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樂觀需要長時間的醞釀及培養,但悲觀幾乎是瞬間
在景氣循環中,成長與衰退占比,衰退佔比較小
景氣循環周期有其脈絡,4階段復甦→成長→榮景→衰退,不會跳躍、逆行或略過;各周期強度不定,應客觀由數據判度
潛在GDP水準 關鍵3要素: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消費+投資+政府支出+ (出口-進口)
運輸需求→興建洲際公路→拉動消費、投資、政府支出、進出口的長期擴張
汽車業蓬勃發展帶動:
什麼時候會發生通膨:
當整個國家創新動能不足時,大家投資技術革新的資金就會抽離,尋找更安穩的投資去處
例如:黃金、原物料、房地產 (實質資產)
美國的生產力增長帶動長期榮景與強大消費力,也會帶動海外經濟發展,造成大家都通膨。
像是2000年中國大買全世界的原油、金屬等物料,造成原物料價格大漲
作者推論: 下一波通膨增長循環降臨應該會是 2030後印度,因此海外生產力與通膨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原油價格
黃金、原物料
房市價格
FED 通膨預估:PCE inflation
市場:十年公債殖利率的賣出狀況
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是衡量製造業的體檢表,為領先指標中一項重要數據,可衡量製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雇員、訂單交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等狀況。
每月對受訪企業的採購經理人進行調查,並依調查結果編製成的指數(採購經理人通常是指企業中負責支付原料或產品採購金額的最高層級負責人)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計算,是多種商品與服務零售價格的加權平均值。而所有的商品會被分成幾個主要的類別,每個類別都會被賦予一個權數,權數的意義是該類別商品在該國消費上的重要性,權數會經常修正以使它們與現實情況相符。
不同國家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其組成類別都大同小異(因為大家能買的東西都差不多),但各類別的權數可就差異很大,因為每個國家間的消費習慣不同,消費的產品的重要性也就不同。
在通膨時的股市仍具投資價值,榮景期結束前退場,衰退、復甦、成長期懂得逢低買進,也能有很好的「長期投資效益」
成功三部曲:
1.懂得抓住景氣循環個週期脈絡
2.保持耐性
3.長期投資
就是個人成功投資的關鍵!
如何在這兩類景氣擴張循環中,創造較平衡的收益?
1.生產力景氣擴張:將大部位資金重壓資本市場,因為其他標的的績效都會大幅落後
2.通膨景氣擴張:適度將資金配置在與通膨相關的產業與標的
就業
消費
投資
進出口
https://www.macromicro.me/collections/4/us-employ-relative/19/initial-jobless-claims
https://www.macromicro.me/charts/21953/fu-su-qi-ge-ren-nai-jiu-cai-xiao-fei-yu-ling-shou-xiao-shou
https://www.macromicro.me/collections/6/us-trade-relative/17/exports-imports
如何判斷谷底
策略/範例 | 風險低 | 風險高 |
---|---|---|
報酬高 | 1. 策略: 勇敢進場、大舉加碼 2. 股市: 復甦期~成長期 3. 債市: 榮景期尾聲 |
1. 策略: 區間操作、做好避險 2. 股市: 榮景期中期後 3. 債市: 衰退期後期 |
報酬低 | 1. 策略: 審慎布局、偏多操作 2. 股市: 成長期~榮景期中期 3. 債市: 衰退期初期 |
1. 策略: 全面避開、空方操作 2. 股市: 榮景期尾聲~衰退期初期 3. 債市: 復甦期~成長期 |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26213 (鮑爾放鴿)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5372740 (Fed明年升息?)
目前的央行(和平書報告)
* 過去央行對市場,主流是所以為了讓央行主流是要意想不到,才能讓經濟學有效
* 現行為了避免經濟危機e.g. 金融海嘯,央行主流都會是報告
景氣成長中,「民間消費動能」「民間投資」是經濟發展的基石
指標一、初領失業救濟人數,判讀就業市場是否處於擴張
指標二、民間消費動能放緩
指標三、消費者信心指數-若持續新高,仍尚有高點
指標四、民間投資-第二次耐久財支出潮
指標五、政府支出顯著增加
指標六、庫存增減
指標七、債務違約率
榮景期目標-盡可能跟上大盤報酬率。但又能在崩盤全身而退
持續做多,但持股水位最低應為30%
(回顧)(Fed明年升息?市場說太早)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5372740
(鮑爾:Fed極不可能在2022年前升息)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29965
(美國十年期國債 債券收益率債券收益率破1.6)
https://hk.investing.com/rates-bonds/u.s.-10-year-bond-yield
衰退、復甦、成長 -> 持股比例盡可能提高
過去三次榮景期1988~1990, 1999~2001, 2006~2007,S&P500平均年化報酬率可達7.04%,若扣掉最後一年(轉折年),年化報酬可達17.85%
榮景後期須減倉,S&P500最近三次循環結束1990, 2000~2002, 2008~2009跌幅分別為-22.5%, -36.5%, -54.4%
投資比例 -> 景氣循環後期(2017~2020年)投資比重70%、 50%、 30% & 15%(S&P500只發生過一次超過50%的跌幅在2008年,若想將絕對風險控制在10%以內則使用15%)
投資比例進階版 -> 加入區間操作(p208),仍然比不上投資大盤被動指數,但相對抗跌
(圖一p208)
RD VIEW:
採購經理人指數:衡量製造業的體檢表,為領先指標中一項重要數據,可衡量製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雇員、訂單交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等狀況。
數值意義:由受測者回填,並採「擴散指數」概念編製,若指數大於50%,代表多數受訪廠商認為本月景氣較上月佳;
不要想說某個漲很多的標的會不會再漲,並找一大堆理由說服自己進場(韭菜深深不息),而是要去找有沒有什麼低估的標的。
債券:保守投資人理想避風港
股市:衰退期絕佳的入市時機,分批布局、把氣拉長
美元:避險心態推升美元升值,衰退期可考慮持有
Q:日幣好像也不錯?還是說買美金是因為要買美國公債?評估最近的經濟衰退的時期,好像日幣的匯率都頗穩定?
目前市場較廣為人知的幾種說法:
2008 年的金融海嘯、2018 年底的川普中美貿易戰 (但我覺得好像是其他國家遭殃,但美國很爽)
日幣近 30 年匯率 (對新台幣): 資料來源 - 卓越東京不動產
日幣近 3 年匯率 (對新台幣): 資料來源 - 玉山銀行網站
川普上任時的三大挑戰:
狀況:川普連任-重啟貿易戰,衝擊經濟與資本市場
劇本:
2019/7~8月,股市有大波動前殖利率倒掛
2020/03月,Covid-19
2021/01月,10年期公債殖利率近期由低檔翻揚
公債殖利率之所以飆升,反映的是兩大因素:美國經濟好轉、以及隨之而來的通膨預期
2021/03,FOMC利率決策會議
就業市場仍需要時間努力: https://www.macromicro.me/collections/4/us-employ-relative/6/employment-condition
––-繼基礎建設後––-
富人稅
富人的資本利得稅調高幾乎一倍到39.6%。以此基礎再加上投資收益附加稅,年收一百萬以上的富有投資人,聯邦稅率最高可達43.4%。增加的稅收要用來支應社會福利支出,改善美國長期的財富不均問題。
(課財富稅還疫情債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爛方法,針對高收入者課稅將「很難達成」,同時也給予富人更大的動力去逃稅。迪頓指出,單次徵收的財富稅就像所得稅一樣,「即有可能變成永久性的」)
人力基礎設施
拜登將在下周向國會聯席會議發表首次講話前,概述他的「美國家庭計劃」,其中包括旨在幫助美國人獲得技能,並在工作中擁有更大靈活性的措施,將花費數千億美元用於普及學前教育,擴大對兒童護理的補貼,為工人提供一個全國性的帶薪休假計劃,以及為所有人提供免費的社區大學學費。
「擴\縮表」就是「擴張\縮減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
引發的影響是,當QE的程度很高時,當利率接近於零的水準時,經濟體系將處於凱因斯理論的「流動性陷阱」,名目利率不可能降為負值,所以傳統的降利率方式就變得不管用了→採非傳統的方式刺激通膨發生。
fe-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