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公投意見發表會逐字稿共筆】12/11 17:00-18:00 第 20 案 珍愛藻礁公投 * READr 會在每一場發表會後整理懶人包,會附上此逐字稿的連結,歡迎大家一起共筆 * 逐字稿將以 CC0 方式授權(可直接使用不用授權) * 共筆時,請不要在同一個段落同時編輯(若該場已有主打者,可以將您影片的時間往後調 30 秒、1 分鐘或 5 分鐘,透過時間差來補足主打者未盡之處) ## 資訊 {%youtube k_NO1xflaC4%} 主文: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 正方:潘忠政 反方:洪申翰 主持:王韻茹 貢獻者(想要具名的可以把名字寫在這): ## 逐字稿 -- 逐字稿到時候會打在這裡 -- ### 正方代表第一輪論述 (timecode:) 大家好,我是珍愛藻礁公投的領銜人潘忠政。今天要在這裡向大家表達我的感謝與祝福。 首先,我要感謝上蒼,賜予我們台灣這麼美好的山川與海岸,我們台灣面積雖小,但是橫跨了熱帶和亞熱帶,高山林立,垂直高差將近4000公尺,擁有多樣性的生態系,孕育出各式各樣的生態、生物種類。 根據估計,台灣的物種至少超過15萬種以上。其中將近3成是特有種或亞種。很幸運的,我們就住在這一個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的寶島。在這些豐富的自然環境裡,我特別感受到,上蒼賜予我一個非常珍奇、全球最大的淺灘現生藻礁生態系。 #### '藻礁生態珍貴 許多環境學者專家皆投入研究' 許多學者專家都認為,這裡具有世界自然遺產的價值,國際海洋保育組織 Mission Blue 也把它列為東亞的第一個希望熱點 Hopes Spot。這是台灣的驕傲,而我曾經在這裡住過超過33年,這裡曾經是我的夢土,現在也是。 過去30年,我自己在桃園海岸的現場,我充分的體驗了這個全球最獨特的生態系的情趣。在我的孩子還小的時候,夏天的午後,我會帶著他們到這裡。他們會在潮池裡面學游泳、遊戲,然後他們會爬到礁體上去跟螃蟹玩耍,然後玩膩了他就會到沙灘,再玩累了又進入水裡泡一泡,我們就這樣子玩到天黑,不想離開。 2012年我認識了藻礁媽媽劉靜榆博士,在她引導下,我對藻礁的生態系和藻礁的成因,有了更豐富的認識,那之後藻礁就成了我的後花園。我特別喜歡在夜幕低垂的時候,就是退潮的那個時光,走進它的環抱,因為那是它展現豐富生命力的一刻,這個時候魚蝦蟹貝,到處都是。 2017年以後,隨著中研院的生物多樣性中心陳昭倫博士,來到了大潭藻礁。他帶領了團隊做了更多的調查與研究,我們發現到了一級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接著東海大學的林慧真老師,也在我們大潭藻礁發現到了頂級獵食性的裸胸鯙,數量非常得多,這代表這個地方的生態非常穩定,而且豐富。 然後,我們也在劉紹倫博士的調查資料看到了,這個地方的造礁藻類有27種,其中有21種是世界新種,而其中有9種是台灣的特有種。天啊,這是多麽令人驕傲的數字,我們為這個感到多麽的榮幸啊! 從此,我說得出更多這個地方生物的名稱,我也帶領更多大小的朋友進入藻礁,探索那裡的生命及機。這裡是很容易親近的自然教室,你不會游泳沒有關係,你沒有帶浮潛的裝備也沒問題,只要願意走進來,海洋生態就在潮池裡,就在藻礁的孔隙裡呈現給你看。 根據走過5000公里全球海岸的劉烘昌博士,他告訴我們,他說,桃園藻礁雖然歷經了40幾年的污染,但是他的螃蟹豐富度遠高於國家公園的墾丁公園。多麽神奇,多麽美妙。一個污染了40幾年的海域,竟然他的蟹類豐富度,竟然會遠遠高於長期有國家經費在維護的墾丁國家海岸。 所以如果用這樣的數據來看,我們發現到,這裡應該被留下來。劉博士也說,這個地方的寄居蟹可能是全球密度最高的地方,小朋友最喜歡來這個地方看什麼?看的是派大星,每一次來到這個地方,大概都可以讓他們看到幾隻,讓他們非常興奮。 有一次荒野親子團的小朋友們,他們平常就有觀察的經驗,所以眼睛特別的銳利。在某一次一個多小時的觀察裡,他們發現到了30幾隻的派大星,我在他們驚奇快樂的眼光裡,看到了這個地方應該被保留下來。也因為夜觀實在非常富有情趣,所以不久我們的夜觀活動的報名,都在很多的時間內,比如說如果是100個名額,大概十分鐘內就會秒殺完畢。報名完畢之後,我們的網頁就會有許多哀嘆他們沒有來得及報名的這樣的留言。 #### '政府保育國寶地景失職 公投或能讓藻礁翻轉命運' 我也在各種報導裡面,認知這裡他的地質和地景的特殊,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告訴我,光是看到這樣的地質,它就應該有資格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台大教授、地質系的教授陳文山教授,他也盛讚這裡有國寶級地景的價值。 而我們知道,這裡的生態系和整個附近的海洋,其實是聯通的。這種密切的聯通關係,是當外面如果有被提防包圍,就算是留下一些棧橋的縫隙,也將大大改變這裡的環境。 能夠享有藻礁帶來的這樣知性、感性的情趣,能夠在今天呢讓大潭藻礁還有一絲透過公民投票來翻轉命運的機會,我在這裡要特別感謝以下的人士。 首先是台大海洋研究所退休的戴昌鳳教授,和公視我們的島的柯金源老師,他們是最早認識、確認桃園這一座生物礁,是全球稀有、有別於珊瑚礁的藻礁的前輩;接著是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中心的劉靜榆博士,有她深入的調查和堅持保育的決心,才啟蒙了無數志工無悔地追隨;隨著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昭倫博士他號召了一群學者投入大潭藻礁的調查研究,有們紮實的研究基礎,更提升了我們守護的意志;我也要感謝我們律師團隊的夥伴們,在他們專業的法律剖析下,我們了解政府在保育上的失職,也堅定了我們要持續為堅持請命的決心。 #### '感謝過去環保夥伴也共同見證觀塘案 顯示政策有轉圜空間' 感謝全國環保團體,感謝所有在搶救藻礁的路途上,一起為藻礁發聲、連署,讓完整保留大潭藻礁的願望尚存一線生機的夥伴;我也要感謝如今支持政府再外推方案的幾位重要人士,比如說詹順貴律師,他是當時發揮了專業的堅持,讓範圍高達900多公頃的觀塘工業專用港必須進入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守住局部的程序正義,也讓大潭藻礁能苟延殘喘到現在,否則三接的環差審查,可能在幾個月間就倉促地通過了。 2018年,他也曾和環評委員鄭明修、時任農委會副主委的陳吉仲一起向台電、中油遊說,希望三接、四接能夠整併到台北港,一方面守住桃園的藻礁,一方面也守住基隆外木山的美麗珊瑚得以保留。雖然後來任務失敗,但證實了觀塘不是三接唯一的方案,而且他也曾在個人的臉書,直接表明觀塘三接其實是政治決定,不是專業的判定。 我也要感謝前行政院能源與減碳辦公室委員,也是中興大學環工系的莊秉潔教授,過去他提供觀塘是三接最差場址的論述基礎,鼓舞我們力抗三接不當開發的士氣。特別是他在2017年曾經從中油公司的顧問口中,得知三接開發,其實台北港是比較快的資訊,這個資訊提供了三接政策是可以轉彎的重要證據。 我也要感謝今天在場洪申翰委員,洪委員過去一直是我們在能源轉型上諮詢的對象,他提供了觀塘不蓋三接,能源轉型也可以有其他的方法可以達成的重要論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8月11日,我們在台北相遇,洪委員告訴我一段讓我震驚的話。 洪委員說,鄭文燦市長曾經對經濟部高層表示,接受站跟高原電廠,不能通通給我,我只能接受一個。這句話也證實了觀塘真的不是三接唯一的方案。雖然目前我們價值取向不同,但我深深感謝以上各位當時的言論,點出了觀塘不是三接唯一的方案,以及政府在三接政策上,其實是可以轉彎、卻不轉彎的證據,可以作為全體公民認識藻礁公民議題⋯⋯(時間鈴響) ### 反方代表第一輪論述 (timecode:) 主持人、正方代表潘忠正老師、電視機網路朋友,大家好,我是洪申翰,代表反方參與公投說明會。用最慎重態度、最後一場說明會,說明我的想法,尤其是想說很久的心裡話。 潘老師是我過去的戰友,也是舊識,今天很好機會,我們為各自相信、認同的事情來努力,來論述、來爭取。 #### '共同能源目標未變:非核、減碳、護藻礁' 首先,我想先從那麼多年來很多環境組織、環境行動,共同目標來講起,非核、減煤、護藻礁,這三個重要目標。我自己在媒體上好幾次聽到,潘老師說到非核、減煤、護藻礁,是他發起公投、連續行動很重要的目標,我可以站在這清楚說,這也是我投入環境運動、相關工作,重要的價值,但這也是目前執政團隊在能源政策上設定要達成、做到的目標。 這中間每項都可以在過去幾年越來越清楚推進。非核,一直以來台灣處於地震帶,使用核電風險比其他國家高,經不起核災衝擊,所以幾座已經達到年限的四十年機組,該除役就除役,始終達不到標準的核四不該啟用,這些年關於非核家園的路徑,都一步一步執行中。 減煤減空污也一樣,這三四年減少中火、興達電廠,這些最老舊的燃煤幾組發電量,尤其在秋冬的空污季,看到台電整體電力系統空污排放比2015年少將近一半;當然,也知道,其實很多中南部朋友還是不滿意,因為中南部還是在空污重災區,這是他們一直以來的無奈。 #### '現方案已保留「生命奇蹟」藻礁區,僅影響 0.4 公頃落墩處' 今天大家最關心的護藻礁,從馬政府時期,當時的政府核定232公頃的版本,把所有潮間帶藻礁全部挖掉、破壞後,蔡政府一路縮減面積,2018年提出岸上23公頃方案。 有些人會以為這還是破壞十分之一岸上藻礁,這其實不正確理解,23公頃是用早年已經開放的區域做使用,潮間帶上最珍貴的g1g2藻礁區,就是剛剛潘老師講到,豐富生態,甚至講到他是生命奇蹟的藻礁區,其實現在都已經全部閃避掉,也全部保留下來了。 潮間帶裸露的藻礁都保留下來,那海底的藻礁呢,今年五月行政團隊提出在外推訪案,讓工業港離岸1.2公里,成為名符其實的離岸接收站,再度閃避將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海底藻礁礁體,沒有錯,因為要拉海管到岸上,興建棧橋,落住落墩地點還是會有藻礁受到影響,大概0.4公頃左右,確實事實。 我們都談事實,但不要忘了,這把會影響的藻礁降低到將近百分之一以下,如果不是為了護藻礁,我們為何一而再地修改方法?如果不是已經理解藻礁價值,為何權力留下完整潮間帶藻礁,在要盡力的閃避海底下的藻礁礁體呢? 我們目標真的沒有那麼不同,而且這三個目標,剛剛說的,非核、減煤、護藻礁,其實都已經大步往前走了。 這段時間,我還是會收到很多年輕朋友、同學,他們知道三接方案,不是容易的選擇;但他們會問,現在的在外推方案,真的已經是最好的方案了嗎?我的回答,是的,我認為這已經是當下最好的方案了,原因不難離解,因為要把三階遷離大談代價很大,但現在方案其實已經對藻礁、對生態影響最小的方案了。 #### '燃氣取代碳排兩倍的燃煤 讓大潭取代中南部舊燃煤機組' 我們可以從燃氣在能源轉型角色開始談,現在確實我們需要更多燃氣來快速減少燃煤,因為燃煤發電他的空污重金屬排放都是最高,他的碳排放是天然氣兩倍,而天然氣幾乎沒有重金屬排放,這是為什麼,我們希望用相對污染較少的天然氣取代污染最多的燃煤發電,以氣代煤,如果三階按照計畫完工,我們可以讓大潭電廠,有足夠氣源發電,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多出一些天然氣發電,來取代中南部舊的燃煤機組,更進一步改善中南部空氣品質。 算下來,如果三接無法如期完工,大潭電廠可能每年少發130幾億度電,算起來大概五百萬頓燃煤左右,如果三階無法完工,中南部燃煤機組會需要多燒五百萬頓燃煤,第二,因為燃氣快速升降仔特性,需要更多燃氣來做供電風險管理,天然氣機組升降載快速的特性,一兩個鐘頭內可以從零升到滿載,這非常非常適合搭配再生能源,比如太陽光電、離岸風電,間歇性綠能,他們高低起伏成為非常好的互補關係、組合。 在這個能源轉型過渡期,他是非常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這是笨重核電,無法取代的功能,不要忘了,核電從零到滿載至少三天以上時間,所以有足夠燃氣其實是我們好好管理我們供電系統非常重要的應變手法。 尤其極端氣候下,已經經歷過去沒發生過的高熱,跟用電曲線,造成電力系統威脅。燃氣發電在供電管理上重要性,越來越倍凸顯。 所以如果要把三階從大談遷離,不管遷到哪裡,即便是正方所主張的台北港,都會有時程大幅延遲問題跟代價,至少都要十年、十一年以上,之中改善騎乘會有十年以上延期,這對於原本就是空污重災區的中南部居民來說,當然是很沈重的影響。 #### '核電不夠彈性 三接即時上線是提供供電風險應變籌碼' 在供電風險上也一樣,三接沒上線,天然氣供氣氣源相對不足,少了很多可以拿來作為供電風險管理的應變籌碼,我們就算不用缺不缺電來談,但電力系統若在燃氣不夠狀況,確實風險也會提高,這些都是三接遷離大潭的代價,尤其會使非核、減煤、護藻礁更難兼顧,這些代價我們很難視而不見。 但很多人問,在推外推方案,對藻礁影響呢,我認為必須從手上科學證據說明。 潮間帶的藻礁,剛說了已經全都保留下來,海底藻礁也一樣,百分之九十九,其實都已經閃避迴避,因為工業港在外推以後,深度足夠,不用再峻挖,可以大幅減少對海域的侵擾,那剛說這工業港施作範圍,其實已經到不會再有原生藻礁礁體的深度,工業港防波堤不會破壞到海底藻礁礁體,唯一可能會有影響,剛說的剩下在棧橋落注落墩的地方,大概0.4公頃,但這已經是壓低再壓低,壓低到百分之一以下了。 #### '三張考卷說:是要一科獨強,還是三科兼顧?' 從生態來看,已經有好幾位生態學界的老師們寫文章、投書,目前幾個受到關注的重點物種,認為他們都不會受到三接工程造成難以回復的影響,綜合以上,就像剛剛說,遷離三接的代價其實真的不小,但再外推方案對於藻礁或是生態的影響,真的已經降到最低。這是為什麼我認為,現在的方案已經是最好的方案了。 事實上,有同樣認知的也不是只有我,大家可以在媒體上看到有很多在年初曾經投入到公投連署的環保團體或者是環境專業者,也同樣的判斷。我其實想要用一個比喻,來比較完整說明我的想法。 不管是哪一個三接的方案,其實都有三張考卷擺在眼前,第一張是藻礁生態保育,第二張是快速減煤、減空污,第三張是供電風險的管理。也許如果我們把三接遷離大潭,藻礁生態保育你可以拿到98分、100分,可是可能會讓其他兩張考卷,減煤跟供電的風險管理掉到50分以下,變成一科獨強,兩科死當。我認為這不是我心中最好的方案。 我心中最好的方案是希望這三張考卷,都能夠拿下85分以上,不放棄任何一科,因為每一張考卷背後,都有一大群報以期待、也需要被照顧的人,而今天再外推方案,就是我認為如果能夠好好搭配能源效率管理的政策,就是我心目中三張考卷都能拿到85分以上的方案。 剛剛正方其實談到很多的問題,我也會在下半段來回答謝謝。 ### 正方代表第二輪論述 (timecode:) 這個畫面我想大家應該不陌生,在四天前潮水退到海平面下兩公尺,我和許多朋友見證了不會說話的藻礁,當時包括開發方也在現場。三街工程無情的鋼樁,直接插入他們的軀體,揭穿許多謊言和留言。 2009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耶路撒冷頒獎典禮上說,以卵擊石,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的那方,雞蛋好比社會中弱勢,他們相當辛苦,必須在艱難環境,和面臨被威脅狀況,在這狀況下求生存,非常痛苦。如果我們願意,也可以跟雞蛋站在一起,共同關懷、協助、抵抗,近一步塑造更加有閃美好環境。 這麼多無法發聲的弱勢中,誰最為弱勢的族群呢?其中之一就是環境,環境不能為自己說話,藻礁不能為自己說話,藻礁下魚蝦蟹貝,他們都不能為自己說話,因為他們不能說話,他們所處環境受到經濟開發影響,被侵擾時,當棧橋機樁直接插進來傷害他,甚至快要直接殺害他時,他們也都坑不出一句話,他們完全沒辦法為自己說話,甚至,我們因此要為環境站出來說話,為守護環境站出來說話,這不是單純保護運動,同時守衛、保衛台灣價值。 #### '像當年保護黑面琵鷺、石虎 搶救藻礁仍能做得更好' 過去做很好經驗,比如台南七股,從1990年代全球黑面琵鷺,他數量剩300隻,到台灣渡冬150隻,我們經歷三十年努力,全球黑面僕祿數量現在到五千多隻,正式突破五千關卡,其中作為黑面琵鷺主要渡冬地點台灣,今年紀錄3112隻,占渡冬數量60%,高居世界第一。當石虎的家園被破壞時,我們也站出來為他說話,特別是石虎家園要被開闢條馬路,我們不只為他說話,還站到街頭上抗爭,在媒體上這件事流傳好幾天,因為大家關注改閃道路措施,今年石虎路殺死亡數量大幅減少。 同時也為了保護國家特有自然資產、風險、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植物,台灣畫設一座座國家公園,我們做這些就是因為知道,土地的價值、環境的價值,超越當代生活在世界的人們,我們也因此而高貴。 然而就像說明會第一場陳憲政律師說的一樣,我們仍然有許多機會檢視去做得更好。 #### '環評程序不正義及場址適合度仍是問題' 在這次搶救藻礁過程中,看到法律程序沒被落實造成的傷害,例如政治力介入,環評委員多數決取代專業評估,造成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使原本要遏阻侵擾環境、肆意揮霍下一代子孫資產的環評大會,淪為投票大會。 以及原本各方期待能公開公平對話,讓更多科學事實被證實被討論,防止行政機關會專斷獨行的聽證會,也沒有開啟,這些都深深傷害我們珍愛的民主價值,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因此走向公投制度,與全體台灣人民一起檢視目前方向。 蔡雅瀅律師也在前次說明會中分享重要訊息,就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大潭並不是適合興建的場址,因為這邊的冬季,它的風速非常的強勁,它的海浪非常得高。液化天然氣有所謂沈睡的氫彈之稱,若是要在這樣危險的環境,做天然氣的卸收,就是讓操作的船員、這邊的環境和附近的居民,把他們的安全陷入極大的危險之中。 公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公投過了之後,依據公投法第30條的規定,若是關於法律複決,原法律於公告之日算起第三日起,它的效力就失去了,若是關於重大的政策複決,應由總統或權責機關,為實現該公民投票案的內容為必要的處置,所以公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我們應該要堅定的站出來,為自己所認同的信念來說話。 很感謝民主前輩們,在過去用好幾個世代,努力的奮鬥讓我們今天有了成果。他們為台灣爭取到了行使直接民權的權力,從這段歷史來看,雖然好像很遙遠,但是台灣人真正透過公民投票來行使憲法明列的創制權和複決權,也不過是短短的幾年。 公投在最近十年,透過許多學者組織、公民團體繼續的爭取,我們才擁有這個寶貴的權力。所以大家一定要站出來投票,這不只是維護你自己的權益,同時也是去回應我們民主前輩們的熱心、熱血與心意。 你或許也聽過,反正投了票,政府也不會照樣做啊,這一類的話。或許是他們不相信政府會照公投的決議去做,但是我要再強調,事實上公投是有法律效益的,所以這次我們站出來是有力量的,也歡迎你把這樣的資訊分享給他,讓他跟你一起去投票。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說,不做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啊。但是你不告訴政府的想法,其實也就是等同認同現在政府原本的政策方向,認同政治人物背棄原本承諾的狀況。 珍愛藻礁公投,是第一個由公民發起,為了環境說話的公投。這一次,我們投票是為了心中的那個價值,不再是為了某個政黨、或是為了某個政治人物。我們清楚的知道心裡的價值就是守護環境,就是要把美好的環境留給未來。這件事情絕對不會錯。 因為我們是那麼的熱愛這片土地,熱愛台灣人以及我們的下一代和我們的子子孫孫,所以如果這個是你的第一次投票,那我要恭喜你,因為這片藻礁極其珍貴、獨一無二,全世界都想把他留下來,而你、我是唯一有機會來做這個決定的人。 當你以後跟親朋好友分享你的第一次的投票的經驗的時候,不是去講我投給誰、投給誰,而是去告訴他,你的第一次投票就是在保護環境、守護藻礁,向全世界都越來越重視的環境,相信民主自由價值的時刻,你站出來支持追求民主、守護環境的台灣價值,你會為自己感到驕傲,你身旁的人也會對你感到敬佩。 因為公投,幾乎所有台灣人都知道,桃園有著豐富的藻礁生態,我可以想像,為了我們的生物課本、地理課本、社會課本,將會記載著大潭藻礁以及桃園完整的藻礁海岸。全台灣的小朋友們,他們都知道台灣有著世界獨一無二的特殊地景和生態,一年四季,家長們、學校的老師們,都會帶著學童來到這片海域來做戶外教學,做生態的觀察。 在這樣的學習裡,我們不只可以看到螃蟹、蝦子、魚類、貝類、珊瑚等等眾多生物的自由自在的樣貌,我們也可以教育孩子對生命的尊重,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難以分享,相當難能可貴的一堂課。 此外,也可以藉此與孩子們分享環境與保育的重要,並分享當時我們是如何投下同意票,保衛這片美麗的海岸,我們彷彿中孩子們清澈的眼裡,看到多一分的感謝。 幾年前,已故導演齊柏林的紀錄片《看見台灣》,用空拍的鏡頭帶我們看見台灣的美好,感動了許許多多這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裡面也紀錄著藻礁美麗的身影,同時我們也可見了台灣為了養育我們所留下的傷痕與哀愁。 對於環境我們要的太多而環的太少,我們還有機會去彌補,我們還有機會去為這片土地療傷。讓我們一起行動吧,就從12月18日第20案「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 岸及海域?」投下同意開始,讓台灣未來的每一步,都與我們深愛的土地共同前行,謝謝。 ### 反方代表第二輪論述 (timecode:) 主持人、正方潘忠正老師,還有電視機前、網路商朋友大家好,我是洪申翰。 謝謝剛剛老師第二段發言,那針對幾點,我想先做回應,例如剛剛潘老師講到那張鋼構對藻礁礁體照片,其實那張照片並不是新聞,也並不是新的資訊,這其實是在2018年環評時我們就知道,棧橋落柱地方確實還有藻礁。在我讀到資料裡,從沒有隱瞞。 但是更精確說,這是整個工程極少數影響到的藻礁礁體,0.4公頃。我要提醒工業港面積整個超過1000公頃,外推以後工業港,幾乎是會閃避海底所有礁體,所以我其實想說,我們如果希望我們可以在三接作法上,找到最好方案,我認為我們應該用客觀事實,來評估各項影響。 #### '場址適合度問題,反方:該專家後續修正想法的心路歷程,不應被漏掉' 剛剛潘老師也講,莊秉潔老師之前談到的這個台北港跟觀塘之間差距,引用說觀塘港其實在風速上不適合成為接收站,但我其實都覺得,正方都漏講很多資訊,莊老師確實一開始對風速提出非常多提醒,但也在他後來掌握更多科學觀測資料後,包括請教實際有操船經驗專家後,知道他想法應該修正,這也是為何他後來願意認同再外推方案的原因。我覺得這些轉折過程,不應該被漏掉。 沒錯,這整個工業港工程,對藻礁不是一百分的零損傷,但我要說,這樣就要像正方團隊常在媒體上說,是在毀滅藻礁,或者讓藻礁慢性死亡嗎,其實這的離事實太遠。 我可以理解團隊秉持對生態保育的熱愛和使命,但我想說,我真的好幾次在媒體上,看到你們說,現在執政黨就是要判藻礁死刑,把藻礁安樂死,甚至說,民進黨就是一心要毀滅藻礁,其實我非常想要嚴肅的問,這樣在媒體上的發言,這樣極端化的做法,真的公道嗎?真的符合事實嗎? 如果我們真的要判藻礁死刑,為何把藻礁方案一改再改、一退再退,只為了求取更大保護範圍。 提案方的說法,其實當然有很多專業者已經出來討論,甚至有反駁,也許真的是出於大家對藻礁的熱愛,但我真的想提醒,這些刻意、極端化、拒絕對話的描述,很難帶領整個社會去找到能兼顧更多價值的三階最佳方案。 潘老師,其實我們心裡都清楚,這些年來,桃園在地的保育團體,率先大聲疾呼希望社會重視藻礁,生態學界也響應專業投入,還有桃園市政府跟中央政府努力下,其實藻礁生態價值跟珍貴,已經被廣泛討論。桃園沿岸27公里藻礁保育,也有很多進展,從工業廢水全面管制,到劃設關心藻礁保護區,到現在大潭三接離岸建港在外推出去,這些都是明明白白保育運動的成果。 我自己其實也在外推方案規劃過程中,試圖盡一份力,讓接收站方案,對於藻礁保護更友善,更周全。坦 白說,我看到各方都一步步努力推進,為這些不會說話的藻礁,就如你說,努力,希望擴大保護範圍,這個由民間在地驅動的運動,成果豐碩,這也是我對潘老師、桃園夥伴,心存感激地方。 不過,我確實也對走到今天發展,感到無力遺憾,即便我們對大談藻礁保育、接收站規劃,還存在想法差異,但我打從心底認為,真的不用為自己階段性完美期望,而一定要用這些在媒體上極端化的語言,甚至誇張的語言,去否定其他人的努力,塑造某些人好像十惡不赦的惡魔形象,這不但扭曲事實,也在不知不覺中貶低各方過去一起努力的價值,我認為真的沒必要這樣,對過去或者未來的保育運動,我認為都不是好的。 現在擺在眼前的事實是,藻礁帶來的生態價值已經被保育的越來越好,政府投入資源也越來越多,三階方案蓋在離岸海上,離藻礁熱點生態豐富地區也越來越遠,所影響的海底礁體,低於百分之一,這中間沒看到有誰,是願意當藻礁殺手的。 #### '付出再外推方案成本 是展現執政團隊已為保護藻礁盡最大努力' 我想在這裡,爆一個親身經歷的料,在今年初,有很多年輕的朋友跟民間團體投入到此案的連署中,但他們其實都表達,他們其實也不是專家,也不確定如果遷離三接是不是真的比較好,但是希望政府再一次的思考,還有沒有更好的做法。小英總統確實聽到了這樣的聲音,所以她好幾次召開相關部會的會議來討論,我也有參與。 小英總統請大家再一次的檢視,是否可以在不大幅影響時程的狀況之下,再擴大對藻礁的保護,因為很湊巧的,這中間有一個時空條件的改變,也就是原本在大潭海岸外面有一個離岸的風場,去年因為飛安的問題被取消,所以騰出了工業港再外推500公尺的空間。 坦白說,一開始,部會確實感到很危難,因為不只是要多花經費,來修改計畫,還等於要把已做過的環評再重做環差。但的確,確實是因為小英總統這樣明確的要求,只要還存在「能夠做得更好的空間」,行政團隊就要最用力地做到,在不大幅影響時程的條件之下,盡可能地保護藻礁,這是我在現場聽到的,所以我很清楚。 是這樣子的意志,才促成了現在這個對藻礁影響縮小再縮小,甚至最小的再外推的方案。希望重新拿出這個努力過後的成果,再一次的爭取社會大眾的支持。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能夠說服許多,原本有投入連署的環保團體跟環保專家,願意表態跟投下不同意票的原因。 剛剛講到公投,沒有錯,但我自己很希望各方都可以在這個公投裡面,提出負責任的做法,尤其是政黨。我知道這一次的公投案提案的是民間團體,不是中國國民黨,但是我們心裡都很清楚,這是最有實力、能夠為同意票動員的,還是是國民黨。 但是這個最大的在野黨,從最早一開始提出232公頃,要把所有藻礁都挖光的方案,後來跳掉把三接遷離大潭,但到底要遷離到哪裡,這是大家很多人都共有的問題。 其實他們也講不出來,提案方說要遷到台北港,但國民黨最大在野黨,其實也微微諾諾,因為他們的侯友宜市長,洪孟楷委員,鄭戴麗香議員,很多地方居民強烈反對,所以國民黨也不願意積極說服這些地方民代,接受遷移到台北港。 那他不要三階,那有什麼提出其他建設性能源方案嗎?沒有,他們還是阻礙綠能發展,說要減煤,但又開記者會說燃氣不好,還用什麼呢,難道是馬英九前總統的核四嗎?但核四的斷層問題、工程問題解決不了。 簡單說,我們看到很多政黨在這裡,他們並沒有想過,如何當個負責任的公投行動者,所以他什麼邏輯衝突的主張都可以說,只要反對就好,不用講任何建設性方案,更不打算,要來面對到底要付出多少代價,因為擺明,他們並沒有想負責任,我想問,這是在幫藻礁,還是在害藻礁? 所以我今天想說,為何需要在這麼艱難狀況下,做出求取平衡方案,因為我們必須負起責任,不可能閃避,更無法像國民黨這樣,講一堆邏輯兜不攏,又不負責任的訴求,而且事實上,如果回顧整個三接方案歷程,我認為我們跟公投提案方對藻礁價值的認識,並沒有太多差異,如果說還存在不同地方,確實是執政者身上還要擔起其他更多責任,包括必須兼顧持續減煤減空污,必須全力降低供電風險不確定性這樣任務,真的沒有辦法輕言放棄任何一張考卷,這是三接計畫為何這麼艱難,但是必須存在的必要性。 三接這個案子,其實在台灣社會已經爭議了很多年,現在提案方發起了公投,這當然是一個挑戰,但我也願意把這次公投當成是一個機會,一個讓執政團隊重新說服社會,再一次授權我們把事情做好的機會。 所以我希望在這邊用最坦誠的態度,爭取各位能在這一次第20案的公投案,也就是三接的公投案,請大家投下不同意票。麻煩大家了,謝謝,也謝謝潘忠政老師,也謝謝主持人。 ## 你覺得呢 來透過 polis 意見調查一下![直接前往該調查頁面](https://pol.is/8ias2ffbs6) <iframe src="https://pol.is/8ias2ffbs6" width=100% height=800px></iframe> ## 理由書 {%hackmd @billy3321/SyR4vkYPF %} ## 政府機關針對公民投票案提出之意見書 ### 行政院意見書 {%hackmd @billy3321/BJlUvyYwY %}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