詹秀珠: 應該說我們在市場有得到收穫,才會願意反哺。從小在菜市場長大,我得到的都是美好的。雖然我住在四樓,很多樓下的味道、聲音,但是我想要回饋給大家的是,我家不是四樓12坪大的空間,而是整個建國市場。我們的氛圍很像本省人的眷村,我們的爸媽都很忙,他們都彼此互相照顧小孩。我們從小得到這些氛圍,而且我們也看到爸媽很辛苦。我出社會之後,人家說我很積極熱心,我都覺得沒有啊整個建國市場都是這個樣子。我也這樣回饋給第二市場的孩子,遇到的困難很多,但是我覺得挑戰不一樣。第二市場有很多媒體團體,攤商開始有點麻痺,而且有些採訪的人、田調的人缺乏同理心,有的人採訪完之後報導之後都沒給人家看。我覺得建國市場不一樣,是因為他面臨最弱勢的拆遷,大家都心灰意冷的時候,突然有人跳出來要辦活動。但我第一次辦買菜幫的時候,攤商是出來罵我的,說這樣的活動阻礙路線害我怎麼做生意。我在這裡長大我知道他們只是要做生意,不是真的要罵我,所以我可以承擔繼續做下去。所以到現在,市場攤商還願意幫我/跟我做事情。 我還辦過小朋友賣菜,三年級的小朋友。我帶小朋友來頭家娘旁邊賣菜,我放了十個位置,沒有攤商拒絕過我,而且等我辦完第一組,已經有攤商老闆娘來給我更多的協助。還有老闆想要跟小朋友全部買,我還阻止他們不可以要讓小朋友體驗。 我看第二市場,是發現應該要花更多的心力。因為媒體方那邊發現已經變成了觀光的市場。第二市場還是要有基本盤,如果只是觀光客還是有危機。你看疫情來,建國市場因為很多家庭平常就會來採買,所以其實說真的沒有太多的影響。但第二市場有好的優勢,他沒有被拆遷。我也是回饋、打氣,找時間我們可以喝茶聊這個問題。 李俐慧: 秀珠說的一句話,說他的家不是只有那個四樓而是整個市場,這是大家生命共同體的感覺。我們市場做行動的時候,如何呈現凝聚這樣的感覺,這很重要。另外我也很認同,就一個市場是生活的總和,大家跟市場的關係越緊密,這個市場就不會消失。我們也很希望透過這樣的對話讓大家有共識、共同建立連結和記憶。 楊語芸: 同樣是市場長大的。__ 老師住在商場裡面其實不喜歡,他希望他拆掉,想要逃離。但逃離成功了卻又回不去了。時代的變遷會有甚麼樣的角色,其實蠻有趣的。 詹秀珠: 其實我小時候是很苦的,除了指甲是綠色的,而且都沒有假日,假日要幫忙工作。我想著我有工作我要逃離市場,不想跟爸媽和鄰居過一樣的事情,我想盡辦法就離開了。我記得我上班的時候,我爸媽還跟我說,你不要去外面上班,在市場有一個攤商你就很自由了。我後來去外面上班工作,我完全的不適應,因為我變成只能上下班打卡。我呆了七年就離開了。後來105年我姊姊快過年的時候跟我說,第二市場今年一定會拆。我以為他一定都會在,那天我睡不著想著我可以做甚麼,想到我爸爸躺在那裏抽菸唱三國志的聲音,在我腦袋裡迴盪。我開始想著我要為二市場做事情。我以前從來沒有做過公共事務,很感謝中區的年輕人教導我協助我,有了發想和做事情。攤商也因為這些事情而對自己感覺光榮,以前大家很不喜歡人家拍照,因為覺得身體很髒,但是我告訴攤商你如果太乾淨根本就是騙人的。而這些買菜幫的人都是新的客人,他進來之後攤商也很開心,也會開始了解這些青年要做甚麼。新來的人、推動的人、攤商成為良善的循環。 楊語芸: 我們自己在採訪的過程,青年不去傳統市場,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菜都不認識。因為這一次的報到,我們才知道有的人不會切鳳梨,他不敢買一整顆。現在台北的傳統市場開始改建,他們開始把傳統市場超市化,都是一包一包包好,讓年輕人覺得方便。但是這樣還是傳統市場嗎?我發現有這樣的趨勢,台北鰻明顯的,打包好、冷氣、很乾淨地上沒有水,這樣真的好嗎? 提問二: 我自己是買菜的人,我經營一個小餐廳,還沒經營餐廳的時候我就常常去市場買菜。我不太確定是不是青年族群就不喜歡去市場買菜,因為我身邊的青年不是這樣。他們是沒有機會進去,但是如果他們進入市場、進入現場的時候是開心興奮的,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媒體多報導傳統市場,讓年輕人知道怎麼進入、甚麼時候可以進入,是很好的方式。李明璁老師的「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我看到很多社群網站會關注這些事情,而且引起討論。而且世界各國如果到處旅行,市場是最好交流的地方,我的朋友如果來台灣,我一定帶他們到市場,而且他們也印象深刻。 如果市場的孩子,應該為自己感到光榮,因為默默為自己國家做了貢獻。 李俐慧: 我也從小常跟媽媽去買菜。我媽很喜歡帶我去市場,因為我有學珠算,所以他會一個眼色叫我幫忙算,如果老闆他價錢喊出來有映證,他就覺得對了可以。其實我跟這位朋友一樣,這些變成市場很吸引我的記憶。為什麼現在小孩很少去傳統市場,可能因為生活型態改變的關係。像我自己下班之後,塞車的時段要去黃昏市場停車,這對上班族實在門檻有點高,反而會選擇有停車方便的超商。年輕人的作息,可能也很難去傳統市場。 但是我也很希望讓下一代感受到那種活生生動人的市場體驗。所以我的作法,就是把學生帶進去市場。我們的人社計畫,就是也想辦法例如展覽、活動,讓人來市場逛逛,然後也跟圖書館合作,變成共遊等等的活動。市場很有活力的體驗,你大概經歷一次兩次就會再你身體裡面,如果有小孩會提出我想要逛菜市場,就不會有爸媽覺得麻煩了。 我們可能要用各種角度形式來創造契機。 另外也回應語芸。日本其實也非常的超市化。他們的小孩,老師要他們畫圖,高麗菜怎麼畫都是切半的,而雞有四隻腳。因為他們生活的經驗,會有認知的錯誤。這是國安的問題,所以開始推食農教育。擔心孩子看到的是食品而不是食材。對我們人社計畫來說,我們把傳統市場視作知識庫,是能感受交流學習的地方,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沙龍讓大家激發想法討論。 (線上提問:交通真的會讓人卻步、食農校育的重要性、線上現下的選物店提供了不同的選擇、第六市場已經跟傳統市場差了很多,但是傳統市場還是比較有趣等) 詹秀珠: 有一次我要辦買菜幫的活動,結果有一個牛肉攤他為此把牛的骨架定在架子上,跟大家介紹。我那一刻很清楚,就算你是廚師,你也不一定能了解部位在哪裡。傳統市場真的很知識性,是社會的大學。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發掘市場的美好。 提問三-映佐: 我之前第一年開始跟人社合作,在這個中間,每周教學,沒有一場是共菇的。甚至有學生從嘉義來,特地來上課。本來太平國小來,他們有來柳川等等,我想說他們來是不是要吃飯,商機就來了。但是後來疫情就來了。人家不知道我在做這些事情,但是人家來了給我就是肯定。我認為在地就是要付出。 提問四: 第六市場其實名義上是市場,但其實就是在百貨公司裏面。以前還有一個第九市場,但後來收掉了。 我們台中人跟台北的不一樣,台北大多都是上班族,他們在室內買菜覺得很方便。可是我在這裡住附近,附近就好幾個市場,我騎著腳踏車就可以去不同市場,市場還是給我感覺最親切。 提問五: 我在裡面做衣服,做傳統型做的塑身衣。我在台北瑪麗之家跟俄國人學的。我在這個市場也做了十多年。這個市場都是賣衣服和吃的。我已經七十歲了,沒有女兒,小孩住在國外。我帶了六個學生去考街頭藝人,我fb上也是教學。我的學生各地都有,我教他們從基本的車縫開始。今天我有手做紅包袋,也送給老師們。 李俐慧: 我們觀察到,第二市場其實有一些攤位已經沒有營運了,很可惜。我們想要抓住價值交換的主軸,如果傳統市場不是只有買賣貨物,而是人的價值可以被交換,一個一個的攤位可以是讓人辦展覽、手作,又或者讓人覺得有價值的東西,都是我們期待的。我們以前有辦過電影放映,還有用三之一的空間,辦了桌遊體驗會、親子的走讀等等。外面的世界在改變,市場當然也可以調整,只要是我們共同認知的價值和期待,試了之後如果有很好的體驗,就可以往前推、被留下來。 余炘倫: 分享台北市場的觀察。我家板橋那邊,市場已經不是實體空間的市場,而像是一條街,例如早上五點開始,就會有快閃的攤商出來。我會帶小朋友,帶小朋友跟攤商互動、買東西。逛市場好像不是刻意找一個時間、刻意去,而是有機會自然帶小朋友去。我對市場的記憶,是阿嬤以前常常帶我去逛市場。我家的小朋友也很喜歡逛市場,有一次兩三歲,問他要甚麼生日禮物,她說想要去市場買菜。但是現在卻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反而是故意帶小朋友繞去街道那邊,去跟攤商聊天,很多的互動,小朋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上次去參加秀珠姐辦的買菜幫,居然攤商有石榴,我後來還特地帶小朋友去看。我們可以透過跟老闆的交流而去了解食物背後的故事,這樣的市場價值可以透過這些方式傳承下去。 楊語芸: 年輕人在我們觀察真的不太去市場,但是年輕人會去小農市集。通常這些市集都是假日辦,而且他們多是青農,賣的都是有機蔬菜。這是台北市場能接受的方式,所以或許傳統市場在桃園以南也許還保留著,但台北新北可能變成這樣子的樣貌。 李俐慧: 如秀珠姐說的,每個城市都要有他自己的市場。而語芸說,台北的市場也有他特別的樣子。 每個市場應該要有他自己的樣子,因為就是那裏生活的集合。雖然台灣是島國,是很小的地方,但是每個非常小的鄉鎮都有自己的在地特色,我們要努力的是在這個地區生活的共同生活樣貌,從我們生活長出我們想要的市場。如果這麼作我們就有很豐富的市場樣貌,讓我們在生活中就可以接觸很多有特色的市場。 很感謝大家跟我們分享,並且參加,歡迎參與我們之後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