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背後的共識機制和權威形成 資料整理: [jserv](http://wiki.csie.ncku.edu.tw/User/jserv) ## 你相信什麼? 在探討區塊鏈之前,請讀者思考以下問題: 1. 深夜你攜帶新台幣一千元紙鈔,到住處附近的便利商店,商家為何相信你手中那張紙的價值,且允許你購買物品呢? 2. 深夜當你騎著機車,看四下無人,想要紅燈右轉或者闖紅燈時,瞥見前方有一位衣著警察制服的人,於是你很快就打消違反交通規則的念頭,為何你的良知會被前方那位召喚呢? 3. 為什麼你相信 [HTTPS 通訊協定](https://en.wikipedia.org/wiki/HTTPS)較為安全呢?你透過網路報稅時,為何相信眼前的網站是真實的? 這些問題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進一步歸納這些問題後,我們可發現這些問題的答案全都指向一件事 ——「共識」。更具體來說,我們可用「共識」的觀點回覆上述問題: 1. 新台幣是一個主權獨立區域的的法定貨幣,由政府在背後支撐和解釋,受到法律的保護,這是人民及人民授權的政府所建立的共識; 2. 警察是國家執法人員,隸屬於國家機構,受政府派遣服務於人民,這是人民和人民授權的法治單位的共識; 3. [https 通訊協定](https://en.wikipedia.org/wiki/HTTPS)背後有 CA ([Certificate authority](https://en.wikipedia.org/wiki/Certificate_authority)),這是第三方可信的機構,也是所有需要數位憑證來申明自己身份的機構的共識; ## 共識是什麼? 「共識」一如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大家都相信的事物,正如兩方倘若要合作,就該有一份合作雙方均承認的協議,共識也可看作是某種非約束性的協議,在這份協議的背後,需要參與者履行一種契約。 當我們用紙幣買東西的時候,從來不用先去閱讀相關法規、再和銀行簽訂一份貨幣使用合約,最後才用貨幣去購物。同理,使用交通警察提供的公共服務 (指揮交通)、透過 CA 提供的機制去驗證該 CA 簽發的數位憑證等等經濟活動,同樣都沒有任何紙面上的協議,一切行為都是默默進行的,貌似沒有任何約束,但持續進行,多半時候不會發生差錯。 基於共識的行為,最大的特點即是無強制約束,這種特徵在大規模的交互行為中,從原始社會的部落,演化為今日所見的各式市集和交易,跨越數萬年,共識伴隨著人類文明而推進。值得注意的是,共識是基於心理,而不是基於行為的前提而存在。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內心裡共同的毫無疑問的東西才叫共識,一旦形成了某種共識,只要你身邊的個人都相信,但你自己不相信,那麼你便被排除到了圈子以外。 問題來了,共識源自哪? ## 什麼是權威 「權威」在英語叫做 "authority",依據 [劍橋英語詞典](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authority) 的解釋,有以下意思: * the moral or legal right or ability to control; (得以支配的道德或法律權力) * a group of people with official responsibility for a particular area of activity; (在特定領域的一組正式代表人) * an expert on a subject; (某個範疇的專家) 通常所謂的權威就是指某個人或者某個組織機構,比如已故的物理學家 [Stephen Hawking](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ephen_Hawking) 或者國家這類具體人事物,但在其它情況下,尚包括信仰、民族認同感、階級認同感等等抽象的概念。 讓我們繼續思考,為何 Hawking 這位舉世聞名的教授在物理和天文一類的領域,具有權威性,他到底有什麼不同?再者,為何國家法律具有權威性,以至於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敢違抗它,為什麼呢? 以物理和經濟學的觀點來看,權威來自[資訊不對稱](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formation_asymmetry) (可能導致逆向選擇,或是形成經濟租,引發尋租行為),這怎麼說? ## 低熵狀況和權威 [熱力學第二定律](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cond_law_of_thermodynamics)由德國物理學家 Rudolf Clausius 於 1850 年提出,基本訴求是,不可能將熱量從低溫物體轉向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它變化,這裡的「其它變化」是指一個孤立系統中的混亂程度。在 1865 年,為更好描述和度量「混亂無序」的程度,Clausius 又創造「熵」(entropy) 這概念,於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又可用另一表達: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 (即「熵」) 不會減小。 在人們已知的宇宙觀,秩序的最高形式就是具備智慧的生命,也可以說,高智慧的生命本身即是混亂程度最低的一種能量形態。一旦世界抽象為資訊建構的一個實體,按照熱力學理論,世界在整體上趨於寂靜,能量的損耗將使熵單調趨於無窮大,這確實是個令人悲哀的結局,但在達到死一般寂靜之前的任何時間段,任何片段都可能熱鬧非凡,而且熱鬧之處保存著更多資訊,好似在抵抗熱力學定律。 再依據熱力學,製造一個低熵狀態需要導致更多的正熵,這意味著,每創造一個低熵狀態,世界就又朝著死寂更近一步,可對比為,能量不做功它便永遠是可用的能量,一旦能量用來做功,便要釋放出再也無法使用的「廢氣」,最終世界的結局就全部充斥著「廢氣」。 什麼是低熵呢?低熵就是有規則的事物,包含著資訊,高熵則是隨機雜亂的東西,不包括資訊。 延伸閱讀: * [什麼是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_W3ZbsI3fo) * [通俗理解熵和熱力學第二定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KMg8nuypwc) * [更完備的熱力學第二定律](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3149) 權威本質就是低熵,換言之,誰的資訊量最大,其熵就越低,誰就是權威。由上述熱力學定律,造就低熵的過程在整體上是一個純消耗的過程,有得必有失,且失大於得。這意味著造就低熵體的過程是一個基於[馬太效應](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tthew_effect)的勝者通吃的過程 (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之現象,現實中是指,只要獲得了每一點的成功,就會產生累積優勢,使之擁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更卓越的成就。也是造就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而非是個等價交換的過程。 一個穩定的國家也處於低熵狀態,之所以能造就低熵,靠的是法制和執政單位意志的貫徹,這無疑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此後之所以可以維持這個低熵狀態,其堅定的後盾是稅收,後者是種集體的能量單向做功方式,而稅收的主要收益就是維護國家的權威。 前面提到,宗教信仰、民族認同這些抽象的權威,並無任何實體,這又該如何解釋呢?其實它們也處於低熵狀態,這類低熵的形成在於集體約束。以宗教信仰和民族認同為例,一類人群長期聚集在同一個區域,所積聚的能量最終通過受難或者戰爭的方式給予釋放,最終形成截然相反的兩類低熵體。回顧歷史,基督教和猶太教顯然是通過受難救世,釋放能量鞏固信仰的一致,而法國、美國,和德國則是通過戰爭的方式來宣洩能量。 值得留意的是,不同於具體的個人或者組織機構作為權威的途徑,宗教信仰和民族認同這種權威往往是去中心化的,你很難找到任何一個單點,一旦除去它就可使權威消失。於是,我們不時會耳聞暗殺某個領域的權威、滅掉一個國家這類訊息,但幾乎不可能滅掉一個宗教或者一個民族,其根本就在於抽象的權威根本沒有中心節點。 同樣的去中心化實例,還體現於恐怖組織或者傳銷組織。為什麼恐怖組織無論怎麼搞都搞不掉,為何傳銷組織據說都抄家了,卻會在另一個地方重新升騰,因為根本就沒有什麼老窩。 誰參與形成這個權威低熵體,誰就是權威的受眾:我定期納稅,我參與維護國家的運作,我就相信國家;我信仰基督,我投入教會活動,甚至十一奉獻,我就相信《舊約聖經》和《福音書》。 ##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總結上述討論,我們可知: - 信任來自於共識 - 共識來自於權威 - 權威就是低熵狀態 - 低熵由做功獲得 低熵可分中心化 (centralized) 和去中心化 (decentralized) 兩類,而這兩者在操作上有何區別?中心化權威需要持續的負熵注入來維持,而去中心化權威則不必。 重新思考上述案例,身為一個國家的公民,依法納稅是義務,另外,如果你崇拜某個明星,那麼花錢買唱片、買演唱會門票去追捧明星,也是無可厚非,這都是在持續為其注入負熵。倘若一個國家沒人納稅,明星的創作沒人捧場,權威帶來的共識也就不復存在。 反過來看宗教信仰及民族認同,你基本無需去維護它,你只要加入並相信即可。需要澄清的是,不要跟教會的十一奉獻的行為混淆了,原本的基督教甚至沒有教會,今日我們所見的教會組織很大比例參照了羅馬帝國組織,雖然飽受詬病,但確實在中世紀歐洲早期混亂的年代,起到維持治安的基本功能,此時的教會與其說是宗教範疇,倒不如說具備世俗國家的樣貌,中世紀的教皇甚至可決定君主的廢立。按照摩西和耶穌的教誨,所有信徒都是生而平等,除了一個抽象的耶和華之外,不能再崇拜別的神或者人,不能雕刻任何偶像,試問,教皇是怎麼樣的存在呢? 為何去中心化的權威不需要持續的負熵注入?因為權威是分散於每個受眾,而非集中在一點。在去中心化的情形下,所有的受眾就是權威本身!於是,國籍可改,公司也換,但信仰和民族的認同歸屬卻難改。 ## 如何成為中心化權威? 簡單的說法是,你只要比 50% 其它競爭者做得好,就是絕對的權威,當然這是保底的情況,畢竟若你只超越 49% 競爭者,就有可能被更加努力做功的人超越,哪怕只有 1% 的空間。 最終,依然是通過資訊不對稱來成為權威,換言之,某些事你知道別人不知道,你的熵比競爭者的熵來得低,你就是權威。但別忘了,中心化權威需要持續的負熵注入才能維持,而負熵來源於你的受眾。 ## 如何成為去中心化權威? 一言以蔽之,難度很高。因為去中心化本身就是一個分散式系統,權威分散於所有的受眾之間,它強調的是傳播性。即便你能創立一個宗教,你也不該立即成為該宗教信仰者的治理者,否則這就不叫宗教,而該叫非法組織或邪教。去中心化的權威不是個體,而是全部。若耶穌僅作為一名先知,恪守「[把凱撒的東西給凱撒,把上帝的東西給上帝](http://www.pct.org.tw/weeklyneweyes.aspx?strWID=W20170404661)」(凱撒有權鑄造錢幣、徵稅,對統治區域行使管理;凱撒這樣做,並無侵占上帝的權利),那麼他可能不會受難,但不知怎地就被人說成是某組織的首領,耶穌本人未必就想擔當,畢竟這不就擺明與羅馬帝國政府抗衡嗎?但因這一系列的變化,成就了[基督教文化](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ristian_culture)。 ## 中心化共識的化身 共識一旦形成,比如我們相信國家,那麼基於這個共識,我們又該如何證明自己具備資本,又該如何自己具有博士學位? 想證明自己比他人有錢,在不談股票、房產等投資收益的前提,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印有台灣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美利堅合眾國等等的鈔票堆起來,數數看,當面點清。想證明自己是具備博士學位,那拿出打著教育部鋼印、貼著自己頭像的證書,你就是博士。不管怎樣,不管是中央銀行,抑或是教育部,都是國家機構,他們頒發的東西就像自己的化身,一樣可以證明某些事情的存在。 這類「化身」一樣的東西有何特徵呢?答案就在眼前,即難以偽造。貝殼之類的稀有物體在中國夏到西周時期,之所以可以充當貨幣 (貝幣,流通於中原和部分沿海地區),所依賴的特性是貝殼的難以偽造,在那個年代,假設國家一共就 1000 個貝殼,使用貝殼進行糧食交易,很合理,一手交糧一手交貝殼,一共就 1000 個,你若沒有貝殼就說明你沒錢,也就無法拿到糧食。 到了中央集權的政體成行,國家開始大量發行貨幣,比如秦漢以後,之所以使用銀、銅這類相對稀有的金屬 (俗稱貴金屬,但中國極少使用金幣,羅馬帝國倒是不罕見),還是依賴它們難以偽造,而非稀缺性本身。到了現代,由於國家信用的提升,貨幣幾乎成為交易的代號,不再具備實際的價值,且全由中央銀行視國家經濟能力及對外貿易量外,來決定印多少錢,只要嚴格防偽,幾乎不用再考慮稀缺性特徵。 對於證書,不管是紙質的證書還是數位憑證,和貨幣道理一樣,防偽是最關鍵的考量點。 在一個中心化共識的系統中,我們稱中心化治理單位的「化身」為 "token",英語這詞實際上既包含代幣、識別代號,也包含代金券、證券、通證、紀念物等概念。"token" 必須由該中心頒發或者授權頒發,且該中心必須做到防偽。此外的事,權威中心便不用再管,比如某甲偷了某乙的錢,如果不因現行犯而被抓到,那麼錢就是某乙的,而不再屬於某甲,除非司法機構介入調查。 ## 去中心化共識的基石:區塊鏈 以 Bitcoin (常見翻譯是「比特幣」,不過這違反繁體中文翻譯慣例,以下保留原文) 為例。 假設我即將把一枚 Bitcoin 轉給我的朋友 A,讓我們思考這場景需要保證什麼: 1. 保證收款人是 A 而非他人,同等地,對於 A 來說,帳目新增金額者我而非他人; 2. 保證能確認轉賬金額是一枚 Bitcoin,而非兩枚或其他數字; 3. 保證我的這筆轉賬是確實發生或者不曾發生,即不可抵賴; 以上三點來看,第一點涉及數位簽章的議題,先略去,對於第二點,由於沒有任何一個中心機構來擔保這件事,你要確保呢?很顯然,你需要讓整個該區塊鏈的受眾 (即所有 Bitcoin 交易的參與者) 一同來作證,確認你這筆交易。然而,若確認的過程相對容易的話,便留下漏洞,讓 A 完全可以買通一個或者數個人,然後讓他 (或他們) 確認我的轉賬金額是零,這意味著,我不得不再轉給 A 一枚 Bitcoin,當然我就虧了。所以,不能讓確認的事情變得如此簡單,必須做點有代價的工作才好,這個時候若 A 再央求某個人幫忙幫他做偽證,A 要付出的代價將大於其收益 —— 也就是一枚 Bitcoin 的價值,這樣的話,A 就會打消這個念頭。 一如諺語「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言,若確認交易的事情變得複雜,就意味著代價大,別人不可能無償付出巨大的代價,幫我確認我與 A 之間的交易,那怎麼辦?很簡單,將確認交易這件事變成有償,透過經濟的力量去推動,這就是俗稱的挖礦 (mining):讓區塊鏈上的其他參與者 M 幫我和 A 確認我們之間的交易,M 就要獲得相應的報酬,報酬以 Bitcoin 的方式給予 M,這看起來好像是 M 幹了活,得到報酬,好似經由挖礦賺錢一樣。 那麼,M 到底幹了一件怎樣的活呢?毫無疑問,這個活兒很難,不是信手拈來的事,換言之,這樣的工作難度高,而且要可以被證明。簡單來說,就是一道數學難題,誰能解答這道難題,誰就能獲得報酬,當然,方式不重要,也可以一群人一起解,但最終目標是解答這問題所消耗的能量,要超過所有參與者消耗能量的 50%,這樣才能證明所有參與者中沒有人比解答者付出的更多,多勞者多得,賞賜是必須的。這樣的模式稱為工作證明 ([proof-of-work](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oof-of-work_system); PoW)。 既然第二點已可完美解決,那我們繼續思考如何保證第三點。為保證交易不可抵賴,則要可隨時查閱和確認,Bitcoin 底層的區塊鏈技術將所有交易整合成一個連續的鏈,使得每筆交易都可追溯,可參照 Bitcoin 計畫的網頁 [Bitcoin 運作原理](https://bitcoin.org/zh_TW/how-it-works)。 最後,讓我們思考 Bitcoin 後背的共識為何。 Bitcoin 背後的共識是區塊鏈技術提供的分散式安全基礎,統觀整個區塊鏈技術,撇開效率議題,它幾乎沒有瑕疵,任何技術細節都是經得起推敲,儘管有心人在 2009 年 1 月 Bitcoin 上線以來發動多次攻擊,但核心團隊和這套複雜的機制,總可及時在理念上讓所有的人信任,這就是共識,它沒有控制中心,所有的運作都在分散式的區塊鏈上。 ## 貨幣的本質 貨幣是商品交易的中介,運作機制處於低熵狀態。 當然,你當然可用大豆去換植物油,也就是以物易物,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由於戰敗的原因,舊的德國帝國馬克已無任何價值,自然無法擔當貨幣,而新貨幣生產則非常緩慢,因此民間很多人都是沒錢,只好改用美國佔領託管區的美國香菸作為流通貨幣,當時美國香菸的價值有多高呢?據稱換取一天的糧食只需要一根香菸。 換個角度思考,香煙具有替代貨幣的一切特徵:一包或一根都可使用,但這樣的情況畢竟是暫時的,德國曾經委託美國印刷過某款新紙幣。但美國人竟然把模板也交給了蘇聯一份,後者利用一樣的模板,在短時間內印刷大量紙幣,最終套取 3 億多美元。最終美國不得不緊急廢除這款貨幣的流通,蘇聯發一筆小財,德國人再次體驗傷口上灑鹽的感受。 上述以物易物或用美國香菸充當貨幣,是在沒有權威的世界。一旦有了所謂的權威,低熵狀態之間的耦合就解除,權威則可作為交易中介來進行,這也是筆者所謂權威本身也是個低熵狀態,且是超級低熵,當然,造就這個超級低熵狀態,則是一種負熵。 有了權威後,權威足以擔保一切,便可作為交易中介了,人們只需要相信它即可。因此只要權威化身為一張紙,那麼這張紙 (正確說法是 [ledger money](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dger)) 便具備交換價值。 你參加勞動獲取負熵並且納稅,國家這個超級低熵則使用稅收,維持著源源不斷的負熵流,超級低熵則發行貨幣,作為交易中介為你服務;同理,在區塊鏈上,你幫別人確認交易這件事,本身就是種拓展區塊鏈的行為 (區塊鏈越來越長),你的行為拓展低熵體,注入了負熵 (使得區塊鏈更加複雜,這是規則),同樣是維護權威,因此基於這種區塊鏈權威的宣稱,可作為交易中介存在的東西,自然就可作為貨幣存在。 於是,貨幣就是權威擔保的低熵 (俗稱商品) 交易中介! 延伸閱讀: * [你不理解比特幣,是因為你認為錢真實存在](https://www.dappchaser.com/what-is-bitcoin/) ## 再談共識的形成 > 反共必勝 > 建國必成 > from [蔣公佳言請牢記](https://www.facebook.com/wowwowchina/photos/a.164671824230056/303424963688074/) 有人認為區塊鏈只是炒作,但筆者持正面看法,畢竟有人因此正視分散式系統裡頭相當困難的容錯設計,好事一樁。或許因為對文字掌握的落差,不少人無法區分 "constant" 和 "immutable" 這兩個詞彙,於是無從理解區塊鏈背後共識演算法的奧義。 筆者看來,活在台灣的居民應當是世上最能理解上述詞彙的一群人,怎麼說?2000 年 4 月 28 日,時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蘇起發明「九二共識」這詞彙,用以形容 1992 年北京政府和台北政府雙方「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過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 1992 年授權的非官方組織「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會),和中華民國政府授權的半官方組織「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 進行對話。海基會認為雙方各自口頭表述「一個中國」,海協會認為雙方經過協商達成共識。雙方最終沒正式簽署具法律效益的文件,那麼,這樣算有「共識」嗎?其實,「在『一個中國』上沒有共識」本身也是一種共識,而「九二共識」可算是 "immutable",後者的英語解釋是 "Unable to be changed without exception",對比 "constant" 的英語解釋是 "Unchanged through time or space; permanent"。 "constant" 在數學和物理中,描述光速、圓周率、自然對數等等不隨著時間變化而改變的數值,但 "immutable" 往往要看所在的時空背景而定。在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黨政府退居台灣後,喊出「反共必勝」口號,指的是運用台灣的資源來長期對抗中國共產黨,在當時自然是「共識」,不允許也不該變更的。但隨著國民黨的演化,「反共」就有新的定義了,連同「九二共識」亦然。 在分散式系統中,不同的節點透過網路交換資料,以達成共識,此後按照此共識進行策略行動,這是最理想的狀況,但有時候系統中的節點,往往因為傳送過程中的錯誤,造成全員資訊不一致,致使錯誤的共識,從而破壞系統的一致。1999 年,Miguel Castro 和 Barbara Liskov 這兩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在作業系統領域頂級學術研討會 [OSDI'99](https://www.usenix.org/legacy/events/osdi99/) 上,提出拜占庭容錯演算法 ([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http://pmg.csail.mit.edu/papers/osdi99.pdf); pBFT),藉由反思歷史典故,提出全新的途徑。 拜占庭帝國指的是 395 年分家以後的東羅馬帝國,首都位於新羅馬,又稱為君士坦丁堡。它的國祚長達 1061 年,一直到 1453 年才被奧斯曼帝國(Ottoman Empire)滅亡。為何現在多數人不以東羅馬稱呼這個帝國呢?因為西羅馬在476年就滅亡,其疆域由蠻族王國繼承發展。800 年時,一統中西歐的查理大帝(或譯查理曼)由教皇加冕為皇帝,雖然帝國一百年後就分裂,實際被許多大大小小的封建領主分治,但以中歐德奧為主的這個鬆散的政治聯盟就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1557 年,神聖羅馬歷史學家赫羅尼姆斯·沃爾夫為了區分神聖羅馬與東羅馬,就取東羅馬首都的古稱拜占庭,來代替東羅馬。 拜占庭帝國從四世紀末以來,由於富庶地理位置重要,不斷面臨各種新興勢力入侵,大體上還能維持羅馬帝國半壁江山的規模。不過 636 年被新興的阿拉伯人在敘利亞擊敗以後,陸續丟失了中東、埃及、以及整個北非。因應防禦上的壓力,從 641 年的大鬍子君士坦斯二世皇帝開始,逐漸在領土上建立一個個塞馬州 (Theme)。每個州就是一個軍區,每個軍區的軍政、行政、司法都由將軍管理。兵士平時耕種,自給自足,有點類似屯田制。若有需要,中央就會徵召部分塞馬州的軍隊與君士坦丁堡的禁衛軍組成聯軍,與敵人戰鬥。這個制度有效地讓拜占庭的局勢穩定下來,一次次擊退南方的阿拉伯人與北方的保加利亞人等入侵。 這個制度也留下了隱患。由於羅馬 — 拜占庭並沒有明確的繼承制度,皇帝的任何一個兒子或軍頭都有機會,因此塞馬州的將軍經常獨立叛變或是在作戰時叛變。例如741年皇子君士坦丁五世繼位。在742年新皇帝穿越小亞細亞迎戰阿拉伯人時,身兼亞美尼亞 (Armeniacs) 與奧普西金軍區 (Opsikion) 將軍的國舅阿爾塔瓦茲德叛變,襲擊新皇帝。君士坦丁五世被迫逃到阿摩利阿姆。可以說,拜占庭帝國史幾乎就是一本叛變史。 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政體後,東羅馬帝國長期以希臘為政經宗教統治的中心,為了區隔古典時代與中世紀時代的希臘顯著的差異,後來學者以君士坦丁堡的古名 ── 拜占庭 —— 改稱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庭帝國」。上述兩位學者 Miguel Castro 和 Barbara Liskov 設想一個情境:拜占庭帝國若干位將軍率兵共同攻打一座城池,這些將軍只能做出兩種選擇: 1. 一同進攻; 2. 一同撤退; 若上述決策不能貫徹,將會釀造災難性後果,將軍們勢必因為調度失當,讓敵方有喘息和反撲的空間。不過,每位將軍四散在各處,無法一起討論,只能透過通訊方式投票,描述自己是進攻、還是撤退。所有將軍收到其他將軍的投票後,再決定自己是進攻、還是撤退。 假設所有將軍都不會叛變,那就依照投票結果就好。但問題是,將軍中可能有叛徒。於是,就有這樣的可能:9 位將軍投票,4 位決定進攻、4 位決定撤退,一位選擇背叛,也就是說,4 人選擇進攻、4 人選擇撤退,因此結果是同時 4 個進攻、 4 個撤退。前述 pBFT 演算法指出,只要叛徒不超過三分之一,忠誠的將軍們就能達成一致結果。 回頭思考台北政府治理的有效疆域中,「忠誠」和「叛變」的比例影響「共識」的形成,每每刷新 immutable 的存在條件。 誰說台灣人的資訊教育不好呢?秉持「建國必成」的信念,台灣人幾乎都能掌握共識演算法主體的思維呀! ## 該如何看待區塊鏈? 建構在區塊鏈技術的「貨幣」只存於特定的區塊鏈場景之中,並且沒有中心或者單一權威組織,而法定貨幣是[通貨](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80%9A%E8%B2%A8),是一個國家主權的體現,承載著幾乎全部社會財富,因而絕無可能輕易被某種網際網路上一位匿名者自創的「貨幣」所取代。 但數位化的貨幣享有方便快捷,並且交易完全透明,可以無限追溯,有助於對洗錢、行賄、受賄等犯罪行為的防範和偵查。所以,隨著技術的進步、貨幣數位化,和多樣交易媒介的普及,由政府主導,以區塊鏈技術發行「法定數位貨幣」作為通貨運用,減少或取消紙幣的發行,將是必然的趨勢。即便如此,國家主導發行的區塊鏈貨幣,也不可能是完全去中心化。 技術從不因人而停滯,人卻因技術而解放。 ## 應用區塊鏈 信任是金融業的基礎。為維護信任,金融業的發展催生大量的高成本、低效率、單點故障的中介機構,包括託管機構、第三方支付平台、公證人、銀行、交易所等。區塊鏈技術使用全新的加密認證技術和去中心化共識機制,維護一個完整的、分散式的、難以篡改的公共帳本服務,讓參與者在無需相互認知和建立信任關係的前提下,經由統一的帳本系統確保資金和資訊安全。這對金融機構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全球金融巨頭紛紛探索區塊鏈應用,這一方面是為了防範被顛覆的風險,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從而鞏固、優化並擴大既有勢力。 以下初步列舉區塊鏈的應用範疇: 1. 降低信任風險 區塊鏈技術具有透明且開放的特性,系統的參與者能夠知曉系統的運行規則,驗證帳本內容和帳本構造歷史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相當於提高系統的可追責性,降低了系統的信任風險。例如,區塊鏈可防範當今網路金融 P2P 平台的欺詐等事件。 2. 提高支付、交易、結算效率 在區塊鏈上,交易被確認的過程就是清算、交收和審計的過程。區塊鏈使用分散式核算,所有交易都即時顯示在各式公眾可存取的電子表格平台,即時清算,效率大大提升。例如,美國證券結算制度為 T+3 (即交易後第 3 個工作日完成清算交割),區塊鏈卻能將效率提升到分鐘級別,這能讓結算風險降低 99%,從而有效降低資金成本和系統性風險。 3. 降低經營成本 金融機構各個業務系統與後台工作,往往面臨冗長流程及繁瑣環節。當今無論 Visa、Master,或支付寶都是中心化機構經營,貨幣轉移要通過第三方機構,這使得跨境交易、貨幣匯率、內部核算、時間花費的成本過高,並給資本帶來風險。區塊鏈能夠簡化、自動化冗長的金融服務流程,減少前台和後台交互,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對優化金融機構業務流程、提高金融機構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4. 有效預防故障與攻擊 傳統金融模型以交易所或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中心,一旦中心出現故障或被攻擊,就可能導致整體網絡癱瘓,交易暫停。區塊鏈在點對點網絡上有許多分佈式節點和計算機服務器來支撐,任何一部分出現問題都不會影響整體運作,而且每個節點都保存區塊鏈資料副本。所以區塊鏈內置業務連續性,有著極高的可靠性、容錯性。 5. 提升自動化程度 由於所有檔案或數位資產都能夠以程式碼或分類帳本的形式呈現,通過對區塊鏈上的資料處理程式進行設定,已有 smart contract 可將一組金融合約自動執行,確保合約的執行和違約償付。 6. 滿足監管和審計要求 區塊鏈儲存的記錄具有透明性、可追蹤性的特徵。任何交易雙方之間的交易都可被追蹤和查詢。 除了以上對現有系統和商業模式的積極作用外,區塊鏈還能夠驅動新型商業模式的誕生。一方面區塊鏈技術的特點,讓它能夠落實某些在中心化模式下難以推動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區塊鏈通過原始程式碼和技術互通的協作,大大鼓舞創新和協作。 ## 致謝 本文部分內文改編自 [dog250](https://blog.csdn.net/dog250/article/details/78629826) --- 人們離開了提供傳統信任保證的諸多機構,踏進一個一切都是不穩定的變動空間,漂浮在國家、社會、社區和家庭間無法適切規範、完整觸及的所在。大部分時候,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是消費者還是工人,是產品與服務的購買主體,還是品味資料研究的實驗受試者;是報紙與電子新聞的讀者,還是炒作話題的工具,或是純粹廣告標的受眾。未來主義者與媒體評論家 Chris Riddell 表示: > 「簡要地說,信任是被建置在社會的種種『機構』裡的。信任是很昂貴的,而且它來自於前一個階段的剩餘。」 在這種持續變動的暫時性空間,誰能夠克服資訊與產品服務價格生命週期起伏、創造了動態複雜市場中的流動性(流動性的意義,是在市場中維持價格穩定的買賣交易),誰就能夠繼續生存下來,進入下一關一起共同演進。 區塊鏈讓我們開始重新思考社會可以怎麼重新建構。這是一種新的世界:電力作為基礎、由運算力所建構,透過某種集體性的演算法,不斷修正、演進地調整,如何更貼近真實需求的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