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Options
→ Preferences
或者輸入 CTRL+P
都能開啟設定畫面。
Language
→ C++
→ C++ Commands
可以設定編譯時的編譯器指令。理解前可以先忽略。
需要 C++11
時可在這裡加入 -std=c++11
。例如:
Language
→ C++
→ C++ Snippets
可設定程式碼的樣板。不同於其它 IDE 常見的新檔案預設程式碼,CP Editor 是嵌入一段程式碼。
比較接近函式庫的概念,不過競程只能上傳單一檔案,因此採用直接嵌入的方式。
Language
→ C++
→ C++ Parentheses
可調整與括號相關的設定,像作者一樣覺得自動補完下括號很煩的話,可在這裡關掉它。
不用再自己複製範例測試資料、複製題目 ID 作為檔名,Competitive Companion 幫你一鍵搞定!
Competitive Companion 可在支援的 Online Judge(國外主流 OJ 大多支援,但國內的大多不支援)題目頁面,解析網頁內容後,將題號、範例的測試資料內容等打包傳遞給需要的程式。CP Editor 可以接收這些打包後的資料,自動建立新檔案,並將範例測試資料加入右下的測試資料中。
在 Extensions
→ Competitive Companion
可將此功能打開,可和 chrome extension 的 competitive companion 互動。
Competitive Companion 載點: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competitive-companion/cjnmckjndlpiamhfimnnjmnckgghkjbl
以 Kattis 舉例,原本題目頁面會有幾筆測試資料作為參考,並且做初步的驗證用,如下圖:
原本要自己複製過去,但 competitive companion 可一鍵自動解析後,將資料傳給 CP Editor,就不需要自己複製,非常方便。
可惜的是,由於台灣產的 Online Judge 們沒有紅到國外,因此 competitive companion 並不支援。
注意:UVa 雖有被支援,但必須在原網站上使用,不能在 Lucky 貓或 ZJ 等網站,或者本講義提供的 UVa 題目連結使用。
另,目前(2022/08/29)分析出來的輸出和輸入皆會在最前面有個多餘的空白行。
有興趣了解差別再閱讀就行。需要一些電腦相關知識。
x64
v.s. x86
: 位元作業系統選前者, 位元作業系統選後者。現在 位元系統已很少見了,不知道怎麼選時就選 x64,除非電腦超級超級舊。portable
v.s. setup
:前者是可攜版,不需要安裝也能使用,公用電腦等沒有安裝軟體的權限時也沒問題,但需要額外設定。後者是安裝版,如果是自己電腦,安裝比較方便。with gcc and LLVM
v.s.
:前者自帶編譯器,後者沒有。當你想用自己喜歡的編譯器時的上級者選項。如果自己沒有編譯器或不會設定,選擇後者將無法執行程式。如果選擇 portable 版本,需自行設定負責編譯用的「編譯器」所在位置。
mingw64
的資料夾。bin
的資料夾。c++
的檔案。如果有設定顯示副檔名,會是 c++.exe
bin
的更後面的空白位置,點一下滑鼠左鍵,會顯示實際路徑,複製下來;以下圖為例,會是 D:\Download\cpeditor\mingw64\bin
(請不要照抄,每人狀況不同)Options
→ Preferences
開啟設定視窗,找到 Language
→ C++
→ C++ Commands
C++ Compile Command
裡 c++
前面加入上面複製的路徑,用 \\
來隔開路徑和 c++
,再用雙引號把路徑開始到 c++
為止包起來
c++ -Wall
就改成 "D:\\Download\\cpeditor\\mingw64\\bin\\c++" -Wall
(請不要照抄,每人狀況不同) -static
"D:\\Download\\cpeditor\\mingw64\\bin\\c++" -Wall -static
(請不要照抄,每人狀況不同)如果操作正確,應該就能正常編譯了。
Loading embed note
競程:外傳
, 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