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 並不是第一部採用「製作委員會模式」的作品 === {%hackmd @f6bfb5/HkH5mSaU8 %} {%hackmd @f6bfb5/biKBG-dnSQajGm3NZj38Fg %} ###### tags: `Evangelion`, `Anime` 現代收看動畫的觀眾,對於經常出現在片頭片尾的「製作委員會」這個詞,即使並不真的了解背後在做什麼,大概也都不陌生,簡單講,製作委員會是指「多家企業一同出資贊助,減少影音公司製作娛樂作品需要承擔的風險,並且各家贊助公司可以利用自家專業,拓展該品牌的獲利模式」。 ![](https://kurashidata.com/wp-content/uploads/2018/06/anime-seisaku1.jpg) 也就是說,以前動畫製作資金通常是直接和電視台領取,或去尋找大型贊助商(例如 80 年代風靡一時的各種機器人動畫,就是受惠於各家玩具商的贊助),但這種方式會有**資金難以籌措、不穩定,風險過大**以及**單家贊助商擁有的權力過大**(※1)等問題,以及 1980 年代中**跨媒體行銷戰略的興起**,讓業界發現到或許存在不同的商業模式可能性,才催生出了「製作委員會」。 > ※1:當然,時至今日仍常耳聞製作委員會對作品的內容指點,這裡舉出兩個過去知名的案例供參考,一是原定全 52 集,中途模型與人氣太差,即使後期人氣開始上升,仍僅播至 43 集就腰斬的 **《機動戰士鋼彈》**,以及原定 23 集,因為模型銷量太好,贊助商要求延長播放,最後播至 36 集才完結的 **《超時空要塞》** ![](https://i.gzn.jp/img/2016/02/07/macross-delta-wf2016w/00-top.jpg) 而這種手法其實並不是動畫業界帶頭,首先是出現在電影業界,之後才有 **《風之谷》**(※2)、**《AKIRA》**(※3)等動畫電影跟上,但這時仍然只有形式上的概念,例如《風之谷》掛名上雖然寫有製作委員會,仍然是直接標明各家企業,不像現代會只剩下「××× 製作委員會」的名號,以及贊助商要求宮崎駿得先畫出漫畫原作,才能再動畫化,同時有著跨媒體戰略的影響。 電視動畫是直到了 **《無責任艦長泰勒》**(※4)、**《碧奇魂 BLUE SEED》**(※5),才採用「製作委員會模式」,之後才是 **《新世紀福音戰士》**。 > ※2:1984 年上映,博報堂、德間書店 > ※3:1988 年上映,講談社、萬代、MBS、博報堂、東邦住友集團、Tokyo Movie > ※4:1992-1993 年播出,由國王唱片、Vap、Media Rings、 Big West 與瀨戶內 TV 共同出資 > ※5:1994 年播出,由「國王唱片」為成員的「BS Project」立案「企畫」團隊起頭參與,名義上則由東京電視台與日本 AD SYSTEMS 兩家公司出資 ![](https://pbs.twimg.com/media/EqFuZa-VQAEEeYJ.jpg) 坊間由於《EVA》在商業上的大成功,經常連帶誤解《EVA》是「第一部採用製作委員會模式的作品」,但實則是**影音娛樂業界多年來的調整與嘗試的成果**。另一個人們容易誤會的點是,製作委員會模式的職責與意涵其實也不斷在改變,當初《EVA》播出時,企畫掛上的「Project EVA」讓很多人以為這就是現代的「製作委員會」,但這其實和《無責任艦長》和《BLUE SEED》都有的「Project ×××」一樣,是 **「有其它家企業參與的企畫團隊」**,這些企業通常也有出資,但重點仍在 **「企畫立案」** 上,並不像現代製作委員會是專指 **「出資,以及負責讓作品的作業順暢化、處理行銷和擴張商業方面的事務」** 的企業群。 ![](https://srw.wingzero.tw/assets/cover/cover68.jpg =100%x) 例如 1996 年播出的《機動戰艦撫子號》電視版,一度在「<ruby>原案企畫<rp>(</rp><rt>ベースプランニング</rt><rp>)</rp> </ruby>」上掛過「ナデシコ製作委員会」的名字,之後的光碟版和 remaster 版裡又改回了各企畫者的名稱,並且在劇場版《機動戦艦撫子號 The prince of darkness》中,改將「NADESICO 製作委員会」掛在「製作」的名單底下,可以認為業界內也一度有過混淆的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