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q1 Homework4 (quiz3+4) contributed by < [ranvd](https://github.com/ranvd) > ## 第三周測驗 1 根據 [Digit-by-digit calculation](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thods_of_computing_square_roots#Digit-by-digit_calculation) 的方法,一個數字 $Z$ 可以表示為 $(x+y)^2$,假設以 10 為底的話 $Z=(a_n+\cdots+a_0)^2$ 其中 $a_m=10^m$ 或 $0$,同樣的方式可以推廣至以 2 為底。如果將整個公式展開的可以表示成下面公式 $$Z=a_0^2+[2a_0+a_1]a_1+[2(a_0+a_1)+a_2]a_2+\cdots+[2(\sum_{i=0}^{n-1}a_i)+a_n]a_n$$ 接著假設 $P_m=(a_n+\cdots+a_m);\;Z=P_0^2$,其中 $a_i$ 代表 $2^i$ 或 $0$,因此可以列出遞迴關係式 $P_m=P_{m+1}+a_m$。在 $m$ 從 $n\to0$ 的迭代過程中判斷 $P_m^2$ 是否大於 $Z$ 即可判斷 $a_m$ 是 0 或 $2^m$。但為了不要每次都重新做平方運算,因此定義 $X_m=Z-P_m^2$,並列出遞迴關係式 $$X_m=X_{m+1}-Y_m$$,其中 $Y_m=P_m^2-P_{m+1}^2=2P_{m+1}a_m+a_m^2$。 又可以將 $Y_m$ 拆解成 $$Y_m=\begin{cases}c_m + d_m & \text{if }a_m=2^m\\ 0&\text{if }a_m=0\end{cases}$$ 其中 $c_m=P_{m+1}2^{m+1};d_m=(2^m)^2$,從這裡可以得知,當 $m=-1$ 時,$c_{-1}=P_02^0=P_0$,因此 $c_{-1}$ 為 $\lfloor\sqrt{z}\rfloor$,接著可以推導出 $c_m$ 與 $d_m$ 的遞迴關係式。 $$c_m=\begin{cases}{c_{m+1}\over 2}+d_m&\text{if }a_{m+1}=2^{m+1}\\{c_{m+1}\over 2}&\text{if } a_{m+1}=0\end{cases}$$ $$d_m={d_{m+1}\over4}$$ 因此從上面可以看到 $X_{n}=X_{n+1}-Y_{n+1}=X_n-c_{n+1}+d_{n+1}$,其中 $d_{n+1}=4^{n+1}$ 因此在初始化時須將其設為不超過 x 且為 4 的冪的數值。因此才會使用 `int d = 1UL << ((31 - __builtin_clz(x)) & ~1UL)` 做初始化。由於 $X_{m}\ge0$ 因此可以透過判斷 $X_{m+1}-Y_m$ 來判斷 $a_{m+1}=2^{m+1}\text{ or } 0$,並根據上述的公式來更新數值。 ```c int i_sqrt(int x) { if (x <= 1) /* Assume x is always positive */ return x; int c = 0; for (int d = 1UL << ((31 - __builtin_clz(x)) & ~1UL); d; d >>= 2) { int b = c + d; // Y_m c >>= 1; if (x >= b) x -= b, c += d; } return c; } ``` ### 使用 fls 取代 `__builtin_clz` 依據上述題到的內容,`int d = 1UL << ((31 - __builtin_clz(x)) & ~1UL)` 是要找出不大於 x 的最大 4 的冪。因此透過 fls 就可以正確的找出正確的數值,如下更動。 ```diff + int d = 1UL << (fls(x)-1 & ~1UL) - int d = 1UL << ((31 - __builtin_clz(x)) & ~1UL) ``` ## 第三周測驗 2 ## 第三周測驗 3 透過判斷 `i` 是否大於 $2^{n}$ 來減少運算的次數,之所以 $n$ 使用 16, 8 ,4, 1 的方式是使用了二分搜尋的概念,減少需判斷的次數。 ### Linux 應用案例 在 [include/linux/log2.h](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ob/master/include/linux/log2.h) 中有 log2 相關的實做。使用 `fls` 函式實做。 ## 第三周測驗 4 ## 第三周測驗 5 `ceil_ilog2` 與 `ilog2` 的不同在於,`ceil_ilog2` 是 $\lceil\log_2(x)\rceil$ 而 `ilog` 是 $\lfloor\log_2(x)\rfloor$。這導致 ceil_ilog2 不能直接使用 fls 找出最高為 1 的 bit。例如 `ceil_ilog2(0b1000)=3` 而 `ceil_ilog2(0b1001)=4`。 因此可以在取 log 之前先將數值減 1,這可以讓數值剛好是 $2^n$ 的資料取 log 後比原本還要小 1,但對於數值不等於 $2^n$ 的資料則不會有影響。因此在取完 log 後再無條件加 1 就可以得到 $\lceil\log_2(x)\rceil$。 ### 改進程式碼 參考 [include/linux/log2.h](https://elixir.bootlin.com/linux/latest/source/include/linux/log2.h#L21) 可以得知當 `n == 0` 時,ilog2 回傳的數值為 -1。因此以下改進也會遵循此規則。 ```c static __always_inline __attribute__((const)) int __ilog2_u32(u32 n) { return fls(n) - 1; } ``` 目前的實作有兩個缺陷,第一個是 `n==0` 時,函式的回傳值為 32,應該要為 -1;第二個是 `n==1` 時,函式的回傳值為 1,應該為 0。 根據上述的規則套用到現在的程式碼上,可以理解為當 `n==1` 時,最後回傳時不需要加 1;同時,因為 `n==0` 時必須回傳 -1,因此可以考慮讓 `n==0` 時的運算結果等於 1,接著再做二補數,也就是讓 0 直接取 log 後在加上 1,最後再進行反轉,即可得到 -1。 ```diff int ceil_ilog2(uint32_t x) { uint32_t r, shift; + uint32_t t = x; - x--; + x -= !!t; r = (x > 0xFFFF) << 4; x >>= r; shift = (x > 0xFF) << 3; x >>= shift; r |= shift; shift = (x > 0xF) << 2; x >>= shift; r |= shift; shift = (x > 0x3) << 1; x >>= shift; - return (r | shift | x > 1) + 1; + return (((r | shift | x > 1) + !!(t-1)) ^ -!t) + !t ; } ``` ### Linux 應用案例 > 代補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