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ributed by < horseface1110 >
紀錄閱讀〈因為自動飲料機而延畢的那一年〉的啟發
成大這兩年吹起了一股創業的風潮,不是指學生真的大量出去創業,而是各式創業課程、講座、競賽風起雲湧,報名人數也是蒸蒸日上,我身邊也不少人熱衷於創業的汪洋大海之中,有些人還在岸邊整裝待發,也有人已經縱身一躍,在未知的海洋之中與颶風搏命。
不免俗的,我也在不經意間接觸過一些相關課程,也曾經對於「利用創業解決問題」這個行為十分嚮往,因為我發現,現在有一種需求隨著時代演進,逐漸浮出水面,不過現有的產品或工具並無法有效舒緩這些需求,所以想創業。在創業講座或課程中,講者總是分享:「做就對了」、「不會就學」等觀念,雖然他們會提出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磨練,不過他們都一一克服了,畢竟學校不太會請創業失敗的人來演講,所以演講內容感覺都跟現實差了點意思。
在拜讀〈因為自動飲料機而延畢的那一年〉時,我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因為我也曾經揣懷著一個異想天開的點子,就一股腦的想要實作,但並未評估過市場需求、實際效益和成本。不過與他不同的是,我在跟老師討論過後,就將想法擱置了,不過作者卻勇往前行,嘗試將點子落地,看著他的文字,我想像那是平行時空的我,也不顧一切的去實踐那個夢想。
作者是一位將近10年前的交大資工系學生,我想,當年的學生資質肯定與現在不是一個量級的,更甚,我還只是成大的學生。在前半部分的紀錄中,可以感覺到,作者的程式能力是遠超當代的普遍成大學生的,但是連這樣的他,都說
「資工系的學生不會寫程式,機械系的學生不會做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