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邊女力女性主義讀書會:性別、科技與社會
===
###### tags: `女性主義讀書會` `STS` `JudyWajcman`
:::info
- **Location:** NPO聚落
- **Date:** Aug 22, 2020 2:30 PM
- **Agenda**
- 讀書會背景介紹
- 參加者介紹
- 概論
- 著作討論
- **Participants:** (歡迎留下您的名字/呢稱)
- Dana (FLAME)
- 謝馬力 (FLAME)
- 佳萱
- 馨慧
- 昕儒
- 日鈞
- 瑪西
- 承君
- **Contact:** 讀書會相關問題諮詢 <info@flameflame.org>
- **導讀人:** MissBee
- **本期書目** -
- Wajcman, Judy. 1991. Feminism Confronts Technology.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選讀:Chapter 1 & 6.
-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2003,《STS讀本II:科技渴望性別》。台北:群學出版。*選讀:第一、三、五、七章
- 延伸閱讀:
- MacKenzie, Donald, and Judy Wajcman, eds. 1985.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How the Refrigerator Got Its Hum. Milton Keynes and Philade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
>
:books: 讀書會內容
---
**概論**
1. 什麼是STS研究?女性主義與STS的關係?
什麼是STS
- STS代表科學、技術與社會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還是科學與技術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對於主流的STS研究者來說,兩者沒有不同,因為他們相信科學和技術是一種社會活動,因此,兩者相同。
- 研究主題和對象:廣義的界定是一跨領域學門,STS是研究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關係與互動 ; 相關主題:科學史、技術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科學知識社會學。
- STS發展脈絡:
﹣ 行動派起源於反戰與基進科學運動(Radical Science Movement)
![](https://i.imgur.com/xonwNVS.png)
﹣ 1970 英美社會主義科學運動雜誌Science for People的LOGO認為科學必須同時受到科學界和大眾的檢視,才能改變、改善、產生對社會有用的好科學。
![](https://i.imgur.com/kggQ2Mo.jpg)
﹣ “資金來自藥廠、石化業、軍火業”:科學左派結合冷戰時期的反戰反核武運動,質疑科學被資本家財團、國家軍事主義濫用,科技成為一種統治方式。
![](https://i.imgur.com/FiKxADm.jpg)
﹣ [科學中的性別歧視]關注環境保護與女性主義議題。
- 學院派:起源於科學知識社會學(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SK)
- 60s美國科學社會學:美國社會學家Robert King Merton,創立了科學社會學,以科學及技術當作研究主題,Merton主張科學具有一種社會功能,因此社會學家的工作就是去了解足以支撐此功能的社會結構。1960年代以來的科學社會學討論方向,著重於科學建制的結構、溝通系統、報酬系統等議題,為關注科學建制的社會學研究取向(institutional sociology of science)。
﹣ 70s英國愛丁堡學派:由於Merton學派的科學社會將“科學內容”排除在社會學的分析之外,因此有了英國愛丁堡學派開始對於“科學知識的內容”進行社會學式的檢視,挑戰了科學在知識論上的特權,重新檢驗科學的權威性,檢視科學知識的社會建構,被稱為科學知識社會學(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SK)。
﹣ 80s 法國巴黎學派:八十年代中期,由法國巴黎學派所引領的研究觀點,則將觸角從宏觀的社會學檢驗轉移到探討科學進行的細部環節。之後更將研究主題延伸至技術的相關議題上,並連結了更為廣泛的學術陣營。
﹣ 技術轉向
80年代中期是STS發展“技術轉向”的一個決定性時刻:
-1985年Donald MacKnezie和Judy Wajcman合編的《科技與性別形塑》(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1987年Bijker、Hughes和Pinch的《技術系統的社會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 內部反思:80﹣90年代開始反思STS社會運動是否改變?成為學術象牙塔中的STS研究。
- 台灣的STS
- 2001年台灣本土STS期刊《科技、醫療與社會》創刊
- 2002年台灣STS虛擬社群成立
- 2004年開始譯介讀本:STS讀本《科技渴望社會》(2004)、STS讀本二 科技渴望性別(2004)
- 2007年以台灣為基地的東亞STS國際期刊EASTS創刊,當前東亞最大的學術網絡
- 2008年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成立
- 2008年陽明科技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成立
- 國立清華大學的STS中心、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的社會科技醫療中心(STM Center)、國立交通大學STS中心,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STS中心、國立中央大學的STS學分學程
- 傅大為《STS的緣起與多重建構:橫看近代科學的一種編織與打造》(2019)
﹣討論孔恩與英國“科學知識社會學”早年歷史建構的書。在科學研究的領域中,一般會將1962年,孔恩(Thomas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書中對於科學知識之社會基礎的描述觀點,視為是STS之濫觴。
﹣ 翻案:推翻STS/SSK是從孔恩開始的主流說法。
﹣ 提問:既然STS/SSK的緣起與孔恩關係很小,為什麼那麼多人認為STS/SSK的興起是源自孔恩的《結構》?為什麼孔恩的《結構》會是許多人文社會學者,甚至STS人理解與回顧STS的重要資源?
﹣ SSK的三條建構路徑:哲學、社會人類學、科學史三個方向的多重建構>SSK「沒有什麼獨一性的起源,只有緣起及其後續的建構」。
- 女性主義的STS
﹣指出STS的性別盲,破解科學&技術的男性中心主義
-從知識論上重新定義甚麼算是科學?什麼算是科技?
-探索科學、技術與性別如何相互形塑。
:dart: 討論內容
---
>
- 文本一
### **Sandra Harding: “多元文化與後殖民世界中的女性主義科學研究”**
作者背景
- 1986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科學中的女人問題」->「女性主義的科學問題」
-第一本對西方女權主義科學評論全面而批判性的調查,並考察了自現代科學誕生以來一直存在的對男性中心主義的質疑。
-女性主義知識論的三大傳統:實證論、立場論/立足點論、後現代主義。
第一部分:六個美國女性主義科學研究的焦點議題
- 科學中的女人問題 The women's question in science。
- 1.社群:科學社群結構對女性的性別歧視
- 女性主義的科學問題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 2.應用:科學與科技在應用上特有的性別歧視
- 3.內容:科學內容中的性別歧視
- 4.意涵:科學意涵(meaning)裏的性別歧視與男性中心主義
- 5.認識論:對男性中心主義的認識論提出質疑
﹣ (1)女性主義經驗論(feminist empiricism)
- 科學中的別歧視和男性中心主義是做“壞了的科學”的結果
- 性別歧視和男性中心主義
- 相信婦女運動能帶來更寬廣的(消除偏見的)科學視野、更多女性科學家與更好的科學
﹣ (2)女性主義立場論(feminist standpoint theory)
- 源自黑格爾關於主人與奴隸的思想學說與馬克思主義,主張男性的支配地位導致其產生出(對世界/知識)局部的、錯誤的理解(即弱客觀),而女性的從屬地位讓女性可能提供更加完整、更少錯誤的認識。
- 女性主義與婦女運動提供資源將女性經驗轉化為一種“立場”/“立足點”,一種在道德上、科學上來用來詮釋我們的自然與社會生活更好的觀點。
- 6.教育:科學教育的性別差別待遇
#### **討論:Londa Schiebinger “獸”何以稱為“哺乳”動物**
前半篇:追溯“哺乳動物”這一概念出現前的六種概念,突顯這一概念出現的特殊性
* 文化考量:女人更接近自然與動物
* 文化與政治考量:林奈命名的年代,因為當時衛生環境和教育資源,政府宣傳中產階級的「親餵/反奶媽運動」,回歸「自然」的哺乳行為。
* 這篇文章顯示了認識論中很男性中心的傾向。
Harding指出六大焦點反映出的三大問題
- 缺乏分析科學與技術在全球政治經濟體制裏的“作用”
- 忽略非西方的科學知識體系
- 西方女性主義科學批評中的歐洲中心主義
第二部分:
- 西方女性主義科技研究
- 歐美“後孔恩”科技研究(post-Kuhn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
- 孔恩,1962,《科學革命的結構》:西方科學思想史+科學的社會史
- 戰後女性主義運動與學術上的後孔恩思潮,開展了對西方科學的歷史學、社會學、民族誌學識的研究 SSK -> STS
- 後殖民科技研究:三個不同的發展
- (1)比較民族科學運動(comparative ethnoscience movement)
- 李約瑟《中國的科學與文明》(火藥、造紙術、印刷術和指南針)
- 反獵奇、反他者化、反對以“歐洲中心主義”來詮釋其他文化中的科技
- 非西方的重要科學傳統及其文明
- (2)全球史觀中的科學與技術
- 新的史觀:歐洲中心主義->文化互動
- 科學與帝國研究:研究科學與帝國擴張的關係:西方思維中標記「現代性」的兩大事件--「歐洲的擴張發現之旅」和「歐洲現代科學興盛」兩者之間是否有因果關係?
- (3)對第三世界國家“發展”的批評
- 發展(development)擴大全球的貧富差距
- 女人、環境與永續發展問題
- 叩問「當代科學與技術在全球政治經濟裡扮演的角色」
第三部分:後殖民科技研究的三個挑戰
1. 持續指認、分析女性的科學與技術議題
2. 了解科學是一種“在地知識”的事業:如何平衡的了解科學的“在地性”與“傳遞性”
3. 發展反民族中心主義&反性別歧視的哲學思考方式,來了解知識和生產知識
- 文本二
### **Judy Wajcman: 女性主義迎戰科技**
**Ch1 女性主義科學與技術研究批評 Feminist Critiq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女性主義科技批評所需要的條件和技術
- 第一部分 回顧女性主義對科學的批評
- 思考性別與科學的取徑
1.挖掘女性的科學成就
- 從以女科學家為主的精英路線:一般女性的科技參與
- 主張機會平等的救濟取徑
- 沒有質疑科學和科學建制本身,而是把問題歸結在女性身上,也沒有挑戰廣泛社會上的性別分工問題。
- 2.男性對科學的使用&濫用
- 聚焦因男性的性別歧視 而造成的“壞科學”
- 仍視科學應為中立的、無價值判斷的,也沒有質疑科學本身的方法論和知識論
- 社會主義的激進科學運動
- 3.科學知識社會學(SSK)
- 孔恩的《科學改革的結構》開啟了此新領域
- SSK:科學知識,和其他種類的知識一樣,深受到其所在社會的影響。許多研究已論證社會利益及政治考量都形塑了科學知識。
- 但當時性別不悖視為分析工具,SSK的性別盲。
- 4.女性主義科學批評
- 70年代女性主義健康運動(檢視生物學、醫學)
- 80年代女性主義理論家提出“女性主義的科學問題/知識論問題”(指出科學知識是父權的知識)
- 反思西方科學的理性&客觀,以及背後的性別化二元論(科學的意涵議題)
- 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女性被排除在科學之外是性別分工的結果,女性的家務勞動和情緒勞動都被忽略。
- 基於女性價值的科學?
- 1.自由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經驗論
- 平等機會計畫、反歧視立法
- 更嚴守去遵守既有的科學方法,排除男性中心主義與性別歧視
- 2.基進女性主義/文化女性主義/生態女性主義
- 擁抱女性特徵(兩性天生差異):關懷、和平、與自然連結的女性直覺
- 批評:(1)本質主義,忽視女性歷史上受到的壓迫 (2)自然也是文化建構的
- 3.女性主義立場論/立足點論
- 4.後現代女性主義
- 反對身份政治的同質性與本質主義傾向、反對“女人”作為一種分類、強調主體的矛盾/分裂
- 女性主義需轉向科學知識內容和科學實踐的研究批評
第二部分 建立女性主義對科技的批評
- 基本概念:從科學到科技
- 科技如何帶來社會改變:“科技的白熱”是否徹底的改變社會,帶領我們進入後工業時代? (Harold Wilson: "white heat" )
- 科技如何影響女人
- 1.科技究竟是解放女人還是壓迫女人?
- 2.科技的性別問題究竟是因為它一直被男性掌握,還是它本質上就是父權的?(如果換女人掌握科技大權,會有更好的結果嗎?)
- 我們為什麼需要(不同於女性主義科學的)女性主義科技分析?
- 女性主義科學批評將科學與科技混為一談
- 科學與科技
- 挑戰“科學發現、科技應用”的傳統觀點:互動式對稱關係
- 技術獨特的非語言、非畫面的技術傳承方式(eg.師徒制)
- 科技的三層意義
- 1.物件/硬體:汽車、電腦、手機
- 2.活動:人使用這些物件/硬體的活動
- 3.知識:使用、設計、維修這些物件/硬體的知識
- 論述回顧:關係性別與科技的研究方法:
1.找回歷史上對科技發展有貢獻的女性&女性對科技發展的貢獻
- 女性在工業時代對機器發明的貢獻,如軋棉機、縫紉機、小型發電機、收割機、織布機等
- 根本上屏棄傳統由男性活動為中心定義「科技」的方式,納入女性活動
- 女性作為食物的採集者、處理者、儲藏者
-Autumn Stanley的研究:女性在園藝、農業上的成就
-Ruth Schwartz Cowan: baby bottle奶瓶的發明
2. 基於女性價值的科技
- 80s女性主義關注科技本身的性別化特徵
- Joan Rothschild:“女性主義應該要展現出主觀、直覺、非理性可以也的確在科學與科技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 多位男性作者提出與生態女性主義相似的主張:主張為女性特徵/價值來挑戰科學與科技中內建的男性中心價值。
- 缺點:這個立場是女性天生愛好和平與撫育,而沒有追問女性究竟為何和這些價值產生連結(傳統性別分工限制女性發展)
- 優點:超越之前的自由派/機會平等主義,看到科技及其環境文化的問題
- 從科技對女性的影響=》到科技本身的陽剛/父權特徵=》需要基於女性價值的科技 (從此可以去思考女性本身不願意進入科技領域的真正原因:科技的語言、環境、象徵都是陽剛的、排斥女性特質的)
3.科技的歷史與階級分析:科技與分工
- 基進科學運動:科技的階級分析=》馬克思主義的勞動過程分析(LPA,Labor process analysis)
- 基本觀點:資本家與工人的關係是資本主義社會中影響生產技術的主要因素,科技是資本家為了控制、掌握生產的工具(和科學一樣,科技被視為是資本主義社會關係的產物)
- 優點:勞動過程分析取徑挑戰了科技決定論(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為更細緻的性別關係與科技分析鋪路
- 缺點:勞動過程分析本身是性別盲
- 社會主義女性主義:
- 認為女性被排除在科技之外是資本主義下性別分工以及男性統治技術性行業的結果
- 在機器取代(男性勞工)人力/工匠時,男性要如何確保自己仍保有支配技術的優勢?
- Cockburn 1985 “印刷廠植字工人的案例”
- 工業化過程中的性別分工階層:男性掌握技術,排除女性(女性只能分配到低技能、低薪資的工作)=》維持科技的父權結構(資本家、發明家&工匠、師傅)
- 女人不能創新嗎?創新靈感非憑空而降,必須基於既有的技術經驗。女人被剝奪了創新所需的資源。
4. 科技社會學:消失的性別
- 科技並不是理性的技術發展必然的結果,科技的發明、發展、傳播都充滿了政治選擇
- 聚焦於“科技與社會關係”之間的“相互影響”。不再著重個別發明家和科技創新的內部邏輯,而是檢視社會關係對科技的影響
- 科技社會學的性別盲
- 「沒有影響到特定群體」(女性)->指出分析性別關係結構的需求
- 只重視有籌的生產關係&早期產品開發的階段(工廠的生產)->因此忽略了發生在家庭中的再生產、消費以及無籌的生產->女性主義分析呼籲在其他場域的科技也一樣重要(如家用科技)
**Wajcman的立場:**
- 分析科技的性別化取徑要小心,既不能掉入本質主義的陷阱(“基於女性價值科技”或“視科技本質上就是父權的”都帶有本質主義),也要避免在過度強調“女性”與“科技”這些類別的歷史變量時,反而模糊了性別關係的「結構」。(p25)
- Wajcman展示的方法:視科技作為陽剛意識形態,檢視具體的科技場域、其歷史發展、性別關係、工作與個人生活層面等。
**Ch6 Technology as Masculine Culture**:檢視建構“男性”與“機器”的關係(同時排除女性)的意識形態與文化過程
- 男人與機器
- 炸彈的誕生:男子氣概(生殖力)與摧毀的科技
- 戰爭&武器:代表陽剛文化實踐(暴力、支配)的典型
- Brian Easlea, Fathering the Unthinking (1983)
﹣提出womb envy的說法:男科學家“生產”炸彈等武器來彌補自身沒有女性生產能力的缺憾。
﹣男科學家用充滿性與生產含義的比喻來描述自己的工作(廣島原子彈是little boy)
- 電腦計算的兄弟會:男性對控制的執著
- Tracy Kidder, The Soul of a New Machine (1982)
- 工程師彼此競爭,贏得控制的文化,使用性暗喻
- 男性透過認同科技與其他男性建立連結
- Sherry Turkle, "Loving the Machine for Itself", 1984
- 電腦駭客的世界是男性文化追求控制、個人主義與無情的縮影
- 在明確的機器世界中,施展權利與支配慾
- 作者批評:性與暴力的隱喻充斥在許多高科技產業,但這類研究卻只反映了個人的性心理焦慮,需要去分析更廣大的社會脈絡(支持這種陽剛氣質與同意這類科技計畫的社會過程)
- 陽剛/男性氣概的型態
- 區分不同類型的陽剛氣質與不同領域的科技相關:反映出階級分歧、種族與世代差異
- Bob Connell:陽剛的社會建構
- 1.霸權式陽剛氣質(hegemonic masculinity):文化上占支配地位的陽剛氣質
- 是一種文化理想型,在當代西方社會中與侵略/好鬥,以及使用暴力的能力相關
- 對技術的控制及這種霸權式陽剛的典型
- 2.次等或邊緣的陽剛氣質(subordinated or marginalized masculinity)
- 比較:藍領工人 vs 電腦駭客
- 陽剛/科技有等差
- 能掌握最新的科技代表引領未來,被高度尊崇,但其實有階級差異。
- 工人階級文化中誇張的陽剛文化與他們相對低落的社會地位有關。
- 陽剛意識型態又是相當有彈性的
- eg.工程師位於社會階序連續體的中間:科學抽象﹣技術操作﹣女性撫育
- 為排除女性,視情況將機械工程劃分在不同類型中
- 反思戰鬥、英雄與陽剛
- 從另一種科技的角度挑戰傳統“男性好戰vs女性反戰”性別刻板印象:
- 1.因電子工業主要由女性從事,所以武器其實是女性生產出來的
- 2.自動化技術改變了軍事科技,越來越不用體力和侵略性來衡量陽剛氣質
- 將科技視為一種文化,讓我們可以看到科技是如何作為陽剛氣質的表現,而男性又是如何透過與機器的關係看待他們自身。
- 女人與機器的關係:認知差異與文化差異?
問題討論:
- Q1: 一般期待隨著微電子學的發展,重工作的重要性會逐漸降低,而關係科技的性別刻板印象會也式微,例如電腦就曾被期待能改變科技的性別差異。然而,現今發展狀況,電腦仍是由男性支配電腦,作者提出了怎樣的解釋?你覺得現今台灣的(電腦性別化)環境有符合作者描述的狀況嗎?
- Q2:許多西方女性主義者(例如Turkle)主張以認知差異說:技術上的表現不同是兩性之間的根本之能差異(男性善於抽象的使用電腦vs.女性傾向應用電腦來處理具體的事物),此差異本身沒有優劣之分,問題出在賦予它們高低的文化建構。請問Wajcman同意上述知能差異的觀點嗎?同意或不同意的原因為何?
- 像電腦這樣一種新科技是如何嵌入(fit into)既存的陽剛文化系統?
- 1.學校中的性別差異對待
- 學校教育呈現電腦科目時疏離女孩,與傳統男性科目連結(科學、數學)
- 學校的“非正式課程”:(和職場非正式歧視一樣的)性別差別待遇與期待,女孩逐漸相信自己就是缺乏男孩的某些能力、不適合做某些男孩會做的事
- 但這不是說,女孩服應性別刻板印象,拒絕科技,是自己最大的敵人。femininity as resistance
- 2.家庭中玩具的性別化
- 玩具反映了家中的性別分工
- 電腦很容易被視為男性的玩具("Space Wars":軍事意味的戰爭游戲)
- 女生要做家務在家中能使用電腦的機會與時間較男孩少,能去綱咖等空間的機會更少
- “30年之後使用電腦的想像”
**是認知差異嗎?作者反對Hard male mastery vs. Soft female mastery的認知差異論述:**
- 1.證據存疑。其他學者的研究指出女孩可以hard masters電腦運算
- 2.更根本的原因是,認知是無法脫離其社會環境來揭露出純粹的邏輯思考的。
- 3.就算有這種認知風格不同的現象,也應該被視為權力上性別不平等的結果。
“案例”最早一批電腦程式設計員是女生,因為當時程式設計被視為無聊的、地位低的文書工作,所以指派給女性
- 結論:
- 性別不是只關於差異,更關乎權力。
- 重要的是,男性與機器之間的關係並非本質,而是可以改變的。
- 無需悲觀氣餒,也無需全面拒絕科技。女性和科技的關係十分矛盾,但科技本身是一種社會建構,為女性主義批評與行動打開了改變的可能。
﹣ 文本三
### Ruth Schwartz Cowan: 家庭中的工業革命
- 什麼才可以算是科技?如何逆轉對科技的大小眼?
- 性別與科技的討論:
- 1.科技與性別互相形塑的關係:
- 柯本(C.Cockburn)1983.《男性宰制與科技改變》
- 關注性別如何內建在科技設計中,以及不同性別使用者的個人認同面向
- 2.科技對性別關係的影響:使用者的性別跟科技的關係為何?
- 柯望(R. S. Cowan)1983《母親做更多工作》
- 脫離發明、創新的菁英觀點->使用者為主體的日常生活科技觀
- 本文家用科技的翻案文章
- 推翻社會學分析模型:“預測現代科技對家庭生活影響”的標準社會學分析模型需要修正
- 中產家庭主婦的功能與工作量不增反減,家庭生活也沒有因科技而解體
- 家庭中的工業革命並沒有帶來家務勞動結構的高度分化或專門化,家庭主婦分而變成“三合一太太”(廚子/女傭/女主人),同時也被“無產階級化”(成為後來投入婦運的動力)
- 家務工作的情感脈絡也沒有消失,反而被加強,變成主婦的「愛的勞動」和「罪惡感」的來源。
- 翻轉認知:家電用品是科技、家庭主婦是勞工、家務工作是商品
- 點出廣告商扮演的中介角色,提出科技改變與社會變遷之間的動態互動因果關係(p.128)
﹣ 文本4
### Steven Epstein: 民主、專業知識、和愛滋療法社會運動
- 本文重要性:代表STS研究以“公眾參與科技”的角度取代過去“專家知識”以上對下的“擴散模式”/"欠缺模式",反思將專家與常民二分的預設與限制。
- 本文焦點:知識和專業的政治(politics of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 研究問題(p.231):草根社運如何產生一群社運/專家?什麼情況使常民得以挑戰專門知識的高低之別,並能實質參與科學知識生產的過程,或甚至轉變這個過程?他們怎麼獲得這些特權領域的入門許可?
- 作者論點:
- 透過累積各種形式的可信度,社運人士在特定情況下可以改變科學在知識論層次的實踐,也就是我們了解自然世界的方式。
- 常民參與科學有風險,有好處。
- 民眾/社運人士取得可信度的四大策略
1. 取得入門許可:自我知識充權,取得文化能力
2. 建立正當性:對外自我定位為愛滋感染社群,集體發聲
3. 成為守門人:方法學/知識論+道德/政治立場(如堅持女性&有色人種加入臨床實驗)
4. 利用科學建構的裂縫,形成策略同盟(與生物統計學家結盟)
- 影響評估1:常民介入科技政策的利弊得失(社運介入如何影響科技?)
1. 社運人士確實改善了某些愛滋療法的臨床科學方法/重構了生物醫學知識的生產方式,打破一般認為科學進入門檻高,需要被保護免於外力壓力,以防知識遭扭曲。
2. 促進其他公民醫療行動與團體產生:乳癌運動
- 影響評估 2: 社運人士的專業化或自然科學化,對此社會運動/組織產生了什麼衝擊?(科技民主化如何影響社運?)
1. 社運內部複製專家/常民的分野,在原來的層級中浮出了新的專業知識階層,疊加在其他社會不平等的面向上(性別、種族、階級等)
2. 社運人士的專業化或自然科話有時轉向保守(權力的誘惑)->許多組織因此緊張對立,分崩離析
- 科技民主化:公民參與科技是雙向改造
---
- 話題三
-
:mag: 未解決問題
---
###
- 問題一:
- 問題二
- 問題三
## 其他信息
<!-- Other important details discussed during the meeting can be entered 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