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志老師授課
名稱 | 章節 | 頁數 |
---|---|---|
試算表 | Ch4 | P.105 |
分類式資產負債表、(報告式)單站/多站綜合損益表 | Ch6 | p.222 |
商業實質: 當預期企業未來現金流量之風險、時點或金額會改變。
反例: 兩家公司把價值10萬的麵粉進行資產交換,並把收到的麵粉公允價值定為20萬,不具商業實質。
簡報 P.19
甲與某客戶簽訂以3億元出售一棟建築物存貨之合約客戶應立即支付頭期款2千萬。剩餘2.8億元於20年期後到期一次支付,每年利息1.4千萬於每年底支付,若該客戶違約,甲僅得收回該建築物而不能要求額外補償。該客戶計畫於該建築物開設平價商旅。
然而,該地區已有多家平價商旅,競爭十分激烈,且該客戶先前對商旅業並無經驗。甲對該客戶付款之能力與意圖存疑,因該客戶無經驗並僅打算以經營商旅之收益償還借款。
請問此合約是否符合辨認客戶合約中之條件?
解答
比較奇怪的是,頭期款等訂金不能直接認列收入,要列為訂金負債(預收收入),只能在履約時認列收入,或是違約時認列「沒收訂金收入」,算在其他收入。
簡報 P.21
甲銷售1,000個單位之小家電予某地區之某客戶,該客戶承諾之對價為1百萬元。甲首次於此地區銷售,該地區正面臨重大經濟困境,因此甲預期將無法自該客戶收取所承諾之全部對價1百萬元。
但甲評估該地區之經濟將於未來二年逐漸復甦,而與該客戶建立關係有助開發該地區之其他潛在客戶,故甲預期將提供客戶讓價並判定預期有權取得之對價為40萬元。
解答
甲應就 40 萬元評估收取之可能性,以判定此銷售合約是否符合步驟一: 辨認客戶合約中之條件(5)。若很有可能(probable)收取40萬,則以40萬為合約對價。
對客戶移轉可區分的單一商品或勞務的承諾,每一種承諾是一個履約義務,必須可被區分且移轉承諾可辨認
冷氣安裝較簡單,可用其他輕易可取得資源而提供效益(巷口電器行)。冷氣轉移與安裝服務並非重大整合,也沒有重大修改或客製化,也不高度相關。因此是兩個履約義務。
就算合約規定只能由甲安裝,也算兩個,因為不改變本身特性,也不改變合約內涵。
變動對價: 折扣、折讓、退貨
另外還有: 合約中存在重大財務組成部分、非現金對價、付給客戶之對價等,但這邊只先提變動對價
退貨: 賣書,估計退貨的量。若不能估計,以合約的最大限制(20冊)。預計被退回的部分現金列為退款負債(要退給客戶,暫放在我這),對應預計會退回的存貨列為待退回商品權利(要還給我,暫放在客戶那)。實際收到錢再用收入、存貨做調整。
現金折扣、折讓: 預期高度很有可能在期限內還款,享有折扣,因此借應收帳、貸收入時就要打折(沒有合約負債)。同樣,預期因瑕疵折讓金額並扣除。實際若多付少付再用收入做調整。
數量折扣:
解答
按照相對單獨售價的比例分攤價格,隨(於)每一履約義務滿足時認列收入
按照相對單獨售價的比例分,除非有證據顯示只和部分履約義務相關:
ABC折100元,平常AB就折100元,那賣ABC時的折扣就只分攤到AB
商品或勞務(資產)移轉予客戶,滿足履約義務,應認列收入,其中資產於客戶取得控制時才算被移轉。
大多數情況其中一個通過就算(有例外)。
主要是第一種。
非隨時間滿足則都是某一時點
關係到要用淨額法還是總額法
可能有第三方參與,負責交付商品、提供服務。需辨明企業是以什麼身分交易,主理人、代理人?
代理人履約義務是撮合交易。淨額認列佣金收入
主理人履約義務是提供商品或勞務。總額認列收入
稽核發現的主要是不小心犯錯,而比較嚴重的故意挪用公司利益算是舞弊。
機會、財務壓力、合理化。
內部控制為一種管理過程,由管理階層設計、建立、維護,並由董事會核准。董事會還是向股東負有最後責任,因此董事要確保內控有用。
繁雜的小額日常開銷,不必每一筆都紀錄,使用的員工向保管人請款就能拿到錢。維持在某一固定金額,不夠時需撥補。金額可以增減。
花費時先紀錄在備忘紀錄,等到期末結算或是撥補時才借費用,貸零用金。設置、增減時也需要記分錄。
除非期末未撥補才會貸零用金
同步銀行和公司的存款餘額,原因: 時間差、錯誤
修正雙方應紀錄(交易已發生)而未紀錄的款項,並更正錯誤
短期具高度流動性的投資,可隨時轉換成固定金額的現金,價值變動的風險很小。
不是三個月內到期,而是投資(交易)時三個月內到期,以避免在快到期時需要把投資項目改成約當現金。
流動性僅次於現金
確定收到很好判斷,但確定收不到就只能公司自己判斷。
在確定無法收回時,直接借預期信用減損損失(以前叫呆帳費用),貸應收款項。
但不符合 IFRS 的規定。
備抵損失(應收款項的減項,類似折舊)
應收帳款屬於收到現金的權利主張,是一種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的分類:
- AC(按攤銷成本衡量,Financial Assets at Amortized Cost): 收取合約現金流量為目的,現金流完全為本金和利息
- FVOCI(透過其他綜合損益衡量,Fair 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 FVPL(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Fair Value through Profit or Loss)
分類方式:
- SPPI測試(合約現金流量測試): 測試合約現金流量是否完全為因為本金產生的利息(像股票就不是)。是的話就是「純債務工具」。
- 經營模式測試
- 收取合約現金流量為目的: AC
- 收取合約現金流量並出售: FVOCI
- 其他: FVPL
有/無追索權: 客戶跳票,持有人能不能向原持有人追討。現在只看無追索權的情況。
非純債務工具投資(如股票、可轉債): FVPL,僅非持有供交易之權
益工具投資(如普通股)可選擇指定FVOCI。
書面承諾,支票、本票、借款條都是。
兌現時間通常比應收款項長,因此通常會有利息,信用風險較高。
利息用單利計算,也就是用天數、月數、年數除以一年有多少(天、月)再乘以年利率計算。利息需隨時間認列,用應收利息(屬資產)的方式,真的收到時再減少應收利息。
把票據賣掉,提前取得現金,但需要付出貼現息。
週轉率越大越好,平均收款期間越短越好。
與收入認列相關
銷貨成本在定期盤存與永續盤存下的計算方式
FOB起運點、FOB目的地
但是有可能
服務公司幾乎沒有存貨
主要討論買賣業
不論如何分類,都是流動資產
台灣上市櫃公司幾乎都是永續盤存,因為要符合法規紀錄領料、退庫及繳庫等單據均須完備,才能好好算稅。
Cost of goods available for sale = Beginning inventory + Purchases = Ending inventory + Cost of goods sold
翻譯: 可供銷售的存貨成本 = 期初存貨 + 進貨 = 期末存貨 + 銷貨成本
每次買進的單價可能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方式計算成本。
若每件商品分開追蹤(比如藝術品),為個別認定法。
存貨周轉率 = 銷貨成本 / 平均存貨
平均存貨天數 = 365 / 存貨周轉率
跟應收款項週轉率一樣,週轉率越大越好,平均天數越短越好(別人欠的錢趕快收到、貨趕快賣掉)。
應付帳款週轉率 = 銷貨成本 / 平均應付帳款
平均應付帳款天數 = 365 / 應付帳款週轉率
這兩個比率是相反的,週轉率越小越好,平均天數越長越好(欠別人的錢晚一點付)。
淨營業週期 = 平均存貨天數 + 平均收款期間 - 平均應付帳款天數。
存貨內在價值小於成本時,要減損。否則以低於成本賣出時,反而是損失,不算「具有未來經濟效益」。會以「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LCNRV,lower of cost or net realizable value)的方式計算。
重要:要記得若發生減損,要借銷貨成本,貸備抵存貨跌價。
報表上資產的價值,可能是
如果需要減損,則要借銷貨成本,貸備抵存貨跌價(損失)。銷貨成本類似損失。備抵存貨跌價(損失)是存貨的減項,類似應收帳款的備抵損失。
真的賣出賤價,則借備抵存貨跌價(損失),貸存貨。但如果賣出價格比估計的淨變現價值還高,則再借備抵存貨跌價,貸銷貨成本來迴轉,但僅限於備抵的部分。
因此也可以看出為何要用備抵跌價,因為如果用存貨減少來表示減損,依照規定不能在迴轉時把存貨加回去,但用備抵跌價就可以在備抵部分做迴轉。
原則上用逐項,因為比較精準
定期盤存下,高估第一年期末存貨,會高估第二年期初存貨
火災、水災導致無法盤點存貨,只好用估計的,常見的估計方法是毛利法。
毛利 = 銷貨淨額 - 銷貨成本
毛利率 = 毛利/銷貨淨額
成本率 = 1 - 毛利率
不是成本加成率(毛利/銷貨成本) or 銷貨成本毛利率(毛利/銷貨淨額)
要注意這種比例都沒有在公報裡規定,所以在讀財報時要注意這代表什麼意思。
銷貨淨額 - 估計毛利 = 估計銷貨成本
可供銷售商品成本 - 估計銷貨成本 = 估計期末存貨成本
估計期末存貨成本 = 銷貨淨額 成本率
鼓鼓公司成立於 X3 年初,採先進先出法作為存貨之計價方法,X3 年至 X5 年期末存貨分別為 $600,000、$670,000 及 $730,000,如該公司採加權平均法計算期末存貨,則將使 X3 年銷貨毛利增加 $20,000,X4 年銷貨毛利減少 $15,000,X5 年銷貨毛利增加$10,000,試求改用加權平均法下,X3 年至 X5 年之期末存貨金額各為若干?
觀察: 每年的期初存貨=前一年的期末存貨,銷貨收入不變,因此毛利變動來自於銷貨成本的變動。
銷貨收入 | -(初存 | +進貨 | -末存 | =銷貨成本) | =毛利 |
---|---|---|---|---|---|
高估 $20,000 | 低估 $20,000 | 高估 $20,000 | |||
高估 $20,000 | 高估 $5,000 | 高估 $15,000 | 低估 $15,000 | ||
高估 $5,000 | 高估 $15,000 | 低估 $10,000 | 高估 $10,000 |
答: X3 年期末存貨 $620,000、X4 年期末存貨 $675,000、X5 年期末存貨 $7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