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film --- ### 2021-11-05 更新 :::success 電影及座談心得,整理後刊於鳴人堂: [紀錄片該如何捕捉抗爭者?談《未來,未來》的影像手法與敘事](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2548/5868684?fbclid=IwAR0o5_tumfXmwgua-_JUfw39UNlMOBb_2FK4UWVF2mGCZt_YpZlbXzNmcw0) ::: # 10/23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未來,未來》聚落串連放映與映後座談 :::spoiler 恩恩有關的背景資訊 ## 學經歷 台北大學社會系、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北大翻牆社 社長 台北市議員黃郁芬辦公室 法案助理 唐鳳政務委員辦公室 副研究員 HackMD 社群經理 ## 論文 [The Story of “We-NGO”: Explaining the Networks and Solidarity of the Sunflower Occupy Movement.](https://www.ios.sinica.edu.tw/journal/ts-38/38-01.pdf) Taiwanese Sociology 38 (2019): 1-61. {%pdf https://www.ios.sinica.edu.tw/journal/ts-38/38-01.pdf %} ## 影像 [【P觀點】抗爭 然後呢?一個反送中的台灣人](https://newslab.pts.org.tw/video/61-%E3%80%90P%E8%A7%80%E9%BB%9E%E3%80%91%E6%8A%97%E7%88%AD%20%E7%84%B6%E5%BE%8C%E5%91%A2%EF%BC%9F%E4%B8%80%E5%80%8B%E5%8F%8D%E9%80%81%E4%B8%AD%E7%9A%84%E5%8F%B0%E7%81%A3%E4%BA%BA) {%youtube 7L0l3Qrl9Dw %} ## 報導 [我們來自台灣,在香港訪談「兩百萬分之一百」人](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702-hongkong-taiwan-extradition-bill-protest-march-crowd-face/?code=IjIwMTkwNzAyLWhvbmdrb25nLXRhaXdhbi1leHRyYWRpdGlvbi1iaWxsLXByb3Rlc3QtbWFyY2gtY3Jvd2QtZmFjZSI:1hisIf:mtslssN0QRYK8nHJiunjCV67MIc)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2019.07.01 ::: ## 未來,未來 ### Part 1 (自我介紹)所以很有感觸。 從片中的幾個子題,我想先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 #### 1-1 有關恐懼 智利女生「在第一線,恐懼可以轉化成別的東西」 香港女生「恐懼已經壓過我的信念了」 **我的「恐懼」經驗** - 高中時偷偷參加第一屆高雄同志遊行 - 士林王家、華光社區等反迫遷的第一線警察對峙經驗 - 苑裡反瘋車,一路被英華威被告到高等法院 - 323 事件 - 去香港之前的掙扎,回來的惡夢 社會運動、抗爭總是伴隨著或大或小的恐懼,其實人生中各種選擇亦然,但運動者的經歷所投射出來的東西,往往可以照見更大的結構性問題。 #### 1-2 有關運動者的生命歷程 烏干達女生「Summit 講了太多,但大家的行動太少。這次我想要講『自己』。」 **我的「集體-個體」掙扎經驗** - 性別運動的進步倡議,與親密關係的「暴力」 - 組織、社群中裡想的「民主溝通」,實際上限於語言,導致不信任 - 畢業了找工作,進不進 NGO 延續理想? - 進政府算不算背叛運動?進私部門算不算跟資本主義妥協? - 試圖以其他方式延續抗爭、社運參與,但社會會將眼光放在個人,個人也是最好的「宣傳」工具:談從香港回來後的「受關注」導致的消耗與更深層的反思 - 社會學的觀點:不是非得要反抗結構,而是看見「結構」,進而對「人」同理溫柔,把自己當「人」而不是當「結構」的一部分,就是所謂具備「能動性」 ### Part 2 作為紀錄片,有許多可以帶著比較批判性的眼光去檢視。 >批判性不是「批評指責」的意思 因為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是街頭第一線,但有機會是記錄的人,更多時候是觀眾。 #### 在《未來,未來》之中至少有幾個點值得商榷 - 受訪者在什麼時機說英文、什麼時候在鏡頭中是說母語,這代表著什麼 - 國際倡議路線作為運動的一個片面,紀錄片工作者該如何拿捏比例、選擇性呈現 - 鏡位、補拍,也傳達拍攝者與被攝者的互動關係 我的觀點是,最精彩且有深度的紀錄片,通常帶有鏡頭後的拍攝的反思或現身,但這個片裡基本上完全沒有,似乎較定位自身為「報導」或一個倡議計畫的展示。 雖然此片傳達的訊息很清楚,但以紀錄片的作品意識而言,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但無論如何,都要先非常肯定這個嘗試,如同運動者,就算做的不完美、有很多莽撞,但終究是沒有其他人去做、去提出這些事,我們應該更寬容看待雞蛋那一邊,監督高牆那一邊。 若有時間,可再舉幾個這幾年以社運為主題的紀錄片: - 三島由紀夫 v.s. 東大全共鬥(日本) - 理大圍城(香港) -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台灣) - 民主盜起來(泰國)