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
flask 2.x
參考來源:
在開始這個範例之前請先確認你已經有確實的安裝flask,如果還沒有也不用擔心,只需要簡單的安裝命令:
安裝之後各種相依套件就會自動載入,我們就直接開始建置第一個應用。整個過程都是配合官方文件的Quickstart再加上一點自己的說明。
開發工具的部份就請自行決定是使用vs code、pyCharm或是其它你所熟悉的工具。個人所採用的是pyCharm。
記得,開發app的第一個動作一定就是建立一個虛擬環境,除非你是直接在container內開發。
首先,建立一個app.py
的文件,文件內的程式碼如下:
__name__
就當做是約定俗成的一個作法,主要是讓程式知道根目錄所在hello_world
包裝成一個路由(router),其url為/
p
顯示Hello Flask.就這樣,先保存它。
打開你的command line,pyCharm的話就是alt + f12
,並且輸入下面命令:
--app
後面所接的app就是跟flask說應用程式的所在,以我們的範例就是app.py
,如果是官方範例所設置的話就是hello.py
正常來說在執行上面命令之後會得到下面回應:
執行命令接的參數還有很多,但不急,總是會慢慢瞭解。
成功執行命令之後系統會跟我們說連線的ip+port,很明顯的就是127.0.0.1:5000
,點擊之後會看到如下內容:
系統在執行的時候有跟我們說這只是開發用的服務,一般來說我們不會在正式環境中這樣佈署,相關部份後續都會有說明。
基本上flask的命令功能是結合Click,這我之前有翻譯一半,不過還沒有翻譯完就是。
三個常用的執行參數說明:
--app
,基本上就是指定執行程式,如果你的執行程式也剛好叫app.py
的話是可以不用特別指定的,直接flask run
就可以,另外有幾種作法:
--app src/hello
,指定src
資料夾內的hello
--app hello:app2
,指定hello
中的app2
,其中app2
指的就是Flask的instance,也就是我們程式中所設置的app2 = Flask(__name__)
-app hello:create_app('dev')
,這是工廠模式的作法,這邊並不打算說明,但這會是未來我們主要採用的方式--debug
,當我們在執行命令中加入--debug
的時候就代表進入debug mode,這對於我們開發時候除錯很有幫助--host
,往上回頭看我們執行的時候,系統所給出的連線ip是127.0.0.1:5000
,這是一個本機位置,可是當指定--host=0.0.0.0
的時候就代表這個服務是open的,區網內的人都可以連線(除非你防火牆沒有設置開放對應port)當然你還可以利用flask shell
進入互動式命令,這可以在後續我們建置Model要初始化資料庫的時候會有機會用到,不急著說明。
恭喜你,你已經成功執行第一個關於flask的應用程式,而且也知道執行應用程式的時候有三個常用的參數可以設置。目前來說,有疑問是正常的,沒疑問也不奇怪,正熱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