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torials
linux
ubuntu
mount
輸出為
剛剛裝上的新硬碟因為沒有分割磁區所以一般是看不到的
輸出為
/dev/sda /dev/sda1 /dev/sda2 /dev/sda5 /dev/sdb /dev/sdb1 /dev/sdc
可以知道新硬碟為 /dev/sdc
,查詢硬碟使用狀況
輸出為
可以發現沒有任何分割表資訊,確定磁碟後就可以開始分割
進入 fdisk
後輸入 m
再按 Enter
可以查看更多指令
n
按 Enter
。p
按 Enter
。1
,免得以後看起來很奇怪,輸入 1
按 Enter
。Enter
。Enter
,若是要指定分割區的大小,就用 +size{K,M,G}
的形式指定,例如指定為 100G 的大小就輸入 +100G
再按 Enter
。w
再按 Enter
。fdisk
輸入 q
按 Enter
。輸出為
最下面一行就是新的分割資訊
-t
: 指定格式化方式,現在新的都是使用 ext4
,少數舊系統可能是 ext3
/etc/fstab
/mnt/data2
路徑掛載的路徑必須先建立(必須存在)
etx4
那欄必須和當初格式化同格式
如果沒執行上面即時掛載的方式要先重新開機後才會生效
lost+found
資料夾同路徑),最好在掛載路徑下新增一個資料夾,之後將資料放在新增的資料夾下以避免不慎刪除 lost+found
資料夾
例如上面例子中,掛載資料夾在
/mnt/data2
路徑下,掛載成功後會有自動建立一個路徑為/mnt/data2/lost+found
的資料夾,建議在/mnt/data2
下在建立一個資料夾data/
,並將資料放在/mnt/data2/data
下
預設掛載擁有者為 root
,若之後要新增/修改檔案則可能會沒有權限,這時則需要更改資料夾擁有者
不建議將 lost+found
資料夾擁有者設為 root
以外的使用者
檔案
權限:{owner_group}
:{owner_group}
不用加前面的 {owner_name}
例如
就是把 file.txt
這個檔案的擁有者改變為 jimmy
,並把擁有者群組改變為 jimmy_group
就是把 file.txt
這個檔案的擁有者改變為 jimmy
就是把 file.txt
這個檔案的擁有者群組改變為 jimmy_group
,特別要注意前面的 :
不能少
資料夾及以下所有檔案
權限:{owner_group}
:{owner_group}
不用加前面的 {owner_name}
例如
就是把 folder
這個資料夾的擁有者改變為 jimmy
,並把擁有者群組改變為 jimmy_group
就是把 folder
這個資料夾的擁有者改變為 jimmy
就是把 folder
這個資料夾的擁有者群組改變為 jimmy_group
,特別要注意前面的 :
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